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河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火河山- 第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但铁卫军究竟是什么?什么时候组建的?大清朝可从来没有听过有这样编制的军队啊?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一百二十八章 登陆作战 (三)   
    秋成这仗打出味道来了,铁卫军的这些人,从来不和你正面交锋,经常是你进攻的时候他们消失得无影无踪,您休息的时候冷不丁的就给你来上一家伙。虽然造不成什么大的损失,但让4旅精神高度紧张,疲劳不堪。   
    推进到四道桥的时候,一排怪异的东西挡住了4旅去路,这些东西象一座座小房子,四周堵死,只在墙体上开出一个个小洞。而周围则是挖的一条条壕沟,敌人的士兵就躲在这些壕沟里虎视眈眈。   
    秋成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阵势,谨慎的他没有贸然进攻,而是先用一个连的兵力进行了试探性攻击。一试下来就试出了问题,那些奇怪的房子里,挖的洞眼中居然冒出了无数的枪口,轻重武器一齐开火,配合在边上壕沟里的同伴,各种明暗火力打得4旅面前尘土飞扬。   
    更让4旅恼火的是,小房子里的敌人象躲在乌龟壳里一样,子弹打到上面,除了多了几个凹洞,根本没有多少效果。   
    本来就只担负试探性进攻的连队,在付出了几个战士的伤亡之后,迅速退了下来。   
    秋成面对突发的情况,倒没有太多的惊慌,他让左翼的10团,饶过四道桥,经军粮城而至白沙岭,在四道桥背后打响战斗。   
    10团挑选精锐士兵,组成了先头连,日夜兼程,当天下午到达军粮城,夜晚占领白沙岭,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抵抗。这时帝国军队配置的无线电开始发挥作用,在秋成的统一调配下,4旅的11团率先发动攻击,为了掩护真实的战略目的,阵地上的11团打得非常猛烈凶狠。   
    秋成对面前的这些敌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人数不多,但战术新颖,战士的精神思想又和所遇到过的清兵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他们的信念似乎不是为了什么大清而战,而是为了所谓的“铁卫军”在战斗。   
    秋成对边上的参谋说道:“立刻把我们遇到的情况,报告给总参谋部。”   
    战斗到最激烈的时候,10团突然从四道桥守军的背后杀了出来,在前后夹击下,敌人四道桥阵地很快被突破。但让4旅没有想到的是,阵地一旦被突破,那些小房子里的枪声忽然杂乱了起来,显得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很快被帝国士兵从枪眼里塞进的手榴弹炸得粉碎。更让冲到阵地上的帝国士兵意外的是,本以为会遭遇残酷白刃战的他们,却发现这些守军基本不懂得拼刺的技巧,完全是凭借着蛮力在拼杀。   
    受过最严格训练的帝国士兵,没有费什么尽就把这股人数大约在1500人左右的敌人消灭了个干净。不过敌人非常顽强,有些人临死前还在高呼着“提督大人万岁”的呼声。   
    10团长摸着光秃秃的脑袋莫名其妙:“这仗打的有意思,看他们打得那么猛,还以为手上肯定有两把刷子,哪知道比咱么的新兵还要不如。”   
    “提督大人万岁”的呼声当秋成听到后,立刻吩咐情报人员弄清楚这个“提督”究竟是谁,而突破了四道桥防线的4旅开始向天津方向突进。   
    一路上,遭遇到的敌人反反复复的还是些老战术,你休息我就打,你还击我就跑。4旅的官兵也摸清楚了规律,晚上在营房周围多放安上几个警戒哨,敌人来了就是一通火力将其赶跑,其他人则照样睡觉。   
    整个4旅只有秋成无法入睡,在营帐里愁眉不展。他担心的倒不是敌人有多强大,而是自登陆作战以来面对的敌人实在太过于古怪,从一开始的遭遇战到后来敌人阵地的配置来看,秋成很肯定地判断敌军将领一定是员名将;但以后的情况却让他跌破了眼镜,翻来覆去,铁卫军看起来也就那么两招,没什么新鲜的东西。而铁卫军固然作战勇敢,防守和撤退方面也都做得井井有条,但战斗力上却和4旅差得太远了。   
    让秋成愁眉不展的地方在于他实在生怕敌人这么做是安排了什么诡计。   
    而4旅在前线遇到的突发状况,以及敌人新奇的战术,很快回馈到了总参谋部。   
    副参谋长赵声也不知道清兵唱的是哪出戏,紧急从当年陈其美的情报局老的资料上,赵声找了半天,才看到这么一条:“1899年,大沽口提督罗荣光筹建新军‘铁卫军’,后为慈禧所不容,拟将罗荣光革职查办;随后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大沽口,罗荣光战死,铁卫军不知所综,疑为解散,亦有人说被其侄子带走。”   
    前线很快又有情报带来,秋成在电报上说:“职已查明,满清组织天津一带保卫战者,为昔日大沽口提督之侄罗秉召,其部铁卫军于1900年大沽口失陷后落草为寇,北伐开始后为清廷重新招安,命其为天津守将,目前天津兵力约为4000人。”   
    赵声在地图上看了很久,又把情报局的资料几乎翻烂了,还是没有弄清楚这股敌人究竟是什么来头。   
    “伯先,辛苦了。”一声声音从门外唤来,不用看赵声也听得出这是帝国元首的声音。   
    参谋部里的参谋们集体立正,恭恭敬敬的行了个军礼。赵声迎接上去道:“元首,您怎么来了?”   
    “你们忙你们的,不用管我。”李国勇挥了挥手,接着亲热地对赵声说道:“我在元首府看公文看得累了,来看看你们,怎么样,没有打扰到你们吧?”   
    赵声笑了下。   
    李国勇和赵声一起来到地图前:“怎么样,前线进展如何?”   
    “目前各线战场进展顺利,尤其以吴佩孚的4师势头最是凶猛。”赵声指着地图说道:“吴佩孚给4师下达的命令是,不要休息,不要伤亡,4师要抢最大的功劳!”   
    “这个吴疯子。”李国勇笑了,接着他问了他最关心的情况:“2师方面呢?”   
    赵声皱了下眉头:“2师的5旅,6旅进展情况良好,在歼灭保定之敌后,前方已无大股敌人,但是由大沽口登陆的4旅,似乎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   
    他说完将电报递给了元首。   
    李国勇将电报看完,几乎是脱口而出:“碉堡!”   
    “碉堡?”赵声迷惑地道。   
    “这东西在防守时的作用非常大,能给进攻方很大的杀伤,解决它的办法要么用大炮轰,要么拿炸药包炸!”李国勇努力回忆着自己那个时代的战争:“还有什么‘铁卫军’用的骚扰战术,这不根本就是游击战术的改变嘛。”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一百二十九章 故 人   
    赵声更加糊涂了:“什么又是游击战?”   
    李国勇解释道:“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用这十六个字就能够概括游击战的精髓了。见鬼了,怎么会在现在出现碉堡和游击战?”   
    他嘴巴里迸出的一连串的新名词,让赵声怔怔的实在反应不过来。   
    其实这时李国勇的心里也差异莫名,这两样本不属于现在这个年代的东西,竟然提前出现了,为什么?难道满清出了个百年一遇的军事天才?这也不太可能,从此人以后的排兵布阵,大局观和面对战场突发状况的应对来看,用兵才能也高明不到什么地方去。   
    或者,或者只有一个可能,难道一个现代人和自己一样穿越了?那就有些复杂了。   
    不过李国勇很快否决了自己的想法,要真的象后一种情况,那穿越也太容易了,只怕中国上下五千年,各个朝代遍地跑的都是现代人了。何况就算真的是现代人,以中国目前的形式,他的本事再大也无法挽救满清的灭亡了。   
    “不管你是谁,阻碍全国的统一,阻碍民族的进步,那就是中国的罪人!”李国勇象是在自言自语的狠狠地说道。   
    赵声在李国勇有些心不在焉,说道:“元首,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想的,天津守敌虽然在各方面比清兵有着很大的进步,真实的战斗力却比起北洋军来还差得很远,况且天津守敌只有四千,我准备电令秋成对天津发起强行攻击。”   
    李国勇回过神来道:“指挥打仗的事情我不管,告诉秋成,再遇到碉堡这东西,将手榴弹捆成捆,碉堡的火力点肯定有死角的,从死角饶过去,就可以炸毁碉堡。”   
    “元首,我有一个问题。”赵声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迷惑:“您没有到前线去看过,怎么光凭着一封碉堡就能准确叫出这东西的名字,还有那什么游击战?”   
    这让李国勇有点尴尬,总不能告诉自己的参谋长自己是穿越来的现代人:“这个嘛,以前我家里的外国人曾经和我说过,只是没有多少人重视,也不普及而已,我听着名字新鲜,也就记了下来。”说到这,为了要掩饰下,他轻巧的带过了话题:“告诉秋成,那个叫罗秉召的,尽量抓活的,第一时间给我送过来!”   
    天津攻防战的胜利与否将决定满清的命运,同时也决定着4旅能否顺利的与2师主力汇合于北京。   
    拥有着兵力、武器上绝对优势的秋成,没有明确主攻,副攻方向,而是从天津城的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发起攻击。天津这座历史名城,屡次经过战火的洗礼,城墙早已破败不堪,而守卫天津的四千铁卫军,象极了当年的民族独立军,没有什么战术可言,只知道一个劲地猛打。   
    很快,天津城的外围防线被突破,接着4旅一鼓作气地攻破了天津南门,战斗很快转移到了城内,,这时双方士兵的战术素养立刻体现出来了。   
    铁卫军的士兵们,嗷嗷叫着冲了上来,没有组织,没有队形,完全凭着一股勇气。4旅各部队以班为单位,并不与敌人急着肉搏,而是用手中的步枪,一个齐射,冲上来的敌人立刻就倒下了大半。天津内城的争斗战,经常出现4旅一个班就杀伤几十个敌人的情况。   
    很快,随着进城的帝国士兵越来越多,城里的枪声,呼喊声逐渐稀落了下来,每一条街道上,到处都能看到穿着藏青色军服的帝帝国士兵们。   
    秋成对于天津争夺战自己的最后胜利是确信无疑的,他关心的是元首亲自交代的任务,活捉铁卫军指挥罗秉召。   
    “旅座,我们找到敌人的指挥部了。”一个营长满头大汗跑来兴奋地道。   
    同样兴奋起来的秋成随着营长来到了一座房子前。   
    “喊话让他们出来投降没有?”秋成问道。   
    那个营长沮丧地摇了摇头:“这些该死的清兵顽强得很,我们又不敢强攻,怕伤了旅座要的人,结果几次试探性地进攻,反而被他们打伤了几个。”   
    秋成点了点头,正准备亲自喊话,谁知道刚走进几步,屋子里的人显然发现了这是个大官,一阵子弹射出,险些打中秋成。这几枪可把秋成的火气调起来了:“他妈的,给老子把门炸开,老子今天倒要看看这些王八蛋是些什么货色!”   
    有了旅长的命令,下面的士兵没有了顾忌,几排手榴弹扔出,房子很快被炸出了几个大大的窟窿,但等士兵接近房子的时候,里面忽然又传出了枪声,打伤了一个士兵,被敌人惹得火起的4旅战士,往房子里一连扔了几颗手榴弹,这下里面可一点动静也没有了。   
    在卫兵的保护下,秋成走进了屋内。   
    里面横七竖八的倒着几具尸体,看看好像已没有活人了。秋成正在懊恼,忽然看到一个浑身是血的军官模样的人,吃力地抬起手,向秋成招了招手,从他的穿戴上,应该就是这里的指挥了。   
    秋成走了上去,看到军官浑身往外直冒的鲜血,回头对卫兵说道:“让医务官来救治一下。”   
    那个军官费力地摇摇头:“不用了,我不成了。”   
    秋成叹息着道:“你是罗秉召?”   
    那军官嘴角抽动了下:“我就是。”   
    无奈地摇了摇头,看这样子他怕是救不活了,秋成心里有些懊恼自己的鲁莽,这可是元首亲自点名要的人。   
    罗秉召忽然说道:“你们的元首,李大志,是我的好朋友。”   
    “胡说!”秋成瞪起了眼睛,本想呵斥下这个胡乱叫元首名字的人,但看了看罗秉召垂死的眼睛,还是尽量用平和的语气说道:“元首哪里叫什么李大志,你又怎么会认识我们的元首。”   
    罗秉召笑了下:“对了,是我忘记了,在我们的家乡,我们都叫他李大志,在应该叫他的大名李国勇才对。我怀里有封信,帮我交给李国勇,我也许是这里他唯一的亲人了。”   
    “亲人”两个字让秋成大惑不解,元首的家人可都在北京的大牢里关着呢,但看罗秉召的样子又不象是在胡说,他还是依照罗秉召的话从他怀里摸着了份用油纸包着的信件。   
    罗秉召的眼神越来越涣散,他失神的眼光也不知道看向哪里,嘴里喃喃地道:“大志,我要走了,我要回家了,我好想回家,你还记得那辆带我们一起来的宝马车吗……”   
    他慢慢地,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一直到死的最后那一刻,他的嘴角边都似乎带着一丝笑意。   
    (蜘蛛失恋后的发泄到这也就结束了,OK,蜘蛛恢复成为正常人了。其实这几章也不全是发泄,一是交代一下和李国勇一起落水的赵大少的下落;二是为了让李国勇恢复一些逐渐失去的亲情;第三,为了以后地发展,还有不到10年就要一战了,而且马上第三卷就要和某个国家开战了,希望能借着赵大少这个现代生意场上生意人的经验,为李国勇在战争状态下,大力发展经济做些贡献吧,呵呵,好像透露了点以后章节的内容:)最后感谢所有的朋友们这两天来对蜘蛛的鼓励,谢谢!!)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一百三十章 家 人   
    董福祥死了,他死前的话和他的信也以最快的速度到了帝国最高元首李国勇处。   
    听到这个消息,李国勇微微叹息了一声。他打开了董福祥临死前托秋成转交给他的信,一层层地打开油纸包,除了一封信外,李国勇惊讶地看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