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征战天下- 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虽然有许多困难,但是有着敏锐政治嗅觉和军事才华的风雨,感觉到这块土壤应该成为圣龙中兴的第一个战利品。
    半岛自身的各种矛盾促使这里相对呼兰更容易征服,而肥沃的土壤、发达的经济和辽阔的疆域,使之一旦被征服下来,促使圣龙国力大增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将唤醒圣龙人沉睡多年的尚武精神,使得原先闭关锁国、老子最大的井蛙心态转变为万里觅封侯、喋血建功名的进取奋发,从而最大限度的凝聚民族向心力,一致对外迎来圣龙的第二次大扩展。
    “我来了,美丽的土地!”想到这里,风雨轻轻的自语了一声。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对于年轻气盛的定凉侯而言,国内的手足相残既不屑、又心痛,多少民族精英就这样自相残杀,无疑是亲痛仇快,削弱了神州自身的力量。
    他决心以对印月的西征来拉开圣龙团结对外的序幕,以此作为神州尚武精神再次焕发的起点。
    就在风雨踏入印月半岛之际,在尼、锡、丹三国也很快燃起了熊熊战火,一时间金戈铁马、风雨飘摇。
    “哈哈,看来我军在这个月底就可以到高唐会师举行庆功宴了!”阿育王朝的远征军统帅巴布尔骑在战马上,意气飞扬。
    短短五天工夫,阿育王朝的大军兵分三路,由于锡国和丹国早就被印月渗透,所以没有多费周折。
    第一路在大将阿玛的带领下,以三万兵马拿下了丹国,第二路在大将莫克斯的带领下,以两万兵马控制了锡国,将原本彼此间还遮遮掩掩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彻底挑明了。
    如今自己的主力组成了第三路,在尼国亲印月派实力的帮助下,也进展迅速,一举夺取了国都、监禁了国王。
    虽然尼国主战派的领袖迦叶王子正在满迦堡集合反抗势力,不过凭着自己身经百战的十五万大军,又岂是区区一个尼国所能够抵抗得了的?
    想到了这里,巴布尔的目光远眺东北方,一旦拿下了满迦堡就可以到达广阔的高唐,虽然驻扎在高唐的风雨军传说非常能征善战,但是风雨军本身受到了北方呼兰帝国的牵制,国内也有不少敌对势力,所以在高唐的兵力并不雄厚,最多也不过几万人而已,巴布尔一点都没有放在心里。
    要知道阿育王十七岁起兵,征战四十余年,放眼整个印月半岛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巴布尔是阿育王一手提拔的亲信大将,也是有了三十多年沙场经历的老将,这次跟随他出征的大军也大多都是经过了多年征战,出生入死、经验丰富的老兵。
    他坚信这样的雄师劲旅,绝对不是才建军两年、兵力又处于劣势的风雨军可以抗衡的。在他看来不仅是夺取尼国,就算是拿下高唐也是指日可待。
    说起来印月和神州一样,都是悠久的文明发源地,但是长年累月的内战和分裂,使得印月只能关起门来自相残杀,对于天下人而言始终是一个弱小的民族。
    但是上天垂怜,终于诞生了印月自己的英雄阿育王,在他英明的统帅下,统一了印月半岛的大部分地区,只剩下南印月联合王国偏安一隅、苟延残喘,已经是不足为患了,所以如今的印月在阿育王朝的统治下空前强大。
    现在更是天赐良机,自己得到了英明的阿育王青睐,获得了担任远征军统帅的光荣,只要把满迦堡的那些尼国残兵败将消灭了,然后就可以进入一马平川的高原,拥有着两万象兵、五万骑兵和八万步兵的印月大军将粉碎敢于阻挡的任何军队。
    到时候就可以以高唐为基地,藉助高原的地理优势,向地势平坦的东方神州进攻,把那些兀自在内斗不休的圣龙猪全部掠来做奴隶,再好好享受一下传说中的那些圣龙美女,让天下人知道这个世界只有伟大的印月人才是真正的强者。什么呼兰、圣龙,都不过是因为印月这个伟大民族没有参与其中,才能够耀武扬威罢了。
    意识到自己将有可能因为带领勇敢的印月人冲出国门、统治世界而受到后世的赞颂,成为当代仅次于伟大的阿育王的英雄,巴布尔不由感到自己的心中仿佛有一股烈火在燃烧。
    “将军,前面的峡谷入口处发现尼国的军队,大约有三万人!”正在此时,探路的骑兵送来了前方的敌情。
    巴布尔微微一楞,前面的峡谷是通往满迦堡的必经之路,他早已预料到应该会有阻截,为此想好了多种对应的策略,但是都以敌军埋伏在峡谷内为前提,根本没有想到对手居然会放弃峡谷中伏击的地理优势,把军队摆在了峡谷口。
    虽然在峡谷口布阵,可以利用谷口的窄小地形,便于单兵作战,一定程度上消除自己兵力方面占据优势的影响,但是毕竟自己人多势众,单靠这样一个峡谷口就想把自己挡住,未免太天真了!
    仿佛看到了胜利一般,巴布尔冷静的命令军队压了上去。
    骑兵一马当先的在前面开路,整齐的军阵踏的地动山摇,弓箭如同雨点般向尼国的军队飞射而来,给予采取守备阵形的尼国军队相当程度的打击。
    尼国的军队在盾牌手的掩护之下,缓缓的退入谷内。
    凭借前列的盾牌手和后列的长枪兵死死的抗击着进攻的印月人,而在后面的弓箭手则不停的发射袭扰。
    由于谷口的狭窄,使得印月人的兵力优势无法发挥,只有最前面的士兵才可以投入战斗,所以虽然稳步向前推进,但是一时间也无法尽数消灭敌人。
    巴布尔倒是并不着急,多年积累起来的丰富战斗经验,使他担心眼前的敌人可能是引他入谷的诱饵,为了防止自己的军队被对手引入谷内一举歼灭,所以他一方面命令前方的军队死死咬住比口那支尼国的部队——尼国的军队本来就不多,相信对手绝对舍不得把这样一支三万大军和敌人同归于尽,另一方面则命令后队拉开距离,以便对前方加以策应,还特地派遣了数千人从侧翼攀援而上,抢占谷内的高地。
    战斗持续了半个时辰之后,形势逐渐有利于阿育王朝的远征军。
    尽避尼国的士兵利用有利的地形奋勇善战,但是一方面军队的素质原本就不如印月的军队,另一方面自身的兵力又处于绝对的劣势,所以随着时间的延长,伤亡不断的增加,开始抵挡不住了,慢慢的向谷内后撤,并且出现了溃散的危机。
    印月人紧随不舍,咬在了尼国军队的后面,虽然由于地形上的限制,无法展开包抄,但总的来说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向印月人倾斜。
    巴布尔不由有些得意,对付这样的军队真是太容易了,对方统帅自作聪明的举动只是加速了灭亡,相信消灭了眼前这支三万人的军队之后,尼国应该不会再有什么象样的抵抗力量阻挡自己拿下满迦堡了,就像那些妄图阻挡阿育王的印月小柄一样,这个高山之国也应该可以宣告消亡了,而且相信不久之后,圣龙也会步入后尘。
    盘算着今晚将扎营在满迦堡,如何同这次随军带来的那些尼国后宫嫔妃好好疯狂一夜,而过几天更可以尽情把玩那些圣龙女子,巴布尔感觉自己好像有些坐不住马鞍了。
    不过出于谨慎,他依然控制着军队进攻的步骤,把战略预备队同前方的进攻部队保持着一定的距离,防止中伏——尽避他并不认为尼国还有多少兵力可以设伏。
    于是,在整个战场上,大约五万印月军队斗志昂然、势不可挡的向前进攻,如同潮水一般不知疲倦的冲击着尼国已经岌岌可危的防线,而更多的军队则保持着整齐的队形,观赏着前方友军大显神威的杀戮,还有一部分军队则开始向峡谷的两侧运行,探索是否上面有伏兵。
    每一个印月的士兵都相信自己毫无疑问是胜利的一方,如同以往在伟大的阿育王麾下进行的所有战役一样,阿育王朝的军队是不可战胜的。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峡谷外的左右侧翼和后方突然卷起了大量的烟尘,大队的高山骑兵在尼国着名的勇士迦叶王子的带领下,呼喝着、奔驰着,挥舞着泛起白光的刀片,向印月人的后军袭来。
    巴布尔不由大骂了一声,这才发觉对手根本就不准备在峡谷内设伏,而是利用自己的心理偷偷把军队运动到峡谷外的侧翼,发动攻击。
    不过他并没有太过慌张,因为谨慎的作战部署和充裕的兵力使得自己游刃有余。虽然两万骑兵和三万步兵在峡谷内作战,无法抽身,但是剩余的两万象兵、三万骑兵和五万步兵足够把眼前这支万余人的军队碾碎。
    所以他很沉着的命令象兵出击,步兵紧随其后,三万骑兵则作为机动力量,策援战场的各个方向,并且实施迂回包抄,同时命令峡谷内激战的军队加大攻击力度,一举击溃那三万尼国步兵。
    信心十足的巴布尔决定在这里一举消灭所有反抗的尼国军队。
    事实似乎也很顺利,那突袭的尼国骑兵在最初攻击得手之后,开始了游斗,躲避象兵的攻击,再也不敢正面战斗。
    虽然这种避实就虚的战术造成了印月人一定的损失,不过那位迦叶王子显然只是一员猛将而已,在他英勇战斗的时候好像忽略了一个潜伏的危机,那就是他麾下勇猛的骑兵逐渐被印月的象兵驱赶到了一起,而印月的三万骑兵则开始了迂回包围,这样下去的话,这支高山骑兵最终的结局无疑是全军覆没。
    与此同时,峡谷内的战斗更加朝尼国人不利的一面倾斜,大概是看见印月人没有预想的那样在尼国骑兵袭击下溃退,反而是进攻的越来越猛烈,所以士气迅速的下滑,很快就变得溃不成军,向谷内逃散。
    由于尼国的骑兵已经出现,而且四万人的军队基本上也差不多是尼国反抗军兵力的总和,所以巴布尔认定谷内应该不会再有伏兵,命令大军放心大胆的追击。
    可惜往往就是事与愿违。
    突然间,谷内两边的高地旌旗展动、杀声如雷,大批的军队犹如从天而降,飞快的杀上高地,消灭了原本在两边山地探路的几千名印月人,然后居高临下的发动攻击。
    原来遵守着风雨同迦叶王子之间的协议,当印月人出兵之后,风雨军也迅速出动。东线是由孔宓在实际上主持着大局,这是风雨临行前的交代,而洛信只要有仗打就开心,倒也合作愉快。
    在孔宓的安排下,五万高唐僧兵埋伏在峡谷两边高山的下方。
    当印月人终于被引入谷内之后,迅速出击将在山上毫无戒备的那几千名印月军赶了下去,从而占据了有利地形。
    只见那一面面“风”字大旗在山谷上迎风招展,密集如蝗虫般的箭弩无情的射向下方的敌军,峡谷的入口处也突如其来的滚下了数根燃着熊熊烈火的巨木,切断了谷内印月军队的退路。
    一时间双方的士气来了一个彻底的逆转,几分钟前还趾高气昂的印月人顿时如同无头的苍蝇一般东窜西躲,抱头鼠窜,原本眼看就要溃败的尼国士兵则开始重新拾起了斗志,变得英勇顽强起来,寸步也不退——事实上是想退也不可能,因为孔宓害怕尼国士兵溃退,所以将峡谷的另一个出口也堵住了。
    峡谷外的战斗也出现了戏剧性的转变,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在专心致志对付尼国骑兵的印月人背后,出现了二十门乌洞洞的炮口,几乎在同一时间震天动地的发射起来。
    这些经过南天门半年时间改良的大炮,立刻发挥出惊人的威力。
    炮弹在密集的印月人群中绽开了一朵朵死亡的玫瑰,大批的印月士兵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倒了下去,更糟糕的是受惊的大象开始失去了控制,横冲直撞的乱窜,增添了印月军队惊慌的气氛。
    在大约一炷香的炮火攻击之后,洛信挥舞着长枪,率先冲了上去,跟在他后面的是一万名勇敢无畏的风雨军将士。
    印月人很快发觉两支军队的巨大差距,虽然阿育王的军队在印月号称无敌,但是面对着继承了圣龙军团优秀传统,同时又经历过呼兰大军生死考验的风雨军,实在是不值一提。
    身经百战的风雨军将士虽然不能说以一挡十、以一挡百,但是和闭起门来打内战的印月人不同,圣龙原本是一个世界性帝国,吸收和容纳了各国的长处,又长期同彪悍的游牧民族作战,军队长年积累下来的战斗技巧根本不是印月所能比拟的,更何况风雨军在风雨等名将的苦心经营下,已经成为圣龙最强大的军团之一,所以一名风雨军的战士往往可以抵挡三名印月人。
    再加上连环突袭的成功战略,使得印月人的注意力被担当第一波突袭任务的尼国骑兵所吸引,将背面全部暴露了出来,在承受了猛烈而前所未见的炮火攻击之后,已经是变得惊惶失措、毫无斗志。
    如今的印月士兵看见凶神恶煞般的独眼将军洛信,率领着如此强悍的军队冲杀过来,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迎击,而是怎样逃命。
    恐惧的情绪犹如瘟疫一般传播开来,巴布尔拼尽全力也无力回天。
    对于他来说,现实是灾难性的:大批的战象原本是进攻尼国的骑兵,因为突然受到了炮火的惊吓,一时间难以调转笨拙的身躯,摆开印月人引以为豪的战象阵迎敌;骑兵一部分被陷在了山谷内,一部分则正在进行侧翼的迂回包围,无法及时的回援;唯一可以投入的印月步兵方阵,战斗力本来就相对薄弱,在惨遭炮火洗礼和受惊大象的冲击之后,面对气势汹汹的风雨军,简直就像是纸糊的一般。
    于是战场上出现了奇怪的景象,在谷外的十万印月军队虽然占据了绝对的兵力优势,但是由于无法形成整体的战斗力,各兵种、各团队之间无法有效的配合,也不清楚对手到底有多少兵力,只感觉到处都是敌人,对死亡的恐惧和对形势的惊慌,使得他们竟然在洛信和迦叶王子的骑兵冲击之下迅速崩溃、无心再战。
    在这种情况下,战争很快就宣告终结。
    进入谷内的两万印月骑兵和三万步兵全军覆没,谷外的十万大军也遭受了灭顶之灾,大约损失了三万多人、狂退了三十里,方才稳住了阵形。
    这还是因为洛信手里只有一万风雨军,而孔宓统率的由十万高唐僧兵和三万风雨军组成的主力尚未到达,以至于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