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变态心理学研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文艺变态心理学研究- 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前面了。”第二天,有人在西门外的万流湖里,看见一具浮尸……

    陈士成的这些幻觉说明他处于异常的心理状态之中,说明他的心灵被功名欲、财利欲深深地毒害、扭曲到何等程度。显然,没有这样的幻觉描写,是不可能这样深刻揭露人物灵魂的底蕴的。

    在现代意识流小说中,这种幻觉描写更为常见。这里不妨摘引王蒙的中篇小说《蝴蝶》的开头一段为例。开头写张思远从山村回来,坐在小汽车里回机关去。作者是这样写的:

    那是什么?忽然,他的本来已经粘上的眼皮睁开了。在他的眼下出现了一朵颤抖的小白花,生长在一块残破的路面中间。这是什么花呢?居然在初冬开放、在千碾万轧的柏油路的疤痕上生长?抑或这只是他的幻觉?因为等到他力图再把捉一下这初冬的白花的时候,白花已经落到了他乘坐的这辆小汽车的轮子下面了。他似乎看见了白花被碾轧得粉碎。他感到了那碾轧的痛楚。他听到了那被碾轧的一刹那的白花的叹息。啊,海云,你不就是这样被轧碎的吗?你那因为爱,因为恨,因为幸福和因为失望常常颤抖的、始终像儿童一样纯真的、纤小的身躯呀!而我仍然坐在车上呢。

    在这段文字里,一朵颤动的小白花是作为心灵的幻象在他的眼里出现的。小白花在他乘坐的小汽车下面被碾轧的痛楚和叹息也是幻觉。但他坐在车上却是实觉。这里幻觉与实觉相混、相交,这是张思远的潜意识的流露。由小白花的惨遭碾轧联想到海云的凄惨命运,是由潜意识向意识的转化。从这里可以看到张思远的内心深处充满着对亡妻海云的负疚、悔恨和哀悼之情,所以这一段文字就是张思远这种心情的意识流描绘。而意识流又是靠幻觉来表现的。

    类似的例证是不胜枚举的。这表明幻觉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创作中是普遍存在的。在某种意义上,艺术作品就是艺术家的幻觉系统。

三、变态表现之二:想象、错觉和幻觉 2 虚静致幻(1)

    幻觉在两种情况下容易出现。一是在感官倦怠或身心闲逸之际。在所谓“清醒世界的边境与梦中世界的边境相连接时”,即处于又睡又醒、半睡半醒的状态时,这时最容易陷入沉思冥想、忘却现实而进入幻境。这是最好的创造时刻。所谓“凝神入混茫,万象成空虚”,便是此种虚幻之境。又如,当我们心地空明之时,小立窗前,远望外界实景往往不知不觉间忽觉渺渺茫茫,宛如置身上界清都,忘却尚在人世。这也是虚静致幻。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其中有想象,但又不止想象,“必须在想象中张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叶圣陶、夏丏尊:《读书与写作》第91页。在想象中张开眼睛看,即幻象,而这种幻象显然是在虚静状态下出现的。正如波德莱尔所说:“你聚精会神地观赏外物,便浑忘自己存在,不久你就和外物混成一体了。”《朱光潜美学文集》第一卷第43页。

    普希金有几行诗写到他在沉静中文思奔涌的情况:

    我常常忘记世界——在甜蜜的静谧中,

    幻想使我酣眠。

    这时诗歌开始苏醒:

    灵魂洋溢着抒情的激动,

    它颤抖,响动,探索,像在梦中,

    最终倾泻出自由的表现来——

    一群无情的客人朝我拥来,

    是往日的相识,是我幻想的果实。

    于是思想在脑中奔腾、澎湃,

    轻妙的韵律迎面奔来。

    于是手指儿忙着抓笔,笔忙着就纸,

    刹那间——诗句就源源不断地涌出……

    法国剧作家丘莱尔想写剧本时首先到空无一人的剧场去,他凝视着无人的舞台,他想象人们在舞台上移动。再以此想象为基础开始撰写剧本。“不过他写了擦,擦掉再写”,直到“疲惫不堪,以致精神模糊起来”,“于是,突然,开始出现幻觉,舞台上显出幻影,开始演戏了。当然,别人看不出台上有什么活动,而丘莱尔却仿佛观看实际的舞台,他感到舞台上的演员在清清楚楚地活动着。在明明白白地对谈着。丘莱尔全神贯注一丝不苟地记录着台词。就这样,丘莱尔的剧本写成了。”《怎样进行创造性思维》科学普及出版社1987年版第114页。这是逼真的想象导致的幻觉。其实逼真的想象就是幻觉。

    叔本华说:“吾人发现幻境之强正与吾人感觉之未受外界刺激成比例,长时期之僻静,如在监狱或在病室中,静寂、朦胧、幽暗——诸如是等,皆能引起幻想。”《悲观论集》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十四年版第63页。幻想如此,幻觉尤然。麦独孤(McDougall)证明视觉幻象可由凝视水晶球或堵住耳朵引起。在凝视水晶球时,受试者一般地可以转入催眠状态。因为这样的视觉,要求高度集中于玻璃或石英球的折射。其实凝视任何光滑的表面几乎都有同样的效果。凝视水晶球的视觉幻象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先在水晶球的前面设置一层屏障,弄得朦胧一些,犹如笼罩一层白雾,这样过了一会儿,就觉雾气消散,受试者于是看到了画面:这画面有时是各式各样的;有时是某种场景连续重复出现;出现最多的是,在水晶球中好似有小型彩色电影在演出,在不同的背景中,图像时往时来,时聚时散。其场景常常是幻想的,在另外的情况下,它们是如此真实以致使受试者觉得他是通过某些奇怪的望远镜偷看在某种距离之外的真实的生活。《变态心理学大纲》英文版第344—345页。麦独孤所讲,也是虚静致幻。感觉剥夺的实验(如将受试者限制在小室里的大型人造呼吸器中,以及在全黑的,或在有微光的、或在散射光的大水箱中,他们采取各种身体姿势:坐、躺或浮在水面,有些人将耳朵堵住,另一些人以单调而毫无变化的声音将听觉掩蔽)表明,受试者大多数自发地产生视幻觉。详见《感觉世界》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254页。所谓剥夺感觉就是排除外界的刺激使心里保持平静状态。现代心理学证明,在感觉剥夺的状态中往往发生自动催眠,“梦常在半闭的眼睛前荡漾”就是自动催眠,W赫伦做过这种实验,被试者在长期隔离,摒除了刺激以后,他们的思维内容逐渐改变了,“许多人开始看到‘意象’。一位男人再三地看到一棵树遮着一块岩石的景象;另一位被试者老看到一些婴儿的图片,而不能摆脱它们。有些被试者在他们醒着的时候,‘似乎在做梦’。”《生理心理学》第384页。亚里士多德指出:“求知是人类本性,我们乐于使用我们的感觉,就是一个说明;即使并无实用,人们总爱好感觉。”《形而上学》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卷一。感觉剥夺意味着停止接受信息,而这是不能忍受的,出现幻觉在某种程度上是补偿被限制的信息量。贝多芬耳聋后产生幻听就是补偿现象。中国古代文论、画论、书论都强调虚静的作用。陆机在《文赋》里提出:“伫中区以玄览”,中区即区中,谓伫立天地之中,而起幽玄之观览。意思是创作前必须净化思想感情以达到虚静境界,因而不受外物和各种杂念干扰,统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专一。苏轼解释说:“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他又说,“罄澄心以凝思,眇众虑而为言”也是同样的意思,“澄心”、“凝思”就是玄览虚静。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更明确地指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在虚静中,才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发生种种幻象。刘宋时期著名画家顾骏之“常结构层楼以为画所。风雨炎燠之时,故不操笔;天和气爽之日,方乃染毫。登楼去梯,妻子罕见。”他所以要躲在高楼里,正是为了保持虚静的精神状态。明代吴宽在《书画筌影》中分析王维的创作时说:

三、变态表现之二:想象、错觉和幻觉 2 虚静致幻(2)

    以余观之,右丞胸次洒脱,中无障碍,如冰壶澄澈,水镜渊渟,洞鉴肌理,细观毫发,故落笔无尘俗之气,孰谓画诗非合辙也。世传右丞雪景最工,而不知其墨画尤为神品。若行旅图一树一叶,向背正反,浓淡浅深,穷神尽变,自非天真烂发,牢笼物态,安能匠心独妙耶?

    这里说的“胸次洒脱,中无障碍,如冰壶澄澈,水镜渊渟”,正是虚静的心理状态。惟其虚静,这才能“洞鉴肌理,细观毫发”,“天真烂发,牢笼物态”。

    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也很重视虚静在创作中的作用。《晦庵诗话》中记载着他这样一段话:

    今人所以事事做得不好者,缘他不识之故。只如个诗,举世之人尽命去奔做,只是无一个人做得成诗。他是不识,好底将做不好底,不好底将做好底。这个只是心理闹不虚静之故。不虚不静,故不明,不明故不识。若虚静而明,便识好物体。虽百工技艺做得精者,也是他心虚理明,所以做得来精。心理闹,如何见得?

    明朝学者吴廷翰在《醉轩记》一文中,谈虚静致幻最为尽致,其言曰:

    吾每坐轩中,穷天地之化,感古今之运,冥思大道,洞贤玄极,巨细始终,含濡包罗,乃不知有宇宙,何况吾身;故始而茫然若有所失,既而怡然若有所契。起而立,巡檐而行,油油然若有所得,欣欣然若将遇之。凭栏而眺望,恢恢然、浩浩然不知其所穷,反而息于几席之间,晏然而安,陶然而乐,煦煦然而和,盎然其充然,淡然泊然入乎无为。志极意畅,则浩歌颓然,旅舞翩然、恍然、惚然、怳然,不知其所以也!童子谓吾曰:“翁醉矣乎?”是时也,四大浃洽,三极混融,万物酣畅,六合浮游,若登太和之堂,坐玉烛之台,而翱翔乎极乐之国也;若吸呼偃仰乎醍醐之岑,而泛醽醁之海也;若餐沆瀣而饱溟涬也。

    他写的是醉态,极迷离恍惚迷茫之至,但这不是酒醉致幻,而是虚静致幻。考夫卡用心理场的概念解释虚静状态:“设想你闲坐在山麓下或海滩上晒太阳。在这个时候万籁无声,心旷神怡。你无所事事,你的环境也好像一件软绵绵的外衣包围着你”,这时,“你的场是纯一的,你的心意是单纯的,你和你的场合而为一了。不动作,不紧张。其实,这种情景之下我与环境为一,我即山野的一部分,山野亦我之一部分。”《格式心理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第47页。这样,人就进入了幻境。许多艺术作品特别是书、画都是在虚静状态下发出种种幻象而创造出来的。所谓“澄观一心而腾踔万象”就指的这种情形。没有虚静的精神境界,不能排除各种身外之物的干扰,就不可能在想象甚至在知觉中涌现出千景万象。刘禹锡说得好:“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慧远也说:“故令入斯定者,昧然忘知,即所缘以成鉴,鉴明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而后“天地卷而入怀”。《念佛三昧诗集序》。内心虚静,才能洞明百物,使万象萌生,出现幻境。晚清况周颐对虚静在创作中的作用曾有一段生动的描绘:

    人静帘垂,灯昏香直。窗外芙蓉残叶,飒飒作秋声,与砌虫相和答。据梧冥坐,湛怀息机,每一念起,辄设理想排遣之。乃至万缘俱寂,吾心忽莹然开朗如满月,肌骨清凉,不知斯世何世也。斯时若有无端哀怨枨触(枨触,一触发触动——引者注)于万不得已;既而察之,一切境象全失,惟有小窗虚晃,笔床砚匣,一一在吾目前。此词境也。《蕙风词话卷一》。

    这段话描绘了意识和潜意识、实境和幻境的相交、相混、相融的状态,正表示了虚静的作用。而由虚静引起的“词境”即是美的意境,创造的意境。虚静所以致幻是因为在虚静中,意识的控制力减弱,因而潜意识得以涌现;自觉性削弱,非自觉性提高;常态心理放松,变态心理增强。这就为感情充分自由的活动创造了条件。

三、变态表现之二:想象、错觉和幻觉 3 虚静即脱俗(1)

    虚静的实质是脱俗,脱俗就是使心灵摆脱世俗的物欲、个人利害、势利及实用的束缚而获得自由的境界。不进入这种自由的境界就不足以言创造。叔本华说天才即纯粹的客观性,所谓纯粹的客观性,据郭沫若解释,“便是把小我忘掉,融合于大宇宙之中,——即是无我。”《文艺论集》第96页。这是彻底脱俗的境界。用詹姆士的话说,天才则是“用非常的看法去知觉的才能”,非常的看法即不用世俗的实用或实利的态度去知觉世界。美国心理学家乌特洼说,天才好比儿童的游戏,儿童对东西的兴趣,不是为其有实用,用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方法,他的兴趣在物自身,所以天才的活动实在是游戏,而游戏的进行是由于它自身固有的兴趣而不是它以外的什么动力,游戏是情不自禁,一往情深地找寻心灵的归宿。《动的心理学》商务印书馆1923年版第188页。他们的意思与叔本华所说纯粹的客观性是相通的,用这种态度去看事物就是不受消极的心理定势的左右,不戴主观的实用的有色眼镜,这样才能看到事物本身的内在价值,而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一点,爱因斯坦讲得最好,他指出:“把人们引向艺术和科学的最强烈的动机之一,是要逃避日常生活中令人厌恶的粗俗和使人绝望的沉闷,是要摆脱人们自己反复无常的欲望的桎梏。一个修养有素的人总是渴望逃避个人生活而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的世界。”《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第41页;着重号为引者所加。“客观知觉”也就是“纯粹的客观性”和“用非常的看法去知觉”或用游戏的态度去知觉的意思。他们的看法如此一致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只有这样地去知觉世界才能有所创造。例如居里夫人对镭的知觉就纯粹是客观的、非常态的。在她看来,镭是化学元素,有其特有的属性,而不是价值连城的财宝,把镭看成财宝就歪曲了镭的内在本质和价值,是用世俗的态度去知觉的结果。而人们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