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炩因平定幽州的巨大功劳,被朝廷任命为幽州牧。

此时,在平定黄巾军的战场上,其他各路大军都是纷纷败退,唯独幽州的战场上,因为曾炩,取得了全胜,迅速的平定了,让边疆地区恢复了秩序,也让鲜卑趁机入侵的威胁降低了。这样的功劳是不容抹杀的,再加上此时大汉朝廷由士族门阀把持,各个战场也是由士族门阀的人在打主力,朝廷为了安慰这些人,所以对曾炩的功绩,还是给予了较为公正的封赏。不过,不得不说汉灵帝是一个财迷,最初他为了省下奖赏的钱财,为了别人不说闲话,甚至打算拜曾炩为征北将军。不过,这被朝廷的所有的势力一致给否定了,开什么玩笑,一个十八岁的征北将军,要照这样混下去,将来他要是南下平叛,再立大功,岂不是要拜他为征北大将军或者是车骑将军、骠骑将军?

不过,曾炩的功绩的确太大,他不但平定了幽州的叛乱,还完全的化解了三郡乌桓的威胁,只升他为一个幽州牧好像也说不过去。无奈之余,还是黄门侍郎荀攸出了一个主意,就是免除幽州五年的赋税。荀攸知道,灵帝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财迷,想把他的钱掏出来赏赐是不可能的。而幽州每年的赋税少得可怜,每年都需要冀州、青州等州输送才能得以维持。而给出这样的条件,不但显得灵帝仁慈爱民,也没让灵帝掏钱,灵帝自然是满心欢喜的同意了。顺带的,还赏赐了曾炩一个毋极县侯的爵位。

曾炩回到无极城后,并没有马上南下,而是派人打探南方各个战场的战况。

四月,左中郎将皇甫嵩、右中郎将朱俊、骑都尉曹操率兵四万剿颍川郡(今河南禹县)黄巾军。波才所率黄巾军,大败朱俊军,又将皇甫嵩军围于长社(今河南长葛东),因缺乏战斗经验,结果被皇甫嵩施计突围。现在已经五月中旬了,曾炩知道,马上将会得到的消息是皇甫嵩、朱俊、曹操合兵大破颍川黄巾,斩首数万级,平定颍川,皇甫嵩以功封都乡侯,曹操迁济南相。随即进兵汝南郡(今河南平舆北)、陈国(今河南淮阳),大破两地黄巾军。于是,颍川、汝南、陈国三地黄巾军皆告失败。朱俊以功迁镇贼中郎将。灵帝命皇甫嵩等人继续进剿东郡(今河南濮阳)、南阳(今河南南阳)黄巾军。

四月,郎中张钧上书,认为张角能聚众数十万人起义,根源皆在于宦官。宦官父兄子弟、姻亲宾客任州郡地方官者,侵害百姓,胡作非为,百姓之冤无处可诉,才铤而走险。应该斩十常侍之首,悬于京师南门之处,起义军会自行散去。灵帝将张钧表章交给宦官,宦官看后皆免冠叩头,诈称自愿入狱以使天下平定,并出家财作为军费。灵帝大怒,命宦官照常视事,而将张钧下狱,以私通张角的罪名处死。

同样还是四月,北中郎将卢植率北军五校将士及州郡兵进剿张角亲自率领的冀州(今河北临漳西南)黄巾军。卢植率军连破张角,斩首万余级。张角退保广宗(今河北威县东)。卢植命军士挖筑堑壕,修造云梯,围攻广宗。时灵帝派宦官左丰一冀州视察,卢植不肯贿赂左丰。左丰回京师诬告卢植作战不力,灵帝大怒,将卢植征还京师治罪,改命中郎将董卓进攻广宗。

曾炩知道,距离皇甫嵩北上击破濮阳的苍亭(今山东阳谷北)大破东郡黄巾,俘虏黄巾帅卜巳,斩首七千余级的事件还有两个多月的时间。而距离皇甫嵩击败张梁还有四个多月的时间,他南下作战的时间还很充裕。所以,他还是不急不缓的做着南下的准备。

下曲阳的城池也很坚固,里面还有张宝的十余万黄巾军,如果不做充分的准备,那么采取强攻,必定损失惨重。这样的事情,曾炩是绝对不会做的。

曾炩刚回到无极城的时候,得到了一个消息,邹家兄弟做出了一种新型的弩车,一种非常恐怖的弩车。说它恐怖,并不是说它发射的弩矢多,而是它能发射的弩矢太过巨大。在攻打涿城的时候,他们兄弟制作出来的巨型床弩能发射差不多一千斤重的弩矢,可是现在他们做出来的这个,却是能发射差不多二千五百斤重的弩矢,射程也达到了四百步。

这个新的巨型床弩,使用了一个新的工件,一个用拇指粗细的钢条做成的巨型弹簧。

曾炩停下来的主要原因,就是等他们将这样的巨型床弩做出来,那样,攻破下曲阳城就简单多了。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五章 洛阳地震(一)

中山国相曾炩率领郡国兵,大破幽州十五万黄巾军叛贼的皇榜一出,洛阳顿时欢声雷动。而这个消息对洛阳的各方势力造成的影响,不亚于一场大地震。他们怎么也想不到,在遥远的北疆,居然如同彗星般的崛起了一个如此大势力的人物。他们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会对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自从黄巾大乱以来,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在绝大多数人的心目中,黄巾乱军就如同地狱恶鬼般可怕,关于黄巾乱军的种种传言使百姓们毛骨悚然。百姓们异常担心这些恶鬼会闯进他们居住的家园。因此,所有人都渴望着大汉王师胜利的消息,但事与愿违,汉军主力在广宗、颍川两地与黄巾军相持不下,迟迟未能击溃黄巾军。在这段时间里,每个人的脸上都能看见深深的忧色,每个人都不愿意多说话不愿意出门,整个洛阳城显得萧瑟了许多。

然而就在这时,曾炩和他的中山国郡国兵横空出世。在琢郡,曾炩一战而灭十万黄巾军,之后如风卷残云一般,横扫幽州十五万黄巾军叛逆,剪除黄巾军三大主力之一。这场胜利使忧心忡忡的百姓们终于松了一口气。曾炩的名字也在极短的时间里变得家喻户晓,很多年轻人都将他当成英雄来崇拜。

“小姐,这位前将军一定非常英雄了得吧?”洛阳蔡府内一个丫鬟打扮的清丽少女一脸崇拜之色地问她的小姐。

那小姐正幽雅地坐在荷塘边上。只见她头上梳着仙云髻,横插一支金凤钗,身着一袭浅绿色对襟罗襦,这是无极商会的精品,整个人显得婀娜动人;再看她的面容,面色白皙如玉,眉似远黛眸似星辰,小巧的红唇让人见之怦然心动;她的气质不同于一般女子,给人一种非常知性的感觉。这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绝色美女啊!

小姐扭头看了丫鬟一眼,调笑道:“怎么了?难道我家小玉儿心动了?”

丫鬟脸孔一红垂下头去,“才没有呢。再说小玉的身份哪能配的上他这位大英雄呢!要小玉说的话,小姐和曾大人才般配呢!你看人家曾大人年纪轻轻,十八岁就成了一州州牧,那可是真正的九卿级别的待遇。这样的英雄也只有小姐这样的才貌双全的女儿家才配得上的了。”

丫鬟的话说的小姐心中一暖,是啊,曾大哥这样的英雄人物,的确是自己的良配了。只是,不知道现在他还记不记得琰儿呢?

这个美丽的小姐正是蔡琰。

这个时候,蔡琰的父亲蔡邕也回家了,蔡邕才刚刚进门,就大声的喊道:“琰儿,快来,爹爹有好消息要告诉你!”

蔡琰微微一笑,父亲大人也有失态的时候啊!还真是难得呢!

蔡琰走出闺房,笑呵呵的问道:“爹爹,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么高兴啊?”

蔡邕哈哈大笑,说道:“琰儿,当然是你给爹爹找的好夫婿了!”

蔡琰小脸一红,娇嗔道:“爹爹,你又取笑琰儿了!”

蔡邕心情大好,只是得意的笑着。

旁边的丫鬟小玉儿说道:“老爷,这消息小姐已经知道了!”

蔡邕奇怪的问道:“哦,琰儿这么早就知道了?”

小玉儿道:“刚才小婢才从街上回来,看见了皇榜,就告诉小姐了。”

蔡邕道:“原来如此!我就说琰儿这么没有表现出很意外的样子,也没有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已经知道了。”

蔡琰道:“爹爹,这样的事情,对曾大哥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你知道的,在洛阳,大家都处于一个比较平衡的状态。现在,曾大哥横空出世,必定会对这些人造成影响,甚至会打破这其中的平衡。那么,曾大哥就会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蔡邕道:“琰儿多虑了,这样的事情,对炩儿不会造成什么困扰,我相信他会处理好的。”

大将军府。

大将军缓缓步入府内,一路上低头沉思,神情恍惚。

大将军这个官职自建宁元年(公元168年)九月大将军窦武和太傅陈蕃联手铲除宫中奸阉的行动失败之后,就不再设立。

中官曹节,王甫和一帮大小宦官认为外戚重臣一旦任职大将军,必然执掌兵权。大将军掌全国兵马,尤其是直接控制北军,这对他们的威胁太大。大将军窦武差一点杀掉他们的教训太深刻了。大将军们一般都和世族官僚走得近,而世族官僚又切齿痛恨中官,时日一久,这两股势力结合在一起,就有可能挟持重兵祸乱内宫,斩杀宦官,执掌国家权柄,所以中官们极力劝谏皇上,在国家没有战事的时候不要设大将军。

今年三月,黄巾叛乱。经过中官和公卿们的一致提议,天子下旨重设大将军一职,拜何皇后之兄、时任河南尹的何进为大将军,封慎侯,统率京师的南北两军和左右羽林五营士屯军都亭,以镇京师。何进就是那个时候但任大将军一职的。

大将军四十多岁,近年来由于养尊处优,魁梧的身躯已经发福,一张白净的面庞也愈发的圆润,他看上去不像是一个威武的大将军,倒更像一个温文儒雅的太学老师。

何进的家族在南阳宛城是个小富豪,家道殷实。何进在家是长子,自小聪慧过人,他父亲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学经入仕,光宗耀祖,不要再经商了,经商虽然能赚到钱,但毕竟是个被士人瞧不起的下贱行业。

他自小饱读诗书,才思敏捷,在当地很有名气,但他因为出身的关系,一直得不到当地长官的举荐,无法成为孝廉。没有孝廉的资格就无法去京师通过课试为郎,而由郎为官这是普通士子入仕的必经途径。他父亲为此四下奔走,出钱打通上下关节,耗费颇大然而成效甚微。南阳是大汉的帝乡(本朝光武皇帝是南阳人),门阀世族豪富众多,然而孝廉的名额有限,一年也只有一两个,所以根本就轮不到他这种普通的富豪子弟。

有人告诉他父亲不要白费力气了,就是送再多的钱也不行,还是另找门路吧。有人建议他父亲托人把何进送到南阳几个大儒门下学习,也许还有出头之日。但几个大儒家族的家主都不愿意接收何进为门生,他们说收一个双手粘满油腥和铜臭的有钱士子为弟子实在有损声誉。何进很受刺激,发誓要出人头地。

机会终于来了。中常侍郭胜有一年主持选妃,就是本朝称为“算人”的工作。他也是南阳宛城人,奉旨到南阳选宫女。何进通过关系,倾尽家财贿赂郭胜,希望郭胜能够把他的同父异母妹妹送进皇宫。郭胜受了何进的钱财,鼎力相助。何进的妹妹也凭她的姿色进入了皇宫的掖庭为贵人,甚得皇帝的恩宠。

何进时来运转,如愿以偿。他因为国戚而贵,先后被拜为郎中,再迁虎贲中郎将,随后出任为颍川太守。不久,他通过郭胜,又把自己的另外一个妹妹嫁给了中常侍张让的养子。何贵人因此得到了宫中宦官们的一致认同,得到了他们的信任。

何进的努力得到了回报。他妹妹何贵人替当今天子生了一个小皇子,随即被册封为皇后。何进被招入京,拜侍中,后迁将作大匠,再迁河南尹,直至大将军。

何进知道朝中权利斗争激烈,不敢轻易涉足,所以最早的几年,他小心谨慎,和京中任何一方势力都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太亲热,也不太疏远,唯恐给自己和家族带来祸患。本朝外戚因为参予权利争斗而死于非命者,比比皆是。他兢兢业业做好政务,对各方势力都恭敬有礼,慢慢的,他得到了洛阳王公贵族,中官和门阀世族的认可,渐渐有了自己的势力。即使如此,他还是极力韬光隐晦,唯恐成为他人的眼中钉。

他做了大将军以后,再也无法掩藏自己的锋芒,他的权势突然之间得到了释放。一夜之间,朝中的各方势力惊讶地发现,京中又多了一股强大的势力,一股强大的外戚势力。最先感到威胁的就是中官们。相反,门阀世族和他的关系却密切了许多。党锢解禁之后,许多雄心勃勃的著名党人以及大名鼎鼎的名士云集大将军府,使得大将军的势力骤然增大。

一旦进入权利争夺的漩涡,谁能独善其身?

何进想起了,现在这个突然崛起的曾炩,和自己倒是有许多相似之处。曾家也是靠经商发家,之后,在前年的时候买了一个中山国相。现在他成为了雄踞五郡一国的豪强,成了能够影响朝廷平衡的力量,自己能拉拢他,使他自己的盟友吗?

天子偏爱小皇子刘协,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寻找机会大力培植自己的亲信,准备废嫡立庶。现在的这个曾炩,会被天子拉拢吗?毕竟,他的这个官是找天子买的。

第二卷 黄巾之乱 第十六章 洛阳地震(二)

曾炩家世代都是一方大儒,和河北各大士族豪强也有来往,他会和他们一起,打压自己吗?

何进知道,士族豪强非常瞧不起他。

何进的心中一阵酸楚,连连摇头。自己如果在家经商,就是屠户,被人糟践辱骂的屠户。他的嘴角间突然显出一丝悲凉,自嘲,无可奈何的笑意。屠夫?我几时做过屠夫啊?但是当今天下,没有一个人不说我是屠夫出身,好象我就是挽着袖子穿着皮裙站在肉案后杀猪切肉剁骨头的屠夫。

何进的确不是屠夫,他的家族是士族。如果不是士族,他妹妹也没有资格入宫做宫女。他家发迹之前从事养猪杀猪卖猪的营生,祖宗有钱后,就扩大经营其他行业,购置土地田庄,几代下来积攒了大量财富,这才成了南阳的富豪。否则,他哪来的钱贿赂中常侍郭胜?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张让是什么人?无权无势无钱,他会和何进结为亲家?士族迫于生计从事下贱行业,一般都会遭到世人的唾弃,所以何进的家族虽然有钱但被人瞧不起。他妹妹做了皇后,全家因此而尽享荣华富贵,世人嫉恨得多了。

世人皆呼何进为屠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