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证明同人]梦国殇 作者:吴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记忆的证明同人]梦国殇 作者:吴骅-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
  
  
  
  两天前。
  
  1943年5月16日,淮南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四军二师六旅旅部。
  
  秦涛站在旅部办公室外面。
  
  “报告!”
  “进来。”
  “是!”秦涛在谭希林面前站定。
  
  旅部里难得的有很多人,秦涛定睛一看,居然六旅下面的团长营长都在!
  开会?
  
  这是他第二次见到谭希林。
  
  上一次是两个月之前,那个时候他才知道他现在的上司是谭希林。
  
  “这两个月的一营营长,干的不错啊!”谭希林注视着秦涛。
  “谢首长夸奖。”
  “我听人说,你的一营,人不多但是作战能力都很强。你来了之后,训练有方,一营尤其擅长夜攻和奇袭,是不是?”
  “应该做的。新四军的建制没有八路军齐全,而且淮南根据地的地势,非常适合有利的游击战。”
  “游击战是新四军的传统。”谭希林微笑,“虽然运动战才是主力,但是不同地形需要不同的分析。你,是很好的人才。”
  
  秦涛有点惊讶——一般要是这么说,就是要升官了!但是……
  
  “怎么?”谭希林看着他的表情。
  “我、有点惶恐……”
  “哎~我说秦涛啊!”谭希林绕过办公桌,来到他面前。“你和谁学的这么文绉绉的?我两个月前见你,说话可不是这个味道,吊儿郎当的老油兵。”
  “呃……”周围传来几声闷笑。
  “听说,你自己弄了个政委?政委来了之后新兵的训练都挺在行的。”
  
  秦涛听的是浑身一阵冷汗:他,一直受到监视……也是,想来他过来的时候那一身奇怪的装备,能在这里干,当然不能不防。
  
  “是……”秦涛点头。“他叫周尚文,本地人,33岁,26年上了黄埔军校,参加过淞沪会战,受了重伤退役了,后来就一直在这个附近居住。”半真半假的说辞。
  “哦?上过黄埔军校?怪不得会练兵,是个人才啊……”谭希林点头,摸着下巴。
  
  “他身体不好!”秦涛一皱眉头:不是想抢人吧……
  “啊?”
  “他受过重伤,伤好了,但是身体一直不好。所以,认识他之后就让他留在我那当了政委,我刚好缺一个政委嘛!”
  
  “…………”谭希林高深的看了他一眼,“秦涛,我没有想跟你要人。”
  秦涛腹诽:谁信啊!防患于未然!!
  
  “秦涛。”
  “到!”
  谭希林指了一个位置:“坐。”
  
  “同志们,这次找你们来,是要开一次会议。”谭希林开始讲话,“为贯彻中央关于根据地实行一元化领导的指示,上级决定撤销津浦路西联防司令部,成立路西军分区,由六旅兼任。我任旅长司令兼政委,张翼翔同志任副旅长,陈庆先同志任副司令,黄岩同志任副政委,朱绍清同志任参谋长,邓少东同志任政治部主任,萧学林同志任政治部副主任。下辖十六、十七、十八三团【注2】,五个县总队和一个独立团。另外,由于日军的扫荡清剿行动,双方虽都有损失,但是我旅自1941至今,建制经过长时间的战斗,已经有损伤和混乱。现在日军攻势稍缓,我们需要重新安排团一下的单位。”
  
  “兰祥。”
  “有。”
  “六旅十六团团长。”
  “是。”
  
  “余明。”
  “有。”
  
  ………………
  
  “秦涛。”
  “有!”
  “合并十六团二三营,独立团一营,擢升六旅十八团团长。”
  “是。”
  
  ………………
  
  “会议结束,秦涛留下来。”
  “是。”
  
  …
  
  “旅长。”
  “秦涛啊。知道我为什么要弄十八团吗?”
  “报告,不知道。”
  “因为你特殊。”
  “…………”
  
  谭希林瞅着他,乐了。“你的夜攻、奇袭能力,基本上抵得上国军的特种部队了。”
  “…………”咽了咽吐沫。“我……”
  “你的来路我不想追究,但是既然是投奔了我们。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是!”
  
  谭希林摇摇头,这个鬼小子!!不过,考察了他足足5个月,他真的没有露出一丁点的特务马脚,如果,他是特务的话。
  他背过身:应该不是,若是特务,也没有必要来淮南根据地来白白潜伏五个月,又出生入死的帮他们打仗练兵。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革命就是把脑袋拴裤腰带上,是个人才,就值得他赌一把!
  
  秦涛暗暗抹了一把汗——当一个指挥者把他的背部对着他的下属的时候,说明,他已经对他有了一定的信任,至少,是把他当成“下属”而不是“嫌疑犯”了。
  
  “我成立十八团,给你的三个营,除了你自己的一营,十六团的二三营都是老兵,但损失的厉害,重新编排,希望能够有点用处。”
  
  说到底,其实……秦涛想:还是把他的一切能知道的都挖了个透——要不,也不会因为他的能力,特地给他老兵,组一个十八团了!!
  
  “是。”
  
  “至于你的副团长。”谭希林转过身,来到秦涛身边。
  “黄石。”
  “对,那就黄石吧。”
  
  “不过……”
  “周尚文训练新兵有方,我们新招了不少新兵。”
  “…………”
  “呃……”
  “秦涛,我保证,你要是再这么护着,我还真抢人了!那个周尚文是哪路神仙,你这么宝贝?”
  
  秦涛灿灿的笑——其实,他潜意识的,已经把周尚文划到“自己的”这个范畴,而特种兵的恶习,向来是“抢人”,哪有“让人抢”的理?
  谭希林挑挑眉毛,好气又好笑——这样的秦涛,一看就是八路的土匪性子,还真不知道是打哪儿来的。算了,就当天上送他们六旅一个人才吧!
  
  “十八团政委,姜恬。参谋长,周尚文。”
  秦涛两眼放光的看着谭希林,参谋长……
  
  “给我好好干!!”谭希林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
  “保证完成任务!!”
  
  
  
  是夜。
  
  周尚文静静的躺在床上。一天的训练结束了。加入了原十六团二三两个营,虽然是老兵也有姜恬的帮助。但是还是很累。
  左手轻轻摩擦着右腕——那里,有很深的一道伤痕,是割腕留下的——丑陋,深刻。如果不是手腕上有这么一道烙印一般的疤痕,周尚文甚至会以为仓津岛的所有,是一场梦……
  
  他看着天花板——不是不睡,而是不舍得闭上眼睛了。
  人也许只有死过一次,才会知道健康和生存是多么的宝贵。
  
  然后,眼前突然浮现出来一张大大的笑脸。
  
  秦涛。
  
  那个与众不同的人。
  那个知道他的来历也感觉和见过共军军官完全不同的人。
  
  周尚文有点想笑:明明是个站在那里霸气傲气立刻有震慑的人,笑起来却像个孩子一般的真诚。打仗的时候习惯用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回报,可一旦洗去硝烟,却让周尚文有一种愿意去亲近的感觉。
  
  那个人……
  
  他想起来两日前秦涛一从旅部回来就把他拉到一边。
  
  “尚文!”没什么形象的感觉。
  “恩?”
  “操练了一个早上,你不累啊?”
  他摇头:“这种强度……”
  
  秦涛翻了个白眼儿,敲了敲周尚文的肩膀:“看看你这皮包骨头的样子!”
  “什么事啊?”
  
  有的时候,习惯是一种可怕的东西……
  
  “你啊,现在是我的参谋长了!”
  “啊?”
  “我啊,现在是十八团的团长了!而你,是我的参谋长。”那样的开心,那样的义气风发。
  
  七分桀骜,两分得意,一分天真。
  
  让周尚文回想起来,不觉在脸上浮现出一丝微笑……
  
  他隐约感觉到。
  秦涛……
  会是在他生命中,有些不一样的一个人……
  
  周尚文突然对他“新的生命”多了一丝除了抗日之外的……期许……
  
  他小小的打了个哈气~
  
  …
  
  一个新的开始,是不是会意味着有一个不一样的结局?
  
  TBC
  
  【注1】:六旅改编的确切时间是1943年3月。笔者为了行文需要,将其推迟了两月。
  【注2】:六旅1943年改编,下辖十六、十七团,五个县总队和一个独立团。十八团属于杜撰产物。
  




第五章  出征

  
  6月初,天气越发的热了起来。
  
  十八团的校场上的操练声却没有停下来。
  
  短短的一个月,十八团的进步突飞猛进。
  
  老兵们被黄石和姜恬一个白脸一个红脸折腾的死去活来,单兵素质却一个个飙涨,一开始的不服气都在黄石和姜恬的单人格斗示范中销声匿迹,大家拼比着努力。秦涛看的满意,索性放手让两个人折腾个够本——黄石是爱玩,而姜恬是不得不陪着黄石玩。周尚文每每看到他们的训练,都有皱眉头的冲动。可是,风里来雨里去贯的老兵油子给他们这种操练方法一弄,看着成绩,周尚文出乎秦涛之外的没有说什么。
  
  秦涛也乐得跟在周尚文身后和他一起操练新兵。
  看看传说中的“孙氏操典”实践出来是多么的神奇。
  
  确实相当的神奇。这批新兵愣是给周尚文带的“血性”,却没有一丁点儿的“焦躁”和“冲动”。“血性”是年轻人和战士保家卫国马革裹尸的勇气来源,而“焦躁冲动”则是不必要牺牲的诱因。两者看起来也许很相像,但是本质却是完全的不同。
  周尚文成功的区分了这样的不同。
  真是是什么样的将带出什么样的兵!周尚文耐心扎实结合上了“孙氏操典”,再度让秦涛刮目相看。
  
  秦涛越发在周尚文身上发现一些让他吃惊的东西。
  比如,其实,原来他刚认识他的时候,虽然带着“欣赏”和“崇拜”,但是秦涛还是有一点看不起“文人气质的士兵”的。
  
  你说,兵就兵嘛!
  整那么多花花道道干什么?
  虽然放在周尚文身上,出乎意料之外的和谐,但是秦涛还是有一种违和感。
  
  也许真的就像是谭希林骂他的一样:“你小子这个有文化的聪明土匪!!”土匪嘛,再怎么有文化,秦涛身上还是有那么一股子“匪气”的。
  
  他想,如果不是因为这个是周尚文的话,他才没有那个闲情逸致半夜爬起来去看他有没有好好睡觉,陪他下棋,听他颂词呢!
  秦涛在不知不觉之间,心态上,起了一丝微妙的变化。
  
  其实,他跟在周尚文后面练新兵,倒是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周尚文,一旦认真起来,是个很不要命的人。
  
  他是一个好长官。
  他的兵练什么,他同样也不会放松自己——按周尚文的原话就是:“我要是不比自己的兵强,我有什么资格当他们的长官?”
  而结果就是,周尚文在训练的时候,逼的最紧的也是他自己。
  
  然而,最让秦涛担心的是周尚文的身体素质。
  
  一开始的时候,秦涛还诧异过周尚文这样的身体是怎么当兵的,虽然他们初次的相遇是他突兀的出现在李春的家里。秦涛用了突兀这个词——因为周尚文的气质衣着,一瞬间就泄露了他不可能在一个乡村之中生活。
  有了自己的经历,秦涛甚至可以肯定周尚文的到来也是一种……恩……不同寻常吧。
  
  秦涛看见过周尚文身上的伤。一个小小的意外,想找周尚文讨论公事,习惯的没有敲门就冲进了参谋长的房间。然后他看到周尚文在擦拭身体——单薄,消瘦,但是挺拔。层层叠叠深深浅浅的伤痕遍布了全身。甚至超过了他这个特种兵出身的人。
  
  猛然惊觉。
  
  是的,他记得周尚文说过,他参加过上海保卫战,就是淞沪会战。
  
  一晃而过,但是秦涛依旧看到了周尚文右手腕上那道扭曲的,深刻的伤痕——那是数次划伤才能带来的痕迹——一般,只有……割腕。
  他装作没有看见,周尚文没有穿过短袖的衣服。
  所以,秦涛当作什么的不知道。
  
  从1938年到1943年,或者某些更多的秦涛无从得知的年份中,透过那纵横交错的伤痕,这个男人又经历过什么?
  
  有一点,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在秦涛心中撞击着。
  偏心弹一样的左窜右跳,却无法找到一个宣泄的出口。最终,还是沉积到了心里。
  
  秦涛忽然希望想,有一天,周尚文愿意告诉自己。
  
  告诉他什么,他也不知道。他想知道什么,更是不知道。
  
  就这么突然。
  在那一瞬间,单纯的希望。
  
  周尚文,愿意“告诉”他……
  
  
  
  1943年7月。
  
  谭希林得到消息,日寇准备发动对淮南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全面清剿。柿子捡软的捏,新四军比八路军好欺负,而这个时期,只要打开淮南抗日革命根据地这个缺口,日军就还有南下与从缅境打过来的日军汇合【注】,吞了中国的东南一角!
  
  十八团被派到100里之外的全椒县西王集,配合当地的孤山游击队做好淮南抗日革命根据地“秋季反清剿”的第一道防线。
  
  其实,十八团,原本是不受什么重视的——虽然秦涛的夜袭能力收到了谭西林的赏识。但是这个十八团一开始分过来的部队,不是他一营原来的老兵,那十六团的二三营都是被打散了建制的残营,兵虽然有经验,但是士气都很低迷。
  也许,一开始上面要的,只是一个类似于“突袭小分队”一样的团吧?
  
  可是,自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