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汉末风云之大夏帝国-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曾炩连连摇手道:“师嫂,还是免了吧。我看我和他年纪差不多,还是各交各的吧!”

旁边的几个年纪较大的都暗自点了点头,这小子真的不错,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三岁的孩子啊!听说孔家有一个孩子,叫做孔融,四岁能让梨,十岁和中大夫陈韪合作演出了一出“小时了了”的好戏,被称作神童。看来眼前的这个曾家的儿子是毫不逊色啊!

郑玄说道:“也是,贤侄说的不错,大家各交各,这样很好,很好!”

曾炩对太史慈道:“贤弟啊,叫声大哥,可是有你的好处哦!”调皮的模样惹得周围所有的人都笑了起来。

此时的太史慈却是好像有一些认生,怎么也不开口,最后甚至是躲到了他妈妈的身后。曾炩也很是郁闷,这小子,怎么就这么不上道呢?

不过,曾炩是不会放弃的,他脑子一转,计上心来,转身跑进了自己的房间,拿出一件小玩具来。这是他自己闲来无聊做的,是用木头雕刻出来的一辆小轿车。大家看见他手里的木偶,都很是惊奇,他们怎么也认不出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来。

曾炩拿着小木偶,走到太史慈面前,对他晃了晃,说道:“贤弟,叫一声大哥,这个东西就是你的了。”

太史慈看了看曾炩手里的木偶汽车,问道:“那是什么东西?”

曾炩说道:“这个叫轿车,漂亮吧?只要你叫我一声大哥,这个东西就是你的了。”

太史慈明显难以抵挡这么可爱的玩具的诱惑,乖乖的叫了一声“大哥”,之后就从曾炩的手里夺过轿车木偶,躲到他妈妈的身后去了。

郑玄接着介绍他的弟子们给曾炩认识,毕竟也以后大家就要在一起学习了,认识一下是必须的。曾炩是越听越兴奋,妈的,老子这才真是赚翻了,这些家伙可都是一时俊杰啊,最让曾炩兴奋的是赵商、国渊、枣祗、郗虑等人也在这里面,这可是内政方面的好手啊!尤其是国渊和枣祗两人,在农学方面可是非常的擅长。那还是他们基本上都是自己摸索的缘故,要是经过曾炩这个来自后世的人的提点,两人肯定会为中国的农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而现在这个时代,粮食可是真正的战略物资啊!那重要性可是排在所有的物质的最前面的,不少割据的军阀都知道一句话,叫做“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可是他以后的事业的根基啊!

曾炩最先还比较奇怪怎么崔琰没有在这里面,经过仔细回忆,才想起崔琰是在二十多岁后才拜到了郑玄门下的,那时候已经是公元191年了,距离现在还有整整二十一年,可算是很久之后的事情。

这还是曾炩现在知道的在后世有名的人物,但是肯定有很多人都已经湮没在历史的长河里,没有留下姓名。但是这并不能说他们没有才能,再说,曾炩对这个时代对才能的判断和认识的眼光很是不敢苟同。毕竟,这个时候,对许多东西都是有偏见的,从那个“士农工商”的分级就明显的看的出来,后世非常重要的工商两方面被排到了末位,而被后世广为诟病的士却是高踞首位,这不是搞笑吗?要说这些士真的能对社会产生进步的推动力也还好一点,但是他们中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的都不是,他们只是社会的寄生虫而也。

果然,就像曾炩想的那样,郑玄这带来的弟子里面,可真的是藏龙卧虎,人才济济。虽然他们中间没有后世人们耳熟能详的那些三国时期的谋士那样杰出的人物,但是却都是一些内政方面的能人。曾炩相信他在以后能收罗到不少杰出的谋士,但是前期的时候,他的手下最稀缺的肯定是这样的内政人才。毕竟,在前期,像是曹操、刘备这样的能对他的争霸大业造成巨大阻碍的人物,都还只是小人物。而这时的一方霸主,都不是什么雄材大略的人物,他们只不过是曹操这样的人物成功的垫脚石,也不太可能对他造成什么太大的障碍,就凭他自己,对付起他们来,不说游刃有余,至少也不会吃什么亏。打死他都不信凭借他多了近两千年的阅历,还干不过他们这样的大老粗。

但是内政方面就不行了,他再能干,也管不了多少地方。而在不久的将来,他就要开始自己的抢地盘的大业了,这个时候,这样的内政人才对我来说,才是最宝贵的。他们,才是曾炩争霸事业的基石。只有他们这样的人才,将他抢下的地盘管理的有条不紊,他才有可能有精力去抢下更多的地盘,奠定他的霸业。

而在这后面的几年里面,让他兴奋的不只是发现这些人里面有不少的内政人才,而是他们中间有几个曾炩最渴望的人才,拿后世的话来说,他们叫做科技人才。

戴家不只是做生意,他们家还开了一家炼铁作坊。只是他们家采用的炼铁的方法,实在是让曾炩无语。所以,曾炩决定搞一个先进一点的炼铁装置出来。

但是很明显的,曾炩那个时代的炼铁装置是不可能在这个时代搞出来的,那些对现在这个时代来说,实在是太先进了,现在完全不具备做出那样的装置的条件。而那些最原始的炼铁炼钢炉,因为当时的他实在是看不起这样的东西,根本就没注意。到现在需要的时候,他仅仅是知道一些半吊子的原理,以及这些装置的模糊样子。想要做出可以使用的炼钢装置,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曾炩在烦恼伤神的时候,一个人帮了我大忙,这个人叫干腾。

干腾在听了曾炩对高炉炼铁的原理以及高炉的大概样式的解说后,仅仅花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鼓捣出了一个可以使用的炼铁高炉。

当曾炩把戴震叫到炼铁平炉面前,告诉他这个东西的用途的时候,曾炩看见了他眼里放射出的如同狼一般的光芒。要知道,这个东西,可是能提高他们家炼铁效率的啊,这可是关系到他们家钱包的问题。有了这个东西,他们家的铁的产量,肯定会翻了个的往上蹿,这可是他们家的最大的福音。

另外有两兄弟,姓邹,哥哥叫邹平,弟弟叫邹行,两兄弟对机械制造很是有天赋,曾炩在空闲时间搞的一些后世的小玩意,他们是一看就会做。这样的发现,让曾炩是欣喜若狂。要知道,机械这东西对于社会的进步起到的作用实在是太大了,毫不夸张的说机械是文明产生的源泉。可以说要是没有这样的人才的存在,这个世界不会有进步!所有的文明,都离不开他们,可以说,他们才是真正的文明的推动者。

在曾炩十岁的时候,这两兄弟在他的有意的暗示下,搞出了两个好东西。这其中一个是一个摆钟,另一个是水力纺纱机。在东汉末年,还没有一个很好的计时装置。即使有一些简单的计时装置,但是那个精确度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重生十年了,曾炩虽然一直在抽时间做这方面的东西,但是却是一直不太理想。看来,他对机械制造实在是没什么天赋。不然也不会在他搞了好几年的情况下,仍然没有搞成功。

做出的水力纺纱机也算是一个意外。

有一天,曾炩看见现在的老妈戴琴正在用那简陋的工具纺纱,就嘀咕了一句:“这家伙要是能有水力带动就好了!”

这句话正巧被路过的邹平听见了,他觉得这很有可行性,马上就去找自己的兄弟商量,两兄弟从那以后,就一直沉浸在这方面的构想中。经过一年多的琢磨和试制,水力纺纱机这东西硬是被他们给整出来了。

他们制造的这个水力纺纱机和后世英国人阿克莱特发明的那个水力纺纱机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是效率却是比阿克莱特发明的那个水力纺纱机高了一倍有余,他们搞的这个有八对卷轴,而阿克莱特发明的那个只有四对卷轴。

让曾炩惊喜的还不止这些,在郑玄带来的这些人中,还有几个更是稀奇宝贝,他们对化学和物理有着超级的嗅觉!在这几年里,他们和曾炩一起搞出来了不少的好东西。

第一卷 重生之始 第五章 无极商会

曾炩做出来的第一个东西就是肥皂。

初到这个时代,曾炩很是不习惯啊。从各种物质五花八门的二十一世纪,到了这个物资极度匮乏的东汉末年,其中的差距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最让他难以容忍的是,这个时代没有一个好的洗涤剂。

中国古代洗衣服主要使用三种去污剂,一就是草木灰了。草木灰的主要成份是碳酸钾,具有和纯碱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平头百姓常用的去污剂,用来洗衣服。当然,纯碱也可以,不过要控制好用量,要不然一件衣服洗不了几次就坏掉了。

第二种去污剂就是皂荚粉了,这是古代主要使用的去污剂。作为中国人都知道黄河是母亲河,中华民族是从黄河流域发展起来的,由北而南逐渐开发到长江流域。繁华的江南在商周之际是东夷盘踞的地方,被视作蛮荒之地,第一个对对江南进行大规模征战活动的君主就是遗臭万年的纣王。

当我们的祖先在黄河流域时,就在用皂荚洗衣服。后来到了长江流域,没有皂荚,问题就来了。日子要过,衣服要洗,这可怎么办呢?几经努力,我们的祖先发现长江流域有一种树,其果实比皂荚更加肥厚丰腴,可以用来洗衣服,效果并不比皂荚差。

我们的祖先就给取名肥皂子,又叫肥皂果。后来,人造去污剂出现依然在使用这一名称,一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在使用,这就是“肥皂”一词的由来。

第三种去污剂就是胰子,胰子的出现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我们的祖先已经向人造去污剂方面迈出了一大步。胰子是把猪的胰腺的污血洗净,撕除脂肪后研磨成糊状,再加入豆粉、香料等,均匀地混合后,经过自然干燥制成,这个时候又叫澡豆。是谁首先想到利用猪胰去垢。至今没有人知道,但他肯定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澡豆制作过程中,将猪胰研磨,增强了胰腺中所含的消化酶的渗出,混入的豆粉中含有皂甙和卵磷脂,后者有增强起泡力和乳化力的作用,不但加强了洗涤能力,而且能滋润皮肤。然而,由于要大量取得猪胰腺这种原料委实困难,所以澡豆未能广泛普及,只在少数上层贵族中使用。即使曾家也算是一方豪强,但是还是没有那个资格得到胰子这东西的。

但是曾炩却是很看不起这东西,从后世来的他见识了太多的洗涤用品,即使以现在的条件,他也不屑于制作这种没多少实用性的东西。他把目光瞄向了一个简单易制的东西,那就是肥皂。说简单也只是对曾炩而言,对东汉末年的人们来说,这肯定是超越天才的设想了。

在曾炩三岁的时候,他就开始准备造肥皂了。

其实要做出肥皂很简单,有三样东西就可以了。这三样东西,一个就是大量的油脂,第二个就是纯碱,再一个就是生石灰。有了这几样东西,肥皂就可以做出来了。只是这个时代油脂是很少的,人们连吃饭都很少见荤腥。至于纯碱,这个时候的人们对它的用途知道的很少,倒是很便宜,至于生石灰,那就是更好说了,没有了自己去烧就行。所以,这三样东西,能造成曾炩大量制造肥皂的困扰的就是油脂。

不过这个问题也很快就得到了解决。在国渊他们到来后,在曾炩的有意提醒下,国渊和枣祗他们很快就想到了提高农业产量的方法,并很快的在曾家的大片土地上做了实验,结果是让人惊喜的,他们搞出来的效果甚至出乎曾炩的意料,他们的方法让曾家的土地的产量整整提高了百分之五十!曾炩在心里狂呼:“这俩家伙就是我的袁隆平啊!”有他们在,有他们的天赋,加上他自己的知识,还愁以后他的治下会出现粮食短缺吗?这就是另类的核聚变反应啊!

粮食产量提高了,就有了多余的粮食来喂养猪,有了猪,还愁没有油脂来做肥皂吗?

于是,很快的,在曾炩六岁的时候,他终于是把肥皂这东西带到了东汉末年的中国,这可是跨越了一千多年的时空啊!

说起来,曾炩对中国古代的化学发展,真的是没什么言语了,那些炼丹家只想搞些歪门邪道,一点不往正道上走。要知道,西方人可是在公元二世纪就发明了肥皂这东西,也就是在曾炩现在所处的时代。可是,这个时候的中国的那些化学家,却在搞他妈的什么不老仙丹!想起来就让曾炩想骂娘。

当曾炩献宝一般把自己制造的肥皂样品拿到母亲戴琴面前的时候,戴琴根本不相信曾炩所说的,还笑着说:“炩儿,你就别拿为娘开心了,哪有你说的那么好的东西!”

最后,不得已的情况下曾炩只得使出小孩子的撒娇大法,缠着母亲拿去洗一洗,看是不是他在说谎。戴琴被缠得没办法,只得依了曾炩,拿出一些家里的脏衣服,让使女去试一下。

不到五分钟,被叫去洗衣服的使女就惊讶的叫了起来,那效果,实在是太好了。

戴琴在见到肥皂的效果好,兴奋地把儿子搂在怀里直叫心肝宝贝儿。这肥皂可是好东西啊,特别是对一个爱美的女性来说,这更是具有吸引力。虽然曾家一直使用的皂荚粉的洗涤效果较草木灰好多了,但是比起肥皂这东西来说,还是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那是天差地别!

温带两家在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很快看出了其中的商机,也就马上找上门来。而这正中曾炩的下怀,他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吸引两家的注意力,也在想方设法的赚钱,毕竟,他以后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烧钱了。

于是曾炩向自己老爹的两个结义兄弟提议,由三家共同组建一个商会,把几家的资源加以整合。他希望通过强强联合,为自己将来的事业打好基础。这个时候,三家虽然都有不俗的实力,但是都算不上全国一流的家族。在有了这样的一个赚钱工具后,如果三家不能联合,很有可能被那些超级家族分化吃掉,这可不符合曾炩这个有着绝大野心的家伙的想法。他不敢小瞧这样一个有着太大潜力的生财之道对人的吸引力,这可不是一般的金银财宝所能比拟的,这可是一个真正的能生金蛋的母鸡,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保护,可能很快就会被人家吞的骨头都不剩。

戴家和温家也是做生意的,自然清楚,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危机。三家联合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所以他们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不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