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策- 第5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无论是黄宏远还是李清香,现在两人在外面都是异口同声的强调,陈京是海山培养的干部。
  言下之意就是海山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优秀干部出来,没有可能让其他的市摘桃子。
  姚军辉最大的依仗是贺军。
  而李清香最要针对的也就是贺军。
  贺军盘算要把海山打散,她偏偏不让他遂心愿。
  贺军盘算着要把陈京调走,她便和黄宏远联手,两人一起到省里做公关,坚决不放人。
  姚军辉一次次的往省城跑,黄宏远和李清香两人也是频繁的进省城,现在省委组织部都不知道该怎么考量陈京,最后陈京一个处干的问题,还硬是要惊动秦云松部长。
  秦云松站出来,也说不了什么公道话。
  一方是秘书长他不敢轻易得罪,而另一方黄宏远和李清香两人现在携手合作,两人在省里也是根基相当牢固的,他也不好直接倾向贺军那边。
  最后他只能表态,这件事情究竟怎么处理,最后还得由书记定夺。
  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史正新平常在岭南是赫赫威凛的存在,虽然是处长,但是他主管干部区域协调,干部要跨区域配置协调,基本都需要他点头。
  有些干部挖空心思想从边远地区进核心区,不通过他,事情根本就没戏。
  可是这几天,他的气势下去了。
  陈京没按要求来组织部谈话,他刚刚打电话批评,很快就接到李清香市长的电话。
  李市长泼辣出名,电话打通他不分青红,就给了史正新一通狠狠的批评。
  一将不能奉二命,陈京从黄海飞临港是她李清香的意思,怎么?他李清香不能够安排自己手下工作吗?
  史正新不事先了解情况就胡乱批评干部,这是什么行为?
  史正新被一女流之辈批评一通,他感到特窝火。
  可是好男不跟女斗,而且李市长是领导,面对领导的批评,身为组织干部都不虚心,那不是抹黑组织干部的形象吗?
  可是让他窝火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些。
  这边陈京有领导给他安排的忙不完的事儿,那边秘书长电话催得急,贺军哪是他能得罪的?
  部长都很尊重贺军,何况他一个小处长?
  史正新顶不住压力,只能向上汇报,从分管副部长然后是常务副部长,最后大家都拿这事没办法,他只能把事情捅到秦部长那边去。
  秦部长先就狠狠的批评了他一番。
  组织谈话可以主动出击嘛!为什么偏偏让人家干部自己过来?
  有些干部身处特殊岗位,工作不能够放松,在这种情况下,组织部的考察员哪里能够还坐在家里等?这是官僚习气!
  史正新得了一顶官僚习气的大帽子,这才组织人赴海山进行考察。
  考察员在海山待了三天,受到市里隆重欢迎。
  海山市委书记黄宏远和李清香都和考察员谈了话。
  这次负责陈京考察的是一处的副处考察员周军,他在组织部干了八个年头了,从来就没经历过这样的考察。
  从基层到同仁到领导,人人都说好,人人都把陈京夸得像一朵花似的。
  如只是这样也就罢了,从上到下在谈话时都强调,陈京是海山的干部,海山干部群众需要他,他一定要留在海山。
  周军汇报把材料拿来向史正新汇报,史正新将考察材料原封不动的往上送。
  他本以为这样做,他总算是把这个烫手山芋给甩掉了。
  可是他万万没料到的是,几方人都追问他是以什么岗位为基准来考察陈京的。
  作为组织考察来说,总得有个岗位依据吧?
  平白无故的考察什么?没有岗位为准绳,这样的考察有什么意义?
  这史正新哪里能够回答出来?
  回答不出来,别人就对他的工作进行质疑,他是一肚子气没地方撒。
  外面闹得凶,陈京回邻角以后,依旧是按部就班的工作。
  对自己去想的问题他不是没考虑,他很清楚,自己到哪里去,现在关心的人很多。
  这么多人关系,偏偏他作为当事人却说不上话,他也懒得去关心。
  天要下雨,娘要改嫁,一切都由关心的人去闹吧!
  陈京办公室,李国伟笑眯眯的进来,从身后拿出一罐茶叶。
  “书记,你今年茶可备得不足啊,我前两天看到你茶几下面大红袍告罄了,喝茶要喝大红袍,我这里恰好有一罐,今天就贡献出来了!”
  陈京拿起茶盒仔细端详,笑笑道:“不能说是贡献,只能说是补偿!”
  李国伟哈哈一笑,道:“说补偿也行,反正咱们是天天过来喝,今年我在你这里喝的茶,怕就差不多这么一罐儿了!”
  陈京指了指沙发道:“我们去那边,干脆来一泡,今天我知道你日程不忙,你要去家具城那边的日程是下午,上午放松放松!”
  李国伟和陈京坐在沙发上,陈京冲茶,很快房间里就云雾缭绕。
  李国伟道:“书记啊,有个事我跟你汇报一下,我们敲定的那几个项目,那一边松动了!做昨天去那边和他们聊过呢,出人意料的顺利,涂书记表态一路绿灯,咱们今年合作又往前迈了一大步啊!”
  他顿了顿,嘿嘿一笑,道:“唯一一点有些不愉快的就是涂书记的脸色有些难看,我们一下搞这么多项目,不亚于扯他一页肝喽!”
  陈京笑道:“老李,你就满足吧,哪有你占人家便宜,还让人家笑脸相迎的道理?咱们搞发展搞合作不讲这个,面子是个啥?只要能成事,只要我们的工作能够有实效,做牛做马又怎么样?”
  李国伟道:“还是书记您心态好。说句实在话,现在凭咱们邻角的名气,他邻弯不跟我们合作,我们丝毫不担心发展问题。我们前几天几个副区长碰头了一下。
  我叮嘱他们在接下来几个月,我们邻角的招商引资等各个方面会掀起一个小高潮,让大家都打起精神来,好好的把工作做好,争取今年年底,我们能有个更好看的成绩单!”
  陈京肯定的点头道:“这很好,应该这样做。只是老李你工作可不要太卖命,要注意劳逸结合,可不能把身子累垮了。”
  李国伟摆手道:“我算什么?我那点工作还抵不上您工作量的一半。您从黄海转战临港,然后一回来马上又投入工作,你可不要仗着年轻就透支身体啊,那可是后患无穷!”
  李国伟现在心气高起来了。
  邻角现在发展高歌猛进,陈京又对其充分放权。
  政府的大小事务,一律由他操刀,通过自己的决策,眼看着邻角一天一天的变化,这种成就感是莫可名状的。
  以前李国伟在邻角工作,在市里开会总是低调再低调,跟其他区比总觉得抬不起头来。
  现在在市里开会,他最为活跃,其他区县的一把手都羡慕他。
  就在不久前,陈京去黄海参加经济论坛去了,李国伟去市里开会,当时覃石宣就向李国伟发难,说邻角在新建的大邻角环城高速收费搞双重标准,专门针对他蓝田区高收费。
  李国伟当即潇洒的表态,以后大环城高速收费站对“5”字开头的蓝田车一律免收高速费,享受和邻角车一样的待遇。
  那个时候,所有人才意识到,李国伟表态也是能算数的,说什么邻角是陈京的一言堂,那是无稽之谈!
  (未完待续)
  
第八百二十四章 要交权了?
  李国伟心情有些复杂。
  他此时心中有难以压抑的高兴,但却偏偏不能表现出来。而在高兴之中,却还藏有种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微微有点惆怅。
  他手上拿着一份名单,这是陈京刚刚给他的。
  名单主要是邻角区各单位各乡镇干部的空缺纪录,还有需要调整、调动、提拔干部的名单。
  区委管人事,而陈京一向把人事权卡得很牢。
  在邻角陈书记用人特点鲜明是出了名的,陈京用人的习惯是用听话的人,用有能力的人,用踏实能干实事的人。
  有人说陈京用人三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听话。
  不听招呼,阳奉阴违,不和区委保持一致的干部,陈京对其是零容忍。
  当初他刚来邻角,免了很多人的职务,大都是这种情况,那个时候引起的争议很多,告他状的人也很多。
  但是陈京我行我素,依旧不改这个习惯。
  事实证明,陈京当时的做法是比较可取的。
  现在邻角上下团结的局面,不能不说和陈京善于用人是有极大关系的。
  可是今天,陈京把今年年内和明年年初需要调整到位的所有人事资料都给了李国伟,让李国伟全权负责此事,李国伟岂能不激动?
  他拿着名单久久不说话,过了很久,他道:“书记,我担心工作做不好……”
  陈京眯着眼睛瞅着李国伟。
  他初识李国伟的时候,觉得这人特难相处,特别桀骜不驯。
  可是现在李国伟却像小学生一样忐忑不安,他不由得感到有些好笑。
  他摆摆手道:“老李啊,我的情况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年底,明年年初,我可能就要走了!说句实在话,在邻角干了几年,刚刚干出成绩来,在这个时候提走的话,实在是心情很复杂。”
  他喝了一口茶,微微叹道:“可是天要下雨,娘要改嫁,现在的情况就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现在不走,终究一天还是要走。好在现在离开,我已经没有多少遗憾了!
  老李啊,你我一起共事时间不短了,我是真心希望邻角能够保持政策的延续性,能够一如既往按照现在的路子走下去。我走了,目前谁来接这个担子还不一定,但是就我个人来说,我希望你能把这个担子挑起来!”
  李国伟愣了一下,道:“书记,感谢您的信任!如果组织给我机会,我一定把邻角在几年之内发展得更好,完成您当初的展望和规划!”
  陈京淡淡的笑笑,指了指李国伟手上的材料道:“所以啊,从今天开始,现在到年底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我就把区委的担子放手交给你负责了!我希望你工作能够大胆一些,你怎么想就怎么做。
  班子的交接我们提前开始!”
  李国伟脸色一变,道:“书记,这……”
  “没什么这这那那的,就按我说的办吧!你别以为我是故作姿态,我也不是在卸包袱。而是我深切的感受到,你目前掌控局面可能还需要努力。与其等我走了,你在努力,还不如现在就开始!
  有我帮你盯着,有些事情的处理你胆子还大一些!”陈京道。
  他皱皱眉头道:“最近我观察咱们班子异动不少,马上要调整班子了,有个别同志就坐不住了。这股风气要想办法刹住。现在跑官要官还没到时候呢!
  我的意见是让跑官的没官做,邻角需要的是埋头苦干,踏实肯干的干部!”
  李国伟心一凛,隐隐明白了陈京的意思。
  陈京是希望李国伟能够先立威,陈京在后面给他做后盾,创造条件。
  一想到这里,他心中充满了感激,道:“书记,你走了,邻角社会各界、老百姓肯定是一百个不愿意的!如果你还能在邻角待三年,咱们必将闯出一番大事业来!
  我也不矫情了,如果我能接替您的工作,我定然尊重您的规划办事,我们邻角发展势头缓不了,我们的目标在那里,就不会放弃!”
  陈京潇洒的挥手道:“那里就放手去干吧!我在旁边给你掠阵!”
  似乎受陈京气势的感染,李国伟一时有些心潮澎湃。
  他觊觎书记这个位子太久了,时至今日,他才看到一线机会,陈京充分放权给他,让他大胆干。
  他老大不小一个人,竟然感到心里酸酸楚楚的,有兴奋更有责任。
  陈京不管调到什么岗位上,邻角肯定是他关注的地区。
  而且接陈京的担子压力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
  陈京把邻角搞得这么好,如果在李国伟手上没搞好,他如何有颜面面对邻角百万乡亲?
  茶喝完,宾主二人的谈话也结束了,李国伟拿着一大叠沉甸甸的资料出去了。
  陈京看着他意气风发的背影,心中的感觉复杂极了。
  早一步把权交出去,这是陈京在黄海的时候就开始酝酿的。
  人终究不能生活在感性的世界中,现在省组织部对自己的考察已经完成,调动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既然这样,自己还有必要把这手上的权利干什么?
  早点让李国伟去熟悉工作,这是对邻角未来有利的事情,为什么不这么做?
  陈京就这样做了!
  可是事情做完以后,他的担忧一点都没减轻,反而是愈来愈重了。
  不夸张的说,邻角就像陈京的孩子一样。
  陈京最早培养他,给他做出规划,现在刚刚出一点成绩就要走,把孩子交给别人去负责,他哪里能够完全放心?
  而且,陈京希望李国伟能够接替自己的位子,但是上面是怎么考虑的?
  陈京很清楚,邻角现在是一块肥肉,眼红的人多,盯的人更多。
  陈京走了挪出一个位子,不知有多少人在抢呢。
  说不定就在这个时候,就有人已经在省里市里开始活动了!
  这年头,真正做实事的人不多,但是那种一看别人有了成绩,就像下山摘桃子的人却是大有人在。
  相比这些人,李国伟能力可能不欠缺人家很多,关键就是站队的问题和后面的关系问题。
  李国伟一直和冯仁国走得比较近。
  冯仁国在海山的势力比较单薄,更重要的是冯仁国这个人能力有限。
  他现在面临最大的瓶颈就是继续往上走的问题,以他这个年龄,如果这一次换届还没有上行空间,他以后可能机会就更加渺茫了。
  可是省委对地市班子党政一把手的考量是慎之又慎的,冯仁国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单单有点资历,他能不能上?
  对这一点陈京是持悲观态度的。
  冯仁国上不了,李国伟倒是颇有成绩,但是不能够排除市委将其调别的区县当一把手的可能性。
  如果邻角党政一把手全换掉,陈京就真有些担心了!
  在同质化竞争极度严酷的当今,陈京为邻角探出一条路来不容易。
  陈京这两年人瘦了十几斤,家庭方面也是一团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