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学之道- 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铺开始国学馆的装修工作,准备着寒假一到就四处发传单正式开始开关招收学员,对于林晓而言,从前在脑海里的设想现在一一动手要做了,他全身充满了力量。林晓正干得欢,不想收到苏晴一份《未来三到五年内房地产预测报告》。林晓看完,就坐不住了,接着,苏晴姐告诉和州的赵大年找上门来。
赵大年是一年前个人集资建房的风云人物,这一趟亲自上门到腾龙,苏晴姐要林晓回骄海一趟亲自和他谈一谈,可见谈话内容的重要性,与之相比,出席参加房地产论坛倒显其次了。
林晓不得不放下手头这些正点燃他兴趣的事,实在是因为房地产是其根本,是他能够做这么多有趣有意义的事的一个支撑,不知怎的,林晓忽然有一种不安的感觉,这种不安,在他这一年来对国内房地产发展及国家宏观调控的跟踪分析时候就有,只是林晓心头已经卸下了这份担忧,因为有苏晴和舒夜这两个超级能干的女人在,她们看得到眼前也看得长远。林晓相信她们应付得来的。
预测报告是老丁“归附”苏晴之后所炮制出来第一份重弹,看者触目惊心。
在报告中,到顶旗帜鲜明的提出,现在是腾龙多元化发展时机,要大胆跳入那些利润稳定市场成熟的行业。
看完老丁的报告,从理性层面坚定了林晓要发展药业的想法。
火车轰隆隆的走村过镇,车厢里无声无息,林晓心内却一片沸腾,他有一种大战即将到来兴奋,一如当年他带领着他的团队拼死拿到那块让腾龙胜利升级的地一样。
林晓下了火车就见到苏晴,还有站在苏晴身旁一脸阳刚的老丁。
林晓初看这二人心里一“惊”,老丁从前那种固有的“奴才”式的谄媚样没有了,换之是一种“翻身奴隶当主人”的意气风发姿态;再看苏晴姐,颇有些小鸟依人,不适应啊,不过,林晓心里真为苏晴姐高兴,苏晴姐的个人问题总算是尘埃落定。
苏晴说道:“林晓,我们在等十分钟,舒夜马上就到了。”
“哦。”林晓轻轻应了一句。
苏晴看林晓表情毫无变化,心中暗叹,林晓与舒夜之事,至此自己已是无能为力。
|派派小说论坛smile2441手打,转载请注明|
果过了没多久,舒夜施施然出来。
人头攒动,林晓还是一眼看到了舒夜,两个人的眼睛隔着无数人头遥远的相望了一下。闪烁着火花,林晓先露出了笑容,然后是舒夜,两个人都是很轻松的那种。
一行人回到苏家别墅。老丁自觉的系上围裙进厨房,林晓打趣道:“晴姐,什么时候和老丁打证啊?”
苏晴笑道:“那你和韩冰呢?”
林晓说道:“快了,估计明年春吧。”
苏晴当着舒夜的面这样问,不是故意刺激舒夜,只是好心再提醒一下她,眼前这个男人,已经是别人的了,对她来说是不可能了,时间长着了。足够忘掉一个人的,这人啊,二十阶段和三十阶段不一样,爱情也是会不一样,像林晓与韩冰这样苦守那是人间极品了,估计生长在繁华都市的舒夜没这么傻吧。
苏晴偷眼见舒夜并无异样,有些放心了,然林晓却知道不是这么一回事。若舒夜真放得开过去,这时她就会插话与苏晴姐一起调侃自己,而不是像眼前这般微笑式沉默。
苏晴在这个话题轻点一下就开始切入主体,她问舒夜道:“舒夜。你怎么看老丁的报告。”舒夜也是看了老丁的报告。
舒夜说道:“我觉得老丁大哥的宏观分析非常有道理,我也赞同今后三年将是房地产的冬季。”
林晓说道:“怎么讲?”
“呵,林总,”舒夜说到这时恢复以往的自信,平静的说道:“因为土地是有限的,人们的购买力是有限的。”
林晓点点头,这一点他早看出,所以他才转战于中小城市,但就目前而言,横山的房地产开发也已近饱和。腾龙再开发楼盘的话就会面临有房没市的风险,他从前的设想是一个个中小城市的复制,但现在看来有些乐观了,一来这些中小城市土生土长的房地产开发商们的疯狂程度也许比大城市的开发商更大;二来,中小城市的开发将会面临更多的非市场成本,比如说每转换一个城市又要重新和一个城市当地的政府及相干势力打交道。这样就颇浪费人力物力,还有更宝贵的,那就是时间。
舒夜继续说道:“自前年开始,政府出台一连续重拳调控房地产,但是房价已然一路高涨,如果说过去的高涨还是调控前的延续还说得过去,但是一年后还是这样的情况就说不过去,这里面有中央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博弈,更有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到现在看来,似乎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怎么说?”林晓问道。
舒夜说道:“舆论媒体出现了变化,从过去一直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口诛笔伐变成提倡现代新居住观念,针对现代社会节奏快,流动性强的特点,提出买房不如租房的口号,专栏,一些深刻反应房地产方面的电视剧,文人学者仿佛是一下冒出来,这个影响力配合着国家的政策,这些正在渐渐改变人们的居住观念。”
林晓听舒夜侃侃而谈,联想到过去紧跟时事,分析时势是他林晓每日必做工作,现在他闷头在横山做事,这方面的功课倒是少做了。
政策不灵,舆论上,再加上民间此起彼伏的个人集资建房运动,似乎形成了一道包围圈,虽还说不上重重,但已经感到相当的压力。
宋云生来腾龙之前就是搞个人集资建房,房子建起来了,却搞了一头的包,林晓适时出面,把宋云生招揽到旗下,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也就是说,在民间很早就开始这个运动,只是因为对老百姓来说这个太难,专业人士基本上都投入了利益集团怀抱,政策上又没个说法,甚至很是不利,所以这些年都没什么大的影响,也没被开发商放在眼里,听舒夜这么一分析,今年情况似乎有些不一样。林晓想到这,就向苏晴姐问道:“那个赵大年今天下午会过来是吧。”
苏晴点点头说道:“下午我去接他,他这个人林晓你应该很对胃口,下午和他好好谈谈。”
林晓眉头微蹙,他有一种直觉,腾龙发展面临一个关键的转折口上。
|派派小说论坛smile2441手打,转载请注明|
第三十八章 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赵大年登门造访之前,林晓、苏晴、舒夜,老丁四人展开充分而热烈的讨论。
讨论当中,林晓心头的想法越来越清晰,当初,林晓离开腾龙就是因为嗅到了莫名危险的味道,而现在,这危险似乎就在眼前。
大浪淘沙,腾龙是否能经受得住这大浪?
腾龙一直做好了准备,林晓有足够信心应付,凭着与政府良好的合作关系,在人民群众中良好的口碑,以及腾龙接近完美的工程及服务质量,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而且既是挑战,又是机遇,这对整个行业持续良性的发展有益,可是,林晓心里还是有些惴惴不安,再听舒夜与老丁各自分析,林晓顿时觉得: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赵大年站在大厅里时心中暗暗惊叹这大厅的宽敞和明亮,他知道,这里不经意存在的往往普通老百姓所追求、渴望一辈子的,虽然他心头明白这里的一切都是这里女主人合法诚实所得,但是还是止不住心头泛起酸意。
大厅里就林晓一个人,其他三人躲到楼上了,是躲着听林晓与赵大年的对话还是聊他们的家常这林晓就不得而知,反正苏晴是要林晓最好单独与这个赵大年会晤先。
不知怎的,林晓看到赵大年就想起段天来,这不是说赵大年与段天一般模样,都是那么儒雅淡定,相反,他是个五短身材貌不惊人的汉子,只是他的那双眼睛,闪烁着他与粗短身材不相称的睿智,以及自信,这个与段天很是有点相像,而且,他这个时候的身份也像,段天不是正在四处转悠充当说客的角色吗?
一顿寒暄后,主宾分坐好。赵大年就开口说道:“林总,听说你并无房产,一直是租房子住。”
林晓答道:“不准确,我在老家有一处房产,在这里倒确实没有。”
赵大年说道:“据说林总是为了切身感受一下在城市中没有属于自己房子的感觉。”
林晓笑了笑道:“那是报纸报道这样,实际上我觉得不需要。”
赵大年情不自禁叹一口气,说道:“林总无论造房还是买房都是理性逼人。”赵大年这样讲实在是心有感触,太多买房的人被卖房的人耍的团团转的事了。
林晓觉得赵大年这个“理性逼人”形容很是新鲜,笑道:“这个怎么讲?”
赵大年架起右腿,说道:“许多人。如果放在卖地位置一下就聪明起来,可再换到买的位置,一下就变得傻了起来,常常被商家骗的团团转。”
林晓呵呵的笑了起来。觉得赵大年说话有意思,也在理,同时心里好奇赵大年这样迂回说话最后要说什么,怎么打动自己?
赵大年说道:“林总,您知道为什么国家一再出台各项政策都无法让高涨的房地产价格刹车呢?”
林晓心想说到正题了,正色道:“愿闻其详!”
赵大年说道:“其实,综观房地产的发展。无非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过去是单位分房。可以说是完全行政化;后来又是完全市场化,禁止单位集资建房,出台各种政策想方设法把人赶出来,要买房都只能到房市里去买,而土地是最稀缺的资源,开发一块就少一块,是天生适合炒作的,现在,国家出台政策想干预房地产价格。但效果不大,我认为这些政策都不够狠,太过强调同经济手段。”
林晓问道:“那赵先生以为什么样才算狠呢?”
赵大年答道;“国家政策松动,重拾过去的行政政策,允许部分单位集资建房,鼓励个人集资建房。当然,这完全换一个更新更符合潮流说法。”
林晓眼睛一亮,说道:“感觉像是回到过去,而且单位集资建房用单位自留地,这个似乎不难,但个人要集资建房,地皮又从何得来?”
赵大年说道:“不是回到过去,而是回调,至于个人集资地皮获得这个的确是整个操作过程中最难解决的,过去的确很难多造,但现在我们做到了,我想在以后会越来越容易做到。”
说到这,林晓突然问道:“为什么找上腾龙?”
赵大年一摊手,笑道:“当然是合作了。”
林晓微笑不语,他想起段天如果到各豪门家庭游说的光景是否和眼前一样?
赵大年知道眼前这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正在端详他,正要继续阐述,林晓却说道;“你们和州很有意思,当年炒房产最热闹的也是你们,现在自己建房子的热闹也是你们。”
赵大年顺着林晓的话说道:“林总想过这其中的原因吗?”
林晓说道:“赵先生,你说说看。”
赵大年答道:“人才荒!和州人四处炒房,炒来炒去炒到自家房,和州房上涨到万元,人才的居住成本太高,纷纷外流,除了房地产方面的人才,和州成了创造力匮乏的城市,非常畸形,在引进人才以及本地人居住成本的强大压力下,出现了个人集资建房的现象,政府也愿意看到来自民间的举动,因此,我们获得地皮比过去要容易的多。
林晓点了点头,说道:“赵先生是要说以和州典范,其他地方城市都会参照和州的经验?”
赵大年语气带有一种谦逊的自豪说道:“是这样的,中国改革的进程当中,要说民间自发集团作战往往是自和州起的。”
对于这一点,林晓也不得不承认,就像闻名炒房团,但人追逐利益也实在是无可厚非的事,在这个意义上说,和州、和州人其实只是一个象征符合,没有和州人,自会有其他地方的人,林晓客气的说道:“请赵先生对房地产未来做个预测。”
|派派小说论坛smile2441手打,转载请注明|
赵大年说道:“预测不敢说,但在未来几年。国家一靠证词,二靠舆论导向,三靠发动人民战争来抑制房地产的非正常发展。政策包括房地产政策和金融政策;舆论导向是自上而下的宣传攻势,各种各样的形式进行揭露、批判以及提倡一些更新的观念;最后就是允许个人集资建房。事实证明过去的完全行政化与完全的市场化都是不行的。新兴的房地产市场将是行政调控与市场规律共同发生作用的一种模式。有些人认为行政手段,行政干预多了就意味着是一种倒退,事实不然,对于整个市场而言,经济手段多用一些,行政手段少用一些自然是对的。然房地产市场不同其他市场,最容易炒作,最容易发生重复建设以及浪费现象,这几年来的调控失利只说明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市场规律在房地产也已完全被扭曲了。在未来,我相信国家会出台相关政策,首先允许教育、医疗、行政机关等单位集资建房;各地政府担当开发商的角色直接介入商业价值不大的地皮开发,兴建廉租房;允许个人合伙集资在一些零星的地皮建房,而真正的房地产开发商讲集中更具商业价值地皮的竞争。”
林晓插话道:“所以你才找上腾龙。”
赵大年点头道:“是的,在我们获得地皮之后,结果是没有建筑公司愿意来城承建。我相信这是当地房地产商做的手脚,他们永远是短视的。其实,建筑公司我们终究还是可以找到的,但是资质稍差一些,但现在我们的集资建房引起方方面面的重视,俨然要把我们当作一个样板,外在有这么一个压力,而我们自己当然也想把事情做好,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房子,腾龙建筑公司施工质量一流。世人皆知,所以我找上门来,而且,我想我们还是有更广泛的合作空间。”
林晓说道:“承建你们的项目这没有问题,但更深的合作恐怕不行,我不想被我的同行们骂。”
赵大年正色道:“我了解。事实上我们接受不少恐吓和警告,我就站出来对报纸、电视台说,搞房地产的不是搞黑社会的,如果不怕吃官司坐牢就来搞我,我不怕这些!”赵大年说到这神色有些激愤,马上又平静下来,对林晓说道:“让林总见笑了。事实上,各地的集资建房运动已经开展起来,虽是星星之火,但已具燎原之势,而且各地的人越来越懂得团结合作,把拧成一股。现在,我们整个项目进行过程所有细节都在网络公布,这样使得我们在一种无形监督压力下工作,一切公正公开,而且,这样以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