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唐旧梦:山河永寂 作者: 一寒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南唐旧梦:山河永寂 作者: 一寒呵-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赵匡胤明白过来,〃此事若成李从嘉太子之位必定稳妥。〃
  〃所以朕思量几日,不知该遣何人前去,朕的意思本当鼓励南北通商,只是刚取江北之地,此行还需探清其人虚实,他日李从嘉若得以继位是否仍能归顺?如此必须一智勇之人前往探查。〃
  赵匡胤闻此言心下一动,却想起自己从南国归来北上一路所见,江北诸郡一朝归于他人版图,势必引起民怨,此时通商之事分寸就成了最最难以掌握之事。他须得看清形势,赵匡胤想知道皇上底线究竟在何处,〃臣妄揣皇上之意,可是说此事不能轻易应允?〃
  皇上哈哈一笑,〃此事有利双方,唯恐民心所向。〃
  赵匡胤知其本意动摇,通商之事按惯常原应稍等一段稳定时期,万不该如此之快,南国国主恐怕是战后急于一时税利,不肯再等过度,急着派人来议。
  赵匡胤细细看那折子,跪地请命,〃臣感圣上隆恩,更曾深入南国有所了解,特此擅请圣上委派臣前去。〃
  皇上颔首,〃朕正有此意,却不知如此是否妥当,既然太傅亦有意为之,便准了。〃
  赵匡胤领命而去的时候,御医跪于殿外多时,只是殿内商议要事,按时的诊治却几番求见不得恩准,顿时几人忧心忡忡顾不得礼数直呼〃陛下伤势堪忧,万不可再劳神费心。〃
  赵匡胤出来吩咐,〃谁准你在此大呼小叫,皇上病情可是你等随意信口胡说的!〃心里却知暑热之时旧伤溃烂最为凶险,何况皇上连日不得休息,先是王饶,接连便是江南。如此恐怕...他出宫一路面色凝重,宫中上下本就担忧,如此见得太傅亦在替皇上忧心更是四下议论顿起。
  
  御街之前,他欲归府便闻得王饶死讯。赵匡胤于马上仰天而视,但见正午日头正烈。不知王饶地下有知,是否还曾记得当初宏愿。
  朗朗乾坤近在眼前,浮云瞬息变换一时前景难测,他还需稍待,不过幸好不会太久...赵匡胤策马扬鞭身后烟尘翻涌,面对万里河山铺延开去。
  你若信那玄术图谶,我便应了此谶。
  
  回去便见秋阁哭声隐隐,一时白绸漫天,却依旧不见云阶身影,赵匡胤唤来府里丫头询问,〃秋阁之中如何?〃
  〃云阶小姐吩咐布置好祭堂,并未有其他异样。〃
  〃记得唤大夫按时给夫人医治,万不可出了差池,你们都要记得王府曾与我有恩,王饶后人决不可怠慢轻视,听懂了么?〃
  〃是。〃
  话刚说完,赵匡胤转身欲走之际却突然听见身后传来熟悉声音,〃太傅可得空听云阶几句闲话?〃云阶一身戴孝,苍白脸色亦是刚刚流过泪,她几日来第一次出现在赵匡胤眼前,他只觉得她消瘦不少,〃何必如此客气。〃叹口气,唤她跟过来。
  书房之中更无旁人。
  云阶施礼,赵匡胤却是无奈,〃云阶,你这可是刻意为之故意与我保持距离,你当我是趁人之危的小人么?〃
  〃你知我绝无此意。〃云阶摇头,〃不过特为前来感激太傅。〃她眉眼生得极尽温婉,本是节度使府上的明珠,一夕之间沦落至家破人亡,此事虽不怪不得旁人,却难免心里积郁,不出数日形销骨立。
  赵匡胤示意她坐,云阶仍是摇头,独立于书房之中缓缓开口,〃云阶心意,太傅可知?〃
  〃我知你不愿此时受人恩惠,何况我与你爹之死有直接联系。〃
  〃不,爹爹所谋之事不是一日两日,云阶当初发现之时便有此料想。纵使云阶不过女儿心思,但是家国军情何等重要,万民生计之事总还懂得,若是...〃她眼角仍有泪光,〃若是爹爹真的成事,难保不是又掀战火。云阶绝不想看到。〃
  赵匡胤为她倒杯茶水,伸手递过去,她犹豫半晌,终是接过来,垂首一瞬间还是泪湿衣襟,〃云阶窥探爹爹计划,说到底,爹之死仍有我的诱因。〃
  赵匡胤竟没想到她如此想法,〃云阶,此事于你又有何干?〃
  房中素白女子含泪饮毕那杯茶水,突然向着赵匡胤举杯伸出手去,他亦去接那杯子,一时未曾留心,〃无论如何,爹于我有养育之恩,云阶今日无颜苟活...太傅恩情恐无以为报...〃云阶右手瞬间从怀中拿出匕首,便欲自尽于他面前最后再谢深恩。
  赵匡胤大惊,手指已攀上那瓷杯边缘,情急之下飞手而出,杯壁去势迅猛狠狠击中她手持剑刃随即破裂开来。
  云阶猝不及防摔在地上,她一弱质女流动作自不及他迅速,〃你疯了么!〃剑刃未及伤她,那杯子撞开的碎片还是划伤了颈部,血迹森然,一身素白如洗此时更添凄凉。
  〃救我何用?救得一时,救不得一世。〃
  她此时决心已定,赵匡胤却是大怒,〃为何你们都如此决心赴死!他当初是这样,你也是这样,赵匡胤当真是留不住人心么!〃
  云阶错愕,见他全不似往日又不知他所指之人是谁,挣扎几欲起身,无奈手臂许是被撞伤一时竟起不来。
  赵匡胤不再多言过来毫不犹豫抱起她来往秋阁去,〃我告诉你,云阶,你有孤母仍在病中,纵使自己无心偷生也得记住为了你娘好好撑下去!〃
  想起母亲,再次失声痛哭。
  〃我能保他不死,便能不让你死。我所要留住的,必定要留住!〃她第一次见到他剑眉紧蹙霸气凛然,平日里敛藏骇人气势忽地爆发出来。
  日光不断将人影拉长,活脱脱地嘲笑人世悲喜,谁顾得了谁,妄自执着。
  他说他想要留住的…他想要留住自己么?
  云阶抬手才见自己指尖亦破,血渍顺手而下,却并未觉得疼,〃明明不想,又何必骗我呢。〃
  赵匡胤大步送她回秋阁方向,〃什么不想?〃
  〃无事…〃她也不愿再提,那帕子他说看过,却又没有丝毫动容,多说亦无用。娘见得赵匡胤抱她带血回来,肯定便是又生了什么事端,上来就想骂她,让赵匡胤阻止,〃夫人何必责难云阶,我知王府中人对我多有罅隙。但是我答应过的事情必然做到。〃转身离去。
  
  夜晚。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江南已过浣花天。
  赵匡胤明日便即刻启程,唤来光义嘱托,〃大哥此去不知几日才得归返,云阶仍在伤痛之中,府里便托于光义,定要看好别再让她做傻事。〃
  赵光义却更关心其他,〃南国请愿何须大哥亲至,让江南使臣进京岂不才能显示上朝威严。〃
  赵匡胤皱眉,〃既定下了,无须多言。〃
  〃那画仍旧带在身上?〃
  〃此画原非大哥所有,或许也到了归还之时。〃提笔书信,却不用官印私下派人递送。赵光义看着,又想起云阶的绣帕,待到此信到了旁人手中,已经是几日之后的事情了。
  
  李从嘉手执轻飘飘一方纸,张开手去,见它乘风而上。
  不过寥寥数语,〃庐州相见。〃
  竟没想过,赵匡胤如今地位还肯再次南下,执笔回复于他。
  再见那珍绝字迹,彼时,赵匡胤人已到庐州。
  
  
  
  




第一百一十五章 林萝碍日夏多寒

  林萝碍日夏多寒,佳时既过,麦光纸上最后的一笔收稍赫然惊心,。
  若不是真的得见,赵匡胤竟很难想象他的字足称铿锵,日影之下只见得力透纸背,恰是将他的人翻转过来顿现内里霜竹。
  他的回答亦很简短,不过三字,〃凤凰台。〃
  赵匡胤将那纸端近火,倏然化作灰烬,李从嘉不肯过江,言简意赅三字来堵,庐州驿馆之中仍是南国庭院,池水花塘虽为人作宛自天成,他越往南行,心中便愈发萌生起不可言说的期待,赵匡胤不禁开始怀疑起那些文人墨客所言非虚,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兰,原本不屑于经心的软雨春花随着重返临近而在印象之中忽明忽暗。
  有人锦衣夜行,树下俯身而至,一截清绝的腕子晕开记忆中的紫檀香,彷佛离得愈近愈不知如何面对。
  赵匡胤其实不想再回到那方天空之下,走进入,便恍若一切都开始不能掌控,这是一种极其微妙的感觉,反而因为不想涉足变得格外期望。
  看那树影之间细微的晃动,便非要看他渡江寻自己而来才好。
  一时两方悄无声息,具不肯渡江。
  吴王李从嘉至长江之南亲迎周使点检太傅,相隔一江烟波浩渺,铺陈开去,南北对峙。
  李从嘉安然等待毫无些俯首称臣的惶恐之意,父皇再三命他渡江觐见全被李从嘉以宽慰话语劝阻下来。
  偏就要等。李从嘉于众人眼目之下暂居于南岸驿馆之中,每日淡淡抚琴,闲坐望云,全无家国大事劳心之态。
  南北江畔,第三日傍晚。
  飘蓬跪在李从嘉琴亭之外,他独坐其中慢慢地弹了许久,那亭子本是驿馆中极普通的廊上点缀,他却大张旗鼓命人用上好的罗纱饰于其上,江风一过便作飘絮之舞,甚为雅致。还特意吩咐了,命人从东宫一路送纱而来,如此普张毫不见避讳。
  飘蓬只能一直跪着,李从嘉淡淡抬眼,见得罗纱轻扬之后飘蓬的影子,〃我几日不回,王妃如何?〃
  〃宫里一切平安。王妃未曾发病。〃
  〃那便好。〃不再多说。
  飘蓬咬着牙忍,等李从嘉让自己起来再行规劝,就像往常一样,他不是见得别人受苦之人。
  
  从午后等到傍晚,琴声三两零落,飘蓬一直跪着。
  李从嘉起身展袖,有些倦怠的神色,瞥见亭外的人,却不走出,〃知道为何一直让你跪着么?〃
  〃王爷不想听劝。〃
  〃你既知道又何必前来。〃
  飘蓬情急,声音不免越说越大起来,惊得馆中其他随行之人俱是悄悄推窗细听,〃此事实在事关重大,王爷切不可恣意而为,上朝命我等渡江觐见,再拖延下去万一起了事端…〃
  〃看来跪的时辰还不足矣让你忘了此事。〃罗纱轻扬,繁复之中但见亭中之人面色依旧,看不出些愠怒亦没有其他,〃那便继续跪着吧。〃
  清清淡淡,捧琴而去,经过之时,但闻紫檀香气却不见他看上一眼。
  
  第四日,
  一江之外,有下官气得满面激愤,〃江南李氏实不知天恩浩荡,太傅亲至庐州李从嘉竟然隔江不至,反倒于南岸吟诗作乐起来!〃
  赵匡胤正靠窗而站,并未有所回应,得了些消息的人更是生气,〃还听闻他嫌那驿馆陈设鄙陋,竟命人从东宫送来各式珍奇重新铺张布置一番,若是有人来全他渡江他便罚跪一日。〃
  赵匡胤却是真的笑出来,〃果然…他便是如此…〃分明是屈居人下仍不肯落了风骨,李从嘉的坚持从来都不因任何境况而变,纵然江南半壁江山送与他人,亦是不得轻易任人予取予求,明知道他便是想来气自己,赵匡胤却又心下温暖,立时快慰。
  〃再等等。文人性子,看他还能如何。〃点明了并无嗔怒之意,他面上忽然清明,倒让前来禀告的人不好再说,一时只得退下。
  凤凰台上等了一夜,那时远比今日要长久的多。
  
  第七日。
  再见风神秀骨,一纸信笺悄然而至,仍旧是李从嘉的字迹,给他私密之信口气却不见松软,〃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相约七日不见,拙荆仍在病中恐日长无人照管,下臣明日归返探望。未曾恭迎太傅还请恕罪。〃
  赵匡胤看完深深吸口气,右手紧握松开一纸既成齑粉,〃李从嘉…〃这名字分明念得艰难仍是动了气。
  望一眼那壁上画像,其上之人彷佛无目能视,回去探望娥皇的病?直望得他万般无奈狠狠摘下。
  罢罢罢,七日,让你七日还那一夜也够了。
  〃渡江。〃
  
  赵匡胤重踏上江南国土之时,李从嘉整衣而待,傲骨独立于相迎众官之首,
  江风凛凛,渐天如水,他一笑空断前因,俯身便欲行礼。
  赵匡胤上前阻止,伸手相扶带他而起,一时触及那清绝的腕子竟让他长长叹息,〃李从嘉,我早便说过,你是个疯子。〃
  恍惚梦中,那浑然如墨般的重瞳直直望着自己,一时千里江南花开如锦,都不及一腕风华。
  终究没有多久,却只觉得再见到他像是某种恩赐。
  风吹衣袖,暮色四合,眼前一身夜雨的人便是天地之间唯一光影。
  他能在他的眼目中望见云卷云舒,直衬得自己心下怅然。
  众人此情景必不敢多言,亦早听闻赵匡胤在北朝可算得功高盖主,今日更见他周身气度豁如,群臣统统垂首唯恐有所唐突。
  赵匡胤的手仍覆于他腕上,见得旁人唯唯诺诺,更是入不得眼,一时顺势而下,只觉风入袖口,李从嘉指尖微凉。
  一直便是如此,清清冷冷,比那画还要浅淡的人,为什么就是眼底心上统统放不下。
  李从嘉只觉不妥,压低声音想让他放手,〃赵匡胤…〃
  落花时节又逢君。
  
  那剑眉之人放开他,望他袖口之中檀木镯子安然无恙,心里安慰,率先大步而去。
  
  
  




第一百一十六章 一念心不起(上)

  李从嘉伴于赵匡胤身侧再进金陵,九天瀑布泉水微明,正是江南好风景,千门灯火九陌香风的秦淮烟雨,氤氲得北方众人俱是心骨醉软。
  适夜驿馆之中极华奢的恭迎夜宴歌舞不绝,一主一客具不见影踪。
  
  李从嘉一身平日里的碧色衣裳独立于人流不绝的夜市巷尾,恰是初见那条横生事端的巷子,拐出去便能见得璀璨灯火,他走过去以扇骨轻敲那树躯,忽地听见不远处马蹄声由远极近,淡淡一笑,转身望他牵马而来,〃是南国不识礼数只备了一匹马,还是具不合太傅眼光?〃明明约好去凤凰台,他却只牵一匹马来。
  赵匡胤看他不语,拍拍马背伸手便过来要拉他,李从嘉退后三步,〃凤凰台之约是我负你。但有一事我必须问清。〃
  他心下思量,〃你想问我会不会答应你和旧地恢复商运之事?〃
  李从嘉隐去笑容,忽然有些遗憾,〃不是此事。〃
  他并不知此时横亘两人之间还能有些什么其他,一时奇怪,〃你问。〃
  〃太子是不是你杀的?〃
  赵匡胤骤然握紧缰绳,〃是。你就想问清此事?〃夜色之下李从嘉的眼目不甚清晰,更是望不穿深渊无底。
  事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