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战天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征战天下-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梅文俊沉沉的点头。
    他所佩服的不是风雨的料事,也不是风雨的用兵,而是风雨的气度和胸怀。
    如果说在锦州失守之前,梅文俊还有些惊疑不定风雨的用意,那么当锦州失守的那一刻,梅文俊却完全明白了风雨的用心。
    一句“主力借道荆州”,便已经表明其实风雨早就有意放弃锦州——尽管通过锦州,能够更加顺利的支援圣京,但是风雨却宁可舍弃自己大本营凉州的东面门户,为的是牵制呼兰大军,为的是将战火从中原引开,同时也让自己的补给线转移到更加安全的南方。
    无论如何,风雨成功了一半,至少呼兰大军的相当主力,不得不驻守锦州,面对着凉州方面更加实际而且强大的威胁,而不是充分发挥骑兵的力量骚扰从锦州到圣京的通道,这相对于仅仅让锦州成为支援圣京的中转站,显然更能够分散呼兰人的兵力。
    当然,代价却是将战火燃烧到自己的属地,还让作为根本重地的凉州直接面临呼兰大军的威胁,更为冒险的是,巴蜀,这个充满动荡的地方,却将代替锦州,成为支援风雨中原战局的中枢,而自己,似乎绝对算不上可靠的降将,却被风雨大胆的任用。
    蒙璇也同样或多或少的看出这一点。
    因此打开密函的少女,双目豁然一亮,继而又显出迷惑的神情,不自觉中顺手毫无淑女形象的挠了挠头,随即侧着身子,用手肘撑着脑袋,微微想了一会,却似乎想通了什么,微微的叹了一口气,双手轻轻的揉了揉秀脸,而当那双纤细的小手从脸上放下的时候,整个面容却已经非常的严肃,歉然的道:
    “蒙璇曾经见疑将军,还望将军见谅!”
    “蒙将军客气了!”
    梅文俊涩涩的一笑:
    “其实普天之下,最难预料的便是人心,尤其是当亲人的恩情,朋友的期望,以及万里江山、千秋霸业都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人心更是难测!宰相大人实在是给了文俊一次不小的考验!连文俊自己都没有信心,蒙姑娘见疑,也是理所当然!”
    “……,我相信大哥的眼光,既然大哥将他的一生成败都寄托给了将军,那么我也相信将军一定能够如大哥所希望的那样,用理智的利剑,压制住人心的动荡!”
    沉吟片刻,蒙璇坚定的道。
    “蒙姑娘过誉了!恐怕只有佛祖方才能够让自己的心古井不波!”
    梅文俊苦笑着道:
    “更何况,梅文俊就算能够克制住自己的心灵,却也无法操控他人!”
    “你们在说什么?”
    梅可馨很想问这一句话。
    虽然她完全听不懂丈夫和蒙璇之间的对话,但是女人敏锐的直觉告诉她,这一定是一个十分严肃的话题,隐隐的,甚至还有着金戈铁马的杀气。
    这让梅可馨感到了不安,一种十分强烈的不安的预感。
    不过,作为一个温柔的妻子,她什么也没有说,便如同以往那样,默默的起身,指挥着仆人将餐桌撤下,然后带着所有人悄悄的离去,整个房间顿时只剩下了丈夫梅文俊和风雨军的少女战神。
    “若是如此,蒙璇愿留下来帮助将军,让巴蜀成为大哥最为坚定的后盾!”
    几乎是脱口而出,蒙璇在片刻之间做出了决定。
    “多谢蒙姑娘的美意!不过,姑娘还是早日动身吧!巴蜀的空气越来越沉闷,人心将在沉闷中爆发,文俊身不由己,姑娘却大可不必趟这一遭浑水,也算是文俊对宰相大人的一个交待!”
    梅文俊无奈的一笑,正待说话,却见一名府内的从人匆忙的奔来,恭敬的禀告道:
    “巴蜀各大名门士绅听闻蒙将军到来,如今已经集结在总督府门外,说要为蒙将军接风洗尘!”
    “果然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啊!”
    蒙璇的嘴角微微泛起了一丝冷冷的微笑。
    美丽的少女突然发觉自己真是长大了。
    至少,她如今已经多少能够看懂许多以前根本看不懂或者说压根就不会在意的事情,乃至于人心。
    “若是姑娘不弃,请让文俊为姑娘领路!”
    梅文俊沉声道。
    这一刻,蒙璇徒然感受到了一种压力,一种来自于名将的威压。
    梅文俊的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坚定,双眼也隐射出锐利的锋芒。
    起点中文网。cmfu。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六章、书生论战


    第二十九集第六章、书生论战第六章、书生论战
    夏季即将过去,秋季尚未到来。
    围困中的圣京城,已经麻木了血战和死亡。
    号角和擂鼓的声响,成为了永不间断的奏鸣,人们也习惯了在硝烟和战火中熟睡。
    全城最为繁忙的,首推凉国公府。
    从早到晚,每天都有无数士兵,川流不息的来回于战场和宰相府第,震动的马蹄声带来了前线最为详尽的战报。
    风雨已经连续七天没有完整的睡过一觉了。
    张仲坚的用兵十分老练。
    他总是调遣士兵轮番的从各个方向出击。
    十倍而攻之!
    这个兵法中的定论,显然并不适合如今的状况。
    呼兰大军采取的是以点击面的战术,又拥有着高速的机动力,攻击总是如此的飘忽不定且有猛烈异常,促使守备的一方尽管有高大的城池作为掩护,但是却不得不疲于奔命,四处扑火,伤亡之大竟然不下于攻击的一方,而更为糟糕的是,长时间的战斗令守城的部队无论是精神还是肉体,都已经堪堪逼近坚持的极限。
    “幸好呼兰人的精锐铁骑不适合攻城!”
    对于圣京城至今尚未被攻陷的事实,不止一次,包括欧仁在内的部下们纷纷抚额相庆,因为攻城的大多是被强征而来的军奴,在野战中表现出强大战斗力的呼兰骑兵,面对坚墙却只能进行更多属于骚扰性质的奔射和虚张声势。
    “真是如此便好了!”
    每当这个时候,风雨却暗暗的苦笑。
    不说出来仅仅是为了不影响士气,但是心中的顾虑却日盛一日。
    也许习惯了千里奔驰的草原人确实不习惯也不喜欢攻城,但是出身圣龙而且以有朝一日杀回来扬眉吐气为毕生心愿的张仲坚,却绝不可能没有为今天的攻城战做好最为充分的准备,更何况呼兰立国以来,灭国无数,多少城池都在铁骑的席卷之下淹没,长久的战争即便是再苯的人也当学会了一两手绝技,所谓呼兰人不善攻城,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
    这个时候,那位呼兰大国师手下的精锐兵马,一定乘着圣京城吸引住所有人注意力的时候,放手大干吧!
    根本用不着多想,风雨便能够猜测出了张仲坚几乎所有的盘算,只可恨自己此时却没有足够的兵马来把握住这样的时机予以反击,却只能够无奈的被张仲坚牵制在了圣京,乖乖的帮助对方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在这样的无可奈何中,风雨只好默默的等待,等待着机会的降临,因此这些日子以来,帝国宰相可谓事必躬亲,唯恐错失了原本就已经微乎其微的机会。
    不过今天和往日不一样,挣扎着已经通红的双眼,强打着疲惫的精神,年轻的帝国宰相此刻正在浏览的却不是战斗的急报,而是一篇瓦报的评论:
    “自古以来夺取天下者,固然需要强大的军团,更需要巩固的后方,源源不断的补给,众志成城的民心!而一味依赖武力纵横天下者,不过庞勋之辈而已,或可以纵横一时,却终究将黔驴技穷,落得个惨淡收场!故而,如今呼兰之患,不在于其攻城,而在于掠地!若呼兰只是想要夺取圣京进而威慑神州臣服,则圣京纵然沦陷,圣龙亦将赢取最后胜利;若呼兰以攻打圣京为饵,掩人耳目却乘机夺取齐鲁、三晋,并且加以巩固,则圣京纵然不失,圣龙也势必元气大伤……”
    “这是你写的吗?”
    端坐在太师椅上的风雨,良久方才将视线从这篇评论上收回,抬眼仔细打量着下方的年轻人。
    镣铐尚未被拿去,眉宇间却洋溢着飞扬,满身书卷气的年轻人尽管身陷囫囵,但是没有丝毫的畏怯,听闻风雨的问话,便立即坦荡的答道:
    “正是学生!”
    “听说你是王姚的门生?”
    风雨沉声喝问。
    他有些吃惊于年轻人的大胆,这种大胆让风雨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该欣赏其朝气蓬勃,还是该不满其目无尊长。
    而相对于年轻人的态度,更让风雨在意的是他的来历——
    苏杜,荆州人,本次科考的举人,逗留圣京期间,因为诽谤朝政而被关押,因此赶上了这场激烈的战争。
    如果说这些经历,还只是说明此人颇有些年轻人的愤激和不安分,那么他和风雪兄妹在突袭凉国公府之前当众喝酒嘻闹;暗地里为正在被血衣卫严厉打击的地下瓦报继续撰文等等行为,却让人不能不警觉。
    荆州——天子——风雪——士林——瓦报——王姚……
    官场的沉浮,让风雨第一时间便将这一切进行了一个可怕的联系,联系的结果则是风雨军内部产生了一个和天子、风雪等有联系的集团,正在秘密的进行着颠覆自己的阴谋。
    这种联系对苏杜显然十分不妙,尽管还有其他一些事情,诸如他曾经公开场合赞颂过风雨等行为,似乎可以为这个书生作一些辩护,但是非常时期,又牵扯到敏感的权力斗争,由此而掀起一场牵扯广泛的政治大风暴,不但不是不可能,而且可以说是大有可能。
    事实却十分讽刺。
    尽管很多人,很多比苏杜更有名更有影响的人物,纷纷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而被血衣卫盯上,随即无缘无故的消失在了茫茫人海,然而让风雨最终没有同意血衣卫关于“此人乃是极度危险人物因此应予以铲除”的结论,并且不惜破格召见的原因,却竟是引发苏杜被捕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所撰写的瓦报评论。
    这是一篇十分有见地的文章。
    风雨几乎在第一眼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便得出了这样的印象。
    因为年轻的帝国宰相惊讶的发现,其中有很多观点,竟然和自己的惊人吻合。
    正是这一点,让风雨甚至暂时丢下了激烈的战斗,将原本已经被血衣卫划入黑名单的书生,从地狱的门口拉了回来。
    “若是个人才,留下也无妨!”
    风雨的心中暗暗的盘算。
    和大多数的上位者不同,风雨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出于过分的自负,还是一种反常的收集人才的癖好,只要不损害到自身的战略利益,风雨并不介意重用一些立场明显敌对的人,例如朱全,例如梅文俊。
    “学生十分敬仰王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可惜却始终都没有机会一晤!”
    面对风雨的盘问,年轻书生不卑不亢的答道。
    “哦?”
    风雨微微一愣,却没想到竟有这样的关系,当下问道:
    “你都和什么人来往?怎会想到要结社聚党?”
    “宰相大人莫非要晚生作那卖友求荣之徒?”
    那苏杜扬了扬眉,傲然反问。
    “哈哈,是风雨失言!”
    面对书生的反击,风雨倒也不以为忤,反而有些欣赏起对方的风骨,当下摇着头哑然失笑道:
    “不过你既然是读圣贤书的,难道不知君子不党吗?”
    “晚生更知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宰相若要做一个独断专行的权臣,自当取了苏某的脑袋警醒后人;若宰相要做一个中兴之臣,难道就不该有一点海纳百川的雅量?”
    年轻的书生侃侃而谈道:
    “晚生等只想借此机会施展所学,畅所欲言,点评时事,褒善贬恶,何来结党之说?更何况瓦报发行,可以让宰相获悉天下民生,得知世情舆论,明了治政利弊,也可以让天下百姓陈诉冤情,上达天听,让四方官员有所顾忌,不敢草间人命、鱼肉乡里!古人尚有‘不废乡学’之说,晚生实在无法理解,如瓦报这般于庙堂、社稷、江湖皆有利之事,宰相为何如此忌讳?”
    “哼!”
    听闻苏杜引用了圣龙帝国之前春秋争霸时期,号称贤相的郑国大夫子产主动反对废弃可以肆意评论国政的事例,自觉受到了嘲讽的风雨冷冷的一哼:
    “笑话,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官员也当有官员的威仪,若是任凭天下人肆意议论,法度威严不存,那黎民百姓又该如何是从?何况,天下舆论若没有一定的限制,任凭各种谣言满天横行,不仅人心动荡,更易为有心人利用,个中后果你可能够担当?尤其是如今,大敌当前,国家处于危难,那军事情报关系万千将士的性命、神州社稷的命脉,那人心的安定同样牵扯到前线的胜败,又怎能够让你们这些草野书生率行而为?你说你毫无私心,一意为公,你又如何担保你的同伴个个如此?若是其中有敌国奸细混入,或者别有用心者鱼目,你苏杜纵然万死又有何用?”
    “这个……我……”
    年轻的书生一时之间面红耳赤,张口结舌。
    风雨说这番话的时候,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三军统帅帝国宰辅的威仪,迫得苏杜不由为之一窒,更重要的是风雨的话分明切中了瓦报的弊端,让苏杜有心想要反驳,却又无从说起,可是心里又总觉得哪里不对,一时之间说不出得难受。
    “好了,瓦报的事情暂时不要再提!如今是非常时期,朝廷自然需要严格管制,以便聚敛人心,一致抗敌。当然,瓦报也并非一无是处,假以时日,若是时机成熟,风雨还不至于那般小气,连古人都不如!”
    眼见苏杜被自己驳倒,风雨便缓下了语气,温和的道:
    “你也莫要再和以前的那般人混在一起了,书生论政,其心可嘉,然而于国究竟又有多大益处?倒是你对如今的战局颇有些见解,不妨详细说说!”
    “是……”
    见风雨不赞同自己的言行,苏杜当下差点便要硬碰硬的当面辩驳,幸好又听到风雨有意让自己诉说时局,似乎十分欣赏自己的见解,隐隐然颇有提拔重要的打算,不由精神一振,毕竟这方才是他饱读圣贤书、又如此卖力的热心瓦报的期望所在,便也不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稳了稳心神,朗朗而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