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刺明- 第9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是至关重要的。

难怪虎贵军海军,可以将强大的荷兰海军主力舰队都打败,原来他们对荷兰的了解,是如此的深刻。对欧洲其他国家的了解,同样是如此的深刻。对于西洋列强来说,这样的敌人,可不是善茬啊!

“都督大人,你能不能告诉我,我们什么时候可以离开台湾岛?强制战俘进行劳动,这是不入道的。”

普特曼唯一的要求,就是尽快的回去巴达维亚。他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向上面报告。也有太多的机密,需要隐藏。他担心,自己会被虎责军永远的羁押,直到他的秘密,被全部套取出来为止。

“这要看你们荷兰人的反应速度。“张准不痛不痒的说道。

他知道普特曼的脑海里,有很多的机密。

普特曼担心这些机密,落入虎贲军的掌握当中。不过,张准对于这些机密,没有兴趣了解。因为,他认为,目前的虎贲军发展速度,已经足够在未来的十年时间里,碾压一切的对手。

当然,不要所谓的机密,不等于不要银子。荷兰人这些战俘,想要被释放回去,荷兰方面,肯定是要出钱来赎取的。当时的国际惯例,每个战俘,价值五十英镑左右。三千荷兰战俘,就是十五万英镑。兑换成白银,就是十五万两左右。荷兰人什么时候带着银子到来,张准就什么时候释放战俘。

“好吧!”

普特曼无奈的说道。

双方商谈以后,阿尼塔就带着双方的谈判纪要,乘坐虎责军自勺一艘龙神舰,前往巴达维亚,和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总干事斯特克伦伯格会面。台湾岛的荷兰战俘,什么时候能够顺利的回去巴达维亚,就要看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反应了。

大事处理完毕,张准就开始和熊文灿商谈台湾岛的未来发展。这是熊文灿最关心的问题。说真的,作为虎责帝国第一任台湾总督,熊文灿对于台湾岛的发展,并没有十分清晰的思路。

在以前,他对台湾岛的了解其实不多。要是了解很多的话,他早就派人将台湾岛抢回去了。他只知道,在福建的对面,有一个海岛。

至于岛上有些什么人,又有些什么资源,他都是不清楚的。荷兰人占领台湾岛,对熊文灿来说,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甚至,说的不客气一点。在当时的明国朝廷,从上到下,都没有人知道,台湾岛到底有多大,有些什么资源。他们也从来没有派人,到台湾岛上去探索过。要不然,在明国自己绘制的地图上,也不会将其排除在外了。

一直到后来颜思齐、郑芝龙、杨天生等人,在台湾岛上发展,聚集了大量的海盗,熊文灿等人,才对台湾岛,有粗略的了解。不过,到那个时候,荷兰人在台湾岛上的实力,已经相当的强大。以当时明朝的国力,没有办法抢回去了。因此,只好承认现状。

虎责军占领台湾岛以后,立刻召集以前郑家舰队的1日部,对台湾岛展开大规模的调查。

从调查数据来看,这时候的台湾岛,严格来说,还是处于半原始状态的。无论是之前的郑家舰队,还是之后的荷兰人,都还没有将台湾岛开发到5%的水平。

根据荷兰人的不确切的统计,台湾岛的主要人口,大约有二三十万左右。其中,当地的土著,高山族之类的,就占了十几万人,超过总人口的一半。移民过来的汉人,只有寥寥四五万。其他的,就是一些偶尔到来的渔民了。

想要发展台湾岛,必须有足够的劳动力。

换言之,就是要大规模的移民。后世的台湾岛,有几千万的人口。现在的台湾岛,只有二十万的人口,的确是相差太远了。除了鸡笼港和几个据点,张准还骑马到很多平原地带去看过,都是没有一个人口的。

在真实的历史上,明末清军南下,大量的福建人移民台湾岛,后来郑成功收复台湾岛,又带来大量的人口,才算是将台湾岛的人口数量,撑破一百万人。后来,又一直到十九世纪中期,台湾岛的人口,才突破两百万。

张准可以保证,自己从来都没有看过如此纯净的天空,如此纯净的海水,如此洁白的沙滩,如此空荡荡的平原。除了高山族的土著之外,所有的人口,都只分布在沿海的区域,只要稍微深入一点,就是鲜花盛开的草原,茂密的树林。要是在大陆,这样美丽富饶的地区,早就是人头涌动了。可是在这里,居然一个人都没有看到。

对于张准来说,眼前的台湾岛,就是一片白纸,纯净到不能再纯净的白纸。郑家舰队和荷兰人,还没有来得及在这张白纸上下笔。问题是,这样的白纸,要怎么描绘呢?怎么才能将这幅画描绘出最高的水平昵?

经过慎重的思考,张准决定,要在台湾岛,大力发展有特色的产业。台湾岛需要的,不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是高精尖的科技。

嗯,说到科技,可能有点超时代了。但是,行业的最尖端,应该是在台湾岛这里。

在内地搞高精尖,也不是不行。问题是,受到的干扰因素比较大。内地不可能切割出一块和四周相对独立的区域来。即使有这样的区域,估计自然条件也不会很好。只有台湾岛,无论是在地域上,还是在自然条件上,都完全满足张准的需要。

现在的台湾岛,最有特色的产业,就是砂糖和鹿皮。荷兰人在岛上,选择几个平原地区,开办了十几个的大型种植园,全部种植甘蔗。然后,通过加工厂,将甘蔗加工威蔗糖,大量的销售到周边地区。部分砂糖,甚至销售到了欧洲。

【求月票!】

(未完待续)

 第1051章 台湾岛,是真正的宝岛(2)

(1051)【今天的第二更来了!】

’其实,在明国大陆内部,砂糖的产量,也是比较大的。在岭南和江南一带,都有人种植甘蔗。只是,由于朝廷相关政策的规定,这些甘蔗种植园的规模,都不是很大。由于受到台湾岛砂糖的影响,明国内部的砂糖,很难销售到国外去。在国内销售,利润自然不会很好。

在一定的程度上,这也限制了种植甘蔗的积极性。

台湾岛有很多的麇鹿,它们分布在高山和平原之上。数量最多的鹿群,甚至有上千头之多。鹿群在草原上徜徉的时候,一眼看过去,十分的壮观。台湾岛原来的土著,和鹿群和平共处,很少猎杀鹿群。但是,荷兰殖民者到来以后,大量的捕杀麇鹿,获取鹿茸、鹿肉和鹿皮等珍稀物品,这使得麇鹿的数量,逐渐的减少。

由于这些麇鹿,都是野生的,每年的繁殖数量,都是有限的。被荷兰殖民者这样屠杀,数量自然是大幅度的减少了。从动物保护的角度起见,鹿皮是不长久的。如果虎贲军继续猎杀麇鹿,相信这个物种,很快就会在台湾岛上消失了。

“从现在开始,严禁捕杀麇鹿。”

这是张准在登上台湾岛以后,发布的第一条命令。

既然不能捕杀现成的麇鹿,那只有从其他角度想办法了。

台湾岛最大的优势,就是四面环海了。想要发展,还要从大海上想办法。其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大力发展捕鱼业了。

以台湾的作为基地,周围五百里的海域,都可以全部囊括在内。

张准已经从山东等地捕鱼业的发展中,得到了大量的好处。捕鱼业可以大量的增加国内的肉类供应,改善人民的生活,提升人民的身体素质,解决大量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虎贲军海军储备大量的水手,还可以促进民用造船业的发展。有这么多的好处,自然是要拼命的鼓励了。

在张准的记忆里,台湾岛的周围,是有大量的渔场的。至于具体的名称,他已经不记得了。总之,台湾四面环海,海岸线总长达1600公里,又地处寒暖流交界,渔业资源肯定是非常非常丰富的。东部沿海岸峻水深,渔期终年不绝。西部海底为大陆架的延伸,较为平坦,底栖鱼和贝类丰富。

这个年代,大海完全没有被污染,鱼类的繁殖,相当的迅猛。发展海上捕鱼业,肯定不会破坏生态平衡,更没有休渔期之类的说法。

在未来的一百年间,大海就是无穷无尽的宝库。只要你有本事,就可以将财富从里面挖掘出来。

此外,台湾岛的粮食生产,也是张准要重点发展的。台湾岛特别适合种植水稻。水稻在这里,可以一年两熟甚至是一年三熟。从后世的情况来看,台湾岛的稻米产量,是相当大的,即使有几千万白勺人口,好像也不需要进口多少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自足。

张准觉得有必要,让宋应星带领的农业科技发展司,好好的琢磨一下,怎么样才可以让台湾岛的水稻产量,才能达到最高的水平。要选择什么梓的品种,进行什么样的规划,才能充分的发挥台湾土地和气候的潜力。

事实上,宋应星已经做出不少的努力。他按照袁隆平的发展思路,通过不同品种的水稻杂交,已经孕育出了部分高产的品种。在没有农药和化肥的年代,每亩水田单季的水稻产量,能够达到四百斤,已经相当不错。如果可以达到五百斤,算得上是很理想的数字了。

宋应星培育出来的新水稻品种,在备方面条件都做到最好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每亩六百斤。如果这些新水稻品种,可以在台湾岛有规划的推广开来,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虎贲军手上的粮食储备,就要更多了。在战乱的年代,粮食可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啊!

茶叶,也是台湾岛要大力种植的。台湾岛的气候和地形,都适合大量的种植茶叶。在后世,台湾岛的茶叶产量,仅仅是次于水稻的产量。台湾应该和对面的福建一起,都以发展茶叶为主干,打造集中的大型的茶叶产区,两岸联合,共同发展。

以后,虎责军海军会四处征战,将虎责帝国的茶叶,推向全世界,让全世界的所有人,都认识到,品尝到中国的茶叶。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足够的价廉物美的茶叶供应。这些茶叶,不是论斤装的,而是论船装的。单单依靠福建一地,只怕是力有不逮的。

当然,从造船业的角度来说,在台湾岛兴建一个大型的造船厂,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台湾岛本地就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完全可以就地满足造船厂的需要。张准去简单的查看了一下,发现了很多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这些大树,部是可以用来建造千吨以上的大型战列舰的,部分木材甚至可以用来做龙骨。

有资料显示,台湾岛的树木,以杉树、红桧、樟树、楠木居多。这些,全部都是造船的好材料。特别是樟树和楠木,用来造船,不但在质量上有保证,外表还可以装饰得非常的美观。如果是用来建造游船或者画舫,效果会更好。当然,这些木材,也是打造家具的好材料,紫苑的家具,很多就是楠木打造的。

基本上,张准已经决定了,就在鸡笼港的附近,修建虎责军海军的第四造船厂,专门用来建造更大大型的战舰。同时,放开在台湾岛的民用造船厂限制,允许民间资本,在这里设立民用造船厂,建造更多的民用船只。

“都督大人,这一切,都需要劳动力啊!”

“想要大量移民,只怕不容易。”

熊文灿委婉的说道。

张准的发展台湾岛的计划,是相当的宏伟的。工业和农业,齐头并进,四家马车同时开动。可是,这么宏伟的计划,是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的。特别是捕鱼业和造船厂,都需要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相对而言,需要投入的资金,反而不是很多。

以目前台湾岛的人口,根本不可能支撑如此巨大的发展规划。要解决劳动力的问题,唯一的途径,就是大量的移民。偏偏大陆这边,战乱刚刚结束,很多地方,都是地多人少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般的百姓,根本不需要移民台湾岛。

不要看大陆和台湾岛之间,只有很狭窄的台湾海峡,似乎可以轻松的逾越。其实,这个海峡的气候,相当的复杂多变。暴风雨出现的频率非常高。排水量在一百吨以下的船只,根本不可能过来。福建沿海的渔民,对台湾海峡的暴风雨,都是有所忌惮的。

换言之,想要大量移民台湾岛的话,只能是官府组织,用一艘艘的大船,将他们集体运输过来。鼓励民间自由的渡海移民,只会早就更多的大海亡魂。可是,从移民的角度来说,他们在福建那边,生活得也挺好的啊!何必迂徙到台湾岛来呢?

但是,无论有多大的困难,移民的问题,还是必须解决的。这也是张准考验熊文灿的能力所在。要是移民问题解决不了,熊文灿也不用担任这个总督了,回家种田去好了。熊文灿有点迟疑的说道:“都督大人,属下有个建议,不知道当不当讲……张准不动声色的说道:“讲。”

熊文灿委婉的说道:“陕西的流民,要是留在当地,可能会引发一些想象不到的后果。

江南、岭南、云南、四川、陕西等地的朝廷军队,还没有被全部遣散……”

张准沉吟片刻,缓缓的点点头。

有些话,熊文灿没有明说,张准已经明白了。

对于陕西起义军来说,如何处理他们,在哪里给予他们生存的土壤,是一件比较忌讳的事情。毕竟,这些人里面,有相当多是军户中的流氓,是兵痞子。这些人,是不会安心种田的。你让他们回去自己的家乡,他们肯定会继续想办法l嗣霉}。

虎责军的高层,宁愿将他们迁徙到内地,也不希望他们留在陕西。陕西这块地区,引发不安定事件的因素,的确是太多了。既然要迂徙,那还不如集体迁徙到台湾岛来。

只要将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等人,都安排到其他的地方,不让他们上岛,那些被强行迁徙到台湾的乱军,就没有了反叛的可能。

同样的,没有了这些乱军的支持,李自威、张献忠、罗汝才等人,也就活跃不起来了。

那些残存的朝廷军队也是如此。在虎贲军的押解下,他们会成建制的,全部迂徙到台湾岛来。随后,他们的家属,也会跟着迁来。粗略估算一下,通过迁徙陕西起义军,迁徙朝廷军队,以及他们的家誊,台湾岛的人口,应该接近一百万人了。

台湾岛四面环海,虎责军海军又有强大的控制能力,上来台湾岛的人,想要造反,那是不可能的。在最开始的时候,台湾岛就是一个纯粹的监狱。随着时间的推移,陕西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