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策- 第5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陈京立刻反应过来,忙伸出双手道:“您是左帅主任?您好,您好!咱们通过电话的,我是陈京……”
  左帅是沙明德在苏北的秘书,他微微愕然了一下,伸出手来和陈京紧握,脸上露出了笑容。
  他一笑,露出一口洁白的牙齿,让人觉得特别的亲切。
  “哎呀,陈书记啊!真是闻名不如见面,果然年轻有为,沙书记这次过来可念叨你了!怎么?你是过来见沙书记的?”
  陈京尴尬一笑,忙摆手道:“左主任,今天我一点准备都没有。是古市长打电话给我,非要抓我给他当向导,我这就冒里冒失就来了……”
  “没关系,没关系!今天书记舟车劳顿,现在正在休息,我趁机出来溜达溜达,晚一些时候他可能要去拜访你们苗书记,今天时间还真是很紧!”左帅道。
  他顿了顿,道:“不过陈书记你放心,沙书记来了岭南,其他的人不见都没什么,你他是一定要见的。回头我安排一下,我们电话联系!”
  陈京道:“那就谢谢左主任了!”
  左帅这一插科打诨,又耗了一些时间,送走左帅,外面已经渐渐暗下来了。
  古林风道:“陈京,今天你是地头蛇,一切活动你来安排,我自己包括咱们这几个领导,今天都听你指挥,怎么样?”
  陈京摆手道:“先去吃饭!吃饭了咱们再说!”
  陈京驾车,几个平常在一方跺跺脚地面都抖三抖的领导今天竟然也挤在了一辆车中,这一点倒让陈京对他们颇有好感。
  陈京开车到南越楼。
  南越楼是金璐的产业,很低调的一个地方,但是低调只是外面,内面的布置却是相当的豪华。
  南越楼现在已经渐渐成为了岭南顶级的会所。
  南越楼的特点是饮食,在这里可以吃到最地道的海鲜,最纯正的西餐,金璐给陈京吹牛,说南越楼的醋和酱油都是自己酿造的,可见这家会所做得有多细致。
  按照金璐的说法,南越楼的经营一律只针对会员开放。
  不是会所的会员,就是钱再多也进不了这个门,陈京自然是这里的高级会员,用金璐的话说,他是终身会员。
  陈京领着几人到南越楼,一进门,古林风几人可都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他们立马意识到这个地方不同凡响。
  南越楼顾名思义,这里彰显的是南越的风情文化,就是那种小桥流水,雨打芭蕉的意境,另外还有南越木棉花,油纸伞,所有的装饰都是实景,整个南越的浓郁的文化积淀,几乎是一进门就扑面而来,让人一下就仿佛置身在了美轮美奂的南国之中……
  (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八章 沙明德和苗奇的机锋
  在极具南越风情的会所里面,奉上的是南越的经典菜式。
  四大名菜川、粤、鲁、淮阳,粤菜占其一。
  有粤菜不能没有海鲜,今天的菜式就是南越风味的海鲜,高档菜馆的贴心烹饪,加上这里优雅的用餐环境,一桌人吃得很愉快。
  淮阳淮江区委书记马空然是市委常委,是实权副厅级干部,所以在座的五个人中,陈京算是级别最低的干部了。但是一桌子人没有一个人敢轻视他的存在,甚至包括古林风。
  刚才在酒店门口偶然邂逅左帅,几人都明显看出来,陈京和苏北省委|书记沙明德关系绝对不一般。
  而沙明德以挑剔出名,尤其对干部要求极高,这一点在苏北是广为人知的。
  在苏北能够被沙书记赏识的干部少之又少,而能够被他赏识的干部,那必然是官运亨通。
  沙书记在全国所有的省委|书记中,就是以选材苛刻,同时又敢提拔干部著称。
  陈京能够和沙书记有如此良好的关系,那必然意味着沙书记很赏识他,这也足以证明他不会是一般的人。
  这一点就连古林风都挺羡慕陈京的。
  实际上,他对陈京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古林风认识陈京,而且两人现在有这么良好的关系,一切都是因为方婉琦。
  古林风没有妹妹,在他的眼中,方婉琦就是他的亲妹妹。
  方婉琦和陈京的婚姻现在是个传奇,一个京城大家的小姐,一个是一名不文的草根。
  为什么方婉琦就会选择陈京?
  对于这个问题京城有太多的议论了,古林风也是参与这些热议的人。
  虽然古林风不完全认同陈京和方婉琦结婚,是因为政治的原因。但是他依旧相信,陈京和方婉琦走到一起,对他的仕途是大大的有利。
  而西北系的年轻才俊中,也必然多一个陈京的名字。
  可是到现在为止,陈京并没有成为西北系的一员,他似乎很骄傲,又似乎有些不开窍,总和西北系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
  别的不说,如果陈京在岭南能够有西北系的大力支持,他现在会如此累、如此孤军奋战?
  但是……古林风有些一言难尽,而今天他也发现,陈京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般简单,陈京赫然有自己的圈子。
  沙明德的这个圈子肯定不属于西北系,陈京和沙明德关系如此近,是不是意味着他以后永远都不会向西北系靠拢?
  ……夜色撩人。
  岭南省委常委院在昏暗的路灯掩映下树影婆娑,远离这座城市的喧嚣和霓虹,在这里可以看到是月明星稀的自然美景,美到了极点。
  常委院一号楼戒备森严,在常委院中,只有一号楼门口有标杆笔直的武警岗哨,而这也让这里变得异常的庄严神秘。
  经常出入省委大院的干部都知道,一号楼就是省委|书记苗奇的住所。
  岭南省委|书记是高配的,省委|书记苗奇同时又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他即使省委|书记,又是国家级领导,所以他的身份是非常特殊的。
  今天一号楼里面灯火通明,这在苗书记家可不多见。
  所有的岭南官员都知道,苗奇的家门是最不容易进的。
  苗奇最反对的就是送礼这一套,他曾在多个场合交代过身边人,任何人任何情况下,谁都不能拎礼物进他的家门。
  在这一点上,苗奇显得很不近人情,这有点不像他平时的为人。
  苗奇绝对不是一个迂腐的人。
  苗奇执政风格很柔和,是那种抓大事,放小事的领导,他主要是抓干部,用他的话说,他的作用就是要把最合适的干部,放在最合适的岗位上。
  所以,有人形容苗奇的执政是润物细无声,是那种把控大局能力强,同时又特别善于处理复杂问题的领导。
  另外,苗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作息非常有规律。
  一般早上六点起床,前后不超过五分钟,晚上八点睡觉,误差也不超过五分钟。
  因为极其严格的作息时间,所有那些想来他家的领导干部,也不敢晚上来,生怕打扰书记休息。
  而今天晚上,苗奇一反常态的没按平时的作息时间作息,这只能说明他家里有重要的客人。
  能够让苗奇放弃休息接待的客人,在岭南省还没有这样一个人。
  很自然,今天他家的客人肯定不是来自岭南,而是来自苏北。
  苏北省省委书记沙明德刚来岭南,不顾舟车劳顿就第一时间赶过来拜访苗奇,苗奇比他的级别要高,所以他过来算是拜访领导的。
  苗奇的书房不大,但是藏书很多。
  在书房里面坐着,浓郁的书香的气息让人心里觉得特别的宁静。
  苗奇很爱读书,尤其喜欢读古书,他收藏的古籍孤本几乎占据了他书架的大半部分。
  苗奇个子很高,也很瘦,脸上双颊的颊骨高高的隆起,看上去是个很严肃的人。
  他最引人注目的是他的那双眼睛。
  他的眼睛不锐利,也不平和,顾盼之间给人的感觉就如同深渊一般深不可测,他似乎什么都知道,又似乎什么都不知道,他说话很和蔼温和,偏偏脸上从来没有笑容,这样的反差让很多第一次见他的干部,心中忐忑得很。
  在岭南流传有一个故事,说苗奇刚履新岭南的时候,他接见北粤的某个贫困县的县委书记,这位县委书记在他面前浑身冒汗,如坐针毡,甚至导致了他严重的失仪,当众放了好几个响屁,搞得场面非常尴尬。
  岭南民间讽刺这个官员,说他幸亏是空腹去见苗书记,要不然可能就不是放屁那么简单了,极有可能是大便失禁,那就真要闹天大的笑话了。
  这个事例也说明,苗奇虽然风格柔和,润物无声,他的官威还是相当盛的,气场极其强大。
  苗奇的书房就只有两个人,苗奇和沙明德。
  恐怕也只有沙明德才够资格进他的书房,而两人在书房秉烛夜谈,自然别有一番味道。
  苗奇和沙明德以前就认识,两人都有知青的经历,同时又都是以高龄参加恢复高考以来的首届高考。
  苗奇年轻的时候是个很执拗的人,他为了干出一番事业来三十多岁还没结婚,所以他顺利的上了大学。
  而那个时候沙明德因为娶妻生子了,被他考中的大学拒之门外,他最终没有上到全日制的大学。
  但是,苗奇和他的同学关系并未断,两人在中央党校地市领导培训班是同学,那个时候两人还同时参加竞选了班长,不过那一次是沙明德胜出,而苗奇则屈居了副班长的位置。
  因为熟悉,两人的谈话自然就免不了怀旧,倒是相谈甚欢。
  当然,两人也很清楚这次见面的背景,像这么高级别的领导的会晤,也绝对不会有下面官场那么多的庸俗客套,聊了一会儿往事,苗奇话锋一转,把话题引到了工作上了。
  他道:“苗书记,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应该是你在岭南工作的最后一年了!所以啊,在我看来,有些工作就不用那么较真。这一次我是怀着虔诚而来,我特别希望我们的访问能够学到真东西。
  岭南和苏北是兄弟关系,岭南是大哥哥,苏北是小弟弟,我们这一次就是来向老大学习来的,我们希望能取到真经啊!”
  苗奇微微皱眉,道:“明德,你少跟我来这一套。听你这口吻,好像我一直都是藏着掖着是怎么的?我实话跟你讲,这些年你们已经是青出于蓝胜于蓝了,你没听外面都在传,说你们苏北模式优于岭南模式吗?
  我就奇怪了,你来取真经,究竟是取哪方面的真经?”
  沙明德哈哈大笑,道:“在苗书记您面前我不怕扬家丑,现在我在苏北的工作是有苦说不出。现在我们苏北最大的问题是缺人才,我们官员中的人才很匮乏。
  你说奇怪不奇怪,这些年全国的优秀人才都往岭南来,怎么就没有去咱们苏北呢?”
  沙明德顿了顿,又道:“还有啊,在经济指标上面,我们和岭南老大哥之间的距离也还很大,外面说什么苏北模式云云,我看有炒作的成分。现在老美不是搞中国威胁论吗?
  我看啊,现在外面也有人在炒作苏北威胁论,苗书记,您难道还信这些吗?”
  苗奇轻轻的哼了一声,用手指着沙明德道:“明德,诛心啊,你尽是诛心之言。你这个做派可不好啊,这么多年了,你性格也得改改了。今天幸亏没外人在,如果有外人在,可有得你笑话了!
  你的意思我听明白了,你是在说外面的那些赞美苏北模式的声音都是我岭南发出来的,是我们在搞苏北威胁论,是不是?”
  沙明德连连摆手,道:“不能那么说,千万不能那么说!苗书记,我如果这么说,那肯定是不负责任!但是有一点让我觉得欣慰的是,我很荣幸被人惦记,被人威胁。
  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我们苏北工作干得不错啊,连咱们的老大哥都对我们重视了。
  我们尊重老大哥,你们重视咱这个小弟,这就是真和谐嘛……”
  (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九章 火药味很浓!
  苏北访问团赴岭南访问学习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有人关注,就有巨大的新闻价值,这几天岭南苏北访问团驻地外面的记者排成了长龙,只要从流年酒店出来的人,逮着就采访,也甭管采访得对不对,先采访再说,万一错了再换。
  当然,最备受关注的事件还是苏北省委书记沙明德在岭南的行程,以及他和苗书记的会晤。
  两位书记会晤会就哪些方面交流彼此的看法和意见,他们重点要探讨哪些问题等等,这些种种都被媒体广为揣测,然后大篇幅分析报道,吸引了很多人参与到其中来。
  而在这期间,苏北江宁晨报报道了一条新闻。
  新闻标题是《苏北需要多少年赶超岭南?——三年足矣!》。
  江宁晨报的这篇报道不是凭空臆断,无的放矢,而是他们采访了苏北省江宁市市委书记毛家青,然后根据毛家青的言论写的文章。
  当时记者问毛书记,问他苏北还需几年能够赶超岭南,是三年还是五年。
  毛书记回答说应该三年差不多,而且他还补充了一句,说如果从地区对比来说,粤州因为城市太庞大,以后的规划也不可能像粤州这样搞城市建设。
  从这个意义上说,江宁已经成为了全国首屈一指的发达地区,不输于岭南了。
  而江宁晨报的记者也是大肆发挥想象空间,最后写成了此文发表。
  这篇文章出来,受到了非常大的关注,各大网站纷纷转载,同时给地方电视台纷纷在新闻中介绍,苏北和岭南的第一次碰撞由此开始,火药味非常的足。
  这一次毛家青作为访问团成员参加了对岭南的访问。
  而因为这篇文章,也一下让他成为了记者们争相围堵的对象。
  可能考虑到文章影响太大,他在粤州被问及三年赶超岭南的问题的时候,他笑称说记者断章取义了,他希望是三年甚至更短。
  他作为苏北省的高级干部,当然希望苏北经济越来越好,这无可厚非,如果刻意炒作这件事情是没有必要的。
  因为一切都需要用实际成绩说话,在发展的道路上不相信浮夸风,不相信吹牛,他毛家青不是一个吹牛的人。
  他不解释还好,这一解释明显是柔中带刚,表面上说是希望,骨子里面傲气得很,一时岭南的媒体坐不住了,他们开始纷纷物色采访对象,然后也希望能够对苏北的傲慢进行一个有力的回击。
  而就在这个时候,媒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