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策》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官策- 第3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小老头连连点头道:“部长,咱和雅致沾不上边,橘子黄时就是秋将尽时,美是美,但是很短暂呢!”
  米潜微微的蹙眉,道:“你个老张头,在楚城生活了这些载,倒学了一身伤春悲秋的文人气了!真是让人觉得酸腐得很!”
  小老头哈哈大笑,引着陈京和米潜两人直往包房走。
  包房很简单,沅水山村的风格,窗户边上是用竹制的卷帘遮住,可以上下拉动,很古朴而富有地方的特色。
  另外,沅水多竹,房间里面的竹器很多,尤其是茶几旁边有一把竹制的躺椅,做工特别的精巧雅致,打磨得很光华,外面又透了亮漆。
  在现在这样的热天,不用坐在上面,老远的看上一眼,就感觉特别的舒适凉爽。
  米潜一进门,就坐在了这张竹制的躺椅上,他的手放在扶手上,轻轻的抚摸,道:“陈京,听说你很喜欢喝茶,在这里不用客气,你自己随便冲就行了,顺便给我也冲一杯绿茶。”
  在茶几旁边,电热水壶煮的茶水已经开了,在茶几下面,装着各种茶叶的精致小盒都有,陈京挑选了一盒绿茶,冲了两杯,用洁白的瓷器端了一杯给米潜。
  米潜摆手道:“放那里吧!”
  陈京刚刚把茶杯放好,咚!咚!有人敲门。
  门很快被推开,米潜从躺椅上竖起身来,陈京这个时候便看到了一个身材中等微胖,头发谢顶的男子从门口走进来。
  他一进来,看到躺椅上的米潜,脸上迅速露出了笑容,道:“部长,实在是不好意思啊,我来晚了一些,让您久等了!”
  米潜道:“我们也刚到呢!怎么?有什么大喜事吗?我看你气色不错啊!”
  米潜看向陈京,指了指来人,道:“小陈,他认识吗?”
  陈京忙道:“是沅水市的万书记吧?”
  米潜笑道:“眼力不错嘛!对,他就是沅水的万让民。”他扭头看向万让民道:“老万,这年轻后生就是我们组织部最年轻的部长陈京,现在主持的是干监处的工作。”
  万让民笑着冲陈京点头,道:“强将手下无弱兵,陈京处长的名气可是相当的响呢!”
  万让民和陈京握手,他的手很宽厚肥大,很有劲儿。
  万让民的名字陈京不陌生,全省那么多地市州,万让民是沅水市的市委书记,在楚江政坛,也算是举足轻重的一号人物。
  沅水市在整个楚江来说排在中流,不上也不下。
  沅水那个地方是革命老区,文化底蕴相当的深厚,民族构成也复杂、有特点,沅水的经济这几年发展很迅速,这得益于沅水那边水力资源很丰富,国家和个人先后投资新建了大量的水电站。
  另外,沅水的基础建设这几年搞得很不错,沅水通向周边地市实现了高速全贯通。
  而横贯楚江东西的高速主干道和铁路主干道也经过沅水,所以沅水市是楚西重镇,而万让民也被人戏称为“西天王”。
  今天吃饭都是沅水特色菜,鳜鱼掺了野菜做的干锅,土豆丝是煎饼的,小馒头是放在平底锅上煎的,还有红薯粉炒的鸡蛋,这一些都有浓浓的地方特色。
  陈京这才想起来,米潜最早是从沅水出来的干部,沅水市市委书记以前就是米潜担任的。
  米潜之后,又经历了一任,就到现在的万让民了。
  可以看出来,万让民应该算是米潜提拔起来的干部。
  陈京今天能够进入到米潜的圈子中来,这应该是米潜给他的一个积极的信号,这说明他对陈京的信任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了。
  而陈京通过今天的机会能够和万让民熟悉,这恐怕也是一次有意的安排。
  对米潜这样的安排,陈京觉得很高兴,陈京进省委组织部这么久,也就是今天,才真正得到了米潜的认同和信任,这算是对他在组织部工作的最大的褒奖了!
  当然,陈京也隐隐能感觉出来,米潜可能内心在酝酿自己的前途的问题。
  综合考虑此前米潜跟他说过要拆分干监处,又讲陈京的工作要调整,现在米潜让陈京见万让民,万让民又是地方的一方霸主。
  米潜这样的安排,不能不让陈京联想到自己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被下放的可能性。
  ……
  和米潜的饭局结束,陈京又急匆匆的赶到汪鸣风所在的“武陵山庄”。
  汪鸣风下放衡州担任副书记,市政府党组书记,市长候选人,这是典型的破格提拔,对汪鸣风来说,也意味着他的仕途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对于这一次提拔,汪鸣风从内心还是对陈京很感激的。
  不夸张的说,如果没有陈京处理衡州问题的成功,汪鸣风是不会有这样的机会的。
  而陈京在衡州问题上的成功处理,衡州市委书记孙千石得以保全,在这样的情况下,省委在斟酌衡州新任市长人选的时候,路省长的建议人选就是汪鸣风。
  路仲强建议汪鸣风,这就是他对沙明德的投桃报李,两位最高领导之间的默契和妥协,成就了汪鸣风。
  在武陵山庄,汪鸣风宴请的都是一众心腹好友。
  除了陈京外,省委秘书处的几个贴心的秘书,还有省城几个单位的一众二层骨干和副厅长,陈京在这个宴会上不觉得有压抑感。
  因为汪鸣风请的这些人,都没有楚江政坛很了不起的人物,而这其中,声名最盛的恐怕就要算陈京了。
  汪鸣风拉着陈京喝酒,两人一共举了三次杯,陈京感受得出来,尽管汪鸣风依旧风度翩翩,依旧表现得很沉稳低调,但是,他的举止之间,那种踌躇满志的味道还是掩盖不住。
  想来,衡州这个舞台是够大的了,汪鸣风在那个舞台上,应该可以一展其才华。
  但是陈京隐隐还是有些担心,衡州那个地方不好待,而且孙千石那个老家伙也太狡猾,陈京有些担心耿直的汪鸣风在衡州的奋斗之路可能比他想象的更是充满艰辛。
  而在这个饭局上,陈京还见到一个意外的人,这人就是台湾宏新集团的大陆区总裁邵铭。
  陈京第一次见邵铭的时候,那天是打高尔夫球,也就是在那场球上,陈京见到了欧念菁,实际上也就是金璐。
  在那场球上,陈京认识了陈之德,他也因此开始走进属于沙书记这一系的圈子。
  对邵铭这个人,陈京也是颇有印象的,作为楚江省的著名外资商人,而且是台商,邵铭在楚江是受到重点照顾的。
  宏新在楚江的健康发展不仅涉及到外商投资楚江的问题,而且还涉及到大陆和台湾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问题。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邵铭在楚江的地位远远超过了一个商人。
  他周游在楚江上流社会,游走于名流之间,很有手腕,也很有人脉。
  他主动端着酒杯过来和陈京敬酒,看来,在他的眼中,陈京这个楚江省政坛新崛起的未来之星,还是相当有结交价值的。
  他风度翩翩,一杯酒碰过以后,他笑道:“陈处长,最近可很少看您到球场上驰骋了,怎么了?工作就这么忙?”他满脸推笑,凑近陈京道:“陈处长我可跟你说,工作永远都是做不完的,可要保重身体啊,劳逸结合最是适合保养!”
  陈京笑道:“邵总风雅,我是远远及不上呢!”
  他和邵铭碰杯,心中暗暗的摇头。
  打高尔夫球是贵族运动,陈京现在的身份和财富还支撑不住他玩这样的运动。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的工作太忙,而且组织工作都是党内工作,鲜少和社会接触,也没有必要有太大交际面,像打高尔夫球这样的活动,自然也不可能接触到。
  说起来,陈京还真有些想下放了,在组织部做这样的工作,虽然是上颇有权柄,但是这类工作毕竟不关乎到一个地方的发展和进步,不牵扯到一方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更牵扯不到社会进步。
  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为官之人,又有几个不想执政一方,牧一方百姓的?
  (未完待续)
  
第五百九十六章 德水巨变!
  从德高传来消息,德高市委建议调整德水区区委书记高伯康的职务,调高伯康出任市政协副主任。
  省委批准了德高市委的建议,同时批准了德高市委提议的德水区区委书记由唐招招同志接任的意见,德高市委组织部遂发布任命通知,任命唐招招为德水区区委委员、常委、书记。
  这个人事变动在德水是引起了相当的轰动,唐招招一直以来在德水政坛声名并不显。
  而且在德水,唐招招一直都被高伯康压住,没有什么作为,现在高伯康忽然被调整,调到政协养老,唐招招借此机会顺利上位,这是很让人大跌眼镜的。
  但是对德高政坛研究比较深的人,德高班子内部的很多人对这件事还是看得很深入的。
  高柏康的失误,在于他在组织改革方面的保守,在组织改革这一块,高柏康不识抬举,德水明明被选定作为试点,但他却以种种理由推诿。省委组织部陈京为此大为光火,以省委组织部的名义免去了德水试点的资格。
  就因为这件事,高柏康在班子内部遭到了唐招招空前的反击。
  就在德水失去试点资格之后,德高的其他区县为了争夺这个资格,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最后澧河县、临河县、修梅县等几个北方的县城纷纷大胆的吃螃蟹,在各个层面开始走改革之路,在选拔任用干部方面、公选方面勇于尝试,可以说是吸引了很多的眼球,受到了不少的好评。
  而高伯康因为这件事被冠上了保守的标签,而另外,高伯康的风头受挫后,立刻又传出其在经济上存在相应的问题。
  纪委等部门介入调查,高柏康也确实被查出了一些问题。
  最后,通过德高市委的慎重考虑,才做出了调整德水班子的决议。
  德水主要领导的调整,出任德水区区长呼声很高的王学平并没有得到机会,而是被市政府办副主任侯夏泉抢得了先机,德高市委发布任命通知,任命候夏泉同志担任德水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
  德水区的唐侯配,进一步挤压了王学平的空间,王学平在德水的日子一下变得艰难了。
  唐招招和王学平两人同属于陈京一派的人。
  但是唐招招一直把陈京留的资源抓得很死,在那样的情况下,王学平倒向了高柏康这一边,完全摈弃了固有的资源。
  本来一度,王学平的选择被人认为是相当的英明。
  而在他的帮助下,高柏康也的确是迅速掌握了德水的局面,唐招招的空间一度被挤压,德水进入了高伯康的时代。
  但是现在,高柏康的时代过早的终结,王学平的仕途也是严重的受挫,人们在感叹政治变化莫测的同时,德高的干部对陈京的能量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有很多人为高柏康不值,高柏康的失败就在于他对陈京有猜忌之心以及在处理和陈京的问题上出现了严重失误,否则,他哪里会搞成现在这样的结果?
  德水出现这样的变化,陈京听了赵鞍山的汇报才知道。
  但是很快,德水唐招招就给他来了电话,在电话中,唐招招说区里有几个项目要进省城活动,唐招招和王清两人要进省城,两人希望陈京能够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他们想拜访一下陈京。
  在电话中,唐招招显得踌躇满志,他道:“陈书记,当年您在我们德水的时候,德水就是德高的第一。现在我们也要继续贯彻您的意志,充分发挥优良传统,我坚信我们德水能够永远的走在德高发展的最前列。”
  陈京笑笑道:“老唐,那些乖巧的话就不用说了!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什么贯彻我的意志这种话,以后可不能再说!”
  唐招招道:“陈书记,我说这话可不是讨你喜。借您的话说,一个班子是否有战斗力,主要就看班子的氛围好不好。现在我们德水的班子,就要营造当年那种团结向上的氛围。
  在这一点上,您留给德水的是宝贵的经验,这不止是我的财富,也是德水班子和人民的财富。”
  陈京道:“好了,好了!我只希望你能把德水搞好,这才是真实实在的东西,德水在你的手上,应该要有所突破,对这一点,我很期待!”
  接下来,唐招招又向陈京汇报了德水其他的人事调整情况。
  这一次,德水调整最大的是王清的位置,王清被确定为副处级,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
  对王清的进步,唐招招感慨颇多。
  当年他和王清是死敌,两人矛盾非常深,后来陈京慧眼识英才提拔了王清。
  而在陈京离开德水后,唐招招因为需要,打着陈京的幌子拉拢王清,两人一来二去,竟然关系越来越好。
  这一次唐招招上位,他带着王清进区委担任大管家,这个配合在很多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而几家欢喜几家愁,唐招招踌躇满志,王学平就笑不出来了。
  王学平也给陈京打了电话,但是在电话中,他的声音明显深沉不少,他道:“陈书记,我老王这个人最大的弱点就是不善逢迎,太实诚了,说起来很惭愧,同时也觉得辜负了您的教导!”
  陈京对王学平的心思吃得很透。
  王学平一直以来和唐招招都有争胜之心。
  在高伯康时代,王学平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在很多方面他都压唐招招一头,这让他很是惬意。
  但是现在,局面突然变化,唐招招一飞冲天,他王学平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对这样的情况陈京能说什么?他只能鼓励王学平,希望他继续认真工作,融入新班子中,发挥属于自己的作用。
  陈京告诉王学平,区委副书记是个很重要的位置,陈京当年在德水的时候,可不就是副书记吗?
  陈京对手下干部的一贯原则就是自立自强,陈京最不喜欢,最反感的就是下面的人一遇到困难就往上面跑,企图通过跑各种各样的关系把问题摆平。
  这在陈京看来是最没出息的!
  一个人遇到了困难,或者说一个强者遇到了困难,他们面对困难的态度是自强自立,勇于上进,通过自己的智慧和决心来破除万难,勇敢前进。
  现在对王学平来说,他的局面有些困难。
  但是这些困难都和他自身是有关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