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仕官- 第1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事情不能闹大,必须要给他们一颗定心丸。凌晨一点,田文建跟着任然抵达度假村。跟纪委同志简单的交流了下情况后,终于走进了隔离罗秋生的房间。

罗秋生的反应很平淡,并没有大吵大闹,见田文建走了进来,连忙迎了上去,指着他身边的那两位纪委干部,急切地问道:“田书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您是咱造船厂的总经理,您得给我做主啊。”

“你们先出去吧。”田文建并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而是拉过一张椅子坐了下来,捂着嘴干咳了两声,示意纪检干部先回避一下。

“田书记,这算是双规吗……他们凭什么呀?我罗秋生在船厂干了二十七年,省级劳动模范荣立过一次,新长征突击手干过两届,就算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

看着眼泪一把鼻涕一把的罗秋生,田文建拍了拍他胳膊,一边示意他在床边坐下,一边淡淡地说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老罗,黄剑安和石蕾已经自首了。正是因为同事一场,我才来提醒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打了罗秋生个措手不及,还没等他反应过来,田文建便继续说道:“他俩一归案,船厂的问题基本上就水落石出了,再瞒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市区两级领导的意见很明确,只要你们能积极配合,主动退赃,那之前的一切都可以既往不咎。当然,公职你是别想了,能保住党籍已经很不错了。”

他们绞尽脑汁的把那三百多万做进账里,把屎盆子往黄剑安和石蕾头上扣,无疑表明的确有这笔钱,而且被他们浑水摸鱼的给私分了。

只要船厂一破产,那这笔帐就成了糊涂账,永远都不会有人问津。可他们千算万算,却没算到315厂横插了进来,更没想黄剑安和石蕾会投案自首。

罗秋生的心理素质不错,表面上看来还是那么的镇静。但他那闪烁的眼神,和微微打颤的双膝已经出卖了他。

他一声不吭,似乎在判断黄剑安二人自首消息的真实性,田文建可没时间跟他耗,干脆掏出那份传真件递了过去,声色俱厉地说道:“老罗,这是你最后一次机会了你以为你不交待,别人就不会交待?再说那么多人参与私分,平摊到个人头上并不是很多,配合组织上的调查,也就是一般性的违纪问题。如果你再执迷不悟,那就等着被李不安追究刑事责任吧。”

罗秋生正准备开口,黎志强突然推门走了进来,狠瞪罗秋生一眼,冷冷地说道:“三航公司准备冲抵一百六十七应收款的四条驳船,一百多吨废旧钢材,以及等离子数控切割机和数控卷板机的高额回扣,加起来正好三百六十四万党委副书记,三个副厂长,供应科、财务科个个都有份,你分了三十二万没错吧?”

好家伙,感情是准备发破产财的

罗秋生脸色刷白刷白,顿时吓出了一身汗,愣在那里久久没能缓过神来。见黎志强和田文建起身要走,他突然“扑腾”一声跪倒在地,哭喊着:“我一时糊涂啊黎主任、田书记,请看在我上有老下有小的份上,救救我……”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看着已被自己折腾得快不成人形的罗秋生,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将他扶到床边,低声道:“老罗,积极配合,主动退赃,交纳罚款,是你唯一的出路。而且动作要迅速,别搞得满城风雨,让组织上想宽大处理都难。”

………

雷声大,雨点小,接下来的两天里,龙江造船厂代厂长罗秋生、党委副书记韩永明、副厂谭时丹等十一名科长级以上干部,相继在纪委人员的陪同下,给造船厂唯一运转的部门—财务科,秘密送回了三百八十二万赃款。同时,还给田文建递上了一份很诚恳的检讨,和一份离职申请。

龙江造船厂的经济问题,就这么画上了一个句号。还没等职工们反应过来,以审计督察部、企划部、财务部为主的集团公司工作组一行三十多人,浩浩荡荡的进驻造船厂。协助组建蓝天钢结构公司的同时,实地研究蓝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重组方案。

有了钱干什么?肯定是还债。让金若坐镇财务科,负责偿还近一百家供货商的三百多万货款后,田文建怀着无比内疚的心情,在上访专业户李田宝的带领下,敲开了乐老书记家的院门。

满头白发的老总工吴华彬,正坐在院里的槐树下陪老书记喝茶。一个中年妇女见田文建走了进来,连忙跑进里面忙着切西瓜,招待他这位第一次来家属区的总经理。

“坐吧,客气什么?”

罗秋生等人的事虽然处理得低调,但瞒不过像乐老书记这样的明眼人。老书记并没有大发雷霆,这让田文建有点意外,连忙拉过一张小凳,恭恭敬敬的坐到他身边。

“对市里和区里以及蓝天集团来说,造船厂就四个问题。一是债务问题,二是职工问题,三是领导班子问题,最后就是我们这些老家伙的问题。”

老爷子放下茶杯,紧盯着田文建的双眼,面无表情地说道:“看来他们没有用错人,你至少解决了迫在眉睫的债务问题。剩下的那点银行贷款和职工工资,与之前相比实在算不上什么。

钢结构公司和机加工公司一成立,职工们都有活儿干,据说还能涨工资,职工们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领导班子的问题我不多说,已经出了一个黄剑安和石蕾,如果再纠出一大片,我都没脸出去见人。”

乐老书记刚刚说完,吴华彬便回过头来,似笑非笑地问道:“田书记,你准备怎么解决我们这些老家伙的问题?”

田文建哪能听不出他俩的言外之意,想了想之后,突然说道:“可能三位前辈还不知道,我还是江南大学哲学系的在职研究生。说心里话,我真不喜欢哲学,太枯燥,太空洞,甚至连书都看不懂。

可来船厂到现在的经历,却让我发现之前搞不明白的一些问题,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答案。比如哲学家边沁的功利主义,我总想用社会主义哲学批评它,可是它却的的确确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追求最大幸福?达到最大善?”吴华彬一愣,忍不住地问了句。

田文建重重的点了下头,一脸苦笑着说道:“不考虑一个人行为的动机与手段,仅考虑一个行为的结果,对最大快乐值的影响。能增加最大快乐值的即是善;反之即为恶。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分析,组建蓝天集团就是最大的善。比如,近万名下岗职工能再次就业;机场军嫂们有了打工的机会;给政府上缴数以千万计的利税,在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同时,还从另一个方面减轻了开发区六个乡镇几万农民的负担等等。”

乐老书记猛地反应了过来,指着大堤外的工作区,气急败坏地咆哮道:“这么说,让一个具有六十多年历史的老厂,退出历史舞台那是应该的了?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船坞、船台、塔吊、龙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闲置在那里,直到近千万的国有资产蒸发为止?”

“老书记,您别急嘛。”

田文建连忙站了起来,扶着他的胳膊,和声细语地劝慰道:“龙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还在,并没有因为集团公司的兼并重组而注销。这好比您老打仗时的战略转移,等队伍壮大了,武器精良了,咱们再打回来。”

“你当我老糊涂了,当我的是傻瓜呀人和设备都没了,你拿什么打回来?”

老书记很给面子,竟然没有骂街。这让田文建送下了一口气,连忙给他递上一根香烟,一脸谄笑着说道:“老书记,老爷爷曾说过,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打击敌人。咱们死守着这摊没问题,可守得下去吗?一千多号人得吃饭呀。”

“那也不能这样崽卖爷田不心疼”想到那些困难职工,老书记的情绪缓和了许多,但还是指着田文建的鼻子,咬牙切齿地说道:“如果你不给我个满意的答复,就算拼了这把老骨头,我也得把你这甜瓜摔成碎瓜、烂瓜。”

“田书记,我知道你跟他们不一样。”吴华彬连忙打起了圆场,拉着田文建的胳膊,急切地问道:“给我交个底儿吧,船厂到底有没有希望?”

面对着这两位老人,田文建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可不说又不行,迎着二人的目光,田文建略作沉思了片刻,异常严肃地说道:“不瞒二位,集团公司在接下来的很长时间内,注意力将集中在电气和制药两块,根本没有把船厂搞起来的打算。

当然,也不会立即注销这个单位。一是考虑到你们这些老同志的感受,二来也没有处理船坞、船台等固定资产的好方案。”

乐老爷子急了,紧抓着他的胳膊,问道:“那你有什么打算?”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阶段我只能把船厂当成物业公司来经营。首先拨出一笔专款,返聘一些老同志维护码头设备。然后想办法把船台和船坞租出去,在赚点维护费用的同时,还能学习下别人的造船经验。至于以后怎么办,我也不知道。总之,死马当活马医,能维持一天是一天。”

看着田文建那副倍感无奈的样子,吴总工轻叹了一口气,不无失落地说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老书记,眼前也只能这样了。”

“归根结底,还得在订单上做文章。”老书记捏了捏鼻子,咬牙切齿地说道:“只要有订单,我就不信那帮见钱眼开的混蛋不支持。”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正处级皮包公司总经理

第二百零三章 正处级皮包公司总经理

随着蓝天控股集团挂牌成立日趋临近,龙江市委宣传部掀起的“蓝天热”也随之升温。

电视里、报纸上、都是有关于蓝天集团的宣传,大街小巷、车站码头,到处都是蓝天集团的标语。上到市委市政府,下到街道乡镇,不计其数的“蓝天工程”领导小组,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

从宣传材料上来看,还在襁褓之中的蓝天集团,固定资产二十个亿,注册资金八个亿,预计年产值六个亿,利税一点二亿,企业员工一万两千人……不但是龙江市最大的国有企业,甚至还是除半死不活的江纺集团外,J省规模最大的国有企业。

正因为如此,“一切为了蓝天工程,为了蓝天工程的一切”……不仅仅是口号这半个月来,四区七县只要吃皇粮的部门,都开过两次以上有关于“蓝天工程”的重要性会议。

“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龙江经济的发动机,蓝天集团是开发区经济的发动机紧紧围绕蓝天工程,干好蓝天工程的总体要求,以蓝天集团优势重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目标,坚持一手抓蓝天工程的建设,一手抓蓝天集团的帮办服务,实现龙江经济的快速腾飞……”

诸如此类的动员,大小领导们时时讲、刻刻讲、大会小会都在讲。都表示要花大力气、下大决心,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端正服务态度,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的意图,对有关于蓝天工程的问题行驶一票否决权

谁拉蓝天工程的后腿,谁就是龙江经济发展的罪人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决不姑息、决不手软

除极少数没有“大局观”的人外,龙江上下欢欣鼓舞,热烈期盼蓝天控股顺利挂牌。尤其是制药厂、变压器厂、高压开关厂等六家国有企业的员工,无不翘首以盼集团公司领导们的到来。

市区一片欢腾,开发区却被蓝天控股搞得鸡飞狗跳。市规划局的图纸刚到,以市委常委、市委副书记、开发区工委书记任然为组长,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黎志强、315厂党委副书记常永泰为副组长的征地领导小组,便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圈地运动。

开发区工委、开发区管委会、龙口镇、机场镇党委政府领导,以及刚结束培训的315厂干部近千人,拿着市区两级政府的红头文件,划区划片,与蓝天工业园规划图上所涉及到的地方百姓进行谈判。

上午谈完,下午补偿,一天时间搬迁,接着就是十几家工程公司的近万名建筑工人,开着各种各样的施工机械,气势如虹的将一排排民房推倒,推倒,再推倒

拆迁的拆迁、修路的修路,机场路上各种工程车辆络绎不绝。有建筑公司的,有拆迁公司的,有电力安装公司的,有市政工程公司的,有电信部门的……开发区成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成了无数包工头和建材供应商们的天堂。

相对那些挥金如土的单位而言,开发区工商局则不太受机场路两侧商户们的欢迎。他们竟然声称挂了几年的招牌侵权,并责令一星期内主动拆除,逾期尚未拆除,不但要被强拆,还得追究法律责任。

工商局的恶劣行径,以及老邻居315厂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机场路两侧街坊邻居们的强烈愤慨。正准备集体抵制,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之时,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背景最强硬的机场镇蓝天大酒店,竟然率先将招牌更名为军民大酒店。这让大小商户们失去了“与招牌共存亡”、“誓与工商局和315厂血战到底”的决心,不得不骂骂咧咧的摘下招牌,苦思冥想该取个什么新名字?

在“蓝天工程”中,龙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无疑是兼并重组的先行者。被戏称为“四人帮”的四大债权人,担任总经理和副总经理的蓝天钢结构公司,不但在集团公司工作组的协助下顺利组建,还在集团公司高管和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闪电式的获得了钢结构工程施工一级资质。

不但自己的厂房率先破土动工,而且还近水楼台的承接了蓝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厂房工程。为了确保集团公司98年度的产值,负责基建的赵老板竟然要求所有承建蓝天工业园一期工程的施工单位,除钢结构和彩钢板的采购外,钢结构部分的施工,必须挂靠在蓝天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下进行。

这就意味着除了税费之外,还得再上交一笔不菲的管理费。但迫于钱在人家手里,各大建筑公司,尤其是那些具有钢结构施工资质的公司,不得不硬着头皮成了蓝天钢结构下属的施工队。

CEO、CBO、CFO、CDO……等集团公司的高管们正忙着怎么合并,怎么重组,怎么赚钱;任然、黎志强、沈杨等开发区领导忙着征地,忙着搞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赵维明、常永泰等315厂领导正忙着借钱建厂房。

而开发区工委副书记、蓝天控股集团董事、龙江船舶制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