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41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想到石坚,种世衡嘴角露出了微笑。当初他才到陕西时,嘴角还挂着一层绒毛,可现在转眼间都成了一个饱经风霜的青年。再想到江宁府城墙上,杨偕推出了石坚的木像,种世衡清楚,如果不是这一手妙手偶得,那么城墙下的叛军还未必会发生混乱,最后不得不退却。
    别看只是一个木橡,可就是这个不说话的木像,对叛军的影响都很巨大。难道那个教主就没有想过,一旦石坚真人回来,她拿什么与石坚斗?
    他又说道:“因此现在本官只有等,一旦石大人回来之时,也就是本官发起总攻之日!”
    梅道嘉站在赵祯的龙椅下面,还用眼睛看着那个椅子上那个青年,在这个青年的眼里有一种叫做渴望的心情。梅道嘉甚至还偷偷地用眼睛看着后面那个珠帘,他知道就是那个珠帘后的大人物,或者整个大宋最尊贵的人物,一次次将石坚排挤。他还在心里面恶意地想:为什么你这么老了,还不死。
    他们都是石坚的嫡系,而且受到正宗的儒家文化影响很小,因此他们的想法也与普通官员不一样,他们某种程度也受到石坚影响,凡事会从整个大宋的利益考虑。当然刘娥一死,小赵祯亲政,不要说他与石坚的亦师亦友的关系,就凭石坚数次对赵祯的点拨,也会对石坚信任,况且相比刘娥,小皇帝的心胸也更为开阔。
    当然这只是他内心的想法,可不敢向外人透露,如果说出来,他会立即推到午门外,让刽子手处死。
    他说道:“皇上为何有此一问?”
    因为张士逊用的八百里加急,所以到现在梅道嘉的机速房还没有得知江宁府的情况。赵祯方才想起来,到现在他还不知道。于是将张士逊写的奏折叫太监递到他手上。
    梅道嘉皱着眉头问道:“为什么张大人,没有将那个王爷审问出来?”
    虽然石坚写了密信,让他对克己至整个赵匡胤与赵廷美的后人进行严密的监视。可这些人身份都尊贵,不要说他是刘娥如没有证据,也不敢动他们。想想当初,赵匡义为了迫害赵廷美,伪造了那么多证据,连他不是朕的亲弟弟的话都说出来了可见一斑。
    因此梅道嘉只有派人监视,可什么办法也没有。
    蔡齐替赵祯回答道:“也许是这两个邪教的长老级别不高,还没有资格和见到这个王爷。”
    不要说梅道嘉是整个朝廷都在想出各种办法找出这个王爷。前段时间连元俨都曾怀和在暗中盘查过,但没有半点收获。
    但蔡齐的话却是说到正题上,整个天理教知道这个王爷的,也不过数人。而这些人现在都是李织的贴身心腹且为了他们的安全,这些人都在外面居无定所。
    就是想抓也无从抓起。
    他们的家人来威胁他们,也未必有用,就是将他们他们会前来自投罗网送死?
    梅道嘉说道:“石大人是留下了三个安排,恕臣与石大人为了防止泄露有向皇上与太后禀报。”
    现在事情关急,否则石坚与梅道嘉这种行为都是严重地逾制了要是在平时,轻则罢官则都有可能进大狱。当然现在也没有人敢有这想法了,什么叫事急从权!现在马上连整整大宋都在摇摇俗坠什么制,就是孔夫子复生,也不敢有所进谏。
    事实就连坐在帘后的刘娥也能理解,毕竟还有一个什么王爷,这些人平时连宫也常进来,弄得不好,连宫里的太监中都有他们的亲信。不看到真宗死后不久的那场叛乱?因此不能说,一说那些安排就不灵了。这也是为朝廷好,他也没有在皇宫安放炸药。
    不过这种做法,等到平乱后,还是要批评的,这个头不能开。
    但也是平乱后,在不能说,怕伤了石坚的心。
    赵祯一挥手,说:“朕恕你们罪,请说。”
    赵祯真的有急了,一个花团簇簇的江山转眼间就成了这个样子。他连请都说了出来。
    梅道嘉说道:“启禀赋皇上太后,石人曾留言,说过,如果邪教动乱,有两个地方势在必得。一是江宁府,二是京城。”
    这个好明白,江宁府是唐故都,如果让李织得手,那么叛党的士气将会大振。至于京城就更不要说了。如果京城失守,连小皇上与老太后的性命都有可能堪忧,甚至可以说,只要拿下京城,也就等于拿下了一大半的大宋。
    “因此他嘱咐臣在健时候向皇上进言,这次就是皇上不召见微臣,微臣听到消息也要写奏本上报朝廷。”
    这更是没有办法,如果事情不到了烧眉毛的地步,梅道嘉就是进言了,也会让刘娥怀疑,你们没有事情做,一个大洋岛,一个在京城,还要串通,你们想做什么?
    众臣会意,连刘娥在帘后脸上也微微有些发烫。正因为她的猜忌,使事情变得更加复杂,不然这件事早就可以防患未燃,而且也省去梅道嘉少绕许多圈子。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怕打草惊蛇,因为石大人已经有了一个怀的对象。”
    “哦,是谁?”赵祯兴冲冲地站起来,如果能够将这个人拿下,那么京城的隐患必除。
    梅道嘉继续说道:“可是微臣没有用,没有找出他的证据。”
    说着他递上一张纸,赵祯都没有经过太监,直接从龙椅上跑下来,接过,打开一看,上面只写着两个大字:克己。
    “怎么是他!”赵祯愤怒地说道。
    他这是有原因的。相比于心狠心辣的太宗,真宗心肠就软了许多,因为他知道当年的内幕,对赵匡胤与赵廷美的后人都大加封赏。后来这两家枝盛叶茂也因为如此。同样,无论是刘娥还是宋仁宗本人,也对他们两家尽心抚慰。特别是这个克己与克兄弟,后者曾特允他出入禁中侍学,也就是陪着赵祯一道读书,享有这荣光的宗室世子并不是很多。连他也听过石坚讲解的几课。克己年长,但同样,无论是真宗还是赵祯,对他也不错。因为克己写过一篇《雅乐图》,真宗还在大清楼侍宴。
    这弟兄两人在京城风评极佳。也因为如此,石坚听到克己在江宁府的举动后,反而怀起来。事情反常即为妖,而且江宁府也是一个敏感的地方。
    这弟兄俩人还与石坚来往过,克己善琴,克善书,连赵祯喜欢一手飞白,也亲自评论,如果论宗室子弟,书法中包括他自己在内都不如克。因此这俩人还向石坚请教过琴技与书法,不过前者是想学那个小提琴,后者是心悦诚服的学习书法。
    梅道嘉说道:“皇上,人心难测,知人知面难知心,但这是出自石大人之手,他不会无风起浪的。”
    赵祯立即道:“来人!”
    可他话没有说完,立即被梅道嘉阻止:“皇上,没有证据,无法抓捕。”
    梅道嘉这都不是为了赵祯着想,而是为了石坚着想,如果弄错了,那么石坚的后果不堪设想,这可是污蔑朝中的宗室子弟。罪名不轻。
    “而且石大人说过,如果到了这种地步,请皇上与太后不必挂念。京城外禁军虽然众多,可更忠心皇上,相比于江宁的地方军队,更难收买。否则天圣初年的叛乱,都会出现大量的禁军参加了。”
    听了这话,所有人眼里一亮,那一年的情况虽然没有现在危急,可是在皇宫中发难。如果禁军中有大量的叛徒,那么那时候也该暴露身形了。
    而且京城的禁军不象地方上的驻军,就是这时候待遇也比地方上的军队优厚得多。而且他们还经过石坚的所谓忠于国家的洗脑,那些秀才们没有事做,就到军营里给他们上课。其中还有许多狂热的民族主义者。
    “因此石大人说叛党不会很多,如果他们想要得逞,必然暴起发难,所以石大人说,只要命令他们不准随意出动,安心呆在军营,而且进行大量的的换防,以及将他们的将领相互调换,将所有的布署打乱,就是他们想要动乱也动不起来。”
    他说的意思就是将京城周围所有的军队调动,原来驻守在甲地,换到了乙地,驻守在乙地的换到丙地。而且连军营中的统领也全部进行调换。这样他们想要串连都不可能。军队动乱可怕的不是几个小兵动乱,而是中级军官动乱,他们一指挥就是几百人甚至上千人,而且还有大量的心腹。辛~革命能够成功,正是如此。
    当然,这也寄托在京城的禁军不象江宁那样溃烂,如果象江宁府那样,怎么换也于事无补。
    正说着,外面有太监禀报,说机速房有探子在皇宫前说要见梅道嘉与皇上,有大事发生了。
    听到大事,所有大臣脸上都露出惊慌的神情,赵祯让他立即进来。
    这个大殿上的所有人尊贵无比,可那个探子也不管了,他气喘吁吁地说:“不好了,小候爷进了城东的禁军大营了!”
    不用说,小候爷指的就是克己。
    梅道嘉脸色一变,他不但在情报上出色,同时军事上也有眼光,他立即说道:“皇上,立即将城门关上,然后勒令各个禁军大营不准走动随时听候调动,再下旨让士兵紧急保卫皇宫!”
    事情紧急,梅道嘉也顾不得这将带给京城多大的纷扰,和怎样的后果。
    这一年的腊月初,京城的动乱猛然拉开序幕。(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四百五十四章 还政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12…19 9:46:14 本章字数:7165

    很久以后,许多人都谈论石坚的神奇,丰功伟业,克,战无不胜。就象这次他消失了这么多天,但带来了许多重要的情报,生女真的突然与契丹合好,这样让朝廷开始对北方布置,而将他们的侵略得以阻挠,或得知克己的身份,对他进行监视,否则让他从容安排,后果不堪设想。
    但石坚对这段历史却是很不满意。因为他主要的目标是救出贺媛与刺探天理教高层的隐秘,可一样没有成功。而且就是他所做的安排,他也没有十足的把握。有许多是误打误撞,象比如他安排的换防,终究因为怕刘娥忌惮,说迟了。或明知道克己是敌人,他不敢派人将克己抓起来,因为赵克己是宗室子弟,他没有这个权利也没有这个胆量。不然,在严刑打之下,怎能得到口供。当然也不是一无是处,如果不是听到皇上喊梅道嘉前来询问石坚的第二个计策,他害怕石坚,也可能提前动。那么成功的机率,也就是京城失守的机率将会增加许多。
    当然这是两条原因,以前石坚对付元昊或张元,那是在明处,可天理教藏在暗处,他得到情报,对敌人不熟悉,他如何安排?除非他真是神仙差不多。
    还有一条就是他毕竟不善长阴暗的东西,他坐在帐中运筹帷幄那是没有问题,或指挥蛾子做事,也没有问题,但如果亲自去做蛾子的工作,也许比梅道嘉萧小一还要差些,况且他时间紧急。
    这次的打草惊蛇,终于使帝都渡过了最危险的时候。如石坚所说,作为大宋待遇最好的部队,不管什么人,就是元俨也不行坚也不行,不可能将局势溃烂到江宁府那种地步。可是人多了,就什么样的人都有了。
    还有一些部队克己,或还有别人的人买了。
    他也不知道自己一直被注视着,他是得到李织的消息,因此准备起事了。当然李织的人也不可傻乎乎地登门将消息传递给他是经过一些手续的,所以机速房的人并没有看到。他到禁军大营,一是没有想到自己被人跟踪,二是通过他买通宫内的太监,通知他朝廷下旨梅道嘉到大殿上,询问石坚的计策。对于江宁府没有攻下来,他也不是很清楚,李织也没有将有人跑到她床底下偷听居然没有觉这件丑闻说出来,只好说是石坚的布置让她失败。所以克己害怕了,他是来商量提前起事了。
    然而就在他东效一处大营的一个班直在说话,就传来大白天京城城门关上,开始对他捉拿,还同时下旨让各营禁兵没有圣旨不得擅自离开驻所,他知道自己暴露了。这时候他还没有想到石坚或朝廷根本没有他造反的证据。但他也怕,石坚威名太盛以为石坚手里有了什么证据让梅道嘉交到朝廷手上。不然朝廷也不敢公开下旨对他捉拿,还有这大白天的,就将城门关起来,弄得一百多万人人喊马叫的。
    刘娥下这道旨也是没有办法,毕竟现在非常时期肯错抓了,也敢错放了有众人对石坚的信心。
    既暴露了,那么就干吧!
    他带着几千叛军来到朝阳门外。当然也不会傻呼呼地说我是要造反了。你们赵匡义地子孙也要把皇位让给我们祖先赵匡胤与赵廷美地后代做做了。
    檄文早就准好了。他没有说做皇帝在檄文里写道。刘娥出身寒微生性歹毒猜疑。当时刘娥是刘美她卖给真宗地。有人又说是送给真宗地。但未必出自刘娥地本意。可在檄文里他却写道。说刘娥自身有丈夫。但还是主动勾引先帝。这才攀上高枝。然后继续翻吧。早想好了。海印和尚长相英俊。经常出入皇宫。连京城地达官贵人都避让三分。可惜让一个白面包公陈希亮斩了。那么也翻出来。说她宫》。
    这篇檄文写得根本没有驼宾文那篇好。也没有石坚征讨元昊时写地那篇好。但言语恶毒远远胜过前两。最让刘娥担心地是。他居然将刘娥非赵祯亲生母亲地事翻出来。说李宸妃根本不是什么歹人杀害。那有那么巧地事。偷东西偷到李宸妃地住所。还用李宸妃勒索朝廷。以为他是天理教啊。
    接着继续攻击外加挑拨离奸。说他是奉石坚地命令行事。因为石坚得知这一消息。主动请他勤王。勒令太后跪到先帝陵前认错。将她身上地龙袍扒下。还政于皇帝。最后还用石坚地语气责问。刘娥为了玩弄权谋。想残害赵祯做上皇帝。故此任用奸臣当道。吕夏为患。而将最大地忠臣与功臣。先帝地托孤之臣。三番五次地排挤流放。这才有今天交子之祸。让全国百姓生计艰难。
    他派人就站在这城墙下念。城上地士兵听得目瞪口呆。他们一个个都将耳朵捂起来。但是真捂还是假捂。只有他们知道。但这样地一个大八卦如果他们不感兴趣。那是假扯。
    反正等到这个人念完。城墙上地宋兵才开始放箭。
    如果一个人还好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