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庶妃》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一品庶妃- 第1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现在,那张能够以假乱真的美人面罩就裹在孟晓的脸上,边缘与她的肌肤贴合得很好,丝毫看不出是戴了一个面罩。她戴着这张人皮面罩,随着参加遴选的民女的队伍,站成好几排,接受太监们的初选。

太监们滴溜溜转着眼珠子,将每个民女扫了一遍,淘汰了相貌不佳者、身材不匀称者、说话声音太粗陋者以及身上有异味者,最后挑出三十名比较出众的进入复选。孟晓当然在复选之列。

这时候,贺清风终于打听到了遴选民女的地点,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地赶到了这里,可是,被守门的士兵们拦住了。

贺清风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又不能亮出自己王爷的身份,也不能硬闯进去,那么该怎么办呢?贺清风看了看这个庭院的围墙,忽然灵机一动,陪着笑脸对守门士兵说:“对不住对不住,我认错地方了。”然后转到士兵们看不见的地方,轻轻纵身一跃,跳上了围墙,向里面张望。

贺清风的视力很好,习武之人么,因此,虽然距离很远,但还是将庭院里的情形看了个清清楚楚。

花厅里,三十名女子站成六排,每排五人,低眉顺首,任由太监的目光将自己从头观察到脚。

可是贺清风看了半天,也没有发现这其中有孟晓。因为他来的时候,江源还没有发现自己的人皮面具少了一副。

贺清风不由得心焦。难道说孟晓初选没选上?那不可能啊?凭着她的容貌,通过初选是不成问题的。那么就是说,她反悔了?不想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不想只身到皇宫里面去偷先皇印玺了?要真是这样,那真是谢天谢地。只是,按照她的性格,她会半途退缩吗?贺清风想了很久,才摇摇头告诉自己:不,不可能,晓儿是不可能中途放弃的。要说以前——确切地说,是去年中秋家宴时跳进池塘之前——的孟晓,也许会打退堂鼓,可是从池塘里生还之后,孟晓就性情大变,性格坚毅了不少,仿佛是换了一个人,但是究竟哪里不对劲,贺清风自己也说不上来。人还是那个人,那眉眼、那身形、那说话的声音,与以前一模一样,可是,总是有哪里不对劲,好像是换了一副心肠。贺清风只能认为,孟晓跳进池塘里的时候,大概真的被一块石头撞到了脑袋。

于是,贺清风想跳进庭院,找个离花厅比较近的地方,再细细观察一番,也许刚才离得太远,没有看清楚呢。

这样想着,贺清风轻轻跳下墙头,向前走了几步,藏在一棵大树后面,挨个儿去看复选的民女。

可是,依旧没有孟晓。

贺清风开始发慌,额头上流下了冷汗。他揉了揉眼睛,再次向花厅里看去,却没留神一只猫静悄悄地走过来,伏在他撑着地的一只手边上,过了一会儿,不安分地用暖融融的毛蹭着他的手。

贺清风吃痒,低头一看,原来是只讨厌的猫,甩了甩手,那只猫很不满意地“喵呜”了一声,跳到旁边的草丛里去了。

花厅里的大太监一皱眉头:“哪儿来的野猫呀?赶出去赶出去”

几个小太监和士兵手忙脚乱跑过来抓猫。

贺清风大惊,要是他们跑过来,自己的行踪岂不是要被发现?情急之中,他只能越墙而逃。

可是,一个小太监眼尖,还没找到那只猫,却发现了树后面的贺清风,惊叫着指向那里:“有人在那儿”

花厅里的大太监一听,这还了得,皇上遴选民女,岂能让这些粗鄙的百姓来看热闹?这个大太监遴选民女很有经验,知道有的百姓好奇,想一睹未来皇妃的风采,于是,有胆大不知死活的,躲在自认为很安全的地方看热闹,却无一例外被发现而处死。

于是,大太监怒气冲冲地命令太监和士兵们将那个该死的偷窥者抓拿上来。

贺清风当然不会将这几个人放在眼里,他早已跃上墙头,只需轻轻一跳,就可以逃离这座宅子。可是,还没等他跳,却发现很多士兵手执兵器,将这座宅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贺清风无奈,只得束手就擒。

好在他穿的是很普通的布衣服,而他离开京城已经两年多,那个大太监自打他成年后出宫搬到王府居住,就没再见过他,因此,也没能一下子就认出来,他就是朝廷正在缉拿的东盛王。而那些小太监和士兵们,比这大太监见贺清风的面还少,所以,他们也没想到,这个偷窥者竟然会是一个王爷。

士兵太监们七手八脚将贺清风捆绑起来,带到了花厅中央,而那三十名女子,早已被大太监带进了屋子里。

大太监安顿好了民女们,返回来审问贺清风:“你是彭州人氏吗?”

贺清风不说话。

孟晓早从窗户里看见了贺清风,急得在心里将他骂了足足一百遍。这个贺清风,真是太莽撞了,闯到这个地方来做什么?我不是留下一封书信给他嘛,难道他没看见书信?

今天早上,孟晓特意趁着众人迎接王爷王妃、没人注意到她的空挡,溜出了军营,临走的时候,拿出昨晚写好的书信,放在江源与慧明方丈早就搭建好的主帅大帐里。信上说明了自己的计划,并让贺清风放心,她已经用江源的美人面罩易了容,不会有人知道她是谁。而且,她会一切小心,让贺清风静候她的佳音。

可是,阴差阳错,贺清风还没来得及发现自己大帐里有一封信,就跨上马急急忙忙来了城里,而江源也没来得及发现自己少了一张面具,因此,贺清风哪里知道孟晓已经易容?因此,被五花大绑的他,并不担心自己,而是担心孟晓。他尤其担心这几个太监有认识孟晓的,已经将孟晓捉拿在案,等候押往京城,向姜玉容邀功请赏。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亲人泣别

。 第一百九十三章 亲人泣别 第一百九十三章亲人泣别

澎州城外的军营里,叶婉柔认为自己总算是树立了王妃的威信,心满意足地想四处去走走。经过贺清风的大帐时,她很自然地走了进去。也没人阻拦她,因为她是王妃么,进入王爷的大帐,实在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

叶婉柔在大帐里百无聊赖地走来走去,翻看了一下桌上的几本书,又坐在床上,随手掀开枕头看了看。

这一看不要紧,竟然看见了孟晓写给贺清风的一封信。

信封是封起来的,这也就是说,这封信很要紧?只准贺清风一个人看?

这个狐狸精,又在搞什么鬼?

叶婉柔犹豫了一会儿,终于撕开信封,将孟晓戴了人皮面具易容进宫的计划看得清清楚楚。

一丝冷笑浮上了她那柔美的嘴角。

两个侍女没有看到信上的内容,看见王妃冷笑,不由得问道:“王妃,这信上说了些什么?”

叶婉柔迅速将信收起来掖进袖子里,告诫两名侍女:“这封信事情,你们两个谁也不能告诉别人要是以后万一有人问起来,你们就说什么都没看到记住了吗?”

两名侍女点点头:“记住了,王妃。”

叶婉柔当即返回了自己的营帐,叫人请来了江源和慧明方丈,说想给自己的父亲叶大人写一封信,询问一下京城的动向。

江源和慧明方丈觉得这次王妃倒想得挺周到,而且他们刚才也正在商议着,请王妃给叶大人写一封信,问问京城的情况,尤其是要弄清楚姜玉容母子到底什么打算。没想到,他们还没提出来,王妃就自己主动要求写信询问。他们颇感欣慰,认为王妃也不是那么不讲道理的,关键时刻,人家知道该做什么。

于是由王妃写好了信,将信封封了起来,交给江源,然后江源派了两名最得力的侍卫,将信藏好,并即刻赶往京城去见叶大人。叶婉柔多了个心眼,害怕江源和慧明方丈偷看这封信,所以坚持要将那两名送信的侍卫一直送出辕门。

眼看着两名侍卫绝尘而去,叶婉柔的一颗心才放了回去,心里不住地冷笑。孟晓啊孟晓,你大概还不知道吧,这封信,足以要你的命了

信已经送了出去,叶婉柔放心地回到了自己的营帐里睡觉,一路心情愉快,步履轻盈。

慧明方丈看了看已经不见踪影的送信侍卫,又看了看满面春风的王妃,对江源说:“我们都没有看一眼那封信究竟是怎么写的啊。”

江源不以为然:“王妃写的信你还不放心吗?再说了,王妃一直跟到了辕门,对送信的人千叮咛万嘱咐,我们总不能当着她的面打开信来看呀”

慧明方丈笑了笑:“是我多虑了。我们回去吧。也不知道王爷进城能不能将孟姑娘找回来。”

…………………………………………………………………………………………………

孟晓担心贺清风最终还是会被人认出来,于是当机立断,走出了屋子。

“哥哥”孟晓哭泣着直扑贺清风,“哥哥你怎么来了?”

大太监看了看孟晓:“谁叫你出来了?快回去”

孟晓啜泣道:“请公公行行好吧,让我和我的哥哥告别一番。”

大太监疑惑地瞅着贺清风:“他,是你哥哥?”

孟晓哭着点点头:“是啊,他的我的亲哥哥。前几日,官府来选民女,选中了我,可家里人很是悲伤,不舍得让我远离家乡,以至于双亲病倒。我离开家的那天,哥哥刚好出门了,没有见到我最后一面,所以今天特意赶了来与我告别,求公公您行行好,就让我们兄妹二人说几句话吧。谁知道,这一去,还能不能见着家乡亲人的面呢……呜呜呜……”

贺清风一惊,已经确定眼前这个叫自己做“哥哥”的女子正是孟晓。看着孟晓那装腔作势悲痛欲绝的模样,他差点儿笑出声来。晓儿就是晓儿,与别的女子就是不一样。这一出戏,也就是她能想得出来。当然,贺清风也猜到,孟晓一定是偷了江源的那张美人面罩。因为这个面罩,贺清风是见过的,并且对其制作之精细赞不绝口。

事到如今,贺清风只能跟着孟晓一起演戏。

“妹妹呀,”贺清风也装出了悲痛的样子,“你怎么忍心撇下父母双亲呢?为了你,他们都病倒了不如我们兄妹俩好好求求这位大人,让他放你回家吧”

孟晓也暗自发笑,但还得继续演戏:“哥哥,我也舍不得离开亲人啊,可是圣旨一下,全天下的人都不得违抗啊我能怎么办?总不能抗旨不遵吧……呜呜呜……”

孟晓特意提到了好几次“圣旨”这个词儿,并且在这个词儿上加重了语气,希望贺清风能够明白自己的苦心。如果拿到先皇遗诏,那就可以号令全天下了。

贺清风怎么会不明白她的意思,可是他不忍心眼看着孟晓只身涉险:“妹妹啊,难道为了圣旨,你就可以眼看着父母双亲悲痛而死吗?我们还是回家去吧,反正你也不一定能选上。”

孟晓忍住笑继续哭泣,因为实在挤不出多少眼泪,只能拿袖子遮着脸:“不行,我不能抗旨,否则是要满门抄斩的。哥哥,你自己保重,照顾好爹娘,我走了……”

大太监不耐烦地命人将孟晓往屋子里面搡:“行啦行啦还说个没完没了了你们兄妹二人也算是告了别,那就回去吧。”对贺清风说。

贺清风只得慢慢向后走,心里盘算着等到晚间再来劫人。到时候拿上一块浸了**的帕子往嘴上一捂,不愁孟晓带不回去。

主意打定,贺清风走了,打算先去蔡将军那里,商议一些具体的事宜。

贺清风走了,孟晓却哭哭啼啼对大太监说:“公公,我哥哥是个莽撞的人,只懂得耕田种地,没什么见识,请公公千万不要计较今天的事。”

大太监挥挥手:“算啦算啦,这也是人之常情么。”

孟晓又左右看了看,摸出一锭金子:“公公,能不能在终选的时候行个方便啊?”

大太监虽然收受过不少贿赂,可是参加遴选的民女亲手给他送金子,这样的事情还是头一回遇到。他疑惑着不肯接金子:“姑娘这是什么意思啊?”

孟晓换上一副神秘的表情,小声说:“公公,不瞒你说,其实我家里人是不愿意让我来这里的,但是我有自己的主意,我就是想当娘娘。”

大太监饶有兴趣地看着她:“为什么啊?”

“当娘娘多好啊,顿顿吃饺子,穿绫罗绸缎。”孟晓故意把自己弄成一个没什么见识的乡下女子,“还有啊,以后我要是当了娘娘,那就能有很多很多银子给我爹娘了。”

大太监虽然觉得可笑,但还是赞许她的一片“孝心”:“姑娘,按你的条件,其实想入宫也不难,只是,能不能做娘娘,还要看个人造化。这样吧,我尽力帮你就是。”很自然地拿起孟晓手心里的金子,放进了自己的衣服里面。

孟晓高兴地说:“那么,我是不是可以不用参加终选就可以进宫了?”

大太监仔细打量了一下孟晓。其实,也不用仔细打量,之前初选的时候,他早就一眼相中了这个清丽脱俗身材曼妙的女子,因为这个女子,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都是拔尖的。这些年来,为皇上——包括先皇——遴选民女这么多次,这位大太监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那么多女子,环肥燕瘦,他只需瞄上一眼,就能大概知道,哪一个女子可以带进宫里,哪一个女子连初选都过不了关。眼前这个女子,当然是个做娘娘的胚子,且不说容貌如何,单只是小小年纪,就这么懂得人情世故,将来到了后宫,那一定是个出类拔萃的主儿。

大太监这样想着,再结合那一大锭金子,心里已经替孟晓通过了终选。

他悄悄对孟晓说:“姑娘不要着急,那过场,还是要走走的。当然,只是做做样子给大家看,最后,你一定入选就是了。”

孟晓喜不自胜,盈盈一拜:“多谢公公成全。他日若能平步青云,一定好好报答公公只是公公啊,我不习惯和那么多人住在一起,吵吵闹闹的,连觉都睡不好。能不能……能不能给我单独安排一个房间啊?”

大太监想起了那锭金子:“没有问题,我这就去安排。”

“多谢公公”

…………………………………………………………………………………………………。

晚上,孟晓睡在一个单独的房间里,看看都已经熄了灯,起身披上外衣,悄悄溜出房间,隐藏在一个草丛里面,等候贺清风大驾光临。

二更时分,果然,一个蒙面人翻进了院墙,在各个房间里面寻找搜索。孟晓悠闲地看着忙做一团的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