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庶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庶妃-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两年过去了,两位王爷在自己的封地安分守己,除了圣旨传召,从不私自进京,可太后依然不放心,总认为他们在积蓄力量,等待有一天谋朝篡位。先帝让他们远离京城,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是他们根本无法再联络以前在朝中培植的亲信势力,坏处就是自己和皇帝无法及时掌握他们的动向。不过太后也有自己的办法。去年,她以犒赏的名义,给两位王爷各自赏赐了几名美女,实际上是耳目,替她传递信息,这样,两位王爷在封地都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她就能及时掌握了。

几位美女因为是太后所赐,在两个王府都受到了礼遇。尤其是被赏赐到东盛王府的一名叫做孟晓的美女,因为美丽温柔且善解人意,得到了东盛王贺清风的宠爱,被封为侧妃,但是也因此遭到了与她一同前来另外一名美女的嫉恨。

所以,今天这看上去其乐融融的家宴,蕴藏着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雨。

成为东盛王府侧妃的孟晓处在极度的矛盾之中。因为这一年来,她虽然以朝廷细作的身份在这里替太后搜集情报,可竟然渐渐爱上了太后要对付的对象——东盛王贺清风。这是她史料未及的。按照太后的缜密筹划,这里不应该发生爱情。

爱上了东盛王贺清风的孟晓整日生活在恐惧和矛盾之中。一方面,因为她已经在太后面前发过毒誓,说自己如果背叛太后就死无葬身之地,另一方面,一年来与东盛王卿卿我我,东盛王待她也很不错,使她这个从没有了亲人的孤儿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亲情和关怀,所以她无法决定,今后,是继续替太后做事,还是干脆倒戈帮助自己的丈夫。被太后培养了这么多年,孟晓能看得出来,东盛王绝非池中之物,早晚有一天,身为先帝长子的他会在金枫国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正在烦躁不安之间,侍女前来请她去赴宴。

今天是中秋节。

孟晓对这个节日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她从无父无母,没有体会过合家团圆的温暖与欢欣,所以在这远离京城的潞州,她并没有怀念家乡的伤感。

她的心神不宁,来自于内心激烈的冲突。

本来,像这样的家宴,只有王妃才可以参加,她们这样的侧妃或者侍妾是没有资格置身其中的。她明白,这是王爷对她额外的恩赐。

跟随侍女走路的孟晓没有觉察到,身后有一双充满嫉妒和仇恨的眼睛一直尾随着她,直到她走远不见了踪影。

那双眼睛的主人就是和她一同被太后赏赐给东盛王贺清风的美女,名字叫做景蓝。

去年,太后一共赏赐给东盛王四名美女,可是其中一个病死了,另外一个得了重病,到现在连床都起不来,所以同来的四个人,也就只剩下了她们两个。

孟晓运气好,被封为侧妃,可景蓝自认为处处要比她强,却到现在还只是个侍妾,心里很是不服气,尽管她们只是间谍,争宠并不是她们的任务。

孟晓给贺清风与王妃叶婉柔行了礼,然后心翼翼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有些手足无措。她有一种预感,今天晚上,会发生一件大事。

本来东盛王也邀请了谨太妃,也就是他的亲生母亲,可太妃本来不喜热闹,想早些休息。东盛王夫妇知道母亲素喜安静,也不好勉强,又觉得人太少了冷清,因为他们还没有儿女,所以请来了侧妃孟晓,多个人,也显得热闹一些。

东盛王妃是个很贤惠的女人,嫁给东盛王已经五年了,可是竟然没有诞下一儿半女,自己很有些落寞,所以就显得很大方,对与东盛王养了很多侍妾并不显现出半点嫉妒。

家宴开始了,贺清风端起酒杯,说了些中秋应景的话,意思是大家可以随意一些,都是一家人,不必拘束。

孟晓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虽然她不善饮,可这是基本的礼貌。

可是这杯酒喝下肚去,她立刻憋得难受,一张脸涨得通红,不停地干呕,还咳嗽不止,样子十分难受。

王妃叫了大夫过来看。

大夫把脉之后,立刻跪在地上向他们道喜“恭喜王爷,恭喜王妃,孟侧妃有身孕了。”

东盛王立刻喜出望外,因为五年了,他连一个孩子都没有,民间有人甚至传说他有病不能生育,这下好了,这该死的谣言不攻自破。

王妃叶婉柔也很高兴,赶紧亲自扶着孟晓坐下“妹妹可是王府的有功之臣了,赶快坐下休息,切不可动了胎气。”

孟晓虽然胃里翻江倒海的,可心情十分愉快,毕竟她是真心爱着贺清风的,能为他生一个孩子,更是她梦寐以求的事情。而这个怀孕的消息,使她更加坚定了彻底站到贺清风这边的决心。

一直跟踪着孟晓的那双眼睛的主人几乎要疯狂了。

怎么,这个女人哪里比我强?为什么她能做侧妃而我只是一个侍妾?为什么她与王爷王妃一同参加家宴而我连看王爷一眼都要偷偷摸摸的?为什么她能为王爷生孩子而我却什么动静都没有?

愤怒和嫉妒使她失去了最后的一点姐妹情谊,她疾步走过来,对守卫在那里的士兵们说“我有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必须跟王爷说。” 。











第六章 物证

。 第六章 物证 一个士兵前去禀报。

贺清风夫妇都有些诧异,不知道景蓝这时候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要讲,却丝毫没有注意到,一旁的孟晓已是脸色苍白,或许他们注意到了,可他们都认为那是孕期的反应,不足为奇。

景蓝在士兵的带领下走进来,跪在了贺清风夫妇面前“妾身叩见王爷王妃。”

贺清风说“你有什么事情要讲?”

景蓝深吸一口气“王爷,王妃,妾身今天要讲的这件事,也许会让你们非常吃惊,可是妾身请求你们,千万耐心听我说完。”

王妃越发不明白“你有什么事情就赶紧说吧。”

孟晓的脸色已经白得堪比那惨淡的月色了。她紧紧抓着自己的裙子,仿佛要将这块色彩斑斓的丝绸给揉碎。

景蓝说“王爷、王妃,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这个女人,孟侧妃,其实是太后派来的奸细,是来监视王爷以及潞州的一举一动的。”

此言一出,举座震惊。

贺清风不相信似的问道“这怎么可能?”

去年,这四名美女到达东盛王府的时候,贺清风不是没有怀疑过她们所来的真正目的,但是很快,其中两个死的死,病的病,看样子根本就不是做间谍的料子。剩下的两个呢,观察了一年,也没有发现什么异常的举动,而是和王府里的其他女人一样争宠吃醋,贺清风慢慢放松了戒心。可是景蓝的这番话令他又提高了警惕。

景蓝镇定地说“妾身所言千真万确。如果王爷不相信,可以立即去搜查孟侧妃的住处,在她的住处,一定藏着太后给她的信物——半枚紫玉麒麟。另外半枚,就在太后那里。”

贺清风亲自带人搜查了孟晓的屋子,果然在床铺底下找到了半枚紫玉麒麟。

贺清风忍住怒气,疾步走回来,将那半块紫玉麒麟放在孟晓的面前“晓儿,你能告诉本王,这是怎么回事吗?”

王妃问景蓝“你为什么会知道孟侧妃是朝廷的细作?”言下之意,那你景蓝的身份也大可值得怀疑。

景蓝早就想好了怎么回答,立即失声痛哭“王爷,王妃,妾身不敢隐瞒,其实妾身和孟侧妃一样,都是朝廷派来的细作,可是妾身一开始就不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只是被太后所逼无可奈何,这才不得不听从她的安排。刚刚来到潞州的时候,妾身想跟王爷王妃说清楚,弃暗投明,可又不敢,怕王爷王妃不肯相信妾身,反倒弄巧成拙。所以这一年来,妾身只能暗暗观察孟侧妃的一举一动,不让她做伤害到王爷和王妃的事情。”

这一点,景蓝倒真没有说谎。

去年来到潞州的时候,她几乎是在看见贺清风第一眼的那一瞬间就爱上了他,而且几乎因此而忘记了自己其实是太后派来的细作。后来慢慢回过神儿,立刻陷入了两难之中。但是她比孟晓要果断,因为她知道,一仆二主的结果是很悲惨的,更何况这两个主人站在完全对立的两面,因此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爱情。

当然,景蓝并没有被爱情完全冲昏了头脑,主动跑去告诉贺清风自己的真实身份,只是留了个心眼,暗地里关注着孟晓的一举一动。

按照太后给她们的任务,她们应该及时将潞州的情况如实送达京城,可是一来贺清风做事心谨慎,从不许女人参与政事,二来尽管放松了警惕,可对孟晓和景蓝并不是完全信任的,所以,孟晓和景蓝几乎没有什么机会能得到有用的情报。有一次孟晓好不容易无意间听到贺清风在和谋士们商谈扩充军备的事情,当时四周无人,竟被她听了个一清二楚,于是她立刻飞鸽传,想把这个重要的情报送给太后,可是没想到竟被景蓝偷偷破坏了。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孟晓终于得到了有价值的情报,赶紧回到自己房中,写好了信,打算用飞鸽传,可是被景蓝看到了。当然,孟晓并不害怕被景蓝看到,因为她并不知道景蓝早就倒戈了。她让景蓝放风,自己去放鸽子。可是景蓝自告奋勇,说由她去放飞信鸽。孟晓并没有任何怀疑,而且她那天太激动了,也担心被人发现自己情绪不对劲,所以就将信鸽和信给了景蓝,叮嘱她一定要心,然后目送着她走出了自己的房间。

已经爱上了贺清风、并且也得到贺清风宠爱的景蓝并没有将那封信送出去,而是悄悄将信藏了起来,一直藏到了这个中秋家宴。

贺清风拿到了足以说明孟晓身份的紫玉麒麟,可并不愿意相信这就是真相,因为这一年来,他对孟晓付出的是真实的感情。

可是景蓝不能让他不相信,见他一脸犹豫,立刻呈上了那封足以将孟晓致命的信。

贺清风一看那封信,脸色立刻变得非常难看。他将信摔在孟晓面前“你能不能告诉本王,这是什么?”

孟晓抬头看了一眼景蓝。至此,她才明白,景蓝,这个在太后的别院里与自己一起长大的好姐妹,竟然在一开始就背叛了太后,也算计了自己。那封重要的情报,她并没有飞鸽传给太后,而且私藏了下来。那么就是说,自己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孟晓的嘴角挂上了一丝苦笑。也许,她曾经对太后发过的毒誓应验了。

王妃从地上捡起那封信,匆匆扫了几眼,也大惊失色,忍不住质问孟晓“你为什么要这么做?难道王爷对你不够好吗?自从你进了王府,一应用度几乎与我不相上下,而且你是这王府里唯一的侧妃,这是多大的荣耀啊?你睁大眼睛好好看看,王府里这么多女人,服侍王爷这么多年,都没能得到你今天的一切。难道你就是这样报答王爷对你的宠爱的吗?”

孟晓的身子颤抖得像秋风中一片枯黄的树叶。

她无话可说,因为事实摆在面前。那封信,正是她亲笔所。那封信,不仅有力地证明了她孟晓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奸细,一个忘恩负义的人,而且还轻而易举地告诉在场所有的人,景蓝,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女子,尽管摆脱不了太后强行加给她的间谍的身份,可人家还是有良心的,不是什么都没做吗?不仅自己没做,还阻止了孟晓做伤害到东盛王府的事。

孟晓万念俱灰,趁着大家没有防备,三步并作两步跑到荷花池边,一纵身跳了下去。

贺清风本能地奔到荷花池边,伸出双手大喊一声“晓儿——” 。











第七章 王爷的震怒

。 第七章 王爷的震怒 孟晓对自己的游泳技术有十分的把握,而且这一带她非常熟悉,所以她在水下告诉自己,根本不用慌张,那个贺先生不会这么快就会明白过来怎么回事,等他明白上当的时候,自己早就带着母亲离开这个城市了。

可是,不对劲。

孟晓自认为方向感还是很好的,而且在从就熟悉的地方,根本就不会游错方向,可是为什么越往前游,越觉得四周环境陌生呢?

这条河里的水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清澈了?还有很多漂亮的鱼?好像还养着荷花呢。

不对。在孟晓的记忆当中,这条河的水没有这么干净,里面也没有这么多水草,更没有荷花。

孟晓在水底转了一圈,发现自己根本就不在一条河里面,而似乎是在一个池塘里面。

难道是游错地方了?

孟晓紧张起来,要是游错了方向那就惨啦,因为现在她必须争分夺秒,与那个贺先生抢时间。

孟晓在水下观察了很长时间,终于丧气地确定,自己的的确确是游错了方向,而且她一时之间无法判断自己现在究竟身在何处,于是打算先到水面上透口气再说。她水性是不错,可毕竟不是浪里白条,不可能在水底下憋气憋很长时间。

孟晓在水面上露出了头,大口大口呼吸着略带些清甜味道的空气。心想这是什么地方啊,空气这么好,别不是游到野外来了吧。

可是还没等她看清楚四周的景物,就听到有很多人在七嘴八舌地嚷着“哎呀,她又出来了!她又出来了!她还没死呢!”

孟晓挺纳闷地向四周看了看,终于发现了一人,可是因为是晚上,又没有灯光,看不清那是一什么样的人,更不知道自己和这人有什么关系,他们干吗说自己没死?难道是贺先生的人终于发现自己了?

不可能啊。虽然黑灯瞎火的,可孟晓还是能看得见,这不是那个水上餐厅。不仅不是水上餐厅,好像没有一处地方是自己所熟悉的那个城市的。

孟晓本能地认为那人不怀好意,所以不打算上岸去,想重新回到水底,再游回去。

可是她远远听见一个男人说话了“既然没死,那就先将她捞上来,本王要好好问问她,她为什么要如此对待本王?”

本王?

本王是个什么东西?

孟晓十分想不通,自己究竟到什么地方来了?

正在思考着这个问题,忽然很多人“扑通扑通”跳下来,不由分说将她架到了岸上,然后让她坐在地上,对着她的后脊背一阵猛拍,差点儿把她的脊梁骨拍断。

孟晓实在忍不住,大喊道“别拍了别拍了!你们是什么人啊?干嘛拉我上岸?你们征求过我的意见了吗》”

话音刚落,孟晓突然间觉得胃里面特别难受,俯下头去,一阵干呕。不由得诧异,以前自己游泳游的时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