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收藏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才收藏家-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问我,你还是问方明吧,我看他似乎也知道的样子。”
  方明当然知道,这其实是也是玩收藏的人基本素质,对于一样东西,不仅仅要注意到它的特点,还要注意到它的制作的方法,虽然说不需要真的自己去制作,但是也要尽可能地去了解所有的制作的过程,因为这往往是鉴定所必需的知识。
  “制作的办法,其实我也不太清楚具体的,简单一点的是知道,比如说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在纸帘上用线编纹理或者是图案,让它凸出在帘面上,抄纸的时候因为线存在的原因导致这个地方的纸浆最薄,所以相比其它地方在迎光的时候就会发现比较透亮;另外的一种办法就是事先雕刻有纹理或者是图案的木制模子,再用大力压在纸浆上,同样的会形成纹理或者是图案处的浆比较薄的情况。”
  刘含烟想了一下,发现还真的是这么一回事——这其实并不复杂,推理一下子就可以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当然,她也知道自己这是马后炮,如果没有人点出这里面的关键,要想凭自己的能力“空穴来风”一般制作出来,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其实世界上的事情都是一样的,点透了之后可能觉得分文不值,但是没有点透之前,道理就复杂了。
  “谢公笺,这也是一种经过加工的染色纸,是宋初谢景初所创制,所以得名,他是受薛涛的启发而制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十样蛮笺,即是十种颜色的、专门用来写信用的纸,比如说有粉红的、杏红的、明黄的等等。”
  “高丽纸又叫韩纸,是高丽来的一种贡纸,用棉、茧等制成,特点是色白如绫,坚韧如帛。”
  “金粟笺纸,这是因为宋太祖赵匡胤提供佛教,发明出来的一种用来印经用的专门纸张,特点是纸上有或浓或淡的斑纹,双叫蜡黄经纸,质地较硬,呈现出半透明状,防虫蛀和防水性强,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就算是数百年之后还能够保持得就像是新的一样。”
  “白鹿纸,这是一种特殊的纸,相传是龙虎山用来写符的纸,有三种,分别是碧、黄和白三种。”
  ……
  方明记忆力强悍,只要看过的东西就能够记住,而宋雪因为自小就泡在书画之中,对于各种纸的特点是了如指掌,特别是在书画的过程之中的各种笔触等等有着自己独到的体会,这一说转眼之间就两个多小时过去了。
  在这个过程之中,方明发现自己竟然大有收获,特别是宋雪所说的书画的过程之中各种纸的特点的表现更加是让他对各式纸有了更加深入的体会,而很多是可以用在鉴定上的。
  “对了,方明,你还没有说雪雪这一次拿来的这纸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刘含烟指了一下摆在桌面上的那一张纸,刚才说的入神,听得也入神,话题扯得越来越远,到最后竟然发现宋雪拿来纸还没有鉴定呢。
  “呵,这是澄心堂的纸,是属于熟宣的一种,只是它的制作方法和名气都比宣纸强太多了。”
  方明顿了一下,继续说:“宋雪刚才说她无意之中买了三刀,这是真的发了!”
  
  第273章澄心堂
  
  “澄心堂纸?这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纸?”
  刘含烟已经让之前方明和宋雪所说的那些名纸的特点特别是“传说”故事所吸引,此时就像是一片好奇宝宝一般,而且她还主动拿起咖啡壶给方明倒了咖啡。
  “所谓的澄心堂纸,指的是南唐微州地区所产的一种宣纸,因为薄如膜,坚洁如玉,而且光润如玉,就算是五十尺为一幅的长度,从头到尾的颜色均匀而无变化,而且厚薄程度如一,极为难得。南唐后主李煜特别喜欢这样的纸,特别用自己读书和批阅奏章的地上——澄心堂来收藏这样的纸,成为宫里长期使用的纸,所以就称之为澄心堂纸。这样的纸,不仅仅质地优美,而且都可以说已经超越了纸作为书写工具的程度而成为了一种艺术品了。同时,由于这种纸传世极少,所以价值是极为宝贵的。”
  “哦,你怎么如此肯定这就是澄心堂的纸?”
  宋雪听到方明的话,心里也是一紧,她之前之所以买下这一批一共三刀的纸,当然就是觉得它是澄心堂纸,买回来之后她也用这批纸书画过,从特性来说确实很象就是澄心堂纸,但是她毕竟不是鉴定方面的专家,心里自然不敢肯定。
  此时就算是听到方明如此肯定,还是想追根究底一番。
  唐宋以来,书画、书籍信笺等的用纸已经比较普遍,又因为各式的纸所用的原料和工艺的不同导致它们之间的性质往往也有较大的区别,虽然说象宣纸这些纸有着“千年寿纸”的说法,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这些纸还是表现出不同时代的老化程度和特征,这就是收藏鉴定纸的依据。
  “澄心堂的纸有它的特殊的特征。”
  方明想了一下从自己的口袋里摸出一个高倍放大镜,虽然说自己有异能在手,但是为了方便他现在也已经养成了随身带着一个高倍放大镜的习惯——这也是玩古董收藏的人常见的装备之一。
  把放大镜递给了宋雪,方明说,“你自己看一下这纸的纸面,看看有什么特别,特别是纹路方面。”
  宋雪接过放大镜拿了过来仔细地观察起纸面来,一会之后抬起头来说:“它的纹路好像是斜侧到一边的,仿佛有龙凤在飞舞一般。”
  方明点了点头,说:“是的,没有错,这就是澄心堂纸的特点之一。同时,宋版书纸的质地比较软,如果我们把这纸拿在手上,马上就可以感觉到这样的特点。”
  “真的?我看看。”
  刘含烟一边说一边从宋雪的手里“抢”过放大镜,看了一会之后惊讶地说:“竟然是真的?难道说所有的澄心堂的纸都有这个特点?““嗯,是的,这就是澄心堂纸的外在特征。”
  刘含烟眉头马上就拧了起来,说:“刚才你说过澄心堂纸的纸很名贵,而且现在现在的科学技术如此发达,是不是也可以仿制出来?如果真的有这样的仿帛的纸,那你是怎么鉴定出来的?”
  刘含烟虽然不是玩古董收藏,但是她所提的这个问题却正切中要害,所以宋雪的耳朵也马上就竖了起来,其实这也是她最大的疑惑,毕竟现在的科学技术实在是比以前高明太多了,难道说还造不出纹路斜向一边、隐有龙凤的纸来?
  摇了摇头,方明笑着说:“当然没有这样简单,要想鉴定是不是真的澄心堂的纸,刚才所说的那个是一个特点,但还是要结合别的特点来进行综合的判断。比如说,元代纸的纹细而且比较薄,又因为用了胶矾,所以这个时代的书画比较容易坏,到了明代,会使用胶矾来生产的纸就只出现在宣德年间了。这只是举例,具体到澄心堂的纸,我们还要结合一些别的特点,比如说,古代的纸通常用的是丝或者是麻来作原料,这样就形成比较长的纤维,质地的方面就远没有现在的纸那样的细官,表面也没有现在的纸那样的平整。其实你们如果再用放大镜来看的话,就会发现眼前的这一块纸的表面就像是被剥开了一层薄膜一般,而且就像是被虫子咬过一般,同时还有一层白灰一样的东西,纸的颜色不管是在深浅又或者是厚薄、里外的地方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的区别。”
  “这是因为古代的纸流传到现在,是在长时间的过程之中自然形成的,如果是现代高仿的纸,或者是由于采用了现在的原料,又或者是采用了现代的机器,纤维方面、平整度方面,还有颜色方面由于是通过染料来染的,颜色会有差别的,总的来说,仿的纸,不管是如何的高仿,在这些细微的地方总是会露出马脚的。”
  刘含烟和宋雪这才恍然大悟,看似寻常的纸张竟然也有如此之多的门道。
  “你们可别小看了这些鉴定的要点,比如说纸的表面平整与否的问题上,现代的人早就没有以前人的技术,同时也早就已经习惯了机器,所以他们在高仿纸的时候总是习惯性地用机器来完成,如此一来马上就露出了马脚了。”
  “又比如说染色的方面,现代的科技够发达了,但是再怎么样发达,在染色的方面也不可能发达到在放大镜之下还能够染得均匀如一,岁月自然而是来的东西不管用什么样的机器、用什么样的技术都是不可能仿制得出来的。”
  刘含烟和宋雪听得接连点头,方明说得一点也没有错,技术当然是强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能够做到一切。
  “看来我这确实是澄心堂的纸了!”
  宋雪高兴地笑了起来,澄心堂的纸对于书画家来说就是最完美的书画纸,她无意之中竟然买到三刀,这与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没有任何区别啊!
  看到宋雪如此雀跃的样子,方明也笑了。他知道宋雪这不是因为这些纸价值多少的原因,而是书画家往往都喜欢旧纸的原因。
  与新纸相比较,旧纸加工的技术比较好,而且用的是纯天然的原料,同时制作时和制作完成之后发酵的时间也足够长久,质量自然是无可比拟的。
  更加关键的是经过了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存放之后,旧纸表面上的石灰质和比较细小的杂物早就已经自然脱落或者是风化——这些东西肉眼是看不到的,但是却对书画有极大的影响——纸质因此变得比较柔软和细腻,这些都是有利于表现色彩和墨的行走的。这是因为对于书画家来说,太涩的纸很难行笔,而是太滑的纸则让人感觉到仿佛是冰上跑步一般,一不小心就会跑过头或者是停不下来。还能操控自如自然也就写不出、画不出好的作品来。
  而这些问题在旧纸上都能够得到最大大程度的避免,现在宋雪得到的不仅仅是旧纸,而且是旧纸之中质量最好的澄心堂纸,怎么可能不高兴?
  “不过话说回来,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曾经有段时间高仿纸的质量是相当不错的。”
  方明的这一句话顿时又把刘含烟和宋雪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
  “哪个朝代?”
  “明清,特别是清朝以来,仿制的历史上的名纸是很有名的,我们刚才所说的一些名纸,比如说澄心堂纸、薛涛纸都有仿制。不过,这个时候仿制的纸有自己的特点。”
  “比如说,澄心堂纸主要是斗方形式的,纸质比较厚,甚至是可以分层揭开的,而且多为粉色,上面画有泥金的山水、花鸟等等,还有长方形的隶书红色的印,印文增多为乾隆年仿澄心堂纸的字样。至于薛涛纸,在这个时候则是一种长方形的粉红色的小笺了,上面也象仿的澄心堂纸一般人印,印文则为薛涛笺,这多用作信纸。““除此之外,还有仿制的金粟藏经纸,明仁殿纸,这个时候所仿的纸,质量都极好,而且上面往往也都留有仿的小印,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时候的高仿制作者还是很有职业的道德的。”
  说到这里,方明自己也笑了起来,这种行为就象是做假的人在做假的东西上明码标价一般,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仿的,现在的人可没有这样好的“良心”了,都巴不得让人看不出来这是假的。
  “对了。”
  看着桌面上的纸,方明突然心中一动,说:“宋雪同志啊,那砚台我借给你了,你刚才也答应给我画幅画什么的,画的时候可得用上这澄心堂的纸啊,这样的纸绝对可以千年不腐,我可是要传给我的子孙的,数百年之后肯定是借钱货啊。”
  刘含烟乐了,说:“方明,你这可是打的好主意啊。”
  “嘿嘿嘿,我是生意人啊,自然要精明一点,对不对?”
  方明说着,定定地看向宋雪。
  宋雪原来想着不答应的,但是看到方明摆出的那一幅架势,分明是说你如果不答应我就不借砚台了,最后只能是无奈地点了点头,说:“好吧。”
  ?????????…
  
  第274章终于有眉目了
  
  和刘含烟还有宋雪他们讨论纸是愉快的,如果没有烦恼的事情,方明自然希望一直喝着咖啡讨论下去,但是现实是无情的,方明不可能如此,和汪思之间的事情就象是把刀一直悬挂着他的脑袋上空呢。
  所以在鉴定完了澄心堂的纸之后,方明就告诉刘含烟他们,给钱放打电话知道他有空之后马上就开着车到了他的家。
  “方明,你这小子实在是太不厚道了,我好不容易找到个时间休息,你还非得找上门来。”
  看到方明之后,钱放大声地笑了起来。
  “嘻,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既然来了,那可就真的是有事情了。”
  和钱放已经是忘年之交了,方明说话自然是很随意。
  把方明让到茶桌前坐下来,钱放一边冲茶一边说:“什么事情?是不是明天晚上和汪思的那个罐子的事情?这个你放心吧,明天晚上我也是鉴定人之一,我一定会尽可能地把事实说出来的。”
  方明一听大喜,这个他倒是没有想到,接连点头说:“太好了!实在是太好!这下总算不是一面倒了。”
  摇了摇头,钱放脸色依然严峻,说:“方明,你不可得意或者是大意,明天晚上参加鉴宝的专家可不只有我一个,事实上一共有五个,除了我之外,其余四人之中有三个是与汪思关系很不错的,另外一个也还过得去,所以再怎么样分析明天晚上对你都是相当不利。”
  “啊?不是吧?这也太……”
  方明的话没有说完,但是也不需要说完,意思已经很明白了。
  把茶杯放到方明的面前,钱放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你和汪思或者说汪力作为当事人肯定是不可能直接参与鉴定的,而明天晚上的那两个人就是现在在宁东市最公认的高手了,他们不参加谁参加?虽然说大家都知道他与汪思的关系好,但又怎么样?谁敢说他们会偏袒?而且以汪思在收藏界的地位,他和很多人的关系都不错,难道说这些人都不能参加这一次的鉴宝?”
  良久,方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说:“是的,您说得一点也没有错,关于人选的问题我就算是有意见也只能是没有意见。”
  “是的。”
  钱放也是摇了摇头,他自然看得出来方明在明天晚上的鉴宝之中肯定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