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火河山》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血火河山- 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从果盘里抓起一把瓜子,冲着湖面重重的仍开,李国勇说道:“要想推翻满清,统一中国,和北洋军的这一战就不可避免;咱们不光要打,还一定要打赢。皙子,万一我们要是输了,你可知道后果有多可怕?甚至整个中华民族都会陷入到更大更深重的苦难之中!”   
    杨度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么说,眼神不由得迷茫起来。   
    历史上的满清诚然是袁世凯推翻的,但袁世凯却给中国带来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大量地向日本出卖中国主权,想把中国东北和内蒙变成日本的殖民地,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只能租借给日本,要求控制中国政治、财政、军事、警察等;这哪一条不是想要灭亡中国?还有中国以后长达数十年的内战,让整个中华民族都陷入了苦难,都与袁世凯密不可分。可这一切,又让李国勇怎么对杨度说明?   
    杨度询问道:“可不可以沿用老办法,金钱收买,分化瓦解?”   
    “这不行,”李国勇说道:“北洋军和满清的其它部队不一样,这批将领从北洋军建军开始就追随袁世凯,向来惟袁世凯马首是瞻,想收买他们难啊。只要有袁世凯一天,北洋是不会乱的。”   
    说到这,李国勇站了起来,望着浩淼的莫愁湖,心中忽然生起了难以言明的豪情壮志:“皙子,咱们也不用太顾忌他,不管是满清军队也好,北洋军也好,民族独立军如果不能打败他们,不能跨过这一道坎,什么统一中国,什么中华强大,那也不消说了。我就不相信,民族地进步,有什么人,什么力量能够阻挡!”   
    原上海道,现改名为上海市的市长周高远,给回到大帅府的李国勇和杨度带来了个消息:从法国归来的大清驻法大使裕庚一行人在上海下船时,被上海市府扣押,由于裕庚身份在清政府里不一般,所以上海方面不敢耽误,第一时间将人送到了南京。   
    裕庚?李国勇觉得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   
    周高远汇报道:“这次被属下扣押的,除了有大清驻法大使裕庚外,还有其子勋龄贝勒,两个女儿德龄公主和容龄公主,并其他人等共一十八人。”   
    德龄公主?李国勇恍然大悟,不就是历史上那个有名的美女加才女,满清灭亡后定居美国的慈禧的御前侍女,把自己看成“努尔哈赤的嫡传子孙”,认为皇后(慈禧太后)不应该被“叶赫那拉氏”占有的大美人?   
    李国勇一下来了兴趣,非常有兴趣看看这位名闻后世的大美女,倒不是动了什么色心,而实在是好奇心占了上风。   
    虽然已经起事,但对于远道归国的裕庚李国勇还是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您好,在下三省军政度大元帅李国勇,非常欢迎您能来到南京参观。”   
    (历史上的裕庚携子女1903年1月2日由法国抵达上海。)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六十章 德龄公主   
    李国勇表现出了应有的礼貌:“您好,在下三省军政度大元帅李国勇,非常欢迎您能来到南京参观。”   
    裕庚倒也显得不卑不亢:“在下大清国驻法大使裕庚,此次奉命回过。在下在海外也听闻到大帅的事迹,但无故扣押外交人员,于情于理都不符吧。”   
    李国勇一笑了之:“你代表的是大清的外交官员,本帅反的就是大清,何来无故扣押一说?”   
    裕庚一时语塞。   
    也不想太为难他,李国勇缓解了下气氛:“听说贵大使的儿子也跟着大使先生归国了,不如介绍一下如何?”   
    还没等裕庚介绍,李国勇忽然发现杨度的眼神竟然变得炙热无比。   
    顺着杨度的眼神,李国勇看到了一个绝世的美女。   
    一个二十出头,美丽绝伦,风情万种的绝美女子俏生生地站在裕庚的身后。   
    见惯了美女的李国勇也有些看得痴了,世上竟有如此漂亮的女子。定了定心神,李国勇注意到了一个很有趣的事,杨度竟然和女子四目相交,深深凝望,就好像数百年前便已相识一般。   
    裕庚见女儿失态,干咳了两声,那女子才回过神来,一抹红晕掠过脸颊。裕庚先介绍了自己的儿子,容貌俊美,却显得有些阴冷的勋龄,接着又介绍了小女儿,天真烂漫的容龄公主;最后才指着那美貌女子道:“这是我的长女,德龄公主。”   
    李国勇是何等样人,把个杨度的心思猜了个七七八八,他满脸带笑,看起来对众人,其实眼光只停留在了德龄公主一个人身上:“这位是我的得力助手,三省军政府政务院总理杨度先生!”   
    一贯潇洒自若的杨度,此时居然象个孩子似的忸怩不安,反倒是德龄公主落落大方地伸出了手:“我在海外,久闻李大帅之名,也曾听过‘有李必有杨,李杨不分家’这句话,杨度先生的大名在海外也是如雷贯耳,今天一见,名不虚传。”   
    见杨度傻愣愣的半天没有伸出手去,李国勇急了:“我说皙子,人家女孩子和你打招呼,你一个大男人这也太没风度了吧。”   
    可怜的杨度手也不知道往哪放,脚也不知道往哪放,尴尬万分,好半天才伸出手去,轻轻碰了下德龄公主的手,用几乎难以听了的声音从牙齿缝里迸出了两个字:“你好。”   
    见杨度对德龄公主一见钟情,李国勇打定主意怎么着也得成全自己的总理大人,挖空脑汁也得把裕庚一行留下,而且还不能让他们心生反感,避免日后杨度不好做人。   
    裕庚说道:“李大帅,虽然现在您和朝廷为敌,但我还是希望您能够放我们回到北京,我们将不胜感激!”   
    李国勇哈哈笑道:“放,放,一定放,我李国勇保证不会为难各位,不过现在袁世凯屯兵于各处,道路难行啊。不如这样,你们在南京呆上半年,我李国勇向诸位发誓,半年之后,列位想走,我李某人绝不阻拦!”   
    计算不愿意又能怎样?现在人为刀殂,我为鱼肉,裕庚无奈地点了点头。   
    李国勇也是存心要给杨度制造机会:“皙子,你给大使他们好好找个休息的地方,然后带着贝勒爷,公主们在南京城里转转,咱南京美啊;至于政务院的事嘛,先放放,找人先替着了。”   
    安顿好了裕庚一家子,杨度带着勋龄、容龄和德龄在南京城里漫无目的的闲逛,七、八个警卫远远地跟在后面。   
    一路上,向来口若悬河的杨度忽然变成了哑巴,几次话到嘴边,又生生地咽回了肚里。杨度可从来没象今天那么缺少自信,这时的杨度有点痛恨自己的无能了。   
    或者缘分真的是种很奇妙的东西?   
    反是容龄公主,一路看着新鲜,一路开心得象只喜鹊一样唧唧喳喳,蹦跳个不停。   
    德龄公主和杨度双目有的时候偶一相对,又迅速避开,两个人似乎都刻意放慢了脚步,渐渐地,离前面的人可就拉开了一段距离。   
    “我在欧洲,看过很多城市,也看到过很多先进的东西,现在回到祖国,才发现外面的世界就算再好,也没有祖国的山水来得亲切啊。”还是德龄公主先开了口。   
    “唔,唔。”杨度居然木呐的就说了这么两个字。   
    德龄公主忽然问道:“我在法国也听闻了江苏事变,当时我很好奇,而且对传闻中的李国勇、杨度、刘汉英、赵声这些大名鼎鼎的风云人物总是充满了向往,总想着能不能见到你们,想不到现在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   
    杨度一笑:“我哪算什么风云人物,如果没有李大帅,也就没有了我们这些人,更别说会有江苏事变了。”   
    德龄公主说道:“请你回答我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造反?”   
    沉默了一会,杨度脸上似乎又恢复另外往日的从容自信:“自从我们跟随大帅到了江苏,行新政,练新军,意欲挽救沉沦中的中国;可太后不让,朝廷不让,甚至还想着置我们于死地而后快,总想着再来一个‘戊戌政变’。可他们错了,江苏不是北京,我们也不是维新党那么容易就束手就缚。既然朝廷甘愿堕落,那么改变中华民族手欺辱,受压迫的重任,就由我们开始吧!”   
    “你们就不怕起事一旦失败被杀头吗?”德龄公主认真地问了句。   
    杨度笑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你看到了吗,这是我们美丽的国家,现在她的伤口正在流血,她的儿女正在饱受屈辱,为了让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牺牲了我们这些人又算得了什么。如果能以我们的生命和鲜血唤醒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纵然一死,我们也会含笑于九泉!”   
    德龄公主的眼中流露出了不加掩饰的崇拜、仰慕。   
    这个看起来略显苍老的年轻人,这个文质彬彬的书生,胸中竟然藏着这么远大的抱负。   
    “我在欧洲,看到这些国家的高速发展,总想着自己的祖国有一天也能如此富强,现在在这里,我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所在!”德龄公主真诚地说道。   
    费尽心机撮合了杨度好事的李国勇,兴致勃勃地走进了情报局的大门。   
    陈其美现在显得越来越阴森了,除了李大帅,看到他的人都会生出几分寒意。不过在李国勇面前,他永远是那么恭恭敬敬。   
    “大帅,赴欧洲和日本的人员目前正在挑选中,相信不日即可完成准备。另外,大帅,那个计划的人员也回来了几个,有事禀告大帅。”陈其美拍了拍手,从里面走出了三个神色肃穆的黑衣人。   
    李国勇打量了一眼:“他们都叫什么名字?”   
    陈其美回答道:“禀大帅,他们没有名字,他们也不会有名字,他们的代号是闽大,闽二,闽三!”   
       
第二卷 血火大地 第六十一章 鲁班计划   
    从三个黑衣人的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哀乐,就好像三尊用石头雕刻成的雕像,直楞楞地站在那里。   
    陈其美显然对他们三个非常满意:“这就是你们朝思暮想都想要见到的大帅!”   
    三人的眼中忽然闪过了一阵狂热、惊喜,但也仅仅是一闪而过,就又恢复了刚才的冷漠,依然面无表情,甚至连“大帅”两个字也没有叫出来,仿佛这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打扰到他们。   
    陈其美说道:“大帅,这是‘鲁班计划’福建组的负责人,三年前进入福建,目前福建组共拥有成员五十七人;闽大,‘鲁班计划’福建组总负责人;闽二,行动组负责人;闽三,情报组负责人。”   
    鲁班计划始于两年前李国勇的构想,这是个庞大而复杂的计划,为的是将大量的间谍渗透进满清政府的各个领域,影响甚至控制清政府在各地的势力,而与之相配套的计划和组织就达到了数十个之多。譬如在北京的贺融祥,就是“欧冶子计划”的负责人。计划实施到现在的两年时间,情报局总计投入的资金达到了惊人的五百五十万两白银,成员也由最初的十五人。发展到目前外围组织成员两千五百人,各核心机构一百一十人之多。   
    但是,整个庞大的“鲁班计划”,却全部都是为另一个绝密的计划而服务————   
    “要离计划”!   
    要离计划是什么?没有人知道,甚至没有几个人听过这名字。包括陈其美在内,也仅仅知道有这么个计划的存在,仅仅知道这个计划的实行者只有一个人,代号为“西施”的,由李国勇亲自派出去,不属于任何一个部门的情报员。至于计划的核心内容,西施是谁,这个世界也只有李国勇一个人知道了。   
    当然陈其美他也不会去问,不该问的绝对不开口,是陈其美的做人准则!   
    后世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西施”是近百年来最成功的间谍,他甚至影响了许多重大历史事件的进程。而关于“西施”究竟是谁,这些专家们也从来没有停止过争论。当很多年以后有人问起李国勇此事时,李国勇有些答非所问,却又意味深长地说了句:   
    “他一直都是一个人在战斗,但他又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其实闽大三个人对能够见到自己的崇拜对象李国勇,表情虽然平静,但心里还是激动无比的。他们之所以能够忍受常人难以理解的痛苦,每日提心吊胆地生活,整夜整夜地失眠,却依然无怨无悔地战斗在秘密情报战线,并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因为他们心中始终有一个信仰,这个信仰就是:李国勇!   
    陈其美对李国勇是忠心耿耿的,每一个进入情报局工作的人,都会接受三个月的特训,特训的内容只有一个:你可以没有感情,没有理想,但你必须要忠诚于大帅李国勇,只有李国勇才是他们效忠的对象,其他任何人都不是,包括他陈其美。   
    “说下福建的情报。”李国勇并没有和他们寒暄,直接进入了主题。   
    “回大帅。”闽大跨前一步说道:“目前我们已经成功打进包括总督府在内的各级部门,闽军中也有我们的四个高级情报人员担任要职,一旦福建有变,我们完全可以控制住局势。”   
    李国勇说道:“打福建不是什么难事,我只要派两个师去就行了,但要稳定福建的民心,让他们彻底地支持军政府,这才是最困难的。而且近期独立军也不会对福建用兵,袁世凯陈兵山东江苏边境,这才是独立军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闽大应了声“是”:“其实我们制定了一个‘海鸟行动’,如果行动能够成功的话,或许不用独立军出动,就能把福建浙江纳入军政府的管辖范围。”   
    “哦?”李国勇来了兴趣:“你倒说说看。”   
    闽大说道:“闽浙总督许应和提督于庭栋之间素有矛盾,前次满清围剿江西,闽军突然退兵,除了金钱攻势起到作用外,许应和于庭栋之间互相倾轧,各不买账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是的,”闽三接过话题说道:“于庭栋此人本是维新人士,戊戌变法中支持维新派,同情光绪;变法失败后,清廷本拟定将其革职查办,但不知为了什么,一直没有动作,但在福建浙江也权利大失,其一手训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