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河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火河山-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越谈越投机的两个人把自己关在雅座里,连要进来换茶的店小二都不让进,足足谈了两个时辰。然后茶室内所有的客人都听到了一个雅座内两个疯子的歌声:   
    “我本湖南人,唱作湖南歌。湖南少年好身手,时危却奈湖南何?破釜沉舟期一战,求生死地成孤掷。诸君尽作国民兵,小子当为旗下卒。”   
    这两个时辰让李国勇终生受用不尽,李国勇凭着后世的历史知识,政治见地,加上适当的胡说八道,终于收服了杨度这位大才子,答应和李国勇一起去江苏创造一个新的天地。   
    和杨度暂时分别的李国勇这才想起了得赶紧着去拜见自己的“爷爷”李鸿章了。行色匆匆地赶到贤良寺,看到的李鸿章还是那么一副胸有成竹,悠悠闲闲的样子。   
    上前磕了个头,李国勇道:“爷爷,路上结识了个朋友,来的晚了,请爷爷责骂。”   
    李鸿章倒没在意:“起来坐下吧,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事,总不见得一直陪着我这个糟老头子吧。”   
    这“爷爷”还挺风趣,坐下的李国勇笑了下。   
    “明逸啊,”李鸿章道:“二十岁就当上了巡抚有何感想啊?”   
    李国勇赶紧谦逊地道:“这全靠爷爷在朝廷的威望,还有咱李家大把大把的银子,若不然,哪轮得到明逸。”   
    满意的李鸿章点了点头:“这江苏可算是爷爷的发迹之地了,昔年长毛起事,二攻上海,爷爷以实授江苏巡抚职连着打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这才保住了上海这大清最大的通商口岸。而后我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到攻打长毛伪都天京之时,我麾下淮军已拥七万之众,如不是因怕抢了曾大帅的功劳,这伪都天京,嘿嘿,那必是我淮军第一个登上城楼的。”   
    这看起来象是李鸿章在回忆过去,自我表功的言语,李国勇却明白这是爷爷在告诉自己治理江苏的经验了;是啊,察吏、整军、筹饷,自己可得好好学着。   
    李鸿章说到这却不往下说了:“明逸啊,治理江苏,光靠自己的力量可不行,洋人还得尽量利用,在上海的各国领事,还有津海关税务司的德国人德璀琳,英国军队的马格里,还有美国人毕德格这些人,都是爷爷的老朋友了,爷爷已经给他们每个人写了封亲笔信,你到任后,利用一一去拜会他们,对你还是大有帮助的。”   
    现在的李国勇,可以说对李鸿章感激得五体投地了,看来这老人,为了自己的孙子,早就谋划好了一切。   
    让李国勇兴奋的还不止这些,就听李鸿章继续说了下去:“至于爷爷一手创办的位于江苏境内的江南制造局,金陵机器局,上海电报总局等等等等,你都可以插手,那里的负责人,都是爷爷的老部下了。爷爷也会一一对他们做出交代的。”   
    李国勇这时想到了个问题:“爷爷,我到了江苏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什么?”   
    李鸿章立刻说道:“去拜访无锡王家。”   
    “无锡王家?”   
    李鸿章微微点头:“这王家可是江南豪富之家,在江苏的各个工厂业主,店铺老板,都惟其马首是瞻。王家的当家的王冠荣,那可是爷爷的老朋友了,你可能还不知道,他的孙女今年十七了,前几日爷爷已经给他下了聘礼,你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和他们王家亲近亲近。”   
    我靠,李国勇要晕了,老大,什么和什么啊,你这就给我把媳妇找了,要那女的是个丑八怪怎么办?不过没办法,在这时代那可不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且这桩婚姻,明显的带着政治的色彩,这让李国勇有些不得不认命的感觉。   
    又详细地交代了些事,李鸿章这便让李国勇回去准备上任事宜了。   
    (美国人毕德格实际上是李鸿章的私人秘书,原为美国驻天津领事馆副领事和翻译。英国人马格里原为英军军医,英军第99联队任职,后成为李鸿章的幕僚,对李鸿章一直兢兢业业,忠心耿耿,一直到1875年,由于与中国同事发生争端而辞职。蜘蛛让这两人已不同的历史的形象出现了,各位看官大人不必当真。   
    至于无锡王家,其原型就是大名鼎鼎的“无锡荣家”。)   
       
第一卷 经略江苏 第九章 江苏财政   
    没等上几日,朝廷的正式任命就下来了,而且一上来就来了个实授,连署理都直接免了。   
    既然是李中堂的孙子出任一方大员,那京城有头有脸的一干官员的吃请是免不了的,李鸿章的到场也是更加不能少的。让李国勇倍感郁闷的是,这些个官员酒席间说的尽是李中堂如何如何,中堂大人如何如何,只是偶尔才会对李国勇说上那么一句两句勉励的话,好像李国勇这个堂堂的巡抚,离开了李鸿章就什么也不是了。   
    这么你请他请的,足足耽误了二十来天才渐渐平静下来。吃够了瘪的李国勇,匆匆忙忙带着杨度,还有李鸿章亲自为他挑选的两名贴身卫士郑彪和顾大山,福管家李福,外加五十万两的银票上路了。   
    离开了京城的李国勇,那是相当意气风发的,这倒也是,在京城里,三品官员树叶子掉下来就能砸中七八个,外放官员那可就不同了,虽然只是个从二品,不过那可是掌握着实权的,更何况是人人都看着眼谗的江苏巡抚呢?   
    出了京城,李国勇开始渐渐体会到后世历史书上所说的清朝末年的民不聊生了。一路饥民到处可见,卖儿卖女卖老婆的,只要能卖的什么都卖。这些都还不希奇,最古怪的是李国勇一行有天看到了一个插标卖自己的。本来卖自己也不奇怪,奇怪就奇怪在这个人是个二十四五岁的大男人。   
    李国勇在自己的时代,从书本电影上,从来只看到大姑娘小孩子卖自己,一个堂堂男子汉居然出卖自己,就算肯卖,有人买吗?   
    好奇的李国勇让郑彪把那汉子叫了过来,那汉子倒也懂礼,上前叫了声:“老爷。”   
    这声“老爷”还是让李国勇非常受用的,正想问些什么,看那汉子有点摇摇欲坠,估摸他几天没吃东西了,饿成了这样,也不多说,也带着汉子到了家酒楼。   
    这一吃,好家伙,李国勇他们才动了几筷子的菜,那汉子倒两大碗白饭下去了。   
    等到汉子吃饭的速度稍稍慢了些,李国勇才有一搭没一搭的和他说些闲话,慢慢的把这汉子的身份也知道了个七七八八。   
    原来这汉子姓刘,名汉英,字墨涵,山东人,祖上也是个当官的,到了父亲这一代,家产被败的精光。刘汉英小时候还是上了几年私塾的,家道中落后,弃文从武,投奔了当时正在组建的袁世凯新军。短短一年,凭着自己的聪明好学,坚韧不拔,倒也混了个小小的官职,后来因为点事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干了起来,一时冲动下,竟然杀了自己的上司。闯了大祸的刘汉英在几个同乡的帮助下逃出了军营,回家接了老母亲,就此四处流浪。   
    受到通缉的刘汉英,带着老母一边乞讨,一边走到哪算,哪想到昨日老母突然死了,身无分文,走投无路的刘汉英,万般无奈下,才上演了这么一出大男人插标卖首的好戏。   
    了解了情况的李国勇心里大叫人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拣到了,拣到了!   
    这里的刘汉英当听杨度介绍道面前的这个老爷是新任江苏巡抚的时候,脸变得比豆腐还白,心中直骂自己怎么就这么糊涂,口无遮拦的,把什么都跟人家说了,这次算完了,人家把自己一绑,直接就送袁世凯那了。   
    哪想到,眼前这个巡抚李国勇却笑了笑:“杀个把人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我给袁慰亭去封信,这事就这么结了吧。”   
    刘汉英张大嘴,杀人啊,还是杀官大罪,这李大人说结就结了?但是看他称呼袁世凯叫袁慰亭,两人关系应该不一般吧?   
    还没等他回过味来,李国勇又说道:“我看这么着,我帮你把令堂的后事了了,你也别四处流浪了,我奉了太后之命,去江苏编练新军,你就跟了我吧,现在我也不能给你什么承诺,将来新军成立了,就交给墨涵你来带吧。”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在刘汉英的耳朵里,不啻于惊雷贯耳,天下有这么好的事情?刹那间又有了“生我者父母,知我者李大人”的感觉。激动万分的刘汉英不由自主“扑通”就跪了下来,流泪道:“大人之恩,墨涵万死不能报答!”   
    要是刘汉英知道这个李大人现在在想些什么,只怕会气到吐血。   
    咱们的李国勇李巡抚李大人,现在想的是:发财了,老子对训练军队那是七窍通了六窍,一窍不通,正愁着怎么练兵呢,就让老子拣到了这么一个宝贝,这小子既有文化又在北洋新军当过官,这么好的一杆枪,老子不可着劲用,那可真是对不起祖宗了!   
    处理完了刘汉英母亲的后事,一行人又耽误了几日这才上路。   
    一路上杨度福管家是叫苦不迭,他们的李大人,必定是晚睡晚起,别人都吃完早点好大一会了,李大人还猫在被窝里呼呼大睡;这也算了,但凡经过的地方有什么名胜景点,有点名气的酒楼青楼,这位李大人,必定会以体察民情的借口要视察上那么一段时间。   
    杨度倒还好,反正跟着这个主子爷,吃的好玩的好,也没什么,可福管家真的是想生吞了李国勇的想法都有。这主子,去青楼就去吧,做什么一打赏就是成百上千的银子?合着这银子不是他的他不心疼?五十万两银票,短短几天啊,就被这主子挥霍掉了一万多两。   
    郑彪顾大山刘汉英一路倒是开心的眉开眼笑,跟着李国勇真是太爽了,又有吃又有玩,还有女人睡觉,这种日子可是第一次过。   
    磨磨蹭蹭的一行了,直走了四十多天才进入了江苏境内。   
    江苏的大小官员,对即将上任的巡抚大人可真的是望眼欲穿了,算着行程,最慢二十天也该到了啊,这都多少天了,咱们的巡抚大人怎么还没到。莫非路上出了什么意外?   
    好容易,得来了消息,巡抚李大人进江苏了!松了口气的江苏官员,急忙组织起来排练了不知道多少时候的欢迎队伍,热烈庆贺巡抚大人的到来。   
    坐在马车里的李国勇。此时很有一种解放军进城的自豪,这个世界虽然没有电视电话电脑,不过还真TMD的爽,在自己的时代,什么时候受到过万人欢呼的待遇?   
    现在李国勇有些痛恨马车了,要是能骑在马上接受欢呼,想必那滋味更加爽吧?   
    到了江苏,李国勇才终于知道李鸿章在江苏的势力有多大,每天不间断的有官员乡绅的宴请,席间是不停歇的对李鸿章的歌功颂德,不停的对李国勇的赞美,个个都恨不得把心掏出来给李国勇看看对他们李家是红的还是黑的。   
    好不容易,几天后逐渐恢复了正常,李国勇召集大小官员,开始了他巡抚任上的第一次办公。   
    李国勇最关心的是第一件事,是他有多少钱,可惜江苏布政使赵东成的话,让他恼羞成怒,几乎就从椅子上跳起来了。   
    李国勇听完了赵东成的汇报,血红着眼睛大叫:“放屁,放屁,江苏乃我大清最富裕之地,库里才三十五万两银子?”   
    赵东成倒也象个人物,不卑不亢地说道:“大人息怒,江苏富裕那是不假,但江苏自光绪年间水灾不断,今年江阴又遇到了蝗灾,每年的赈灾,加上江苏历年来比其余各省都要多的多的赋税,因此库里就这么多银子了。”   
    怀着美好愿望而来,却要遭到无情打击的李国勇,一下瘫倒在了座位上。   
       
第一卷 经略江苏 第十章 无锡王家   
    李国勇的心情简直恶劣到了极点。   
    在他想像中的江苏,不应该是这样的啊。他想像中的江苏,鱼米之乡,银子多的他都不知道该怎么用。现实呢?三十五万两!还不如他私人带来的银票多!   
    整治地方,办建工厂,筹组新军,哪一个地方不需要大量的银子?   
    难道自己命中注定只能是一个小混混,小流氓?   
    不过李国勇有点明白为什么李鸿章让自己上任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拜会自己未来的老丈人他爹王冠荣了,感情这老狐狸早就知道了江苏恶劣的财政状况了啊!   
    也对,官府财政吃紧,但江苏商人手里可有的是钱,徽商晋商虽然在清末名满天下,但苏商未必就比他们差了。想通了这点的李国勇,稍稍收拾起了心情,就让下面的官员散了。   
    “明逸,情况不乐观啊。”杨度担忧地道。   
    这时的李国勇反而放松了心情,怕什么,自己大不了再变回一个流氓,只当这一切是场梦而已,他说道:“皙子,咱们立刻去无锡。”   
    “无锡?”   
    李国勇苦笑了下:“去拜见我未来的老丈人他爹!”   
    这次李国勇倒没再玩什么“体察民情”的把戏,反倒是不断地催促车夫快点再快点。清代江苏巡抚的官邸驻在苏州,苏州离无锡那是相当近的,马车不用一个半时辰就能赶到。一到了无锡的李国勇,立刻赶到了位于无锡王巷(现无锡荣巷)的王府,递上了自己的名贴。看门的一看名贴,居然是未来的孙姑爷加现任江苏巡抚的孙大人,吓了一大跳,不敢怠慢,着急火撩的进去通报。   
    不多会。王府内传来一阵爽朗地笑声:“原来是江苏巡抚李大人到了,王冠荣有失远迎,罪过罪过。”   
    得,自己的老丈人他爹出现了,想到未过门的媳妇究竟长啥模样,李国勇头皮就一阵发麻,强打起精神,对着迎面而来的老丈人王冠荣做了个礼道:“孙辈李国勇见过爷爷。”   
    这句话可算是给足王冠荣面子了,堂堂巡抚大人管一介草民叫爷爷,那也只有李国勇这个流氓做的出来了。   
    果然,王冠荣先是一愣,接着开心得“呵呵”大笑:“明逸真是太客气了,快快里面请。”   
    李国勇心里是暗暗咒骂,老东西给鼻子就上脸是不,老子还没过门了,就明逸明逸地乱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