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策- 第5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八百三十七章 履新省城!
  陈京刚刚赶回邻角便接到了乔正清亲自打来的电话。
  乔正清在电话里面说得很简短,只让陈京立刻到粤州,关于他的去向问题,有领导要代表组织和他谈话。
  陈京一愣,还准备问个详细,乔正清卖了一个关子将电话挂断了!
  陈京无奈,只能让秘书驾车重回粤州,这来回一趟三百多公里车程,赶得他够呛。
  他一路心中犯嘀咕。
  因为组织考察和谈话已经在几个月前就进行了,省委组织部对陈京的考察整个海山皆知,在这个时候谁又代表组织和陈京谈话?
  陈京在路上想给李清香去个电话,但是他犹豫了一下,电话还是没打。
  他又给欧剑村打电话,欧剑村在香港,并没有主动提起这事儿,料想他也不知道。
  陈京再想找人打电话,却发现无人可找了。
  他这时才发现,省市两级班子大调整,一切都已经洗牌了。
  以后他在省城的关系又得重新开始找头绪了。
  这年头,最难的就是关系和人情。
  尤其是在体制内打滚的人,奋斗一辈子中心工作就是建立自己的人脉和关系网。
  陈京在岭南根基毕竟浅,关系网还很薄弱,以前有胡书记那条线,另外乔正清这条线也比较熟悉。
  他在邻角打拼基本就是依靠这两条线在搞公关。
  可是现在胡俊中外调了,乔正清的位置目前还不明朗。
  政治有时候就是这样富有戏剧性,本来乔正清是有望进常委的。
  可是因为西北系内部出了问题,乔正清被迫为此做了牺牲。
  虽然看上去这个牺牲并不大,但是落后一步,很多时候就是咫尺天涯。
  现在岭南班子大调整,一切都是中央在后面布局,全国想进岭南班子的人不计其数,乔正清和这些人争明显资历还浅了一些,这一次大换届进常委的可能性应该是微乎其微了。
  作为一个没有进常委班子的副省长,即使手上有实权,影响力都有限。
  陈京以前在邻角的时候,因为那个池子小,乔正清倒也能够常常帮衬到。
  但是,陈京现在在往上走,单凭乔正清这条线,就显得有些单薄了。
  陈京脑子里面思绪纷飞,他赶到粤州再给乔正清打电话,乔正清让他直接到省政府他的办公室去。
  陈京和乔正清打交道次数很多,但是真正工作拜访他的次数没有,这还是第一次。
  乔正清办公室相比省委领导的办公室明显低调内敛了很多。
  里面布置普普通通,省里现在有八个副省长,估计办公室都是一个标准的,乔正清即使排名靠前,恐怕也只能按照统一的标准来。
  毕竟,在这座院子里的核心中枢还是省委办公楼旁边的常委楼,跟常委楼比起来,乔正清这边的气象就弱很多了。
  乔正清穿着白衬衫,戴着一副黑框眼镜正在看平铺在办公桌上的一副地图。
  陈京进来他感觉到了,他抬头丢下手中的攻击笑吟吟的过来道:“陈京,你一路车马劳顿,待会儿晚上我们一起吃饭,我私人请客!”
  陈京忙道:“乔叔,那我可就不客气了,说句实在话,我现在肚子还真饿了!”
  乔正清哈哈大笑,指着沙发道:“先坐,咱们谈谈!现在饿了想吃饭也没有,你得忍着!”
  乔正清最大的特点就是工作积极性高,人很有激情,陈京每一次和他接触,都能感受到他的那股子劲头和气势。
  照说,一般的干部在仕途上遇到了挫折都会有些心灰意冷。
  可是乔正清却从来没有给人这样的感觉。
  他什么时候都是笑容满面的,谈到工作的时候,很认真很投入,那份专注和激情,让陈京很为欣赏,同时也很为敬佩!
  分宾主坐下,乔正清让秘书给陈京冲了一杯茶,他脸上的笑容才渐渐淡去。
  他盯着陈京道:“陈京,今天我找你来,就是代表组织找你谈话的!”
  陈京一怔,有些丈二摸不到头脑。
  乔正清嘴唇弯起一个弧度,道:“可能你还不知道,在常委会上,领导们对你的去向问题有分歧。最后海山和南港两市都没占到便宜,苗书记把你的安排给了政府!”
  他顿了顿,道:“我现在跟你的谈话是省长给我安排的工作,我们省政府省长碰头会讨论了你的问题,大家一致认为你有搞经济合作方面的专长。所以拟定让你去经合办,今天我就代表组织正式和你谈这个事情!”
  陈京心中一惊,脸色一变数变。
  经合办?
  陈京脑子里一个个的过着省政府直属单位,没有经合办这个单位啊?省政府组成单位中更没有这个单位。
  他怔怔好久,终于想到这个单位了。
  经合办不是省政府下属的事业单位吗?严格的说应该属于商务厅管理的副厅事业单位,专门负责经济合作工作的。
  这个单位楚江省是没有的,岭南好像也是近一两年才新成立的这个单位,陈京以前不怎么了解这个单位,自己要去经合办上班?
  乔正清盯着陈京道:“怎么了?有什么话但说无妨!你去经合办肯定担任一把手,而且还兼任商务厅副厅长,从干部升迁来说,你算是破格提拔了!南港姚书记和海山清香书记两人都大赞你的善于推动经济合作。
  省长的意思就是要发挥你的专长,要你把经合办这个摊子给撑起来。你有没有这个信心把这个担子给挑起来?”
  陈京深吸一口气,沉吟不语。
  如果是以前的他,肯定会拍着胸脯说保证挑起担子。
  可是这些年他经历了政坛的起伏历练,也渐渐变得成熟了。
  他很清楚,有些工作不是靠激情和干劲就能做好的。
  经合办这个单位他脑子里渐渐回忆,好像曾经听蒋恒云说起过。
  这个单位成立以后,最早的初衷是给商务厅安置干部用的。
  商务厅前几年搞了一次大改革,要与时俱进,要发挥外贸推动、促进、协调等方面的工作,省里给商务厅动了大手术。
  商务部大改革之后,一帮子安置有困难。
  当时省政府就设了一个经济合作办公室,把一部分安置困难的干部放在这个办公室,具体工作是负责省内区域经济合作。
  陈京一腔热血,脑子里想着履新以后要大干一场,他理想之地无论是在海山还是在南港,他都觉得不错。
  只要能进市委班子,分管两市合作的工作,他干起来就轻车熟路。
  可是现在让他一头扎进省经合办,他哪里有能力去协调省内的经济合作?
  下面的地市会听他一毛头小子的招呼?
  说句实在话,陈京心中疑虑很多,不敢轻易表态。
  他不说话,乔正清也不催他,他自顾静静的品茶,一时房间里面特别的安静。
  过了很久,陈京心中渐渐的明白,既然乔正清已经把话说明了,自己的去向问题恐怕已经确定了。
  不管自己愿不愿意,去经合办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他调整了一下情绪,道:“乔省长,我愿意承担这份工作,我会竭尽所能把经合办的工作做好!”
  乔正清微微皱皱眉头,嘴唇掀动了一下没有做声。
  他当然清楚经合办是什么地方,其实这个办公室一直就比较尴尬。
  经济合作方面,省里有多个部门在管,经合办的存在反而让有些工作变成了多头管理,一度省政府内部有提议要把这个办公室撤掉。
  可是苗书记最后没批准这个提议,这个单位就留下来了。
  陈京现在去这个单位,他能够有大作为?
  乔正清对此有些存疑!
  其实对陈京的安排问题,周省长是想安排陈京去人事厅的。
  但是乔正清怀疑可能是苗书记在其中有过什么暗示,最终周省长才想到把陈京放到经合办。
  不得不说,这样的安排让陈京面临极其困难的局面,级别是升了,而且兼任商务厅副厅长,说出去也很体面。
  但是对陈京这样的年轻干部来说,把他安排到一帮老弱病残的老油条扎堆死气沉沉的经合办,这明显有压一压他的意思。
  乔正清想不明白,苗书记究竟是出于什么考量,难不成是陈京在某些方面的表现,引起了他的不满?
  当然,这些话乔正清只能在心里装着。
  陈京有了表态,他接下来也是大大的勉励了一番。
  这个时代事在人为,陈京在经合办这也是个平台。
  只要有平台,就有机会,究竟有多大的机会,究竟能够干出多大的名堂,这一切就要靠自身的努力了!
  晚上,乔正清没有食言,他做东请陈京吃饭。
  吃饭的地点就在省政府门口的一家不起眼的小川菜馆。
  点的菜都是麻辣川菜,在饭桌上,乔正清对陈京道:“陈京,你的任命不出意外一个星期之内会下来。不管怎样,我希望你能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在哪里工作都是工作,你在经合办,工作思路就要从以前的那个模式走出来。
  不得不说,你现在是咱们岭南省最年轻的省级单位一把手,这是一种荣誉,你要珍惜……”
  (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八章 夹道欢送!
  陈京的正式任命下来了。
  省委组织部任命原海山市邻角区区委书记陈京担任省商务厅副厅长兼省经济合作办公室主任。
  这个任命在岭南省引起不小的轰动。
  虽然说经合办是什么单位,体制内很多人都清楚。
  但是陈京从区委书记一把提到经合办主任,这样的提拔绝对是破格的。
  不管怎么说,经合办是省一级单位,经合办的一把手也算是省一级单位一把手,分量是很重的,陈京能够占据这个位置,这充分说明省领导对陈京在邻角的工作是充分肯定的。
  与陈京的任命相对应的,邻角区委和政府班子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邻角区区委书记由李国伟接人,区长由姜伟担任,童小离依然担任副书记。
  邻角区三个主要领导留任,其他大部分常委都外调。
  常务副区长刘绕堂调蓝田区担任区长,组织部长罗燕调任古明区副书记,宣传部长杨丽群调市宣传部担任副部长,纪委书记邓申明调坂园区担任副书记。
  邻角区区委班子几乎全部提拔,原地踏步的就是两个人,一个是童小离,另外一个是刘曲风。
  童小离在班子里面不安分,陈京对他有看法。
  而这一次邻角区班子调整,市里充分征求了陈京的意见,陈京对童小离有意见,任他后台关系硬,主管领导评价不高,往上行也是相当困难的。
  区委办主任刘曲风资历还浅。
  当然,刘曲风在最后的时刻犯了错误,这在陈京那里也是不可原谅的。
  陈京不喜欢那些小家子气遮遮掩掩的人。
  班子里面谁对陈京不满,两人就拉开架势角力一场,谁胜谁负事情过后陈京也不会往心里去。
  可是对那些面子上笑嘻嘻,暗地里捅刀子的人,他几乎是零容忍的。
  刘曲风是陈京一手提拔的干部,可是他器小,不堪大用,所以陈京对他也不看好。
  金星宾馆,今天这里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欢送陈京的宴会在这里举行。
  全区科以上的干部几乎都过来给陈京送行,另外,工商联,人大、政协,部分老干部,自发而来的企业家,还有一些普通老百姓都往这边涌。
  欢送宴会结束,金星宾馆已经被围得水泄不通了。
  陈京和一帮常委被围堵在包房里,根本都不敢出去。
  而在包房中,大家气氛也比较凝重,宣传部长杨丽群这次调动了,她是个很感性的人。
  陈京让每个人都发言表一下将要去的新工作岗位上的决心,杨丽群说着说着眼泪都流出来了。
  她颇为动情的道:“我今年参加工作已经整整十二个年头了,我觉得这么多年,也就近两年,我感觉自己成长了,充实了,自信了!说句实在话,我感谢陈书记。
  是陈书记领导我们开辟了邻角的大好局面,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个人也成长了!”
  她举起酒杯,道:“同志们,我们共同举杯再敬书记一杯酒!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但我肯定,今天咱们班子最后一次碰头,大家在心中一定都会铭记!”
  陈京和所有人碰杯,他今天喝得已经够多了,但是却没有丝毫的醉意。
  又是一杯酒下肚,陈京道:“各位,我们这一次大部分人都调任新的工作岗位了,这是组织对大家几年以来工作的肯定。说句实在话,咱们这个班子放眼整个海山市都是相当成功的。
  我有幸做了这个班子的班长,我感到很欣慰。
  我离开海山了,离开邻角了。但是海山的发展、邻角的发展我一直都会保持高度关注!我希望大家都能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出成绩,我拭目以待!”
  班子所有人自发鼓掌。
  两个女同志罗燕和杨丽群眼泪盈眶,甚为激动。
  整个班子具体提拔,这在海山政坛简直是个奇迹。
  可是现在,邻角班子基本就完成了这个奇迹。
  而领导这一届邻角班子的就是陈京,一个极其年轻的领导。
  今天,班子要散了,在这个时候,很多人都摘掉了平日的面具,流露出了真性情。
  李国伟今天喝得也不少,他指了指外面道:“书记,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你的离开我已经逐级通知下去了。下面很多老百姓自发的要给您送行,有嚷嚷的要送锦旗的,有嚷嚷要送纪念品的。
  最后,我让文硕去协调,最后大家一致共识,就送你一把伞。”
  他顿了顿,有些动情的道:“书记,您这次从海山进省城,可以说是一跃如龙门。从此以后,您就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以后你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已经跟不上你的步伐了,甚至邻角人民也跟不上您的步伐了。
  所以只能聊表心意送一把伞,希望这把伞能够为您一路上遮风挡雨,就这点意思!”
  他说完这些话,忙补充道:“书记,这都是自发的,我们没有做任何动员,所以你也不要责怪我们!”
  陈京平静的点点头没有说话,而是伸出手来和李国伟紧握了一下,道:“邻角交给你了,把邻角搞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