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猜凶- 第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好吧,我也只能讲到发生在眼前朝代的事情,里面多是文言,我尽量口述给你们了解。”

    这是说洪武年间的某一日,明太祖在内殿里吃烧饼,只咬了一口,便听到内监会报刘基刘伯温进见。太祖也听说刘基的本事,心想测试刘基一下,于是便以碗盖着只咬了一口的烧饼,再召刘基入殿晋见。

    刘基入殿后,太祖便问曰:“先生心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

    刘基乃掏指一算,对曰:“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

    你们看,这一句恰恰说的是明朝,而且比喻的十分有趣。

    洪武皇帝这下就对刘伯温的预知有了些佩服,于是就问天下在我以后,都有什么事?

    刘伯温道:“茫茫天数,我主万子万孙,何必问哉。”

    太祖说:“虽然自古兴亡原有一定,况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能享之,言之何妨,试略言之。”

    刘伯温说泄露天机是有罪的,请皇上先赦免了他的罪,他才敢说,于是太祖赐给他免死金牌,刘伯温才又说:“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方终灭北方终,嫡裔太子是嫡裔,文星高拱日防西。”这意思是说,我朝大明一统世界,南北已平,国事也步入正轨。虽然皇太子是直系血亲所传承下去的,但皇上仍应该慎防以后子孙手足相残,兄弟内斗。还有也要防国土内封侯王爷各据一方,且北方势力将强大,南方之王室,将会被北方侯爷消灭。

    太祖道:“朕今都城得以坚固守密,何防之有?”

    刘伯温道:“臣见都城虽属巩固,防守严密似觉无虞,只恐燕飞入京。”这里指的就是后来太祖第四子燕王篡位的事情了。

    然后刘伯温随即作歌三首:

    此城御驾尽亲征,一院山河永乐平,

    秃顶人来文墨苑,英雄一半尽还乡。

    北方胡虏残生灵,御驾亲征得太平,

    失算功臣不敢谏,生灵遮掩主惊魂。

    国压瑞云七载长,胡人不敢害贤良,

    相送金龙复故旧,云开日月照边疆。

    这些诗中,提到了永乐,那是当年燕军绕过大城市、一路南下,当时的建文朝廷已经乱作了一团,很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很快燕军就攻到了南京城下,城内的亲王与某些将领又擅自开门投降,南京终于被占领,建文帝不知所终,而且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几乎没有人反对。朱棣的靖难之役宣告成功,自己也登上了皇位,年号永乐。

    在后面的诗句,描写了当年景泰帝挟持英宗,英宗就在惊恐与饥饿中度过了7年的软禁生活。一直到后来“夺门之变”,原五清侯石亨,徐有贞,宦官曹吉祥等人密谋帮助英宗,英宗复辟。

    “真是一本奇书,不过以前的历史我倒是不关心,我很想知道如今和以后,我只希望我们能顺利的找出宝藏的秘密。”白方听了这么多,似懂非懂的说。

    嗯,你问的那些在这里。

    当太祖问道什么是天下未已的时候。

    刘伯温道:

    万子万孙层叠层,

    祖宗山上贝衣行,

    公侯不复朝金阙,

    十八孩儿难上难。

    卦曰:

    木下一了头,目上一刀一戊丁,

    天下重文不重武,英雄豪杰总无春,

    戊子已丑乱如麻,到处人民不在家,

    偶遇饥荒草寇发,平安镇守好桂花。”

    这些看起来比较繁琐,我也只能凭自己的猜测大致的说明,第一句万子万孙层叠层,当指万历爷的子孙,也就是当今皇上这一脉。

    公侯不复朝金阙,应该说的就是崇祯皇帝,关于十八孩儿难上难,这一句,说出来就有些骇人听闻了,大家算算,明朝从太祖朱元璋至崇祯皇帝,带篡位的,共经历十八位传人,看看现在里忧外患,崇祯皇帝真的是难上加难。

    这一卦的第一句,说的是一个人名,木下一了头,是个李字,目上一刀,是个自字,一戊丁,就是成,这分明说的就是当下在陕西起事的李自成了,至于后面的我还没弄明白。

    此后,太祖又问,偶然一些饥荒,和一些闹市的小丑,就能让明朝灭亡吗?

    刘伯温道:

    西方贼拥乱到前,无个忠良敢谏言,

    喜见子孙耻见日,衰颓气运早升天,

    月缺两耳吉在中,奸人机发走西东,

    黄河涉过闹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

    太祖问:“莫非梅花山有人作乱?朕从今命人看守,又如何?”

    刘伯温道:“非也。”

    “再往后,太祖和刘伯温的对话都是以后要发生的事情了,我也遥不可及,不知所云。”西门把书放下,感慨地说。

    “黄河涉过闹金阙,奔走梅花上九重。这金阙恐怕说的是后金皇太极要越过黄河,犯我中原。”余欢回味着最后这两句:“梅花山,难道是后苑的万寿山?也叫梅山的,不知道那里能发生什么事情。”

    “虽然是奇书,也可能是后人撰写,添加的,假如命运真的能早早的写出来,”白方摇头说:“我们也不必奔命了。”

    “不管这本书的真伪,目前大明朝的确是危在旦夕,所以,这个有关宝藏的秘密,也许是扭转局势的关键,余欢,你还知道些什么?”西门看着余欢。

    “关于宝藏,历代都有传说,也不算秘密,据说,当年太祖和刘伯温谈论过明朝的未来以后,太祖爷忧心忡忡,担心他的后人会失落江山,于是让刘伯温为将来亡国之机,留下后备之需,刘伯温领命,花了二十几年的时间才做好此事,禀告太祖,太祖听完,十分满意,从事此历代相传,只是宝藏的具体的秘密,只有皇上才能知道的秘密。”

    “可惜,泰昌帝突然驾崩,这个秘密也就随他归天了。”白方遗憾的说。

    “可是这个秘密又冒出来,还和这本书有关。”西门沉思:“看来我要多看几遍原书,记熟以后,在原样仿制一本。”

    “对,把仿制的给崔呈秀。”白方点头。

    “那不行,那样余姑娘恐怕会有危险。”西门摇头。

    余欢看着西门,心里不由得感激。

    “那么崔呈秀都知道什么呢?”白方问余欢。

    “他说,听他的先辈说,有一次泰昌帝酒醉,无意中说起说就算亡国,也有可备之需,这个秘密和此本书有关,所以崔呈秀叫我盗书,然后到南京城东北栖霞山千佛崖,与他见面,据他说,在南京,还有一些魏党的残余势力。”

    “那么说?这个宝藏的秘密,就在南京城?”白方思索。

    “应该有线索,当年刘伯温奉太祖命,做此事并未离开南京。”余欢解释。

    “嗯,三日后我们就出发,这本书,我连夜仿制,好在我有这样的本事。”西门郑重的说。

    “那我明日动身。”余欢站了起来。

    “我们到南京怎么找你?”西门问。

    “现在我也说不好,这样吧,我一有机会,正午时分就去玄武中的黄册库,假如不见你们,我会留信在樱州岛亭子的悬梁上。”

    “嗯,只有如此了,姑娘你要处处小心。”西门叮嘱。

    “西门,你能做的一模一样吗?”白方拿起那本《烧饼歌》。

    “能,我有此癖。”西门淡淡地笑了。

    次日,余欢已经走了,白方来的时候,看到西门忧心忡忡。

    “怎么了?担心余姑娘?”

    “是啊,”西门叹了一口气。

    “说实话,我对她并不无完全相信,毕竟她和魏党有着深厚的渊源。”

    “我现在,相信了,相信她一心为皇上做事,”西门感慨地说:“今早,她故意调换了两本书,她拿走的那一本是假的。”

    “嗯,我看她这样做,并不全是为了皇上,而是为了你。”
 


猜凶 第七个故事 今日明朝 第十一章 秦淮韵
章节字数:3877 更新时间:08…12…08 22:56
    南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传说的黄帝时代,那时南京属于江南地域,后归属九州中的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由此可当初扬州的繁华。后来吴越建城,曾为越城,后被楚国占领,楚威王雄心勃勃此城建造为石头城,依照长江之天险,图谋天下,并设置金陵邑,金陵也成了南京第一个正式的称谓,如今,明太祖朱元璋花费了二十一年所建筑的城墙依然坚固如初。

    西门通和白方各骑一匹快马,此时,已经来到了城门之下。

    “我这还是第一次来到留都。”西门看着这坚实的城墙,感慨地说。

    “我倒是来过,过去父亲有买卖在这里,我年节常来收账,不过为什么叫他留都,我却不是十分了解。”白方勒马止步,问身边的西门。

    “当年太祖朱元璋登上皇帝宝座,国号大明,下令以应天府为南京,南京的名称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后来又改南京为京师,明初建都南京,历洪武、建文、永乐三位皇帝,前后五十三载。后来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以南京为留都,仍保留着皇宫,设五府、六部、都察院一切的设施。”西门道。

    远处,玄武湖水碧波荡漾,让他们为之一振。

    玄武湖坐落在皇城东北方,正好成为天然的护城河,它和坚固的皇城墙形成了坚固的屏障,湖面上有五个小岛,岛上各有建筑,那是大明的黄册库,里面典藏了大量的明朝的户籍税赋,还有就是历代的藏书。

    此时这里已经是大明的中枢要地,有禁军把守,此处与贫民百姓来说,已经是可望不可即。

    两人丛马从太平门,到城门,白方向守城的士卒亮了一下腰牌,就毫不阻拦进去了南京城内。

    “先去我家的客站吧,就在前面不远。”白方用马鞭遥指前面一片繁华所在。

    金陵客站,在南京城决不是最大的,但也是十分的考究,这里毕竟是过去的天子脚下。

    两匹马刚到客栈的门口,店掌柜就慌忙迎接出来。

    “少东家,您怎么来啦?”老掌柜连忙拉住马的缰绳,请白方下马。

    “我来南京办点小事,要盘桓几日,给我和我的朋友预备两间上好的房间,我们先休息休息,把我们的马也喂好。”

    “您放心,我这就让他们去准备上房,您二位先到二楼喝点小酒,今天晌午刚有人送来活蹦乱跳的新鲜桂鱼,我让他们给您做了。”

    “好好,你们大师傅的松鼠桂鱼,我倒是想得紧。”白方爽朗的笑了。

    西门也跳下马,把缰绳交给伙计。

    两个人并肩走进客栈。

    虽然不是吃饭时间,但是整个客栈的酒厅竟然高朋满座。

    “生意不错啊,胡掌柜,这年还没过完,怎么就来了这么多客商?”白方一边上楼,一边问前面带路的掌柜。

    “嘿嘿,咱们屋里说。”胡掌柜拉开一扇门,把两个人带进一间雅座,这里环境幽雅,窗户正好遥对城外湖水。

    西门和白方落座,胡掌柜沏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

    “来坐下讲话,这是我的好友西门,西门,胡掌柜已经帮我们家打理这个客栈,不下三十年了,也不是外人了。”

    胡掌柜向西门问好,把水倒好,恭恭敬敬的站在旁边。

    不一会儿,伙计先端上来四个凉菜,分别都是南京的特产,板鸭、香肚、莲藕、鲫鱼。

    “胡掌柜,看来这些客人都是有来头的了?”西门问。

    “不瞒二位,最近南京城来了不少的江湖豪杰,当然也有三教九流之徒,也就是这几天吧,纷纭而至,现在南京城里面,有点字号的客店都住满了。”

    “你可知道他们所谓何事而来?”白方也觉得好奇。

    “嘿嘿,少东家今年没怎么来,你还不知道,这南京城中出了一件俏事儿,引得天下豪客人人前来,不对啊,少主任,您不是一项消息灵通的吗?”

    “这几个月,我忙坏了,一直在北京,好多事情都不知道,你说得到底是什么事?”白方看着胡掌柜的表情,大致猜到了这其中原因。

    西门看着这主仆二人,不知何事。

    “少东家,你过去也没少去秦淮河畔,你不知道,最近出了一位绝世的美人,据说,凡是见过她的男人,就再也不想离开这里,哪怕是听听她的声音,看看她的影子,也就满足了。”胡掌柜说到这里,不由得吞咽口水,好像他说的是一美味:“此女叫做陈圆圆,听说本为昆山歌妓,曾寓居过秦淮,据说陈圆圆不但歌舞出色,诗画俱佳,更有一种动人心弦的神韵,绝非一般美女可比。每次啊,只要是她一出门,必定人人争相观看。”

    “你说得这么厉害,那么你见过没有?”白方兴奋得问。

    这时候伙计端上来四个热菜,松鼠桂鱼、凤尾虾、美人肝和大煮干丝,这也是地道的南京名菜,菜味浓香,可是一点也激不起白方的兴趣。

    “我啊,也见过一次,不过是隔着轿帘,就这么隐隐约约的,嗬嗬,不瞒少东家你说啊,我就像是在天上一样,她要是等对我一笑,我这把老骨头不要了也无妨啊。”胡掌柜说得眉飞色舞,白方也听得津津有味。

    西门没有太大的兴趣,他一个人自顾自的吃了起来。

    “那这位陈姑娘现在凤栖何处?”白方问。

    “就在不远的媚香楼,不过啊,想见这位姑娘可不容易,光有黄金珠宝可不行,至少也要是王孙公子或者名士雅人。”

    “那你看本公子如何啊?”白方说道。

    “那自然是没说得了。”胡掌柜嘿嘿的赔笑。

    “胡掌柜,照你这么说,这些人都是来看陈圆圆的,要你说得那样,这些人怎么可能见到?”西门突然插话。

    “回爷的话,再过几天就是正月初四,是太祖皇帝登基的日子,别的州城小老儿我不知道,可是咱们南京城,那可是了不起的节日,家家张灯结彩,人人穿上新衣,不亚于过年。今年南京苏州府和江宁府的两位府台大人,特意在洪武门前搭了一个彩台,到时候这淮河八艳都要登台献艺,可是这八艳,也顶不上一个陈圆圆啊,到时候,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