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国星空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在异国星空下- 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泰米斯托克利到达斯巴达后,住进宾馆,假装身染重病,拖延时间,拒绝和斯巴达当局会面。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斯巴达当局获悉雅典正加紧修建城墙,便派人去质问泰米斯托克利。泰米斯托克利一听表示惊讶,说:〃我对此毫无所知,这可能是传闻之言,不足为凭。希望贵国派出外交代表团,到雅典实地察看。〃    
    在斯巴达派出代表团赴雅典的同时,泰米斯托克利暗中派人星夜赶回雅典献计:〃一定要设法把斯巴达外交代表团纠缠住,直到我返回雅典为止。〃    
    通过拖延时间,雅典城墙终于建成,这时泰米斯托克利的〃病〃也好了,他约见斯巴达当局将这一消息通知对方,并请求准许他回雅典。斯巴达当局一听非常恼火,准备将他扣留,但考虑到自己的代表团正在雅典,只好将泰米斯托克利放回。    
    由于泰米斯托克利在这一重大外交行动中装病,使雅典在外交上取得了胜利。    
    哭  ?摇庭    
    在两国交往中,外交官哭庭实属罕见,但古今中外都曾发生过,现仅举中外两例:    
    其一,我国战国时楚国的伍子胥和申包胥本为莫逆之交。伍子胥因楚平王杀害了他的父兄,遂投奔吴国,立誓要灭楚为父兄报仇,申包胥劝他勿以私仇叛国,伍子胥不听。申包胥说:〃你若覆楚,我发誓复楚。〃两人遂分道扬镳。    
    后来,伍子胥帮助吴国兴兵攻楚,攻占楚都,楚昭王仓皇出逃。伍子胥将楚平王掘墓鞭尸,以泄私愤。这时申包胥拜见楚昭王,建议向秦国求援,声称,大王是秦哀公的外甥,秦国不会坐视不救,楚昭王首肯,即任命申包胥为特使赴秦求救。申包胥翻山越岭,昼行夜宿赶到秦国,竭力陈述楚国危急,吴国暴虐,请求秦国出兵伐吴,以解楚倒悬之急。    
    但是,秦哀公不为所动,申包胥心急如焚,继续恳求,秦哀公一味敷衍不愿出兵,申包胥决定哭庭,以眼泪感化秦哀公。他在朝堂靠墙站立,放声痛哭,哭声日夜不绝,一连哭了七天七夜,滴水未进,最后昏倒在地,不省人事。    
    秦哀公终于被感动,说道:〃楚国有此爱国之士,何患不能复国,我们岂能坐视不救。〃亲自将申包胥扶起,喂他饮水、服药,答应立即向楚出兵。申包胥一听,振作精神向秦哀公连叩九头,深表谢意。    
    秦国派出两员大将,带领兵车500辆,和楚国的残军会合,将吴军击败,收复全部失地,重新复国。    
    其二,1938年,希特勒将奥地利并入德国后觊觎捷克斯洛伐克,当时苏台德地区有300万日耳曼人,希特勒气势汹汹地发表演说称,要捷将苏台德地区与德统一,战争迫在眉睫。英、法对希特勒之举,猝不及防,感到恐慌,两国都希望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与德国对抗,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总理达拉第拟定了一份联合建议,准备不征求捷克斯洛伐克的意见,将苏台德地区划归给德国。希特勒答应在进一步讨论以前不采取军事行动。后来张伯伦再次赴德国会见希特勒时,大吃一惊,因为希特勒要求马上采取军事行动,占领苏台德地区,捷克斯洛伐克人必须从那里撤出。法国首相达拉第同意将这一建议转告捷克斯洛伐克。于是请其驻布拉格大使紧急约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法国大使是贝奈斯的好友,他奉政府之命,履行大使的职责,在会客厅,法国大使向捷总统转告了上述建议后,放声大哭,对这一政治交易表示愤怒,骂道:〃世界上最肮脏的东西莫过于政治。〃捷克斯洛伐克遂向全国发布总动员令。后来在张伯伦的斡旋下,终于签订了臭名昭著的《慕尼黑协定》。    
    说  谎    
    外交官说谎,听来使人齿寒。但是,西方〃传统外交〃认为说谎是理所当然的事。17世纪英国大使亨利·沃顿曾公开承认:〃大使就是派往国外为了本国利益而说谎的诚实人。〃19世纪奥地利外交大臣梅特涅甚至大言不惭地说:〃就我的策略而言,说真话是对自己国家的不忠。〃    
    19世纪初,欧洲列强组织第二次反法联盟的首次交战,由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攻占维也纳后,挥师北上追击俄奥联军,当法军进入摩拉维亚(今捷克布尔诺附近的斯拉夫科夫),反法联盟决定在奥斯特利茨以西攻打拿破仑,并占领普拉岑高地。就在这时普鲁士国派出特使哈乌特里茨前去向拿破仑递交通牒。    
    拿破仑在这次战争中故意撤出高地,引诱盟军上钩,于是盟军发动主攻,以4万大军进攻法军的南翼,企图切断法国向维也纳撤退的后路。正当盟军对法军的南翼发动进攻时,拿破仑命令苏尔特元帅率领步兵两万人直捣普拉岑高地,使盟军惨遭失败,拿破仑大获全胜。    
    当普鲁士国王派出的特使到达拿破仑的驻地时,奥斯特会战已经结束。聪明的哈乌特里茨急忙将通牒隐藏起来,笑容可掬地向拿破仑祝贺胜利。拿破仑竟信以为真,对普鲁士特使以礼相待,护送他回国。    
    我国古代张仪诳楚,也具有典型性。秦国派张仪为特使到楚国,希望楚国与齐国断交,答应以600里土地归还楚国。楚国信以为真,遂宣布与齐断交,派使臣入秦受地,楚使到秦后,张仪说他答应的是6里,不是600里,这时楚国才发现受骗。


第五部分:附录外交官的大忌(1)

    外交官对外活动一般都是代表国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注意自己的身份。周总理在建国初期对外交官提出了如下要求:态度要合乎立场,言行要合乎身份,礼貌要合乎常规。现在我们从事外交,不但包括政治内容,而且包括了瞬息万变的经济内容。这就对外交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把外交工作做得更好,从不少国家的实践来看,外交官的大忌至少有以下方面:    
    心直口快    
    能言善辩,对答如流,这自然是外交官的基本素质。但万万不能心直口快,信口开河。外交部前副外长王炳南说过一句名言:〃不说是金,少说是银,多说是铜。〃这话在外交界广为流传。    
    日本对外交官提倡〃三S〃即:〃面带微笑〃(Smile)、〃沉默不语〃(Silent)、〃似睡非睡〃(Sleepy)。    
    已故沙特国王费萨尔要求外交官〃多听少说〃,他说:〃真主为什么让人长一个舌头,两只耳朵?就是让我们多听少说。〃    
    当然,一事当前,外交官要及时表态,阐明本国政府的立场,该说不说是失职行为,但不能心血来潮,忘乎所以,随便表态。    
    基辛格可谓当代外交官的佼佼者,但由于多嘴,有时也在外交上带来被动。举例来说,他同越南代表谈判时,举行记者招待会,记者问他:〃前景如何?〃他满有信心地把手一挥,说:〃和平在望。〃但事态的发展并非如此,他这次对外谈话,由于失言,付出了很大代价。后来他在总结这一教训时写道:要记住两条基本原则:其一,永远不要预测没有百分之百把握的结果。其二,即使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把可能的结果说得灵活一些,这对你会比较主动。基辛格的经验之谈不无道理。    
    呆若木鸡    
    外交官对外谈话,一定要遵照国内口径,不能有悖官方立场,但一定要注意灵活性,随着形势的变化,要及时调整和微调对外谈话口径,如果迟钝不敏,该变不变,离开口径不敢说话,在外交场合则会呆若木鸡。    
    在一次宴会上,周恩来总理看到一位高级外交官手端酒杯,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周总理批评道:〃像这样的人不宜做外交工作。〃    
    战国时秦国派出年仅12岁的甘罗出使赵国,临行,秦王召见甘罗问道:〃孺子见赵王何以措词?〃    
    甘罗答道:〃察其喜惧,相机而进。言若波兴,随风而转,不可以预定也。〃    
    甘罗到达赵国后,随机应变说服赵王,胜利完成外交使命。秦王称赞他:〃孺子之智,大于其身。〃    
    感情激动    
    在外交官的对外活动中,什么样的人都可能遇到,有些人和你谈话出于善意,有些人则出言不逊,更有甚者有意挑衅。对外交官来说不论遇到什么样的人,听到什么样的话,都要保持冷静、沉着、善于应付。有理不在言高,切勿感情用事。我在捷外交部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遇到这样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古巴大使向我大使谈到中苏关系,他说:〃中苏都是大国,两国应友好相处,不应做互相对不起的事。〃    
    我大使说:〃如果说对不起的话,那只是苏联对不起中国。〃    
    〃中苏交恶,难道中国就没有责任?〃    
    〃我们的责任就是揭露事情的真相。〃    
    〃勿忘记苏联对中国援建156个项目,不能忘恩负义。〃    
    由于古巴大使恶语中伤,我大使一时感情激动,当场昏了过去,捷方当即派救护车送进医院抢救。    
    饮酒过量    
    外交官参加宴请,饮酒不得超过自己酒量的三分之一。这是一条禁令,大多数人都能严格遵守,但有些人见了杯中物就忘记这条禁令,开怀畅饮,丑态百出,造成不良影响。    
    有位国家总统访问瑞典时,在斯德哥尔摩王宫举行的招待会上,他因饮酒过量突然倒下,脑袋碰到桌角受伤,回国时前额用纱布包扎,十分狼狈。    
    曾经有一位外交官,在使馆举行的宴会上因饮酒过量,在地毯上呕吐,外宾看了恶心,使宴会大煞风景。    
    还有一位外交官,在宴会开始时手指大杯说:〃这个杯酒太大,我若喝下去,会要我的命。〃招待员马上给他换上小杯,他见客人大杯饮酒,心里痒痒,悄悄向招待员说,还是给我吧!换个大杯,结果三杯下肚,两眼发直,一下从座椅上钻到餐桌下面,引起哄堂大笑。    
    还有的〃酒后吐真情〃,在客人面前侃侃而谈,造成泄密。更有甚者发酒疯,和客人席间发生争吵。为此,这些人事后不得不做严格的自我检查。


第五部分:附录外交官的大忌(2)

    迷恋女色    
    外交官必须严格自律,注意生活作风,古希腊时代,希腊就训练一批绝色女子引诱使节或来希腊谈判的外交代表。一次,奥斯曼帝国派出的代表因迷恋一位负有特殊使命的妖艳女子而丢失军事地图,招致一次重要战役的失败,这位外交官被苏丹砍头示众。    
    直至近代,这种手段仍被不少国家主要是西方国家广泛使用。非洲某国驻联合国常驻代表在一次宴会上结识了一个西方代表团的女秘书,此人金发碧眼,楚楚动人,几次交往就把这位代表捕获在手,这个代表向这个女秘书和盘托出该国军事设施,并表示再不回国。他的行为被该国外交部察觉后,即下令调其回国,当派人前往其住所探望时,发现该大使早已不辞而别,并留下不愿回国的字条。    
    某西方国家驻苏联大使生活放荡,迷恋女色。苏联克格勃早已熟悉其脾性,于是设下陷阱。一日,苏联外交部邀请该国大使夫妇赴宴,宴罢举行舞会,设法把大使夫妇隔开,夫人被人携入舞池,大使被单独置于女人中间,这位大使在一女子的引诱下,上楼关门行乐,二人的一切活动全部被摄入镜头。几天后,克格勃向这位大使出示全部照片,要挟他提供情报,这位大使感到愕然,为维护名誉和夫妻关系,不得不允诺定期向克格勃提供各种情报和密码。后来该国外交部发现此事,即将这位大使调回,进行处理。    
    不久,记者将此事披露于报端,全国哗然,该国总理几乎被迫辞职。    
    自以为是    
    外交在所有国家都被高度重视,事前请示,事后报告,绝不允许自以为是,擅自作主。一次联合国第一委员会在对裁军问题进行激烈辩论后,委员会主席要求对某一决议草案进行表决。对决议草案表示赞成的国家代表一一举手,一个奇怪的情况发生了:某国大使举了手,却被坐在他身后的二秘拉了下来,大使又将手举起,二秘又将他的手拉下,一举一拉持续了几秒钟,全场都将目光投向他们,并发出笑声,主席感到奇怪,发问:〃某国代表先生,请你明确表态。〃这时,大使才高高举起手,表示赞成。事后了解,这位秘书刚愎自用,自以为不应投赞成票,因而出现这种不体面的动作。该国外交部获悉此事,当即把这位秘书调回。    
    知情不报    
    外交官在了解到重要情况后,要立即向国内报告,否则会造成巨大损失。二次大战中,一位驻纳粹德国的西方使节,从言谈中获悉希特勒即将对挪威动手,这是重要的军事情报,但这位外交官没有及时向国内报告,致使该国招致极大的被动。    
    目前,国际市场瞬息万变,原材料价格随时调整,外交人员对此务必时刻关注。一位发展中国家的参赞在参加联合国发起的世界贸易发展会议时,从几位拉美代表谈话中得知锡要涨价,这是关系该国经济利益的重要情报。但这位参赞麻木不仁,回馆后,不向国内报告,两天后,锡的价格果然上涨5%,这位参赞目瞪口呆,使他们这个盛产锡的国家蒙受了极大的经济损失。很快被调回国,听候处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