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收藏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才收藏家- 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法子很简单,但是最后能够产生的杀伤力却是惊人。
  突然,苏宁看到贾明,而且当他看向贾明的时候贾明也正好看了过来,而让他有一点惊讶的是贾明的身边竟然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梅广。
  “原来是这样,这两个向来都是一起行动的,这一次也不例外啊。”
  苏宁脑海里刚刚出现这个念头,就听得身边响起一把清脆的声音:“下一个。”
  心中有鬼的苏宁吓了一跳,身体一抖之下差一点把手里拎着的东西扔到地上。
  “呼!”
  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苏宁又抹了一把额头上渗出来的汗水,这才往古轩斋里走去——如果不是心中有鬼,刚才被蒋雯吓了一跳的时候肯定要爆一下粗,但是此时他只能是忍了下来,他担心自己和蒋雯闹起来会把大事给耽搁了。
  走进古轩斋里,苏宁不由得倒抽了一口气,他在收藏这一行也打滚了多年,古董店也见过很多,但象方明和周雅芳的古轩斋这样的还真的比较少见。
  大!
  这是苏宁的第一个印象。
  古董店有一个特点,就是里面的东西并不容易卖,典型的址年不发市,发市顶十年,正是这样的特点导致古董店一般来说是没有必要开很大的店面。可是眼前的整个店面肯定超过了300平米,这不要说是在小古董街了,就算是在整个宁东市甚至是别的城市,也都是排得上号的了。
  味道十足,这苏宁的第二个印象。
  巨大的铺面摆着一色的仿明代家具,显得典雅大方和错落有致,上面摆放着的一件件古董,相互辉映之下给人一种富贵迫人的感觉,似乎不管是什么样的古董只要摆放在那些架子上,人们都愿意多出三成的钱。
  重要的是,这些架子不象普通的古董店那样摆得密密麻麻,架子上的古董也同样不是一件紧挨着一件,所以才显得赏心悦目。
  “奶奶的,原来是这样的玩法,难怪贾明等人会把这小子当成大敌呢!”
  苏宁心里暗骂了一句,然后在方明面前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同时把自己手里拎着盒子放在了桌面上。
  方明的眉头轻轻地皱了一下,眼前的这个胖子给他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以,虽然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但那双或许是因为过于胖而变得极小的眼睛转动之间就像是随时闪着怪异的光芒一般。
  “看来这又是一个来找麻烦的。”
  因为刚开始就出现一个想“碰瓷”的人,接下来方明都很小心,同时,由于有人想浑水摸鱼被揭穿,原来混在人龙之中想坑方明的人马上就离开,因此后来就没有人再故意找麻烦,但是此时方明又有了这样的感觉,这让他心里不由得暗暗警惕起来。
  指了一下盒子,方明说:“打开吧,让我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好东西。”
  “呵,我这盒子里的当然是好东西,想麻烦您掌掌眼。”
  眼前的胖子满脸都是笑眯眯的,和气生财的样子,但越来越这样方明真是提高了警惕:在自己要求把盒子里的东西拿出来后,对方并没有马上就动手,而是来了这样的一句话,而且一点紧张的感觉也没有。
  这说明什么?
  只能说明眼前的这个人极有可能是专门针对自己而来的,至少可以看得出来是个经验丰富的老鸟,很不容易对付。
  但既然开店,那就只能是来者不拒,没有任何的理由把来店里的人往外推。
  “呵,是什么东西总得要拿出来看一下。”
  方明的语气很平静,仿佛是没有感觉到对方的恶意一般。
  这是自信,方明当然有这样的自信。自己右手的貔貅异能早就经过考验,肯定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所以不管对方是来找自己的麻烦还是受别从所托来找自己的麻烦,都不是问题——只要自己能够鉴定得出来古董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就什么问题、什么风险也没有。
  蒋雯看着苏宁、看着眼前的这个胖子,她也感觉到气氛有一点怪异,于是不由得紧张了起来,不过她马上就又镇静了下来,方明既然在这里,那就什么问题也没有。
  钱放已经走了,会客室里只有周雅芳一个人,之前虽然很忙,但是她却没有怎么出去帮忙,她知道自己鉴定的速度没有方明快,自己去只是添乱,所以只是帮忙招呼那些进来店里买古董的人。
  甚至,她还把方明刚刚收上来的一些古董卖了出去,转眼之间就已经赚了近200万。
  看到店里一时间没有客人进来,她就回到会客室里坐下来喝口茶,然而,茶刚一喝就看到苏宁在方明的面前坐了下来。眉头皱了下来,这个人周雅芳依稀有印象,以前听一个前辈提起过这个人,说是专业玩“碰瓷”下套的高手。
  “来者不善啊。”
  周雅芳差一点想站起来走出去提醒一下方明,但是马上就又坐了下来,想了一会之后手又拿起茶杯继续喝起茶来,她相信方明、相信方明一定能够注意到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贾明和梅广已经离开了店,不过他们并没有走进古轩斋,而是站在门口。
  古轩斋收古董的事情现在已经热翻了天——门口排了如此之长的一条人龙,就算是瞎子都看到了,于是就引发了人们的巨大的兴趣,古轩斋的门口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他们就藏在人群之中,自然不会担心被方明和周雅芳发现。
  “这个古轩斋也太牛逼了吧?”
  “是啊,你看那个坐在店后的人,好像叫方明?鉴定古董实在是太快了,看一眼就行啊!”
  “人比人真的会气死人!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我们宁东市的古董收藏界什么时候来了这样的一个牛人?”
  ……
  贾明和梅广的脸色都非常不好,阴沉得就像是要下雨的天空。对于任何一间店来说名气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有名气的店就是金字招牌,能够吸引客人,生意自然就会兴旺发达。
  他们都是老手了,此时已经明白这一次的收古董动静弄得这么大,古轩斋的名气一下子就传了出去,日后生意自然会蒸蒸日上甚至是如日中天,这种无形的名气或许才是古轩斋最重要的收获。
  “妈的,这样下去我们恐怕连西北风都没有得吃了。”
  贾明低声骂道。
  “嗯,所以这一次一定要踩死那小子!一会等苏宁那胖子动手之后,我们看准时机也进去吧。”
  梅广眼光闪烁,一看就是在冒着坏水…
  
  第187章田黄石
  
  苏宁看着方明,他知道对方已经知道自己是来找麻烦的了,刚开始的时候他还以为能够看到一丝紧张的神色,却是一点也没有,这让他心里相当的不爽。
  苏宁不是第一天干这样的事情,经验相当的丰富,在接下了贾明等人的“委托”之后,他仔细研究过方明,得出的结论是方明是个鉴定的高手,这样的人不好对付,所以他拒绝了之前贾明等人提出的用一件早些年的高仿瓷器来对付方明的打算,换了一件物件,他有信心一定能够把对方拿下,至少是让方明吃一个大亏。
  刚才故意露出一点“破绽”就是想影响方明的心神,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告诉苏宁,对于到了一定程度的鉴定高手来说,影响鉴定结果的反而已经不是所谓的鉴定知识,而是鉴定过程之中的心理,他就是想影响方明的心理,但现在看来却不成功。
  心里暗叹了一口气,轻轻地摇了摇头,苏宁看到影响不了决定算了,于是就慢慢地打开了自己搁在桌面上的盒子,然后先是从里面拿出一块锦布,铺好之后才从里面小心翼翼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
  方明的眉头轻轻地皱了一下,双眼也眯了起来。
  苏宁拿出来不是通常所说的瓷器、钱币这样的古董,而是一块石头,这个有一点出乎方明的意料。
  看到沉默的方明,苏宁得意了起来,说:“难道你们古轩斋不收石头?这可是极品的田黄石。”
  田黄石出产于福州市寿山乡的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呈黄色,因为“田”和“黄”所以被称之为田黄,被称之为石中之王、石中之帝。
  传说之中,清末代黄帝溥仪逃命之后,所带的无数珍宝都扔得精光,但最后身上依然带着三颗乾隆御用的田黄石印章,可想而知这田黄石是如何的珍贵了。
  “怎么样?收还是不收?”
  苏宁越发得意了。他觉得自己今天的这个选择是对的。方明是一个捡漏的高手,这说明什么?说明要找麻烦绝对不能寄希望于普通的古董,那样是肯定难不住方明的。
  正是出于这种考虑,苏宁选择了一方田黄石,现在看到方明为难沉默的样子,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是对的。
  方明笑了一下,他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
  田黄石当然与一般的古董有区别,玩古董收藏的人很多都擅长瓷器、书画、钱币等的鉴定,就算不擅长那也多少知道一点,但对于石头,却不是人人都懂得,所以苏宁才会拿这样的东西来为难自己——找麻烦当然是用不着与自己客气。
  但是,另外一方面来说石头又是收藏中的物件,自己也没有办法拒绝说这东西不是收藏品,所以我不收。
  “呵,只要是好东西,为什么不收?”
  田黄石是好东西,如果是真的,为什么不收?
  传说之中,在女娲补天之后,还剩下一块石头没有用上,有一天,当她在大地上行走的时候,发现福州寿山景色优美、人杰地灵,于是就把曾经和来补天但是最后却没有用上的石头散向寿山的大地,这就是后来的田黄石。
  当然,传说毕竟就只是传说。
  田黄石据清朝施鸿宝《闽杂记》的记载,有一天有一个进城卖谷子的老农进城,因为兵流指诸掌我的担子一头轻一头重,顺手就从田地里拿起一块黄色的石头放在轻的那一头。路过至仁在家的著名文学家曹学佺家的时候正好曹学佺出来遇上,就把石头买了下来,但就算是如此在此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田黄石都没有得到人们的重视。
  一直到康熙年间,田黄石才慢慢开始为世人所知。
  康熙年间有一个叫高兆的人写了一本叫《观石录》的书,记录了他所看到的140多枚寿山石,而且分为“神品”、“逸品”和“妙品”,其中更加是有“甘黄无瑕者”、“黄如蒸栗”和“血浸甘黄”等,从这些描述之中应该可以看得出来是指黄色的石头,也就极可能就是指田黄石了。此时,田黄石虽然为人所知,但还是赢得足够的认可。
  这种局面直到乾隆的时候才得到了改变。据说乾隆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玉皇大帝召见,玉皇大帝赐给了他一块黄色的石头,还赐给他“福寿田”三个大字,醒后就让大臣给他圆梦,有大臣指出这一定是指福州寿山的田黄石,“福寿田”正是指福州寿山田黄。乾隆很高兴,并因此在日后的祭天之中都会摆上一块田黄石。从此田黄石就成为了“石中之王”、“石帝”,一直到今天田黄石的地位还是没有改变。
  但是,田黄石之所以成为无价的宝物,是因为世界上只有一个地方能够出产这样的石头,那就是寿山村的一条小溪两旁,那个地方“横阔凡数丈”,长也只有十多里,只有这样的一块水田之中的出产的石头才叫田黄石,其实,真正的田黄石是指寿山处坑头溪及其下游寿山溪的流域所出现的“黄色”石头,当然,也只有这处地方才出现田黄石,仅离坑头溪几步的大段溪中也完全找不到田黄石。而从坑头溪的源头坑头占到寿山溪的下游结门潭,全长八长里,而出产田黄石的只有一公里,而且就算是在这一块地方之中还把那些水田分成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上板田出生的田黄质地透着灵光但是颜色比较淡,中坂田的质地比较嫩但是颜色比较浓,下坂的则是质地就像是桐油一般,剩下的碓下坂的田黄质地粗硬,颜色比较暗淡,所以其中只有中坂才能出产最好的田黄石。
  经过多年的开采,现在田黄石的数量极少接近绝产,所以它也就越来越贵。
  早在多年之前田黄石就有着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但是现在其实已经不止这个价钱了。
  1998年在香港的苏富比春拍会上有一块据说是清人杨玉旋雕刻的弥勒佛进行拍卖,重只有140克,但最后拍卖出200万港元的高价,平均每克高达15000港元以上。
  换而言之,田黄石现在是见一块少一块,所以如果眼前的这一块是真的,方明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不把它收下来,甚至在他看来就算是给多一点钱也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哦?那方老板你觉得这是不是好东西?”
  苏宁看着方明,脸上挂着笑容,只是这笑意怎么看都是耻笑。
  “我得看看。”
  方明神色没有半点波澜,似乎一点也感觉不到苏宁语气之中的挑衅。轻轻地把锦布的那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拿起来——如果这真的是田黄石,那从个头上来说已经不得了了。
  “这石头我要了,多少钱?”
  苏宁一愣,方明这鉴定也太快了一点,完全和之前的一样,只是一上手就鉴定完,这实在也太吓人了一点吧。
  “这个……你鉴定完了?”
  虽然说方明鉴定得越快出错的机会越大,对于苏宁来说就越好,但他此时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反而觉得有一丝不妙出现在自己的心中。因为在他原来的想象之中方明起码得要犹豫好一会或者是把石头在自己手里翻来覆去地仔细研究半天才能够得出结论!
  把石头放回到锦布上,方明轻轻地点了点头,说:“当然,这有什么问题?鉴定一块石头用不了多少时间。”
  苏宁气得差一点吐血,鉴定一块石头用不了多少时间?那起码也得用多一点时间吧?只看一眼就确定了?这是鉴定还是猜的又或者是蒙的?
  田黄石珍贵无比,鉴定自然也就有一套的办法,儿戏不得。
  而要分清和鉴定这些东西,就算是经验丰富的人也要花上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个月的时间来仔细把玩鉴定,怎么可能象方明这样只是在手上拿了一下、过了一下手瘾就作出判断?
  不可能,这小子怎么可能一拿到手就鉴定出来?他一定是在故弄玄虚!是的,一定是这样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