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收藏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才收藏家- 第3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最后真正上手的也就只有十个人,而这十个人也是自动而成的,现场的人其实多少都了解一下彼此,在圈子之中彼此的地位也都知道,眼力不到一定的份上的,那是不好意思出来现丑的。
  圈子之中,那可是非常的讲究这个的,地位不到,就算是有机会也不能上,要不那可是会被“批评”的。
  “你们怎么看?”
  方明看到再也没有人上来看了,他想这些人的意见。如果换作别人,这样问很可能是不恰当的,只有地位高或者是权威的人才能够这样问的,只是现在方明问出来之后却没有人会觉得不妥,显然他已经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我觉得是真的,不过价格嘛就不好说了,30万可能是高了一点。”
  “我也觉得是真的,但我倒是觉得罗老板捡了个漏,这瓶子总得值个一百几十万的。”
  “不对,这瓶子是高仿的,值不了几个钱。”
  “这个……我也觉得是高仿的,但是这水平不错,十万八万总是可以的,所以,罗老板也只是小亏,碰上合适的机会,说不定还能赚一把的。”
  ……
  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此时用这样的一句话来形容眼前的一切再合适不过了。
  上过手的人纷纷议论了起来。
  ,
  
  第601章漆器鉴定
  
  看到这样的情形,罗宋荣搓了一下手,对方明说:“方明老师,这事情看来还是要麻烦你的了。”
  “是的,方明老师,我们这些人现在看来观点都是不太一致,得要您出马了。”
  林志中也看向方明,刚上手的这些人多是附近店里的高手,但是他们的意见也不一致,所以现在也只能是看方明怎么样说了,方明可是大家公认的高手,他的话就是定音之锤了。
  “好。”
  方明点了点头,他重新拿起摆在桌面上的那只瓶子,然后说:“决定一件古董的价格的有很多因素,但是,有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它的年代,我想这一点大家都是同意的。”
  周围的人轻轻地点了点头,方明说得没有错,所谓的古董古董,说的就是古代的东西,所以这时间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眼前的这只瓶子是真是假,其实最简的一个做法就是断定它到底是什么年代的。呵,其实,如果能够断定它是唐宋或者是更早之前的,那真假其实是就没有太大的分别了。”
  “哄。”
  围观的人响起了一阵笑声,方明说得没有错,古董不就是这样子的么?
  比如说,如果一只高仿的古董,都已经几百年了,那也就成为了真正的古董了,所以这个时候再去追究它是不是真的,很多时候也是没有太大的必要的。
  当然,这也不是说是不是出自于名家之手不重要,而是说有些时候是不太重要的。
  所以,其实对于古董的鉴定正如方明所说的那样,还是要先确定时间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如果的年头长了,那到底是出自于谁的手就是不太重要的。
  等大家安静下来之后,方明接着说:“眼前的这只瓶子是件漆器,这玩意的收藏不是一般人玩的,老实说我也不是太熟悉。”
  周围的人并没有因为方明这样说就觉得方明没有本事,因为这在古董收藏之中是最常见不过的了,这个世界上又有什么人敢说自己能够鉴定天下所有的古董的?要知道古董这一行可是水深得很,不要说一般人了,就算是高手也可能是会在这水里淹死。
  “对于眼前的这只大海棠漆瓶,我的看法可能不太成熟,说出来也是和大家交流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有异能在手,再加上自己最近这段时间的勤学,方明知道自己在眼前的这只瓶子上的鉴定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不相信自己的鉴定又或者是给自己找后路,其实是只是谦虚罢了,毕竟现在自己可是面对着大批的同行,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见面,可不是在古轩斋里和郑柏、司空哲等人来聊天打屁,那样自然是可以随便一点。
  “正如我刚才所说的那样,古董的鉴定最重要的就是要确定它的年代各个年代自然都有漆器,各个年代也自然有制作漆器的大师,但是这些大师并不一定都是能够有名字留传下来的,关键是民间也有很多的高手,所以,所有的原因加起来,我觉得最重要判断一件漆器的不是它出自于哪一个人的手,而是它自手的工艺和年代,其中,我最重的就是年代。”
  “这是有原因的,在我看来,漆器的保存远比不上瓷器等等,所以如果一件漆器有相当的年头,那也只可能是高手所为了。”
  正所谓高手在民间,随着在古董这个圈子里打滚的时间越来越长,方明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鉴定古董很多时候确实是如此、不能光是从名家名手出。
  周围的人越的安静,都是行家,所以自然明白方明所说的这些话表面听起来没有什么“营养”,但事实上却是非常的重要的,明白这是方明在说自己鉴定的一些哲学。
  从名家名手出去鉴定古董,说的是有些人鉴定古董的时候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不能鉴定出是某个朝代、某个高手所为,那就认为是不值钱,这种说法很难说不正确,但却确实是错失了大量好古董,方明在自己正确鉴定之前说出这样的话,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这其实对于周围的人来说触动是很大的。
  在圈子之中其实已经流传着方明擅长捡漏、捡大漏的名声了。什么是捡大漏?那自然就是所捡漏的都是那些出自于名家之手的古董,然而,此时他们却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老实说,这一段“废话”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一种触动。
  “好了,废话说完了,接下来真正要说的是漆器的鉴定。”
  方明看到周围的人都是若有所思的表情,心里也是轻轻地点头,今天这样的机会对于他来说其实也是非常的难得的,所以才借此机会把自己的一些观点给摆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以自己现在在古董收藏界的地位,日后这样的“讲课”式的机会估计还会有,自己也就更加有必要把自己的鉴定这方面的观点给传递出去。
  “鉴定漆器的年代,也就是时间的长短,最重要的两个依据是色相和段纹,因此,当我们拿到一件漆器的时候,先要做的就是根据这两点进行鉴定。”
  终于到了戏肉,周围就更加安静了,而此时太阳又升高了几分,气温就更加高了,在树荫之下的方明还好,那后来的、外面的人就只能是站在强烈的阳光之下,那种感觉和额头上的汗水实在是不好受,但是围过来的人却是越来越多,而之前已经来的人根本就没有人愿意走。
  “举一个例子来说,宋代的漆器的的特点是它们的漆一般来说都不太好看,而且从颜色早来说已经呈现出梅干一般的特点,而且也没有光泽,没有多少的亮度。由于这个时候的漆器到现在都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所以漆和木头都已经是相互交融到一起,表现出来的时候就是木头的纹都已经出现在漆里,这就形成了所谓的段纹……”
  “段纹?方明老师,什么是段纹?”
  方明刚一说到这里,围观的人之中就有人叫了出来,很显然是一个急性子。
  这种行为其实是相当的没有礼貌的,但是现在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又显得很合理,毕竟周围的人虽然都是玩古董的,但却不是每一个对漆器的鉴定都是精通或者是熟悉的,所以对于方明所说的这个段纹不清楚也就一只也不奇怪了。再加上玩古董的人遇上了自己喜欢的古董都有一种急于知道结果的心态,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形也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方明也不在意,点了点头,说:“段纹,是指漆器表面上的形成的细小的纹。刚才已经说过了,这是因为时间长了之后,木头的纹路印进了漆里,所以才形成的。这样的漆器就是好的漆器,而且根据这个就能够基本上鉴定出漆器的年代和它的质量了。”
  “段纹能够鉴定得出来漆器的年代?”
  眼前的这只瓶子是林志中的,他到手之后自然是研究和鉴定过的,但蛤他鉴定的时候却不是象方明这样的方式,而是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从工艺的特点去鉴定的,他哪里会想到像方明所说的这样去鉴定?
  方明点了点头,说:“是的,这个方式确实是可以鉴定出漆器的年代的。
  “段纹有两种,一种就像是人的手掌上的皱纹那样的纹路,所以也叫手皱纹或者是牛毛纹的,还有一种叫蛇腹纹,如果是有牛毛纹的漆器,那肯定是宋之前的漆器,因为也只有那个时代的漆器的漆性和比较好,才会出现牛毛纹,反之,如果是蛇腹纹的话,那是绝对不可能是宋以前的漆器。”
  “原来是这样!”
  林志中恍然大悟,其实不仅仅是他,周围的其它人也是有这样的感觉。这样的鉴定的知识说穿了那真的是让人感觉到不值得一毛钱,因为知道了之后只要不是个傻子都能够鉴定得出来,但是如果没有人指出那就不可能知道了。这其实就是知识面的问题了,现在方明把这个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之后,那就能够划分宋和之后的漆器了。
  “明代的漆器的特点是有光泽的,可以看到一点明亮的光,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样的光亮从总体上来说还是显然比较暗,这个时候的漆器上的颜色也是印入了木纹的,只是要注意的时候这个时候的段纹有两种,一种是宋时漆器会有的牛毛纹,还有一种就是刚才所说的蛇腹纹,到了清代,特别是康熙时候的漆器,有光亮,但已经不暗,只是同时也不是显眼,在段纹的方面则是和明的漆器是一样的,段纹方面是有牛毛纹和蛇腥纹的。”
  “不过,在鉴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例外,那就是这个时候的漆器是有些没有段纹的。”
  “乾隆的时候的漆器,基本上只有在黑漆器之中出现了段纹,但是却不是太明显——当然,如果你要我形容说这段纹到底有多深,我现在也是没有办法来形容的,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自己去博物馆里找各个年代的漆器来比较一下就可以分辨得出来的。”
  
  第602章得意的人
  
  周围的人一片安静,耳朵都竖了起来,认真地听着,方明所说的话里的“干货”实在是太多了一点,都是漆器鉴定之中的断代很重要的特点,漆器可是很少人会玩的“小众”古董。
  漆器的鉴定当然不可能就只是方明所说的这些,更加不可能知道了方明所说的这些之后就能够成为漆器鉴定在大师,但是,知道了这些之后在某个特殊的时候确实是能够起到很关键的作用的。
  比如说,在摊子上遇到一件漆器,就可能用方明所说的这些知识来进行初步的鉴定,再衡量一下是不是愿意出手,要知道方明所说的这些可是很有操作性的,周围的人都是古董这一行之中的高手了,知道了这些知识之后自然就能够用上了。
  听到方明这样说之后,罗宋荣的心里对眼前的这只瓶子已经是心里有数了。
  “难道真的是捡漏了?”
  罗宋荣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稍稍地平静了一下自己的心情,然后看向方明,好一会之后才张开已经有一点干涩的嘴,声音有一点嘶哑地说:“这个……方明老师,我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好的,你说吧。”
  方明自然知道罗宋荣为什么会这样,玩古董的人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实在是太正常了——其实不用说是方明了,就算是方明此时、已经捡漏了无数次,每一次遇到这样的事情的时候还都是会激动无比。
  “这个……你所说的这个段纹,能不能仿造?”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古董这一行,水深,而且特别是好的古董动不动就是百万或者是千万的,这样的高利润带来的就是无数能人投身于造假大业之中。
  这就是为什么古董这个行业有很多的假货的根本原因,如果这些假货很容易分辨就算了,但问题是很多的假货可是很难分辨的。
  高仿,说的是那些仿制程度极高的古董,这样的古董一般人是根本没有办法分辨得出来的。
  这样的问题正是反映出罗宋荣此时的心里是患得患失的,所以就算是知道这样的问题是对方明的不敬,但还是问了出来。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地说高仿得出来不出来,当然是可以的,只是说到底是有多逼真罢了。”
  方明不以为许,玩古董的人这样太正常不过的了。
  “事实上确实是有办法制作出段纹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新漆成的漆器放在户外经过风吹日晒,就会出现段纹。但是,这样的漆器其实也不难鉴定的。”
  林志中一听,心里顿时生出一股希望来,马上就说:“哦?方明老师,那眼前的这只漆器,是不是属于这样的段纹?”
  罗宋荣一听不干了,瞪了林志中一眼,说:“林志中,你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合着你希望这只瓶子是假的了?”
  “嘿嘿嘿!”
  林志中笑了一下,脸上却是一点不好意思的表情都没有,点了点头,说:“是的,当然希望是假的,要不你可以捡漏了我就是吃了大亏了。”
  “你!哼!”
  罗宋荣瞪了林志中一眼,却知道对方说得对,换作是自己,那也是一定会这样想“盼望”的。
  “这就要说到怎么样鉴定这样的段纹了。我们刚才说了真正有年头的漆器的段纹其实是木头的纹理印入漆里形成的。如果是新漆成的漆器,寻就算是在风吹日晒的情况下形成段纹,那也只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然后在漆器的表面的漆上形成的,而不是象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样,是木纹印到漆里形成的,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之下形成的段纹,和制作漆器的木头自身的木纹是一点关系也没有的,所以,当遇到漆器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地观察它上面的段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再结合我刚才所说的特点,基本上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了,特别是如果能够肯定是名家所制,那价值就是没有任何的意外地能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