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嫡女升职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落魄嫡女升职记- 第1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妻如此,霍榷再无遗憾。

罢了,袁瑶一路将霍榷送到二门外。

霍榷也一路握着袁瑶的手,“要吃豆腐皮包子。”

袁瑶蹲福恭送道:“妾身这就去准备,等伯爷归来。”

霍榷走了,走得很急,因他想快去快回,不想让家中的贤妻为他担惊受怕。

送完霍榷去上朝后,袁瑶亲下厨房做了豆腐皮包子,也给佑哥儿煮了一盅鸭肉粥,这才去了上房的东厢房,看着依旧熟睡中佑哥儿,静静地等着她的夫君归来。

朝堂之上,果然有提出了恢复四王封地属国制,美其名曰为祯武帝分忧。

这是太后和南阳伯王諲早有预谋之事,不可能只一孤掌难鸣的,那奏罢了立时就有附和之。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不论如今不过是让他霍当出头鸟。

霍榷只得冲锋陷阵的,如尖刀一般直刺入敌方的要害。

霍榷所罗列的条条道道恢复四王制的弊端,将朝上众问得无言以对。

而霍榷舌战群臣非今儿的重头戏,之后才是关键所,只让霍荣和霍榷都没想的是,首回向霍榷发难的不是别而是代表了大皇子一党利益的霍杙。

就祯武帝说恢复旧制不可行,勿用再议之后,百官之列中走出一来。

这正是吏部尚书儿子的樊啻。

说起樊啻和霍榷沾点亲的,因樊啻的父亲吏部尚书是大皇子生母已故淑妃的娘家舅父。

而淑妃又是宋凤兰的姐姐,所以这亲绕得着实有点绕,但着实是有亲的。

就听樊啻上前就执本弹劾霍榷和霍榛,违律加不孝。

樊啻激扬陈词,铿锵有力,“‘父母者,不可分财异居’。可威震伯却无视律法,不过是镇远公夫身体有恙,他便公然析分家财,别籍而居,令家中只余霍杙霍大一,独自承担起孝道,日夜不休侍疾嫡母床前。霍杙大这番孝举可歌可泣,威震伯之举则让唾弃……”

这厢樊啻慷慨激昂,这厢霍荣和霍榷面无表情,只今日悄悄来早朝的霍杙对百官之列前的霍荣来回察言观色,以便一会子该如何向祯武帝答对的。

可霍荣一直面无表情的,让霍杙捉摸不透,但祯武帝高座之上,询问起时霍杙依旧犹豫不决的。

等霍杙从队列中出来,霍荣面上也无甚表示的,霍杙便道:“分家的事儿,公爷是最清楚的,今日本就有意要逼着公爷和老二中选一个保的。若说了真相就是弃了,若公爷有心要护老二,就不该这般不管不顾的任由樊啻弹劾老二的。至少也该给个暗示的,可公爷却无动于衷,可否理解为公爷已有了决定?”

想罢,霍杙向祯武帝躬身一拜,道:“臣亦是子,不过是尽了孝道罢了,不值一谈。”霍杙也是学精了的,也不说任何,只说他自己。

祯武帝笑道:“好个可歌可泣的孝心。”罢了,祯武帝又看向霍荣道:“镇远公。”

霍荣持笏出列,躬身一拜,“臣。”

祯武帝问道:“这为父母尚安之,如何就让了威震伯析分了的家财,别籍而居,自立门户了?”

霍荣道:“因是臣令诸子分的家。”

顿时殿中轻微哗然,霍杙面上也不太好看了。

樊啻又道:“既然镇远公令的诸子分家,为何最后却独留了长子府中?这不是让耻笑于长子了吗?”

“独留长子府中?”霍荣直起身来看向樊啻,道:“小樊大这是从何听说来的?”

樊啻道:“这还需听说吗?京城中皆有目共睹的。”

霍荣嗤笑一声,又躬身向祯武帝道:“启禀皇上,臣令诸子分家,大皇子与大宗正为中见,他们俱分书上签押作证。分书更是顺天府存了案告示天下,臣那里还能出尔反尔的,分了两子出去,留长子的?”

“但长子如今仍镇远府中,镇远公又如何解释?”樊啻道。

霍荣瞥了樊啻一眼,道:“这小樊大也知道了吗?拙荆身子有恙,诸子移徙那日,忽然病发,恰巧长子留最后。小樊大也说了长子孝心有嘉,可歌可泣,自然没有一走了之的道理,就暂且留下了侍疾了。只等拙荆病体稍好,长子也是要出去的。”

霍杙脸上自然是不好看的,因霍荣无疑也是宣示了他霍杙亦是不能承袭爵位的。

也为难霍荣了,有霍杙这么个不省心的儿子可到底也是自己的骨肉,但霍榷也是他的骨肉,他不能看着长子同狼狈为奸陷害这儿子的。却也不能为了保霍榷而毁了霍杙的,手心手背皆是肉,故而这般说才是两全的最好法子。

霍荣对这两子的不偏不倚,平息了一波阴谋。

祯武帝也知道霍榷是因他而受他打击,他不能袖手旁观,让忠心他的寒心,所以祯武帝快刀斩乱麻,结束了早朝不再给任何公然向霍榷发难的机会,以表明他对霍榷的态度。

早朝散去,各自归去。

迎接霍榷的是妻儿的殷切盼望,一家子和和美美地围坐席间,用着袁瑶为他准备的豆腐皮包子,不时还能得儿子吃得满脸稀粥的亲亲,很是安心圆满的。

而霍杙,纵然他磨磨蹭蹭大皇子府中,以至于故意错过了散朝之后的上衙前的这段能回府歇息的时间,不去面对严父。

大皇子今日朝堂之上丢大脸了,没有不怒的,指着霍杙便骂道:“混账东西,不是说镇远公留府里,已是说不得不接受为唯一的承继之,若有什么事儿没有不护的道理。可今日是怎么了?把这承继也要踢出府去了。”

霍杙一直低着头,缩着脖子不敢做声的,就这么生生受了好一顿教训的。

可再躲也不能不回家去的,霍杙等霍荣上了衙门后,才偷偷摸摸回的镇远府。

宋凤兰不明朝中的事,见霍杙鬼鬼祟祟做贼似的还问起霍荣来,就答:“这公爷?这早晚的自然衙门了。不过公爷打发来传话说,要是大爷回来,就让大爷府里等他回来。”

前一句才让霍杙松了口气,后一句却让霍杙拔腿就想逃的,但霍杙也知道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的,就一日都霍老太君面前凑的 ,让胡嬷嬷得了空又去烦宋凤兰去了。

霍荣落衙果然传霍杙到外书房去了。

霍杙吓得腿都软了,央求着霍老太君救他的。

霍老太君问起原因,听说了缘故,不说霍荣就她都气得直想骂霍杙狼心狗肺的,可这到底是她最心疼的孙子,没有看着让霍荣打死他的道理,就让把霍荣找了来。

霍荣却没霍老太君想的那般震怒,只听霍荣淡淡道:“告诉过他,若想留下府中,只有告假府里侍疾一路。他今儿却偷偷上朝去。既然他已能上朝去了,无疑就是告诉外头太太好了,他留不得了,得出去了。”

“这……这……”霍老太君一时也没想到就到这一步了,“那如何是好?”

霍荣道:“分书已告示,霍荣从不做自打嘴巴的事儿。这孽障他自己做下的事儿,就自己担起。”

听了霍荣说这些,一直默默跪地上的霍杙,受了一日的担忧没想最后却得这样的结果,他也按捺不住了,倏然爆发了,神色狰狞地向霍荣咆哮道:“是嫡出的长子长孙为何得分出去,为何就不能袭爵?为何从小就瞧不上?”今日霍杙真的想问清楚的。

然不等霍荣说话,霍老太君整个便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打了霍杙一个耳光,哭着骂道:“疯了吗?那是父亲。”

霍杙就像是霍老太君一个耳光给打醒了,整个愣愣地跪地上,再无方才的气势了。

看着这样萎靡不振的孙子,霍老太君又于心不忍了,对霍荣道:“作孽,到底做了什么孽,得了这样的报应。也罢,也罢了,们太太身子好了,如今轮到不痛快了,就……就让他再留身边给侍疾。”

霍荣道:“娘,这么个孽障……这又是何苦的。”

霍老太君道:“都这把年纪了,还有几日好活的,不过是想多留他几日身边的。等那日闭了眼去了,也管不到了,该如何就如何了。”

霍荣除了喟然长叹,真拿霍老太君没法子的。

而接下来的日子,因有祯武帝的偏袒,多少阴谋阳谋都奈何不了霍榷的,太后见一计不成就将目光从前朝移回后宫,盯上了韩施巧。”



 第三四回 风雨欲来(二)

宁寿宫中;太后微感风寒卧病榻,却不见半个内侍宫里头侍候的,只皇后亲捧药碗服侍太后用药,故而里头太后和皇后都说了些什么;也只太后和皇后两知道。

“……就瞧前些时候做的那些事儿,”太后抬头推开皇后递来的汤药,又冷哼了一声,“也该清楚了;若没哀家;没王家,就是贵为皇后;又能如何?”

自知是太后暗中将自己的毒害后;皇后不顾利益同太后决裂了,也知道王家是不能支持她的,便私下里背地里交好别已期有早一日成自己的势力,不必再受太后和王家的挟持。

只是想得倒是容易,做起来却是百般艰难。

那些个朝中稍有些用处的,那个不是精,那里就那么容易就被拉拢了的,他们要的可不是眼前的这点子利益,而是长远的打算。

皇后这样弃了太后、二皇子和王家的举动,无疑是鼠目寸光自毁前程的,不是朝中那些所期望得到的长远利益。

故而这一年来皇后所网罗到的,也不过是虾兵蟹将,顶不得大用处。

加之宫中这一年里又有多少妃嫔为祯武帝诞下子嗣,特别是明贵妃韩施巧,头胎就一举得了皇子,更得祯武帝的喜欢了。

再看她自己,自那后腹中再无动静了,哪怕皇后不知吃了多少苦水汤药,以求再怀上,却始终不能如愿。

可想而知皇后心中的郁郁。

“二皇子虽不是亲生,可到底也叫一声母后不是,将来没有不敬的。可要是别坐上了那位置,虽也叫一声母后,可到底不如二皇子的,家可是还有自己的亲生娘了。”太后拿手绢揩揩嘴角。

不说这些也罢,说了这些皇后又想起她那些夭折了的,或胎死腹中的孩子,不禁牙关紧咬,含恨心,几番险些就要掐死这老虔婆,一拍两散的。

可皇后最后还是生生地把自己给咬疼强按住了那念头。

太后瞧着皇后那副死气沉沉的样,含气道:“瞧这副样子,才让后宫里那些东西都爬到头上来了,特别是明贵妃,还打算放任到什么时候,不趁如今收拾了,真要等她的儿子做了太子,她把给挤了下来,才知道厉害?”

皇后放下汤碗,忙告罪。

太后瞧着皇后就觉着烦,“得了,也不用如何,只按哀家说的做就是了。”

得了太后的指示,皇后也不多呆告了退就回坤和宫。

皇后的心腹6尚宫,见皇后从宁寿宫回来后,便一路出神,也不知道忖度什么,便擅自见殿里侍候的都打发了出去,问皇后道:“皇后娘娘,可是太后又训戒皇后了?”

皇后见是6尚宫,也隐瞒6尚宫,就把太后交待她的事儿都告诉了6尚宫。

听罢,6尚宫心中虽有些想法,却又不敢说出来,一时就支支吾吾的。

皇后道:“有话只管说,本宫如今若是连嘴里的都听不到一句实话,那就真的是孤立无援的。”

6尚宫忙跪下,不禁同皇后一并哀伤,道:“皇后娘娘,奴婢觉着许是奴婢多虑了,这才未向皇后谏言。”

皇后叹了一气,“常说一计短,两计长。想了到什么,且说来本宫听听。”

6尚宫道:“听说太后前朝正和威震伯斗得不轻,太后回头就找上了明贵妃的不是,还牵扯上了皇后。京中谁不知明贵妃同威震伯夫的关系匪浅,若开罪了明贵妃,威震府可不会善罢甘休的。那是就怕是镇远府也不会袖手旁观的。”

皇后听了,点点头,“往下说。”

6尚宫又道:“皇后娘娘这些日子以来的经营,已让各家各府都知道娘娘的不偏不倚,公正独立了,京城中各家虽依附皇后的不多,但也未再视皇后为敌了。这是好不容易得来的局面,若是遵从了太后的意思,开罪了威震府岂不是都毁之一旦了?”

皇后默然了,她权衡得失利弊。

6尚宫又将声音压低了几分,“再者,以太后这一计,只是让皇后和明贵妃去斗,就是两败俱伤也没太后半点关系的,所以不论结果如何太后都没半分不利的,可皇后却得不偿失了。”

皇后猛地一拍手边的引枕,道:“没错,这是将本宫当枪使的,最后本宫能落什么好的,那时怕是要再换一坐了这后位,任本宫死活去了。好个‘慈悲心肠’的太后,姑母,竟要将本宫这般物尽其用,再弃之如敝履,也不是没有的,先皇后不就是这样的下场吗?”

“皇后,要三思啊!”6尚宫道。

“放心,既然如此,本宫就没有再如他们的愿,任摆布作践了的道理。”皇后恨恨道,罢了又起了冷笑,“不过既然太后要对付明贵妃,也不是全然不好的,明贵妃也张狂了些,该有治治她了,只是本宫是不会动手了。”

“难不成皇后娘娘得了什么好计了?”6尚宫道。

皇后拿起榻边小几上的一本书,笑道:“昨儿本宫看《三国志》正好瞧到了孙权擒杀关羽父子,若不是谋士张昭提醒,孙权还志得意满却不知将有大祸的。事后孙权听张昭谏言,将关羽首级送给了曹操,欲要嫁祸于曹操。曹操识破将计就计厚葬了关羽,令天下皆知曹操对关羽是尊崇礼敬的。刘备得闻,自然不能再迁怒于曹操,转而倾国出动,誓与孙权不共戴天。”

6尚宫皇后身边多年,一听就明白的了皇后的意思,“皇后娘娘是想也将计就计一番?”

“不但如此,本宫还要明贵妃欠下本宫一情。”皇后道。

6尚宫一叠声道:“皇后娘娘,果然是好计,好计。”

数日后,宫中果然起了风言风语,都说明贵妃恃宠而骄,竟敢与皇后比之,其意欲夺后位,已是司马昭之心路皆知了。

还从宫里一直传到了宫外了,朝堂之上有对韩施巧也有了微词。

韩施巧知道了,没有不着急了,急急传了袁瑶进宫。

袁瑶却不以为意,安抚道:“有就想要借此把娘娘逼急,最好逼得娘娘做出什么大不敬的事来,正好应了传言的。”

“那该如何?就任由谣言四起对不利?”韩施巧道。

“娘娘只需记住一样,只要皇上相信娘娘没那心思,旁的闲言碎语,也不过是清风拂山岗,明月照大江。”袁瑶道。

“真的什么都不做,就能好?”不是韩施巧不信袁瑶,只是她觉着有些玄。

袁瑶点点头,“是的,娘娘什么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