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釋- 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斌宗法師講述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般若心經要釋總科分判表
前言
甲初:經睿
甲二:譯人
甲三:正文
結論
本經五重玄義
附裕
自跋



序 
    中國從古以來,就是信教自由,所以並洠Фㄟ^什麼國教,實際上卻是把佛教無形的成了國教。就把這本般若波羅密多心經來說,差不多是家家都誦,人人皆知。這同彌陀觀音兩句拢栆粯拥钠毡槿碎g,我想定為國教的宗教,人民尚有信奉不信奉的歧異,恐怕還比不了中國人人心目中有心經的普遍。這樣看來,說佛教是中國無形的國教,還有什麼不可?但是為什麼心經與中國有這樣大的因緣?也不妨加以探討。 
    有人說:中國人的根性好尚文辭,又歡喜高超的理論。可是不論文章言語,最崇尚的是簡要詳明,還得含義豐富。果是這樣,除了心經以外,還有那一本經合這幾個條件?從知這本經是極合中國人口味的,所以纔有這大的權威。又有人說:中國是家家觀音,若一問觀音的經是那一本,卻張口結舌說不出來。不錯,法華普門品就是觀音經,不過他的篇幅太長,就有些人念誦不便,那能比了這二百六十字的心經便易,而且開口第一句,就是觀自在菩薩,所以這本經的普遍,自是觀自在菩薩的威德。我想甲乙兩說都有至理,何妨合起來看,不問誰的精確,總是這本經的普遍性,卻是無可否認的! 
    憨山大師云:「誦經容易解經難,口誦不解總是閑」。請問這本心經,雖然多能上口,要說到「解」上,只怕萬分之一的人也找不出來。真的,這話並不奇怪,就拿在下來說,固然是個鈍根,卻也有三四十年的學研,真說到「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四句,口頭上也會取捨前人的唾餘,講說的出來,也不過是比著葫蘆畫瓢。若向心裡一問,仍是迷迷茫茫,一團雲霧。這話似是講的太深了,就不說心中真能了悟,只求能把名相,一句一句的分晰清楚,萬分之一的人也是找不出來。 
    要不相信,請把這本經裡包涵的名相,摘出來看看就知道了,甚麼五蘊、一切苦、二諦、十八界、十二因緣、四拢B、六度等,任何那一條要解清楚了,不得講上幾天。若對佛學洠в猩羁痰难芯浚文苤肋@些話怎麼講?況且這裡邊又含著許多修持的方法,如甚麼止觀、參轉、念想等,要不把禪、相、淨、密、各宗弄明白了,對於這本經是不能問津的。 
    不錯,這本經有不少的人來裕Ы膺^,就古裕дf,有名的也有五十種上下;今人的裕В筒恢鋽盗恕W屑毧磥恚@些裕Ы猓皇侵v得太深,就是講得太細。在從前已經有人說:看裕Ы夂孟癖冉浳倪難懂,到了現在,就更難上加難了。為甚麼這樣說?因為裕Ы饨y是文言的緣故,便成了現在讀者的攔路石。臺省在日本統治的五十年間,中國文字固然受了限制;內地從五四邉右詠恚虻咕裝書,提倡白話文,也有三十餘年之久,五十歲以下的人,能深通文言的,實在也是少數了。所以這本經,雖有許多裕Ы猓粸槲淖值睦щy,眾生也就得不到利益了。 
    斌宗老法師,誕生在臺灣,是天臺宗的泰斗,深入法華三昧,幼年的時候,枺毡荆鬟'內地。遍參知識,不但學問淵博,戒德莊嚴,那副慈悲度世的心腸,也是少見的。老法師曾在江南各大叢林歷充經筵主講,契理契機,辯才無礙!每講一次經,都有不少的人感動,皈依三寶。近年忽患血壓高病,椋шP潛修,總是菩薩願力無窮,誰知抱著病,椋Я岁P,還是忘不了度眾。 
    這本經的白話裕Ы猓褪窃陉P裏邊著的,本來老法師早有一本文言裕У男慕洠瑯I已是風行全國了。為甚麼忽然忘了身命,又發起悲憫心來,嘔這心血?也就是見到現在的眾生,根器與以前有些不同了,度化眾生,自然得顧懀У狡趵恚谄鯔C一方面,也是更要得顧念到的!這樣,就不得不善巧方便,再改用白話來寫這本經裕А!
    這件事確是甚不容易,第一難睿墙浿械男g語,要用簡單白話來說,若不絞幾番腦汁,那是決辦不到的。第二難睿抢戏◣煹难獕赫撸鹾迷偈褂媚X力,令這血壓繼續的向上增長?這真是為法忘身了。第三難睿钦f到文字善巧,在一般學佛的中間,也還找的出人來擔當這事。可是裕Ы洠皇侨囄淖郑菬o戒、無德、無修、無證的來寫,讓他說得天花亂墜,那總是遮著一層靴子,搔不到癢處。又何能得到眾生的尊重?得到諸佛諸天的護持,極希望得到讀這篇經裕У娜耍麟y遭想,作希有想,因文字般若得解以後,再進一步去行持,方不辜負佛恩,方不辜負老法師的慈憫。 
                  中華民國歲次壬辰菊月菩薩戒弟子稷門李炳南序於臺中四無量齋
 
************************************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樱āo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訶!
 
************************************

般若心經要釋總科分判表
 
              ┌初明能觀人  ┌初遣執
              ├二明所修行  ├二顯性
            ┌┼三明所觀境┌┼三破妄分三=戊───────────────┐
            │└四明所得益│└四證果分二=戊─────┬初明菩薩得斷果    │
            │            │                          └二明諸佛得智果    │
            │            └──────────────────┐        │
            └────────────────────────┐│        │
                                              ┌初總示菩薩修  ││        │
                          ┌初顯說般若分二=丙┤證境界分四=丁┘│        │
            ┌初經睿     々Α                 々付斆靼闳粽妗   々Α       々
大科分三=甲┼二譯人      │                    空實義分四=丁─┘        │
            └三正文二=乙┤              ┌初出名嘆益                    │
                          └二密說般若分二┴二正說咒語                    │
            ┌──────────────────────────────┘
            │                                            ┌初對迷心重者破五蘊
            │┌初破凡夫我相分三=己───────────┼二對迷色重者破十二入
            └┼二破二乘法相分二=己┬初破緣覺十二因緣法  └三對心色並迷者破十八界
              └三破權教菩薩法相    └二破聲聞四諦法
 
************************************

前言 

    在一般講經的慣例上,都有所謂,經前的「懸談」或「提綱」,如天臺的五重玄義,賢首的十門玄談,及其他。若照現在一般學佛者的心理和環境,似乎無這一套的必要。可是臺灣處於海陬孤島,佛法衰微。向乏講經機會,對於這些談玄判教的風味,也許未嘗領略,因此我們無妨來把它介紹給大家認識一下。 
    然而要根據那一宗來講呢?我雖禪參臨濟,教卻學習天臺,現在就把天臺的五重玄義來談談吧!(五重玄義見本經附錄,因恐初學厭繁,故別刊經末。) 
    這部般若心經,在我們中國佛經流通方面觀之,可說是「風行天下」的,並且持誦者亦多,其普及程度確乎在「金剛」,「彌陀」之上。雖然言簡文略,只此二百餘字,但是含義卻極廣博而精深。它在一代拢讨械牡匚唬偹闶且徊亢苤匾撚新曂慕浀洌涣倬戆闳艚浀漠斨校渥詈喞ㄇ幸峋V契領者,當推現在所講的這部心經了。 
    它是給一切眾生,打破迷情妄執,啟示解脫法門;處處即色明空,層層破妄顯真,乃至廣闡諸法皆空之理,從世間有情的五蘊,一直空到出世間的無智無得。因為空得這麼徹底,所以能夠不取一切相,以其不取一切相,所以能夠即見實相。 
    實相者,即是我們個個本具的真心!迷了它便為眾生,悟了它即是諸佛菩薩;迷則生死無盡,悟則究竟解脫。 
    般若是發掘實相,解脫生死的一種最完善的工具和方法!我們不想求證實相,解脫生死則罷,如果要的話,那就不得不從這部經典裡去努力進取了! 
    你們這次發心舉辦講演這部般若心經的法會,總算很有意義的!而我呢,也覺得這是一種很興奮而樂為的事情。話說多了,現在要來開始講入正睿

************************************

正釋
 
    當分做三階段來講:一、經睿赴闳舨_密多心經」八字。二、譯人——「唐三藏法師玄奘譯」八字。三、正文——「從觀自在菩薩起,至菩提娑婆訶」。共二百六十字。 
    先來解釋經睿S腥苏f:經睿齺K不是正文,怎樣也要去解釋它呢?因為睿且唤浀目偩V、經為一睿膭e目,若經睿靼字幔憧闪私饨浿写笠狻H缇W提其綱,則眾目自伸,若衣挈其領,則群浚刂薄R虼斯视兄v釋的必要。

    甲初:經睿侄页酰悍轴尪汉厢專ㄒ韵戮来硕ú涣沓隹颇浚
 
    【原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分釋】般若波羅密多心經,此八字為一經的總睿掀咦帧闳舨_密多心,是別睿ū窘泴S弥瑒e於他部故),下一字——經,是通睿ㄅc其他諸部,通稱為經故)。現在將總睿俗址肿魉亩蝸碇v:一、般若,二、波羅密多,三、心,四、經。 
    一、般若:此是梵語(即印度話,因印度人自稱是梵天的苗裔,故其語稱為梵語),譯為智慧。怎樣不直譯之,而仍存梵語——「般若」呢?以其在中國洠в邢喈數拿~可以代替,雖意譯為智慧,實則未盡正確。智論這樣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湵〔豢梢苑Q。」因為通常的所謂智慧者,乃不足以表顯般若的含義,尤其是世人每每以為聰明就是智慧,若翻之則與彼混濫,而失卻般若殊勝義。為了表示這種智慧的特勝,所以沿用原音——般若,而不直譯為智慧;此即五不翻中尊重不翻,及四例翻經的翻字不翻音的意思。其實般若當譯為妙智慧,或真智妙慧,以揀別世人所稱的智慧,才為完善而恰當的!世人雖也各有他的智慧——如一般大學問家,大藝術家,大哲學家,這都是世人所公認是智慧的結晶。若在佛教眼光視之,不過是一種世智辯聰。雖然科學發達,物資文明,能創造飛機,發明無線電等,此乃世間有漏智所成的有為之法,總不能令人明心見性、了生脫死,獲到究竟安樂。且於其中卻含有能使人發生一切煩惱和痛苦的可能;乃至用之不當,則能造出許多害人、害世的巨禍來(如原子彈等)!故世間的智慧是一種邪正兼雜(用於正途則正,用於邪途則邪),利害參半(善用之則有益於人,惡用之有害於人)。因為它——世智,是由第六識妄心分別出來的一種妄知妄見,是不實,是污染,非純善,尤其是有限的。事實只可稱為知識,確洠в挟數闷鹬腔鄣馁Y格,那裡更談得到妙呢?至於本經所說的般若妙智慧,那就不同了,它是自性中本具的一種無漏智,完全由真心流露出來的,是離過絕非,是正常,是真實,是純淨無染,是唯正無邪,並且洠в懈F盡的。人們能夠用了它,非但能令自己斷惑證真,離苦得樂,且能普度眾生同超生死苦海,同登安樂彼岸;這就是般若妙智慧的特色,豈可與世智辯聰同日而語哉!智論云:「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有上」即此意也。故世間的有漏智,與本經所說的般若智,真是天壤懸殊! 
    基於上面所說的幾點理由,故不譯,以表尊重。茲把四例翻經,及五種不翻列表如下: 
     ┌一、翻字不翻音—般若二字及一切神咒等。
四例翻經┼二、翻音不翻字—卍字等。
       ├三、音字俱翻 —純粹譯成華言之經典。
     └四、音字俱不翻—梵本(非但音不翻,字亦不翻)。
 
    ┌一、多含不翻—如婆伽梵(佛之尊號),含六義:一、自在,二、熾盛,
        │    三、端嚴,四、名稱,五、吉祥,六、尊貴。
        ├二、秘密不翻—神咒。
五種不翻┼三、尊重不翻—即般若等。
    ├四、順古不翻—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等。
    └五、此方無,不翻—如菴摩羅果等(菴摩羅果譯為「無垢清淨」,是印度
              一種果名,如林檎,食之可除風熱)。 
    現在先來把般若——智慧,的意義略釋一下:明白真理,認識事實,叫做智慧。通達有為之事相為智,通達無為之空理為慧;智有照了的功能,慧有鑑別的作用;智能明了諸法,慧能斷惑證真。又智明外境,慧明自心。所謂能勘破世間諸有為法,內而自己四大色身,外而一切萬有,皆是緣起幻相,洠в袑嵎▽嵨遥^之智;了悟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之妙理,證同人人本具的不生不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