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策- 第4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更显他果断厉害的是在处理陈立中的问题上,陈立中是公安局的副局长,而且是多年的副局长。
  就因为周国华的介绍,陈立中和陈京两人接触了几次,两人好像过从甚密,童小离感觉到了威胁,他便果断下决心,把陈立中这颗钉子给拔除了。
  他拔钉子的手段很狠辣,他把去年公安局处理的几个问题案件的责任全推到了陈立中的头上。
  可以说是屎盆子不断的往陈立中脑袋上扣,陈立中没有反击之力,最后他被市局通报,直接撤了副局长职务,给发配到下面的派出所当所长去了。
  童小离在用这样的手段证明自己在政法系统内部的威信,同时又是在向陈京示威。
  经历了这件事,陈京今天再看童小离这一副憨厚而真诚的笑脸,他内心是很感慨,也是很警惕的。
  童小离搞得场面很大,警察方队人人都是精英,陈京走到他们面前的时候,他们齐齐向陈京敬礼,个个都是英姿飒爽!
  童小离挨个的给陈京介绍主要的精英警员,有些因为工作出色立功的,他更是口中溢美之词不断。
  陈京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那些精英听到了童小离的溢美之词,他们脸上流露出的那种激动之色。
  陈京心中暗暗的冷笑,心中明白童小离今天是给自己下马威的同时,又在变向的笼络人心。
  “老童啊,实话跟你讲,以前相当长的时间内,我的主要精力都必须放到我们邻角的发展大计上。在这一块你是亲身经历过了的,我们内部有过矛盾,有过分歧,最后大家能够求同存异,一直走到今天,很不容易!”陈京淡淡的道。
  他顿了顿,笑道:“所以啊,因为大家的努力,我们有了空前的共识,那一块工作大局已定了,我才能抽出时间来咱们公安系统走一走,看一看!邻角要发展,政法系统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老童你肩膀上的担子不轻呢!”
  童小离连连点头,脸上笑容更浓,但心中却是暗暗警惕了。
  陈京这话说得委婉,但是要表述的意思却是相当的清晰。
  陈京分明时候他前段时间腾不出手来整肃政法系统,现在他已经把李国伟、姜伟这一帮刺头一一给摆平了,现在邻角他有了绝对的权威,在这个时候他要对童小离动手了。
  陈京就是这个意思,童小离能够感受到陈京言辞中那种赤裸裸的攻击性。
  陈京最近在海山风头很劲,他来海山干了很多海山政坛以前没有人敢想,也没有人敢干的事儿。他还得罪了海山一直没有人敢得罪的人,他本来无路可走,但硬是从人群中杀出一条血路来,童小离可是亲眼见识过陈京的厉害的。
  正因为他知道陈京手段狠辣,所以他心中才特别警惕,他今天向陈京示威,但换一个角度,又何尝不是陈京在向他摊牌宣战?
  童小离在陈京身上感觉到的是无比的自信,这种自信让人从内心感到凛然!
  (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七章 部长求上门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乔大林最近压力相当大。
  市里因为发展的问题被媒体质疑,海山市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正在饱受外界质疑。
  为了处理这次公关危机,乔大林最近腿都跑细了,但是依旧没能够彻底的解决问题,海山依旧还面临公关危机,而且新一轮的公关危机可能随时会到来,来势可能更猛,惊动的媒体可能更多,影响可能更大。
  乔大林就最近工作的事情向市委书记黄宏远汇报,黄宏远语重心长的给他叮嘱,让他要多想办法,多动脑筋。
  说海山人才济济,有很多能人、厉害的人物在社会的各个层面都拥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让乔大林多发动社会的力量,多组织方方面面的关系,找到正确的解决问题的路子。
  不仅如此,海山还需要继续加大媒体公关投入,要建立媒体公关的长效机制,要针对最近海山面临的公关危机做深刻的检讨,要从根儿上引起重视,要因此改变整个海山的宣传工作的方法和理念。
  面对书记的指示,乔大林根本就找不到合理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种种关系,他搞清楚省里胡俊中副书记在党群宣传工作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力。海山的问题最好能够引起胡书记的重视,如果他愿意帮忙,事儿解决起来可能就会事半功倍。
  和媒体打交道,乔大林不陌生,不夸张的说各种媒体从中央到地方,他乔大林就没有不熟悉的。
  不过熟悉是一回事儿,别人给不给面子是另一回事儿。
  对乔大林来说,省内省外,市内市外总有那么一小撮媒体说他们自命清高也好,还是说他们沽名钓誉也好,反正乔大林就是不能把自己的手伸进去,而这一些单位往往又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地方,是那些所谓的权威媒体。
  乔大林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他当然明白所谓的权威媒体,不可能真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
  权威媒体上面也有主管单位,也得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报道,乔大林没办法和这些媒体搭上关系,这是他个人能力问题,如果手上的资源更多一些,领导给予的支持更大一些,也许就是另外一个结果了。
  因为有了市委黄书记的明确指示,乔大林在工作上面也是被大开方便之门,他通过各种渠道开始深入调查这一次海山公关危机的根源。
  很快他就掌握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说法。
  他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这一次海山危机的背景是邻角的忽然崛起导致其和周边的区县关系急剧恶化。
  而这其中,尤其是蓝河区,蓝河区区委书记郑国华可以说是处处都针对陈京,他为了打压邻角,搞了非常多的小手段,甚至包括公开宣称蓝河要投资新建大型化工厂的言论。
  陈京和郑国华矛盾激化,就有人眼见有某省城著名记者频频到邻角调研,然后才有了一篇真正点燃这一次公关危机的文章。
  明显,这一次公关危机引发了一场不小的讨论,讨论的重点就是海山发展中邻角模式的优越性。
  邻角的发展走的是精细规划的路子,以行业为中心,把一个行业做精、做细、做强,这样的发展模式更有利于建立地区性的竞争优势,更有利于形成区域性的规模效应。
  而且因为政府的正确引导和规划,让行业的发展更加有序,更加的合理。
  这样的发展模式和海山传统的粗犷发展比较,立刻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很自然,海山目前经济实力比较强的几个区,尤其是蓝河就成了被攻击的对象。
  郑国华心高气傲,没有看清真正的形势就妄图反击,这一反击,引发的就是一场大危机……陈京和乔大林见面本以为是一场宴会,没想到到了酒店,他赫然发现就乔大林一个人。
  “乔部长,您这是……”陈京颇为疑惑的道。
  乔大林呵呵一笑道:“陈京老弟,今天我冒昧叫你一声老弟,也冒昧的请你吃这顿饭,我就是想和你聊聊天。来,来,坐,坐!”
  乔大林热情招呼陈京落座,今天他没有请一个人作陪,还真有一肚子话要跟陈京讲。
  陈京不是傻瓜,一看这架势他就知道今天准有事。
  果然,两人酒过三巡,乔大林就把话题扯到了这次媒体公关上面,说媒体公然质疑海山发展,打击面是不是太大了一些。海山能够成为岭三角地区的发展重镇,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也是经过了实践检验的。
  海山可能在发展上面暴露了一些问题,但是问题是否真有媒体报道的那般严重?还有,这些问题是不是真的不可解决?这恐怕是一个天大的问号!
  陈京一听乔大林这话,脑袋一下就懵了。
  听乔大林这么说,这一次的危机好像是自己挑起来似的,这个帽子扣得有些大吧?
  陈京忙道:“乔部长,实话跟您汇报,关于媒体报道的事情,我是真掌握不了的。我邻角的情况你知道,自从我们搞了一个特色发展,受到的关注比较多。
  省里有媒体对我们感兴趣,我们也是希望他们能够多深入了解我们,这中间产生了一些交往,但是交往并不太密切。
  至少我个人还有邻角其他的班子成员,这其中谁都没办法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和立场,这一点我是必须向部长您说明的!”
  乔大林愣了愣,旋即哈哈大笑起来,摆摆手道:
  “误会了!误会了,小陈!我并没有说是你在这其中发挥了作用,我只是跟你说一说实际情况。”
  他顿了顿,道:“实话讲小陈,今天我请你吃饭是有求于你。省里的权威媒体和分管党群的胡书记你都熟悉,我就希望你能给我引荐一下,现在书记给我肩膀上压的担子重。
  我却没有丝毫的头绪,实在是不好开展工作呢!
  所以啊,我就硬着头皮找到你了……”
  乔大林弯转得非常快,显然是有备而来。
  陈京一否认自己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他马上说自己是有事相求,这个转换出乎陈京的意料。
  但很快,陈京心中就忍不住嘀咕。
  俗话说会无好会,宴无好宴,这话简直是太对了,今天一顿饭,让陈京摊上了一个天大的麻烦。
  乔大林人家身为市委常委,放下了身段说有求于陈京,陈京怎么能拒绝?
  如果不拒绝,陈京又凭什么跟他引荐权威媒体和省城胡书记?
  南方日报陈京熟悉的就是唐玉一人,至于胡书记那边,他和胡书记的秘书蒋恒云倒是熟,和胡书记自己都还只是初步接触,就能有能力引荐人给他?
  陈京心中有些犯难,他也明白,乔大林这绝对是盯上自己了,如果自己还变招,他可能也会有后续手段!
  一想到这些,陈京心中就有气。
  海山出了这么多问题,让一个宣传部长负责全部吗?
  怎么就没见当事单位和个人犯难、犯急?遭质疑最严重的蓝河区区委书记郑国华干什么去了?怎么就没见他出面去处理这些个公关危机?
  陈京现在可不比刚来海山那个时候了,那个时候他对海山一无所知,可以说是相当的懵懂。
  现在他对海山的几方势力隐隐都有了一些了解。
  他能够感觉得出来,一次所谓的公关危机,引发的可能是不可预料的。有可能是一次政坛洗牌,也有可能将局面引向更复杂、未知的方向。
  时间不允许陈京多犹豫,他端起酒杯沉吟了一会儿道:
  “乔部长,您太看得起我了!既然这样,那行吧,我就把自己完全交给你指挥,你指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
  乔大林大声一笑,眯眼瞅着陈京,连连点头道:“好,很好!我就知道小陈你是性情中人,是不会见死不救的!”
  陈京回答得爽快,乔大林却对陈京高看了一眼。
  陈京做事很大气,不遮遮掩掩,不藏着掖着,事儿就是那个事儿,他陈京没有发挥过作用,但是他有能力发挥作用!
  陈京把这个意思表达得很清晰。
  还有,陈京不是一颗软柿子,海山的局面他看得比较透,对局面的走向他有自己的判断,这一点乔大林能够从陈京的言谈举止间就感觉到。
  但饶是如此,陈京也丝毫不惧,他在海山树敌多、树敌强又怎么样?
  他敢于亮肌肉,这一次他答应乔大林也是敢于亮底牌,作为一个年轻干部,有这个胆量不让人吃惊,让人吃惊的是陈京能够把这些事情的分寸拿捏得很好。
  “择日不如撞日,我们明天就进省城怎样?”乔大林目光炯炯,眼睛盯着陈京朗声道。
  陈京笑笑道:“乔部长不用急,明天咱们南方日报的知名记者唐玉过邻角调研,我安排一个时间,咱们一起吃顿饭!”
  他顿了顿,道:“乔部长,去粤州别人主场,到海山,我们主场,这其中的差别不用我说,您也是知道的,是不是?”
  乔大林愣了一下,旋即哈哈大笑起来,心情明显是一畅……
  (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八章 一无所获?
  虽然已经是深秋,但是南国的深秋并不见萧瑟,依旧阳光和煦暖如春。
  这个时节的白石山最美。
  秋季的山林干爽清幽,山上浓郁的树木更显苍翠。
  在白石山南麓,有红枫一片。
  枫叶如晚霞一般染透层林,整座山岚如同一幅彩色山水画一般美轮美奂,富有诗意。
  唐玉坐在陈京亲自驾驶的车上,将车的天窗打开,兴致非常的高。今天她的穿着一改平日的严肃,换了一套亮色的长裙,头发也没挽起来,而是随意的披在肩上。
  汽车在高速路上风驰电掣,风儿吹乱了她的长发,却吹出了她不同平常的卓越风姿。
  的的确确,今天唐玉的女人味儿很足,言谈之间让人感受不到丝毫女强人的犀利,唯有谈笑间女人的风情万种。
  按照约定,陈京陪同他游白石山,在这样的时候,唐玉出现在海山是很敏感的。
  但她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陈京也是硬着头皮相陪。
  陈京心中清楚,这一次海山的公关危机因为唐玉而起,唐玉调研邻角,把握住了邻角的优势,然后以邻角之长比其他地方之短,这一篇文章整治出来自然会刺激到某些人敏感的神经。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海山的公关危机真正的原因并不是唐玉的文章,而是海山内部那些神经敏感的人。
  陈京作为一个外来者,面对别人的质疑和挑衅,他更多选择的是冷静和隐忍应对,他心中一直就憋着一股子火儿呢!
  陈京需要隐忍,省里权威媒体会是陈京这样的脾性?
  让那些家伙吃点苦头,陈京是喜闻乐见的,这个世界弱者是赚取不了别人同情的,陈京要改变目前的现状,不能够一直示弱,该要强的时候,一定含糊不得!
  现在所有的人都认为海山的所谓危机是陈京一手策划的,面对这些质疑,陈京也没想过辟谣。
  别人爱怎么说随他们去吧,自己就弄个含含糊糊,似是而非又怎么地?
  陈京不得罪人,照样四面树敌,与其如此,还不如干脆四面树敌,说不定局面又不一样。
  “陈书记,白石山真美,白石山是我们海山甚至是岭南宝贵的一块净土,这太难得了……”唐玉颇富感情的对陈京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