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庶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庶妃-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可是就在他刚刚将信纸放在灯火上面的时候,突然发现在信纸的最底下背面,还写着一行极的字千万别来。如果不是火光的映射,还真不容易看出来。

看这字迹,也应该是孟晓写的。

贺清风有些纳闷,这是怎么回事?她到底想不想让自己去枯鹰涧啊?还是这封信,根本就是那帮山匪逼着她写的。

贺清风心里很清楚,那山匪完全是冲着他来的,而非针对孟晓,孟晓只是运气不佳,做了个人质而已,而她和那些山匪一样,恐怕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抛弃了她,任她自生自灭了。

可是,这样对孟晓公平吗?

贺清风盯着那四个极的字千万别来。猜测着孟晓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了这封信。很显然,这行字,她是不敢让山匪看见的,所以才写在信纸背面的角落里。那么也许,孟晓前面的那些话是迫不得已写的,而这四个字,才是她真心想对自己说的。那么她写“千万别来”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已经知道山匪已经布置好了陷阱在等着自己,所以提醒自己,千万别来。

想到这里,贺清风不觉眼睛有些湿润,尽管他不是一个易动感情的人。他想,孟晓对自己还是难以割舍的,否则,她不会在山匪眼皮子底下冒险提醒自己千万别来。

…………………………………………………………………………………………………。

要是贺清风的这个想法被孟晓知道,她一定会笑破肚皮的。

她的本意才不是替贺清风的安危考虑,而是不想自作多情罢了。很显然,贺清风迟迟不来枯鹰涧,那就是已经不想救她回去了,说不定他还巴不得自己这个太后派来的细作死于山匪之手呢。而且,被张孟奎逼迫写了求救的信,知道一定会被贺清风更加瞧不起,所以,既然贺清风已经放弃了自己,那么自己这么舔着脸求人家为了自己来送死,是不是很可笑呢?基于以上种种考虑,孟晓才趁着张孟奎转头吩咐人送信的当口,冒险在信纸背面的角落里写下了“千万别来”四个极极的字,而且祈祷着贺清风会发现这四个最关键的字。

山匪将那封信拿走以后,张孟奎对孟晓的态度和善了起来,大概他以为,有了孟晓的那封信,贺清风一定会来的。他不相信贺清风真的会放弃自己的骨肉,也许,他是因为在想一个能从枯鹰涧全身而退的万全之策才会耽误了时间。

看着依然惊慌的孟晓,张孟奎说“好了,你不用这么害怕,在贺清风到来之前,我是不会杀你的。当然,他来了之后我会不会杀你,这要看他的态度了。”

孟晓听张孟奎语气缓和,胆子大了一些,说“我不觉得你这个方法有用。你想啊,即使贺清风来到枯鹰涧,而你又成功地替你的哥哥报了仇,可你能躲得过朝廷下一次的清剿吗?即使枯鹰涧再易守难攻,可你们这么一点点人,根本不可能与整个朝廷抗衡。而且,死了一个王爷,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管,说不定他的死会更加坚定了朝廷剿灭你们的决心呢。到时候,更多的人马来到枯鹰涧,即使他们不知道这里的路径,可他们完全可以用火攻、水攻等方法消灭你们,到时候,你们往哪里逃?就算是他们什么也不做,单只是围困住你们,那么你们从哪里弄到粮食呢?”

张孟奎皱着眉头看了孟晓半天,才开口道“你想吓唬我?告诉你,本大王可不是被吓大的。”

可是孟晓已经看出来,张孟奎的眼底有了一丝疑惧。其是孟晓也不知道朝廷对死了一个王爷会持有什么态度,而且照太后派了细作这件事来看,太后对她的两位庶子、皇帝对他的两位同父异母的哥哥,并不是那么亲密的,说不定,他们会认为,像贺清风这样有觊觎皇位嫌疑的王爷还是早些死了的好。但是,张孟奎只是一个对朝廷内幕毫不知情的山匪,所以,孟晓才敢拿这个来吓唬他,让他不敢轻易对贺清风下手。

看着已有一丝慌乱的张孟奎,孟晓笑了“我不是在吓唬你,而只是在替你分析一下目前的形势罢了。你想啊,你这枯鹰涧再厉害,也不是永远无法摧毁的吧,万一朝廷下定了决心,将这枯鹰涧毁了,那么你们即使侥幸存活,以后拿什么安身立命?而且,据我所知,你们也不是总要待在枯鹰涧,你们总要出去打劫一些财物吧,否则,你们怎么生存下去啊?”

这一点孟晓说的倒是没有错,任何一个地方的土匪,都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离开据点,到别处去抢夺粮食蔬菜金银珠宝绫罗布匹什么的,因此,在他们离开据点的时候,人身安全就不是百分之百能得到保障了。

所以,这番话让张孟奎不得不认真思索。要是他杀了贺清风,朝廷又一心想置他们于死地,那么他们只要离开枯鹰涧,岂不是很危险?而且孟晓说得对,他们不可能不离开枯鹰涧。 。











第三十一章 劝说

。 第三十一章 劝说 孟晓观察着张孟奎的表情变化。

张孟奎虽然是个杀人不眨眼的山匪头子,可心眼并不很多,生性耿直,而且常年在枯鹰涧这个偏僻的地方,见识并不多,再加上被孟晓这一番虚虚实实的吓唬,所以很快犹豫起来。

孟晓知道,即使是以凶残着称的山匪,也会怕死。于是再趁热打铁“我知道,你之所以劫持我,是想要杀了贺清风替你哥哥报仇。可是,你有把握替你哥哥报了仇之后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吗?也许,你和你哥哥兄弟情深,为了给他报仇,不惜自己的性命,可是,你就忍心让这么多人跟着你一起承受这报仇的代价吗?”

旁边一个看押孟晓的山匪打段了她“你这个女人,不要胡说八道动摇我们的决心。我们不单单是要为张大哥一个人报仇,而是要为惨死在贺清风手下的一千多弟兄报仇。为了这个,我们就算是全军覆没,也在所不惜。”

孟晓笑着鼓起掌来“好啊!好啊!说的真是大义凛然啊。不过我想请问,为了报仇而全军覆没,这个买卖,划算不?”

那个山匪气得涨红了脸“这不是做买卖!这是报仇!”随即又换了一副轻蔑的表情,“算了,和你这样生在蜜罐里的女人是说不清楚的。”样子十分不屑。

孟晓也不屑理他,继续跟张孟奎说“你是这枯鹰涧的首领,你怎么说,他们自然就会怎么做,哪怕是你要他们去送命,他们也不会皱一下眉头。可是,你觉得这值得吗?”

张孟奎虽然这些年过着刀口舔血的生活,知道被朝廷围剿是迟早的事,所以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整天提着脑袋过日子,可听了孟晓这一番长篇大论,也不禁心里打起鼓来。毕竟,除非是迫不得已,谁会主动去死呢?当然,他这一年来也怀着对哥哥的追思和对贺清风的仇恨,下定决心,哪怕拼了性命也要报仇,可是孟晓说得对,如果他一意孤行,那么枯鹰涧很快就会重演一年前的那个惨剧。

看出了张孟奎的犹豫,孟晓心中狂喜,继续按照计划心翼翼地说“我知道,你们之所以来到枯鹰涧,并不是因为你们生性凶残喜欢打家劫舍,而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才会做山匪,如果你们还有重新选择的机会,你们还会不会选择做山匪呢?比如大王您,如果可以丰衣足食,如果可以安居乐业,你还会过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吗?”

张孟奎厚厚的嘴唇翕动了一下,想说什么,可最终没有说出来。

刚才斥责孟晓的那个山匪瞪着孟晓“你这女人在胡说八道什么?难道想蛊惑人心不成?你说得倒好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可是我们这些人,现在还能谈什么丰衣足食安居乐业啊?你在大白天说梦话吧!”

孟晓笑道“这位兄弟,你先别急么,我这么说,自然不是大白天说梦话。现在就有一条明路,可以让你们过上不用再提心吊胆而且还能衣食无忧的日子,就看你们想不想了。”

张孟奎和那个山匪像盯着一个怪物似的盯着孟晓“明路?什么明路?”

“投。靠。贺。清。风。”孟晓一字一顿地说。

话音刚落,一把钢刀就架上了她的脖子。随即,张孟奎那张满是胡茬的黑脸凑近了她“你是想让我们去送死吗?”

旁边那个山匪也叫了起来“大王,这个女人一片胡言,目的就是要我们自投罗网,被贺清风剿灭干净。赶紧杀了她,以免别的弟兄被她的胡言乱语给骗了!”

孟晓惊出了一身冷汗,可还是强作镇定“大王,你能不能先听我把话说完再决定要怎么做?反正我人在这里,又不可能插了翅膀飞走,你想什么时候杀我都可以。”

张孟奎想了想,觉得孟晓的确不可能插翅飞走,因此愤愤地收回了钢刀,说“好吧,我暂且不杀你,你把你的话说完。我倒要看看,你能花言巧语到什么地步。”

孟晓平复了一下情绪,说“大王。俗话说,冤冤相报何时了。而你们,如果在杀了贺清风之后被朝廷清剿,那么连冤冤相报的机会都可能没有了。我刚才的意思是,如果你们肯投靠贺清风,那么你们自然可以衣食无忧,而且再也不用昼伏夜出,而是可以过上正常的人该过的生活。至于你们与贺清风之间的恩怨,我认为,你们双方完全可以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谈一谈,也许,贺清风是不得已而为之呢。”

半天没有吭声的军师栗浩元说话了“可是我们凭什么相信你的话?照现在的情形来看,贺清风很可能已经放弃你了,那么你说的话,在他心目中还有多少分量?你说让我们投靠他,可是如果我们答应了,贺清风却不买账怎么办?”

孟晓心想,我的确不能保证贺清风肯接受你们,更不能保证你们归顺了贺清风之后会不会在某一天突然又起杀心。可这只是我的权宜之计,只要能顺利走出枯鹰涧,我管你们能谈拢还是会谈崩呢。

于是硬着头皮说“我会说服他的。其实,贺清风是一个不计前嫌的人,胸怀宽广——”说到这里,自己都觉得无边无际而且肉麻,那贺清风是个怎样的人,自己哪里知道,可是为了脱身,不得不继续瞎诌,“而且非常爱惜人才,像你们这样武功高强又侠肝义胆的人才,贺清风他一定会喜欢的。你们觉得怎么样,是继续在枯鹰涧做山匪好,还是可以光明正大地做人好?”

张孟奎咬牙道“不可能!我与贺清风有不共戴天之仇,要我屈居在他的门下供他差遣驱使,倒不如拼个你死我活!”

孟晓发现,就在张孟奎说这番话的时候,栗浩元一直低着头,仿佛在思索着什么。而且她还注意到,栗浩元虽说也是山匪之一,可穿着打扮举止言行都与这里的其他人——比如说张孟奎和看押她的两个山匪——格格不入。确切地说,栗浩元更像一个吏,身上自然而然露出读人特有的卷气。 。











第三十二章 你真的来了

。 第三十二章 你真的来了 栗浩元劝住了暴怒的张孟奎“大王,稍安勿躁。我倒觉得,这孟姑娘说的话也不无道理。”

张孟奎瞪着眼睛道“有什么道理啊?她是不是想把我们都诱出枯鹰涧,好让贺清风一网打尽啊!本大王还没有笨到连这么点儿伎俩都看不穿的地步呢”

栗浩元说“我想她还没有这个胆子。不过大王,请你好好考虑一下,如果我们归顺了贺清风,就是吃皇粮的人了,总比这提着脑袋的日子强多了。而且,很多弟兄的家还在外面。”

张孟奎是从死了爹娘的,与哥哥相依为命,自从去年哥哥被贺清风杀死,在这个世上,就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所以,他并不曾考虑到还有家眷在涧外的弟兄们的心情。

栗浩元之所以也跟着孟晓一起劝说张孟奎归顺贺清风,只不过是还抱着致仕的梦想不肯撒手罢了,虽然他不认为孟晓这个办法一定可行,但总算是让他看到了一丝可以不用再做山匪的希望。

张孟奎听栗浩元这么一说,想了一会儿,道“可是这归顺不是一件事,我一个人说了不算。这样吧,今天我们就召集所有的兄弟们,让大家一起拿个主意。”

说完,吩咐那个山匪好好看住孟晓,自己则带着栗浩元走了。

…………………………………………………………………………………………………。

东盛王府的房内,贺清风还在不安地踱着步子。

他在问自己,真的要放弃孟晓吗?

他知道,母亲的决定是正确的,是对东盛王府最有利的,可是,他的心里,对孟晓,还是有那么一丝难以割舍的情愫。

那天的中秋家宴,当听到景蓝的一席话时,他的震惊不亚于听到了天崩地裂。在震怒之下,他忘记了所有的一切,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杀了她,杀了这个奸细!要不是母亲阻拦,现在世上就没有孟晓这个人了。事后冷静下来的贺清风也暗暗庆幸过,幸亏母亲及时赶到,否则,孟晓真的死了,自己就会开心吗?他细细想过,除了那封未能送出的情报,孟晓的确没有做过伤害自己和东盛王府的事情。当然了,这也和自己一直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有关。但是,太后派来的细作会那么没用吗?要是孟晓处心积虑要替太后做事,那么自己再怎么警惕再怎么心,也会有一些支离破碎的消息透露出去。

想到这里,贺清风的决心动摇了。他想,自己应该去救回孟晓。那山匪是冲着自己来的,如果要一个女人在前面替自己遮挡危险,而自己却龟缩在这里脸面都不敢露,那算什么男人?单单为了自己的名声,都不能躲在这里不敢出头。

贺清风换了衣服,轻轻走出房,悄悄吩咐一名侍卫去备马。

可是刚刚跨上马背,谨太妃就急匆匆赶来了“风儿,你不能去!”

贺清风端坐在马背上没动“母亲,我不能让那些山匪以为,我怕了他们。而且,一个男人,总不能躲在女人背后不敢出头吧。”

“他们怎样以为是他们的事。”谨太妃很干脆地说,“我们不能意气用事啊!”

贺清风说“母亲,儿子明白,您是在乎儿子的安危,可是儿子已经决定要去了,无可更改。”

话音未落,已经催马走远了。

谨太妃看着绝尘而去的儿子,恨恨地低声道“这个女人,真是祸水啊。”又转头吩咐侍卫们跟过去,见机行事,保护贺清风。

…………………………………………………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