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石坚愕然。怎么又扯到小道姑身上了。
    忽然赵蓉猛地扑入他的怀中,说:“你这个坏人。”
    石坚更是愕然,那天自己也不没有办法才进入小道姑的浴缸的,怎么就变成了坏人了?
    赵蓉这时又仰起头。石坚分明看到她眼里带着春意。两脸泛起桃花一般地红光。她娇嗔地说道:“堇公主地身体好看吗?”
    石坚总算明白了。原来自己钻进轿子来。也等于是承认了他们之间关系了。她在撒娇。原来她也会撒娇!石坚无语。
    赵蓉看他没有说话。又问道:“本郡主在问你呢?”
    她现在早过了及笄年龄。虽然自己和这个小石大人地关系。现在京城里所有人都知道。但还是让她觉得不踏实。因为石坚是将来位居宰相地人。事实上他现在离宰相就已经不远了。按照规矩。凡了重臣不得娶公主和郡主为妻地。还有中间还夹杂着一个比她身份更高贵地小公主。
    可是石坚也许还小。在这事上吞吞吐吐(实际上石坚早知道。只是他前世是一夫一妻制。现在多了两个美婢。他都不知道怎么处理。还有慧。他正在不知如何选择。在这点上赵蓉也算错了)。可是她着实急了。刚才两人地调笑。以及现在同乘一轿。让她大着胆子说出这话。其实也是逼迫石坚做一个表态。这个少年很少许诺。一旦许下。就会守诺如金。
    石坚说道:“小公主还小。身体还没有长起来。有什么好看地?”
    说着他还挠挠头,心想这个聪明的郡主今天怎么了?
    赵蓉忽然伏在他耳边说:“本郡主身体长好了,等你将孝期守满了,本郡主就给你看。”
    本来石坚怀抱着这个娇艳似花的美人,鼻中闻中她身上传来的忽隐忽现的少女体香,心就开始心猿意马起来。现在又听到她说这句话,鼻中一热,终于几滴鼻血掉下来。
    看到他这种狼狈样子,赵蓉终于卟哧笑了起来。然后又伏在他怀里象一只波士猫一般。
    搂抱着这个美少女。石坚也感到心里放松下来。自从他再次进京快有一个月了。从一开始的真宗死去留给他的悲伤,到后来职责的繁重。然后到这几起命案带来地压力,除了昨天曾公亮说到炸死他老爸的小狗小猫让他乐了一下,他就再也没有开心过。现在和这少女在一起,忽然再次让他感到放松。
    直到快到码头时,赵蓉才从他怀里起来。上了船石坚才换回原来的打扮,这次静王妃回家省亲,规模不小,带了几十个人,现在石坚是换成了男装,可依然扮作一个下人地形象。那条船上的舟公一个也没有发现。
    不过按照规矩石坚还是要向静王妃请安的。这个静王妃并不是赵蓉亲生母亲,而是元俨后来娶的,今年岁数不大,才三十来岁。石坚侧面淡淡注视了一眼,看到这个静王妃长得十分地端庄文静。因为静王妃岁数太年轻了,为了避嫌,两个人不好说太多的话,只是交谈了几句,石坚就告辞了船很快就开了。为了加快速度,刘娥还调来了一艘蒸汽船。尽管是溯流而上,一是船速快,二是本来西京就离开封不远,只是一天多点时间,就来到了西京。
    西京,也就是今天的洛阳,先后有帝喾、夏、商、西周、东周、战国韩、秦末河南王、西汉、更始、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李魏、郑、唐、武周、燕、后梁、后唐、后晋、中华民国等二十三个政权,同时加上新莽、后赵、东魏、北周、后汉、后周、北宋、金等八个陪都政权,因此共有三十一个政权。所以,无论从建都的朝代,或者是从政权的数量,洛阳都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的都城。
    它地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所以“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所以当初赵匡胤想把帝都迁移过来,也就是这个原因。
    不过现在它虽然只是一个陪都,但也是宋朝第二大城市,当然也是世界上第二大城市,至少它一百多万人口,现在欧洲的罗马拍马也赶不上。
    船靠了码头,码头上也站着前来迎接静王妃的人,其中还有几个拍马屁的官员也赶过来凑热闹。石坚夹在元俨的下人中,还故意将头发弄乱,遮着半个脸,前来迎接的人有不少,就硬是没有一个认出这中间还有一个名满天下的少年。
    就是到了静王妃家中,石坚也嘱咐静王妃不要将他身份泄露。静王妃也知道事关重大,否则刘太后不会让她特地回家省亲,来掩护这个少年,其实朝中的事她也隐隐有所耳闻,这些人是在想造反呐。她连自己的父母也没有向石坚介绍。静王妃地父母拉着赵蓉问长问短。至于石坚现在是一个下人,却没有一个人管。到了晚上,石坚才叫帝风月持着印信,叫洛阳太守刘烨过来商议。
    这个刘烨就是历史上帮丁谓传过那封信的刘烨。对于这个人石坚并不了解,但是他知道这个人不是一个直臣,也不是一个奸臣,大概是那种明哲保身,两不相帮的中间派。
    刘烨见到印信后,勿勿地赶来。现在石坚不但是宣抚使,本身他也是红极一时,这些官员虽在地方上,可对朝廷的举动也很清楚。刘烨知道这个少年比丁大人还要得太后的恩宠,同时他和小皇帝关系更好,也就是他未来前途无量。况且他现在本身官位就是比自己高一大截。
    他见到石坚后连忙行礼,石坚也还了一礼,随即将来意说出。
    刘烨一听,知道事情严重性。他露出一副慎重的样子,说道:“正好,那个妖道也是早上回来的,可他刚从京城一回来,就不安分,又在举行一场法会,可惜下官瞧不出奥秘,只好让他盅惑普通民众。不知石大人可有办法破解。”
    石坚心想来得早不如来得巧,他问道:“什么法会?”
    PS:今天有事,这一更稍少一点,晚上补上。还有明天会选出一个读者想出来最接近凶手的答案。欢迎最后一天里再次参与。并说明一下,凶手已经出现。





    正文 第一百三十七章 斗法(中)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6…24 15:59:52 本章字数:5657

    刘烨说:“就是他召集了老百姓,在表演道法。”
    说到这里他也是一脸的神奇。
    石坚微笑了一下,的确,如果在这世界里掌握了某种不被别人知道的技巧,是很容易糊弄别人的。或者说这时魔术师大卫要是带着道具来到这时代,会真的被人当作神仙。
    石坚说道:“什么时候?”
    刘烨说道:“明天晚上,他说在平云宫门口召集一场法会这先帝祈福。”
    石坚笑了笑,这种神棍是没有这样的好心肠的。他对刘烨说道:“刘太守,这样,明晚我们一道前去观看。”
    刘烨叫了声好。其实他还对这个沙戒十分地佩服。不管怎么说,他弄出的那些道法是骗人的也好还是真的也好,可是自己还真看不出来。当然也许对这个少年来说却不成问题。可现在他心里更明白,相比于这个老道士,刘太后的谕旨更重要。
    第二天早上起来,石坚刚梳洗完毕,静王妃的父母前来求见。原来从昨晚刘烨拜见石坚后,静王妃的父母就起了疑心。要知道相比于其他地方的太守,西京的位置更重要。刘烨本作为西京太守,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官职。可是还来求见这个少年。在他们追问下,静王妃没有办法,只好将石坚身份说出。
    静王妃的父母可不是元俨,他们只是地方上一个豪绅罢了。只是因为以女而荣,比起一般地豪绅要尊贵得多。可石坚是什么人,那是当朝为数不多的几个大员,连太后和圣上都倚为心腹的人。
    同样,石坚也不敢傲慢。一是因为赵蓉,二是因为元俨。现在元俨虽然行事低调,可没有一个大臣敢小瞧他,丁谓也不敢。作为元俨的小老丈人和丈母娘,他也不敢把自己身份拿出来压制于他们。不过石坚还是叮嘱了他们不要说出自己的身份。
    石坚现在已隐隐地觉得这件事很复杂。不单是朝中某些人看到刘娥势单力薄,想要捞取好处,而且很可能有西夏和辽国的身影。如果是那样的话,他们可不会顾及自己,反而很可能狗急跳墙,对自己乘机下黑手。
    吃完了早饭。石坚要到平云宫去查看一番。他是作为赵蓉地一个小厮身份去地。
    后世地提起洛阳。都会想起洛阳地牡丹。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花蕾硕大。色泽艳丽。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地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相传。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贬之洛阳。岂知迁洛后竟吐蕊怒放。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牡丹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且花更大。色更艳。长安牡丹烧完了只剩下洛阳。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做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刘禹锡和白居易曾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当然这只是一个传说。武则天也不可能霸道如此地步。而且现在快到年末。也是一年之中最冷地季节。除了一些泼辣地梅花还在冰雪中吐出傲骨地香蕊。其他花卉别要说是花。就是连花上地叶子也落得一干二净。
    洛阳还有一个。就是各种园林。西周至北宋。洛阳园囿。数以百计。或凤阁龙楼。上连霄汉;或剔透玲珑。姹紫嫣红。虽然石坚办案心急。但对这路上经过不少精致地园林还不由停下脚步留恋一番。但与他前世不同。这些园林大多是私人地园林。你就是有再多地钱。主人不邀请你。你也别想进去。或者只要石坚亮出身份。那些人还巴不得邀请他进去。可石坚也不可能这样去做。
    同样。后世相传地洛阳八景。龙门山色: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马寺钟声: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名。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诵佛。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之使人心旷神怡。到了明代。寺内有口大铁钟。重约5000余斤。钟声特别洪亮。据传这口钟与洛阳东大街钟楼上地一口钟音律一致。可以共鸣。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地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地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地佳话。不过这口钟现在还没有出现。金谷春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地别墅。石崇是有名地大富翁。他因与贵族大地主王恺争富。修筑了金谷别墅。即称“金谷园”。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石崇用绢绸子针、铜铁器等派人去南海群岛换回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把园内地屋宇装饰得金碧辉煌。宛如宫殿。金谷园地景色一直被人们传诵。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地时候。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蹁跹飞舞于花间;小鸟啁啾。对语枝头。邙山晚眺:邙山又名平逢山。太平山。郏山。它像一条长龙蜿蜒横卧洛阳之北。东西横旦数百里。海拔约250米。如同洛阳地天然屏障。俗话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古人把气势雄伟、土质深厚地北邙当作死后长眠地好地方。孟津新庄村附近古冢林立。这就是东汉诸陵和王公大臣们地墓葬区。每当春天清明时节和秋高气爽地重九(农历九月九)。成群结队地男女都要踏青登高远望。特别是城北地翠云峰。唐宋时代古木森列。苍翠如云。是人们登高游玩地胜地。每当夕阳西下。暮色茫茫。万盏华灯初上。万户炊烟袅袅。站在峰顶观看山下高大地城郭。雄伟地宫阙。宽广地园囿。富丽堂皇地楼阁。十分壮观。天津晓月:天津桥。而不是现在天津。在洛阳桥东100米处。古时用铁索连起无数大船而形成地一座浮桥。建于隋炀帝大邺元年。后来被隋末农民起义军烧掉。到唐代。才改建为石桥。洛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天津桥横跨其上。北与皇城地南门、端门相应。南与长达“七里一百三十步”“街宽百步”地定鼎门大街相接。为都城南北之通衢。每当凌晨时分。晓月还挂在天空。天津桥上地行旅就熙熙攘攘车马如流。因此唐宋诗人有不少歌咏天津晓月地诗篇。可惜自宋以后。历经五百余年地战火。天津桥被破坏了。不过现在这座大桥还在。洛浦秋风: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地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那时地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地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数千年来。洛滨景色不知使多少文人墨客留连忘返。早在三国时。曹子建说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就借题发挥写了一篇《洛神赋》。号称初唐四杰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曾徘徊洛滨。不忍离去。唐高宗时。上官仪循着河堤。缓辔咏诗。洛滨景色之佳。可以想见。平泉朝游:在洛阳城南30里。龙门西边地山脚下。有个梁家屯村。这里山峦环抱。林木掩映。泉水泛涌。清溪萦回。这就是唐武帝时宰相李德裕地别墅郊易之所在。铜驼暮雨:“铜驼暮雨”是洛阳八大景地最后一景。城东关外地中通巷。隋、唐、宋时叫“铜驼陌”。它位于隋唐城地城东北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