《[玄幻]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四卷) 作者:肖申克117》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玄幻]重生之激情燃烧岁月 (第四卷) 作者:肖申克117- 第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次可能有戏!”李思明心里想道。
    上次李思明给人家的资料,其实全是空地理念方面的东西,虽然会很有参考价值,但是并不是像李思明所说的那样受美国法律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法律是不会保护这些东西,不过那个注定会著名的商标,李思明倒是认真地给注册了。
    比尔其实对自己的公司的热爱胜过一切,这就产生了一种独占性的心理,不容别人染指,这是任何一位科技创业者正常的心理。但是他们的胃口很大,扩张需要更多的钱,1984年对于微软来说是关键的一年,用户迫切需要一种更简洁更实用的操作系统来使用他们的个人电脑,而这却需要大量的资金来雇用更多的程序员来合作完成。而且微软在市场中只能说是比别人领先一步而己,远谈不上强大,在这个日新月异的行业,比别人稍晚一步甚至就会失去了市场。李思明其实已经在为微软做贡献了。
    这个世界上有钱人很多,特别是美国。这些有钱人不会将手中的资金存进银行里吃利息,他们用来投资,让钱生钱,1924年IBM公司的成立,是风险投资促进企业发展的典型案例。有些人有创意有项目,特别是那些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技术人员,他们想创业但他们却缺钱。这些有钱人将自己的钱投资与这些创业者的公司,以便获得未来的收益。这个收益是有风险的,要么血本无归,要么一本万利,所以这些投资被称之为“风险投资”。那些一夜暴富的财富神话大多也与此有关。
    自从1978年,美国劳工部放宽了《雇员退休收入保障法》(ERISA)的有关条款,允许养老基金有条件地介入风险投资事业,并采取了一些优惠政策,使得风险投资得到极大的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创建不久的纳斯达克创业扳市场为风险资本地成长与发展提供了非常厚实的平台。纳斯达克创业板不仅为中小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创造了便利条件,也为风险投资人提供了一个稳妥,安全的退出路经,降低了投资风险,缩短了投资回报周期,从而提高了私人投资者从事风险投资的积极性。实现了风险投资的良性循环。风险投资对于技术创新的贡献,是常规经济政策,如技术创新促进政策等地三倍。也正是如此,风险资本为确立美国IT产业在国际上的主导地位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使信息网络,生物工程,金融工程,医疗保健等成为美国发展最快的产业。美国经济的科技含量由此得到最大程度地填充和优化。
    盖茨不是没有见过风险投资家,在东海岸,每天都会诞生数个由风险资本参与地企业。那些年轻的创业者每天带着厚厚的商业计划,拜访那些知名或不知名地风险投资公司。但是盖茨和他的合伙人都不愿意投资人指手画脚。
    一般而言,当风险投资进入之后,公司就已经完全不是开始的那个样子了。但这一过程,并不轻松。新兴企业的创业者们都想按照自己的激情和想法行事,而风险投费家则为了保证投费成功,为企业带来了太多的策略和规章制度,虽然创业者们大多都能认识到这些制度的重要性,但还是不愿意被这些条条框框所束缚。
    在创业者和风险投资家之间永远存在着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博弈的一种微妙关系。这样的结果是企业在内耗中根本无法成功。或者企业做大后创业者几乎不会全部留下。他们要么成为公司地首席技术官或者董事。要么永远离开了公司。在与风险投资家合作中感情受到伤害地人眼中,风险投资家无异于“贪婪的资本家”,他们专门捕获小公司,从创办者手中抢夺公司所有权,接着清理公司,如果生意变坏就一脚把公司踢开。如果生意变好,就在他人建造的公司价值上养肥他们自己。
    李思明不同。他懂科技,至少他看好微软公司,对软件业的未来的看法一致,而且李思明早就声明,只是想在董事会有一个位子,并不参与日常的管理。这很显然跟盖茨希望地一样。这个世上,大概只有李思明会如此花钱,而不在乎资金的安全性和收益性。但是李思明却希望这样“到处撒钱”地机会越多越好。
    巧合的是,这一年的4月有一期《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正是盖茨,而在此之前的一期的封面人物正是李思明。而去年《人民》杂志标榜为全美1983年最引人注目的25个名人之中,李思明和盖茨又是紧挨着出现。
    “两位相差几乎不到两岁的年轻人的名字,在1983年第一次出现在一起,这似乎预示着未来。但没有人将这两位此时从事不同行业的年轻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人后来如此评价。
    会面是由李思明“陪同”曾智见他的。
    “听说,IBM公司对贵公司的视窗系统并不感兴趣?这些巨头们有些顽固不化吧?”李思明一见面就问道。此时IBM的企业文化保守威严,对新技术和市场的反应过于迟钝,80年代这个十年是IBM衰落的十年,所以才有后来郭士纳写的自传《谁说大象不能跳舞》;而微软公司却充溢着清新的活力,朝气和自由无拘的创造与冒险精神,科技创业者永远是激情四射。
    1984年,微软虽仍是微型计算机和软件领域发展最迅猛的一家公司,但也危机四伏,吉中藏凶:因为它还不能算霸主大哥大,故随时都可能在仅数个月的时间里就退出历史舞台,被信息革命的滚滚洪流大潮所冲垮和淹没。这一年里,苹果电脑公司推出了麦金托什计算机,一下子炒热了市场:而微软的任务就是替各种计算机编制相应的软件。
    微软公司在隆重推出自己的“牌子货”MS一Wond的软件后,又马不停蹄地组织起众多软件精英设计师,集中全力为“麦金托什”开发并推出相应地语言程序和Wond1。0软件。
    可与此同时,莲花,宝兰等同行公司也在玩命开发能应用于麦金托什计算机的软件,竞争激烈。你死我活,悲壮又惨烈……因为谁晚一步下蛋,巨额的投入就等于打水漂儿——白费了。正像他的客户一样,每天会增加许多的客户,每天也会失去很多客户——因为这些客户已经关门大吉了。
    更要命的是,IBM公司反应迟钝。对微软主张开发地新操作系统并不感兴趣,而他的一个重要的创业伙伴也因病离开了公司,盖茨忙得焦头烂额。他希望能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新软件开发之中,并且扩大自己的软件工程师队伍。迅速地占领市场。
    于是他就又想起了李思明,这位中国人对软件行业地观点与自己没有什么两样,而且好像对管理公司并不感兴趣。
    “虽然IBM对我的计划不感兴趣。但是我们不会放弃。”盖茨眼镜的背后闪着亮光。
    “那你一定忙得焦头烂额,因为这样你必须多头作战,而你地人手就恐怕不够,这一行一定要足够快,否则慢了一步就会被淘汰。其二,这里头的风险也很大,如果IBM公司加入,有了他们的这个平台,对于市场推广有着莫大的好处。毕竟许多电脑制造商想与他们兼容。”李思明表示“很关心”,居心颇测。
    “当然。不过。我对‘视窗’这个名字很感兴趣,嗯,很形象!”盖茨道。
    “盖茨先生干里迢迢地过来,只为说这个?”李思明有些怀疑。
    “事实上,李先生上次跟我说的计划,很不错。我和我的一些伙伴们从你提供的资料上,也得到了一些启发!”盖茨说得很谦虚。李思明心里却在偷笑。那只不过是一些来源于现实之中的“空想”而已,却被别人捧作宝贝。
    ……
    曾智一句话也插不上嘴,甚至盖茨根本就没有正视过他这位“老板”,他眼前的茶杯已经换了七次水了,厕所也跑了三次,但这两人似乎已经忘了各自地目地。因为李思明在和盖茨谈软件技术,李思明站在历史的高度来谈,让盖茨惊为天人,当成了知音。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有比他更年轻的人,在软件这一行业的思路却是如此广阔和渊博,让他的眼界豁然开朗。
    “李先生,你不搞软件,拍电影是个浪费,尽管你拍的电影也很赚钱,但是科技这个行业每天发生地事情,是那么让人兴奋。”盖茨一谈起本行就滔滔不绝,连李思明都忘了双方见面的目地。
    “那是以后的事情,我现在也不赖啊!”李思明笑着道。
    “别想了,你加入我的公司算了,我的公司正蒸蒸日上,就缺你这样的人!”盖茨当着曾老板的面,挖起墙角来。
    “你来这里不是来挖墙角的吧?”曾智很是郁闷,终于插上了一句。
    “哦,不是!”盖茨好像才想起眼前还有这么一个人,有些尴尬。
    “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贵公司需要多少钱让我们在董事会有一个位子。”曾智直白地说道。
    “其实我们并不是特别需要钱!”盖茨说的是实话,去年他们总共收入6900万美元,但是花出去的也多。如果要有更大的企图,这点钱根本就不够用,因为李思明的出现,让他有了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想法。
    “没有人会嫌钱多的。有足够的资金,你才能实现你的梦想,至少更快一点,我刚才谈的不正是你想要的吗?”李思明反问道,“而且一旦我们香港微星公司成了贵公司的股东,我们也会给予一切支持。当然,我本人也会给予创意上的支持,我想我上次交给你们的资料,还是有些用处的吧?”
    “事实上,钱只是一方面。我和我的合作伙伴们更欣赏你的头脑。在我来这里之前,我们都认为引入您这位对科技发展趋势的看法一致的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很好的补充作用。我们更看重后面这一点!尤其是今天这次谈话,让我受益非浅!”盖茨说道。
    “那我们很荣幸!”李思明回答道,他在心中已经狂喜了。
    送走了这位,李思明刚走进了办公室,就再也忍不住大笑了。
    “哈,哈……”李思明笑出了眼泪,让全公司的人为之侧目。
    “不会吧,你结婚那阵,也没见过你这么高兴过!”曾智好奇地道。
    “知道吗?这是个很了不起的投资,阿智,我们发了!”李思明揪住曾智的肩膀,用力地摇晃。
    “快放手,都快被你摇散架了!”曾智使劲地挣脱李思明的蹂躏,“别忘了,我们只获得口头的应允,还要经过商业谈判和律师的确认呐!”
    “这个是你的事情。你就带着人马去谈判吧。”李思明止住疯癫地行为,补充道,“我的任务就是花钱!”
    “你准备出多少钱获得两成的股份?”曾智问道,“给个底线吧?”
    “老实说,我不在乎!”李思明坦白道。
    “好吧,真没见过你这样的有钱人!”曾智也无所谓了,摇着头道,“你们李家真不幸啊,养了你这么个败家的儿子!”
    “咱老百姓呐,今儿个真高兴!”李思明哼着歌,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那神态像个暴发户。
    “真不明白,是你疯了,还是我跟不上了!”曾智感叹道。
    “都不是。是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李思明笑着道,“有人逆流而上,有人顺势而为。沁中将被淘汰,后者才会前途无量。”
    “这方面你说了算!”曾智不一定理解李思明所说的,但是他知道不要瞎掺和就行。




                  第九十章 我热爱美国军队

    李思明曾经看过一个笑话。
    说的是如果你看到某人挥舞着拳头在追打记者,甚至用牙咬,那么此人有可能是泰森。如果你看到某人举着板凳在追打两个记者,那么此人也许是约翰尼…德普。如果你看到某人拎着把枪在追逐一群记者——不必多想,此人一定是肖恩…潘。
    但现在约翰尼…德普和肖恩…潘两人正老老实实地在军事训练营里,摸排滚打,和一个美国陆军新兵没什么两样。
    沁是尼古拉斯…凯奇引荐给李思明,李思明当然不会拒绝,这位是和基努…里维斯及布拉德…皮特一起过来的。好莱坞就像一个磁石,不断地吸引着俊男美女们前赴后继地往这里进发,以求有朝一日能够出人头地,成为大明星。里维斯在今年刚20岁的时候,身上带着仅有的3000美元,开着自己买的第一辆车——一辆1969年产的Volov向着洛杉矶出发了。而布拉德…皮特他骗父母说他去参加帕萨德纳的艺术中心设计学院,他不敢告诉他们他其实是去好莱坞做侍应生,加开长轿车,甚至去扮演卡通人物,以等待成名的机会。李思明不知道这都是本来的历史,只不过阴差阳错地与李思明牵扯到一起。
    李思明见到这三位,其实还是有些犹豫的,因为比起其他“美国大兵”,他们的表演经验太少,但是在李思明的心中。将未来明星“一网打尽”的美焊望占了上风,“愉快且好心”地接受了这几位“自投罗网”地未来大明星。
    不仅如此,李思明还“建议”老板预支片酬。让几位新人的腰包不要那么太谦虚,这让几位毛头小子感激涕零。李思明倒不是有意地收买人心,只是这未来大明星现在可怜的处境让他没法不表示同情。所以不论李思明地未来如何,李思明在美国娱乐圈内的口碑总是最好的,那信誉、名声之类的无形资产,将会比他的有形资产更让圈内人瞩目。
    而那位“大导演”科波拉,被李思明打发到了爱尔兰,因为他需要岩一个跟诺罗底登陆战中的奥马给海滩相似的一个海滩。那里现在早已经面目全非了:这片昔日的战场如今已经成为更到保护的历史遗迹。那里是旅游者和军事爱好者地胜地,也是老兵怀旧的地方。而不是让好莱坞导演可以随意破坏性拍摄的外景地,挖个洞弄是一些沙子,恐怕都会有人来找麻烦。
    “为什么是爱尔兰?英国、法国不行吗?那里熟人也不少,更方便一些。”科波拉接受这个任务时候有些疑惑。
    “我曾听人说起,那里有一处海滩跟奥马给颇为相似,至于谁说的。在什么地方,我忘了。”李思明解释道。因为他知道原片就是在爱尔兰拍的。他不可能告诉科波拉这些。
    科波拉这才想起自己是在替别人干话,只是副导演,不需要那么多疑问,努力地去做就走了、所以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