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之风流才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之风流才子- 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这个疯狂也只拉开了一个序幕,一个更大的疯狂即将开始。
    在黄河边,石坚与申义彬,还有狄青等众将正召开一次会议。其实石坚早就安排好了,之所以开这次会议,是他想让这群小将能尽快成长起来。以后不能什么事都要他亲自出面吧。而且这样立功下去,也嫌烦了,朝廷不但不会给他嘉奖,反而更加起疑,不如有功大家立,立功的人多了,朝廷也就不会顾忌他了。
    他指着地图说道:“现在我们有两条出路可走。”
    然后转向了狄青,说道:“狄青,你来分析一下。”
    石坚现在在狄青眼里就是活着的神,延州一战还好说一点,可进入西夏这几战,太胜得神鬼莫测了。要知道他只带着一万人,还是在西夏境内。
    狄青诚惶诚恐地说道:“第一条我们可以折向东面,走夹山,因为我们来的时候就走这条道路的,熟能生巧。”
    石坚点点头。
    狄青说道:“可是与我们来的时候不一样,现在辽国知道我们就在这里,肯定会对夹山防范,并且我们队伍里还有石大人与他们的公主,他们更是得之而后快。实际上这是一条死路。”
    石坚再次点头。实际上狄青说得很对,现在辽兴宗已经派了军队进入夹山,对所有道路进行严密盘查。
    狄青又说道:“第二条道路就是我们南下,冲过银州,也可以到达我大宋领土。并且我们手上还有一千多俘虏,利用得好也可以用他们来诈开城门的什么,还有因为石大人这次开仓放粮,许多兀剌海城的居民也离开家园,向南逃向我们宋朝。我们队伍很容易夹在这些逃难的百姓中。当然需要伪装一下,象这样的大摇大摆肯定不行了。”
    听到他这话,在场的所有人全部点头,因为他们这次来就是为了救宋朝大军,可现在宋朝大军已经平安地到了宋境,而且他们也立下了大功,现在他们可以说归心似箭,谁愿意在这酷寒里活动。
    但是狄青脸上还是犹豫不决,他说道:“我就怕元昊也这样想,而且现在天气冷了下来,他也知道我们想家了。所以我感觉还是不妙。”
    石坚拍了他一下肩膀,赞道:“不错,你的想法很好。不是他这样想,而是肯定会这样想。特别是我们现在就在黄河边上,让人感觉一定会冲向银州,但不可能行兵这样公开的,以往我们行军都是很神秘的。所以反而会冲向夹山。但虚则实之,实则虚之,以前本官也向元昊说过弹笑间,灰飞烟灭,结果真的灰飞烟灭了,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所以他更认为我反而实则实之。这是其一。其二看似我在破坏他们的仓库,实际是在逼百姓向宋朝逃跑。我这样做也不会无的放矢的。更何况他也不认为我有这样的好心。所以他还会对银州带防范。实际上也不要派更多军队,毕竟我们只有一万人还不到。只要派大量探子,找到我们下落,就可以将我们歼灭。”
    “那我们怎么办?”折继祖说道。
    石坚说道:“所以我们看似有两条道路可选,可都是死路。因此,我们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这里。”
    说着,他在地图上一指。
    借着篝火的亮光,所有人看着他手指的地方,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目瞪口呆。所有人都鸦雀无声,只听到北风在空气里发出怒吼,还有柴火燃烧时发出的“啪啪”的响声。
    这真是疯了。简单疯狂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所有的人心中都产生了这种想法。
    PS:石坚语录——我这么拼命,拼命到疯狂的地步,各位兄弟月票不肯砸么?
    晚上还有一更。(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n,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正文 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后一只飞蛾
    16K小说网 更新时间:2009…9…23 0:03:24 本章字数:4771

    时一根木柴再次爆裂,火光跳动了一下。
    众人这才惊醒过来。
    狄青目光闪动了一下。
    石坚知道他明白了自己的一些用意,用手在他肩膀上再次拍了一下,说道:“世界上的道路有很多,不一定我们非要走这两条,放心,我会将大家带回家的。”
    然后他一挥手说:“你们看,连老天爷都作美,又开始下雪了。”
    天上真的开始落下鹅毛般的大雪。从他们进入兀剌海城后第二天,雪住了。但没有想到今天晚上又开始下雪。其实在这塞外,进入了十月末,下雪也是正常的事。
    这些人都是比较精明的人,这一场雪下了后,正好将他们留下的足迹掩盖住。
    十月二十五,石坚本来慢悠悠的行军,突然加快了速度。在黄河边休息了一下,就渡过了黄河。并且为了行程的保密,清空了黄河两岸所有的西夏谍报人员。然后消失了。
    无论元昊派出了多少探子,都找不到他们的下落,只知道他们渡了黄河。
    也如同石坚所想,元昊还是认为他会选择突破夏银一线。并且府州一直被宋朝占有着,新近宋朝又夺下绥静两州,这带还是有很大空隙让他们钻回宋朝。
    元昊立即下令,夏银两州将这一带封锁住,并且派大军支援这两州。同时撒下大量线报,凡得知宋军准确下落者,重赏。
    他也加强了兴庆府地防范。虽然就是石坚吃了熊胆豹子心。也不会再来兴庆。但天知道他会不会发神经病。可是经这前后两次一折腾。西夏地军力已经损伤了三分之一。他调不出更多地士兵拱卫兴庆。但蛇有蛇路。鳖有鳖路。他下达了一个命令。凡所有奔赴京城地大军必须在五里地外停驻。等待通知。才可以进城。散杂士兵一次进城数量不能超过十个。否则还会再次出现上次被人拿下城门地情形。
    为了防止兀剌海城地故事重演。守城士兵在夜里加强巡逻。同时还对进出兴庆地人进行盘查。不过最后一条命令最后没有执行起来。因为现在兴庆本来在粗制地重建。整个象一个大工地。无数地人进进出出。怎么盘查?
    到了十月二十八。还是没有听到石坚大军地消息。元昊与张元都感觉到诡异。他们相视了一眼。不会石坚没有逃走。反而再次袭击兴庆府吧?而且这个疯子很有这个可能。于是元昊将天都山地大军往回抽调。将卓罗和南军司与甘州甘肃军司抽调一部分。增援天都山。防止怀远城地宋军乘机进攻西夏。
    其实这时候。元昊已经感到手上地兵力紧张了。就是宋朝不进攻。他没有几年也缓不过元气来。更不用对宋朝发起进攻。但现在他与石坚已经是不死不休。如果这时候石坚在他国家内。还不能将他抓住。他将会成为所有西夏人耻笑地对象。
    不过元昊还是没有着急。因为兀剌海城离这里太远了。石坚一时半会也赶不过来。况且他们还带着辎重。
    十月二十八。天气晴朗。
    萧小一,捧着一杯茶,坐在书店的门口晒着太阳。
    自兴庆保卫战后,他被称为小小胆,契丹人称他为我们萧家的耻辱。
    可他是一个正宗的汉人,与契丹那个萧姓一点关系也没有的。
    原来石坚叫大家报名拱卫兴庆,他没有去,并说,我这个样子去到城头上有什么用。确实他喜欢看看小书,喝喝小茶,有时候还喝两杯小酒,兴致来了给大家说一段评书。
    但他身体瘦弱,如果写写字还行,到城头上打仗,不是瞎扯。可最后周围邻居全部报名参加了,他在众人的仇视目光下,也只好参加。可他到城头上第一天,看到城下面死了那么多士兵,立即吓得眼睛一闭,往后一倒,昏过去了。
    所以他才有了这外号,不过这也让他幸庆,脱逃了元昊的惩罚。
    可这让他老婆都看不起,这个婆娘是他前年娶的。是一个回鹘人。相比于汉人来说,这时候回鹘人少了文雅之秀,可也残暴许多,更崇尚武力。于是一天到晚骂他没有用。最后骂得他忍无可忍,将这个婆娘吊起来打了一顿,并说道:“妈的,老子没用,如果老子象你所说的那种有用,老子现在不是被杀了,也在皇宫的工地上受罪,到时候谁能养活你。”
    这是这几年来,自萧小一进入兴庆,第一次打人,也是第一次骂人。这一番打骂,将他那个回鹘老婆打蒙了。
    不过这也被传为笑谈。连元昊都听到这个故事,还说:“谁说他老实的?这才叫聪明(大智若愚不能用,出自苏东坡)。”
    萧小一写得一手好字,经常帮人写写信,特别这两年,战火纷乱,家书更是珍贵。加上他开了这个店,收入也算能过得去。
    然而就是这个胆小的萧小一,却被后来人称为西夏六飞蛾之一,也是后世所有间谍崇仰的楷模,还被记载在史书上。
    他就是石坚在兴庆府最后一只蛾子,王权与赵关不得不离去,随着山遇惟永的叛变,很容易查到他们身上。吴然更是要离开,兴平公主都被俘虏了,他留下等死啊。
    而且如果能找出萧小一真正的档案,所有人都会大吃一惊。萧小一,开封人,原名萧卫,字敬敏,今年二十七岁。十七岁考中秀才,然而随后在考举人时,名落孙山。这不是他文章写得不好,而是他写了一篇策子,太过哗众取宠。策子上写到,宋朝重文轻武,固然使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富足。可是长久下去,将军怯谋,士兵怯战。百姓富足了,少了内乱,可是外乱一起,朝廷危亡矣。他还说到因为朝廷对外芶和,使得境外几个异族有了侵吞壮大的空间,最终国力超过朝廷,将会以雷霆之势,一举将击溃巨大的宋王朝。
    当时真宗正觉迷于祥符当中,也因为和辽国交好,也可以说称得上一片勉强的国泰民安吧。看到这份策子,考官
    。不要说他,就是石坚在元昊没有入侵前,提到这个小心翼翼,拐弯抹角,也不敢提得如此直接。
    这件事追究下来,结果朝廷将他秀才的功名都拿了,并且永远不让他进考场。这还是宋朝政策开明,否则都有可能将他斩首示众。后来石坚进京,赵蓉与石坚交谈,听到石坚某些观点与萧卫有点吻合。于是将这个萧卫推荐给了石坚。
    石坚后来将他请到府中来,与他交谈,两人交谈甚欢。后来石坚组织飞蛾,可因为缺少精英,有些发愁。萧卫听到此事,主动请命,这才潜伏到西夏。
    而他那次晕倒也是假装的,就是石坚没有提醒,他也知道石坚也不会在兴庆呆长久的,石坚一旦离开兴庆,那么元昊将会对所有参加的人进行一次大血洗。
    实际他现在品着茶,晒着太阳,看似悠闲自在,心中却为石坚担着心。他与石坚是单线联系的,一旦石坚出了事,那个承认他是飞蛾?虽然上次朝廷将他的功名拿去,让他对名利也看得淡了,可不想背一个卖国贼的身份在身上。
    一会儿,有人进来买书了,萧小一进了店子。现在这次兴庆之难,他的“损失”也不小,特别是那些喜欢看书的汉族读书人,这次在守城战中表现很英勇,因此这次清洗的过程里,也死了许多。结果使他的生意也差了下来。
    来的人就是石坚身边那名机灵的护卫,何潜。从攻下兀剌海城后第二天,他就领着石坚的命令,来到兴庆府。
    他拿起了一本《左氏春秋》说道:“老板,这本书多少钱?”
    萧小一说道:“五百文钱。如果客官要有诚意的话,还可以打九折。”
    开了店,每天总有人进来买书,萧小一也没有在意,随口回答道。现在随着石坚的活字印刷传开,书价大跌,可在西夏并没有得到这种印刷术,书价还是很贵的。有许多商人也看中了宋朝的书价便宜,从宋朝走私进来。
    萧小一摸了一下口袋说道:“糟了,我还差九十九文钱。”
    听到这里,萧小一脸上才露出激动的神情,不过这也可能是误会,他还是说道:“那不行,小店店小利薄,只有再让你三十三文钱,这是最多的了。”
    “三十三文钱多不吉利,不如六十六文吧。”
    “你这客官真不诚实,一会儿说身上还差九十九文,现在又说让六十六文。”
    “老板,做人诚实是好事,但不能太老实。”
    听了这话,萧小一脸上才真正笑了起来。他在想当时与那个少年谈话,那时候他就批评自己用意是好的,可方法太直接了,特别有些朝廷忌讳的话可不能象他那样直接说出来。于是在商量接头暗号时,也搞了这几句。
    那时候石坚还小,一个长得象粉团儿的小孩子,可前段时间看到,转眼之间成了一个雄伟英俊的青年了。也让他在微笑的同时,感到时间如流水一样,过得真快。
    他回到房里,拿出了几张纸,对何潜说道:“这是石大人所要的东西,千万不能弄丢了。”
    这是石坚临走时,托范护乐借买书时委托他的任务。不过这一路上有着风险,最后石坚还是选择了这个何潜前来。
    何潜接过那几张纸,小心地收好。然后看了一下,四周没有其他人,丢了一锭重达几十两的金子给萧小一,并说道:“石大人说过了,最多还有两年的时间,萧先生的任务就可以结束了。”
    何潜也不客气,将金子收好。象石坚这样搞下去,西夏也快完了,以后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艰难,没有钱使自己肚皮填饱,还有什么心思弄情报。况且他为了掩人耳目,还娶了一个回鹘的婆娘,这个婆娘也要养活吧。然后他说道:“你也代我向石大人传一句话,他自己也要小心,凡事不可再冲在前面。如果有一个闪失,那不是他的灾难,而是整个大宋的灾难。”
    何潜点了一下头,说:“我一定将这个话带到。”
    他从内心深处也赞同萧小一这个说法。不要说旁的,如果石坚有闪失,首先倒霉的就是他们这些护卫。就连崔灭狼、丁后来听说了这件事后,也在背地里,将他们骂得狗血喷头。
    何潜是说罢告辞。然后他在哈拉乌沟只等了两天,石坚就带着大军再次来到贺兰山。
    石坚渡过黄河以后,进入了库布齐沙漠。现在还不能完全称为沙漠,可也变成了戈壁滩了,大多地方出现了沙质化。因此这一带居民也极为稀少,加上石坚大军夜行昼伏,在这寒冷的天气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