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变革的创造性摧毁--胡鞍钢》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结构变革的创造性摧毁--胡鞍钢-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西部地区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你鼓励农民进城的话,我一直坚持这一点,利大于弊。 

    主持人:好,谢谢您。从现在开始,咱们就确定一个信念,不得歧视农民工。下面发言机会留给大家。 

    观 众:胡教授,您好。从大学扩招这个角度,从经济角度想搞成教育产业化,拉动我们的GDP增长。但实际上实践当中也的确起到了这方面的作用。但另外一个现实问题就是我们现在大学生就业日益严峻,或者一次就业率比较低,到么到2030年我们的人口高峰期才到,也就是说,在这个期间,我们的人口就业率越来越高,要饭碗的人越来越多。那么这就是一种冲突,在这种冲突当中,国家实行大学扩招这种政策是一种短势,还是一种长远的考虑。如果按我的分析的话,我觉得现在大学扩招应该是种短势的政策,我不知道您怎么看。 

    胡鞍钢:我想对大学生扩招,或者大学扩招这个决策应该说是重要的决策,应该也可以说是重要的正确的决策。 

    首先来看,从国际比较来看,就是15岁到19岁人口来看,中国的就业参与率过高,如果我们跟日本和东亚一些国家相比的话。这个数据表明就是1997年,大约是占62%,如果大学扩招包括高中能够普及的话,这个比例如果提高到90%的话,第一可以延缓他们进入劳动力队伍。6第二,实际上来讲,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 

    另外从我们的经济发展阶段来看,我们最近做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就发现中国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它在世界的平均水平之上,在世界范围200多个国家作比较的话,发现它远高于它目前的经济发展阶段。只有中国的高等教育,就是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大大低于它的经济发展阶段。所以看得很清楚,就是你现在整个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瓶颈就是你高等教育人才不足,特别是中国在21世纪,我们认为要建立知识型社会。这个知识型社会就是要不仅人才要多,最好的人才要多,也要使所有的公民,能够有条件、有机会享受起码的高等教育,或者说大学专科教育,就是所谓大专教育。这样的话才能够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个短期的角色,实际上也有长期的效果,我们会在20年、30年发现它会具有长期性的效果。为什么呢? 

    就是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韩国就是如此,它从70年代经济起飞的时候,它作出一个重大的决策,就是加速发展它的高等教育。因此现在的韩国,它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远高于其它的一些发达国家。这就是为什么韩国的经济发展为什么这么快,和它这个战略决策是相关的。当然现在我们办高等教育,和计划经济时期办高等教育就不一样了,它应该是市场导向,就其而言是就业导向,但是完全靠就业导向也有问题,因为中国我们还需要文学家、需要哲学家、需要政治家,需要各方面的人才。 

    所以从长远来看,高等教育有个转型,因为我们的就业市场已经形成了,你的高等教育能不能适应这个市场,同时国家也不放弃〃自身职能〃,因为我们毕竟是一个大国。咱们惭愧地说,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国人口只有1000多万到2000万最多,那时候我们有孔子、孟子,现在我们都13亿人口了,我们现在发现我们有GDP,我们有很多的外贸,出口额,但是我们没有自己的孔子、孟子,当代的孔子、孟子。所以说将来中国肯定会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中国能不能成为世界最著名的文明大国,这就有赖于我们人力资本投资,也有赖于我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创造更多的这种人才,最优秀的人才,我想这是一个战略性的决策。 

    主持人:好,咱们节目马上就要结束了,假如如果让您对21世纪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说最后一句话,您会说哪句话,只能说一句话。 

    胡鞍钢:我想是一场空前的就业战争,你必须提高你的就业竞争能力。 

    主持人:好,谢谢您。谢谢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师生,圣凯诺·世纪大讲堂,下周同一时间千万不要错过,谢谢大家。 

    

    来源:凤凰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