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67-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5467-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里厨房的垃圾桶里有没有吃过的整个面包、苹果、香蕉。大概是学校不让扔食品,他吃不了带去的午饭,就带回家里来扔掉。我们发现后,告诉他,食品是绝对不能扔掉的。如果带去的食品吃不完,每天就少带一点;如果他偶然吃不下,把剩下的食品带回来,第二天再带到学校去。姑且不说食品来之不易,也很贵,不浪费是做人的基本品德,无论贫穷或富有都不应该浪费。我们告诉他,我们刚到英国,经济状况并不很好,能够节约的就要节约——即使将来经济状况好了,也不能浪费,有钱可以消费而不要浪费。无论东西如何昂贵,用在想用的地方是消费;无论东西如何便宜,没有用就是浪费。张艮是一个懂道理的孩子,只要他明白了的事情,他是能记住的。从此,在我们的垃圾桶里再也没有发现他扔掉的食品。    
    独生子女通常有的另一点弱点是怕见生人,其实是畏难,没有信心。见生人就意味着会发生一些预料之外的情况,甚至难堪的局面。张艮不算太怕见生人,第一天自己上学,也信心十足。但是与人相处是一个基本技能,人一生中,办每一样事情都得与人打交道,所以我们总是鼓励他多与人接触,给他提供与人接触的机会。周末,我太太经常领他到有小孩的同事家去玩,也经常邀请有小孩的同事带孩子上我们家玩。大家来自国内不同的地方,天南海北,习惯差别很大,孩子们在一起,互相学习了很多东西,也学会了怎样与他人相处。张艮英语比较熟练后,我们外出总是鼓励他问路,要办什么事情也是让他自己去办。时间长了,张艮办事和自己外出的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诚实做人对儿童尤其重要,然而也是最不容易养成的好习惯。张艮刚到英国时,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帮助他学中文。我们给他布置了中文作业后,并不每天检查,只是有时问一下他完成作业的情况。有一天,我检查他的作业时,发现他很长时间了没有做中文作业。我问他为什么没有做,他说不会。我与他仔细讨论后,发现他的中文程度已经大大退步,他已经不可能完成我们布置的中文作业。我给他说,他没有完成中文作业是我们的过失,我们不应该给他布置他完不成的作业,他以后可以少做或不做中文作业。但是,他不诚实,告诉我他完成了中文作业,是他的过失,他必须写一个检查。他认为这样很公平,花了很长的时间,用中文写了一份检查,保证要诚实做人。那份检查一直贴在他书桌正面的墙上,直到我们搬家离开那儿。    
    我自己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但是我很注意不给张艮发火,有什么事情都与他讨论,与他商量。以至于我太太常抱怨说,我对张艮的耐心要比对她的耐心好得多。我极少打张艮,几乎没有什么张艮挨打的印象。但是,张艮到英国后,却挨过一次打,也是他最后一次挨打。张艮到英国后,我发现他有一个很大的弱点——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人的一生有快乐和幸福,也一定会有困苦与磨难。如果不能承受失败,哪来的成功。我给他多次讲过这个道理,但是收效甚微。    
    有一次,我与他下国际象棋,他连连取胜,很高兴。后来,他一不小心,丢了皇后,眼看要输棋了,他要求悔棋,我坚决不同意。我期望他想办法和我下残局,寻找我的失误,寻找机会转败为胜。没有想到,他一看败局已定,咧开嘴就哭。    
    古人曰: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他遇到一点小小的不顺,就无法接受。我一怒之下,给他一巴掌,他脸上顿时留下五条指印。大概他发现,他一直崇敬的父亲是如此无情,父子之间的感情居然如此不可信赖。他挨打后没有再哭了,我在他脸上看到的是愤怒、不安和失望。    
    打了张艮后,我追悔莫及。姑且不说打孩子和与孩子发火不解决问题,也不应该,更重要的是我没有给他树立一个好的榜样。我自己遇到一点事情就不冷静,就失去控制,怎么教孩子遇横逆之来而不怒,遭变故之起而不惊?从此,在张艮的教育问题上,我遵循一个原则,我要求张艮做的事情,我自己先做到;我要求张艮有的习惯,我自己应该先养成这个习惯。我奉信,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师。    
    事后,我给他道歉,表示永远不会再对他发火,永远再不会打他。但是,我告诉他,虽然我打他不应该,要求他更坚强一些是必要的。后来,我反复给他说,我们毕竟是外国人,身在异域任何事情都不占优势;要想在国外生存,就要挺得起脊梁,立得住脚跟。要想立得住脚跟,一定要比别人强,一定要成功;要想成功,一定要承受失败;要想能承受失败,只有挺起脊梁面对所有的困苦与磨难。    
    (三)在孩童时有好的语文基础应该是最重要的。语文好学习其他知识就快,就准确。可以说,一个人应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在周围人群中的印象。    
    为了让张艮对社会有更多的了解,受到更多的人文教育,我们尽量让他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和外出旅行。除了参加学联会组织的旅游外,我们自己也开车外出游玩。虽然那时我们的车很小,也很破旧,但是给我们了许多难忘的经历。    
    在英国,小学生没有家庭作业,家长有很大的空间和自由度安排孩子的课余时间。我们从不要求他做更多的家庭作业,而是让他干感兴趣的事情,给他提供机会接触更多的人。    
    张艮没来英国前,我和我太太只租了一个房间,房租一个月就一百英镑左右。张艮来英国后,我们租了一套大学的教工单元房,有两间卧室,一间相当大的客厅兼饭厅,一个厨房,一个澡堂,一个厕所。学校还提供所有的餐具、炊具和卧具,并每周有人来打扫清洁和换卧具。住房条件相当不错,实用而舒适,还有很多闲余时间。我们住所附近有大学的网球场和很大的草坪,饭后和周末我们就去打网球或踢足球,也常到附近的一条小河——伊情河岸边散步和放风筝。


《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 第一部分第四章:小学毕业(3)

    伊情河是流经南安普顿的一条小河,河上有一个水闸把河面分成两个不同高度。水面高的一段在我们住家的后面,河面很窄,两岸是茂密的树林,河里有许多鸳鸯和野鸭子。水面低的一段离我们住家远一点,河面很宽,河里有许多雪白的天鹅。    
    英国人很喜欢野生动物,总是有人带着面包在河边喂它们。我们觉得,应该鼓励孩子热爱这种大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环境,我们到伊情河散步和放风筝时,也往往带一些面包,让张艮喂那些野生动物。孩子性格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一个充满着爱与和谐的环境对孩子的良好性格形成有好处。也才较能为英国社会所接受。    
    我们搬家后,安娜和查理的家里离我们的住所要远一些,但是驾车十多分钟就到了。安娜经常上我们家来,我们也经常上他们家去。安娜和理查性格差别很大,安娜性格豪爽,什么话题都谈;而查理说话很慎重,但是讲的事情总是有条有理,让人信服。安娜和查理有两个儿子,都有博士学位,都已长大成人,但是都不在身边,大概他们有些孤独,所以特别喜欢与张艮聊天。尤其是查理,大概他是学理工科的,对数学和计算机也很感兴趣,总是问张艮在学校的情况,会什么程度的数学,懂什么样的计算机。    
    英国有很长的海岸线,英国人酷爱海,凭借海洋,他们曾经征服过世界。英国人更喜欢船,特别是帆船。英国人对帆船情有独钟,不仅仅因为维多利亚时代英国人的帆船出现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也因为帆船远航需要很高的技术,让帆船逆风而行绝非易事。查理有一条精致的三桅帆船,每个桅杆的帆可以改变方向和升降,船下有配重,有一米长,是按一比十的比例做的,可以在水里航行。安娜和查理的大儿子成家多年,小儿子却一直未婚。他们大儿子的第二个孩子出世后,我们到安娜和查理的家里去,一则聊天,二则祝贺。让我们很意外的是,查理要把那条精致的三桅帆船送给张艮。原来,他们大儿子的第二个孩子仍然是个女儿,查理觉得他们近期不会有孙儿,所以决定把那条三桅帆船送给张艮。    
    我不知道是否英国人在子女的问题上重男轻女,但是他们对培养孩子兴趣是很有考虑的,培养男孩子航海的兴趣是许多中产阶级家庭的传统。看得出,查理把那条三桅帆船送给张艮的决定不容易。他送了船后,特地找来一条绳子,很细心地教张艮如何用绳子打结,他说当水手的第一课就是学会如何打绳结。在这些交往中,张艮与人交流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也更多地了解到英国的社会和家庭。    
    我们自己的英语能力限制了我们对英国社会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我们很难在英语方面给张艮任何帮助,但是我们总是鼓励他多学习和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特别是多读书。我们给他买了一套牛津出版社的世界名著书(OxfordWorld'sClassics),如狄更斯的《伟大前程》、《大卫·科波菲尔》和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那时,他很喜欢读狄更斯的小说。此外,在课后他也看了许多其他的书,包括一些很幽默的笑话集。这些读物对张艮的理解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在孩童时有好的语文基础应该是最重要的。语文好学习其他知识就快,就准确。可以说,一个人应用语言的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对社会认识的深度,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在周围人群中的印象。    
    九六年夏天,我回国参加国际地质大会,同时参加由香港王宽诚基金资助,在中科院地质所的一个课题。那时我太太要上晚班,张艮才十岁,不能一个人留在家。安娜知道后,让我们把张艮寄宿在她家,由她来照看张艮,我太太只是周末去看他。安娜家在南安普顿大学的边上,附近有一个很大的公园。张艮住在安娜家时,安娜每天带张艮到那个公园散步。后来,安娜告诉我们,每次散步时,张艮都给她讲很多事情。使她惊奇的是,张艮知道很多政治方面的事情,特别是政治方面的笑话。    
    张艮对事情的理解能力一直都很好,在家里看电视时,他很喜欢看一个节目,专门讲政治方面的笑话。我们感到那个节目的对话太快,很多内容我们又不熟悉,觉得很难懂,但是他看那个节目没有一点问题。有一次开家长会时,哈利博先生特地告诉我们,他对张艮的语言理解能力非常惊讶,他的班上二十九个学生,张艮是唯一的外国人,但是张艮对英文的理解最好。在课堂上他讲的笑话(Jokes),通常只有张艮可以理解。    
    哈利博先生是副校长,他总是组织一些课外活动。他刚担任张艮的班主任时,就组织了一项长期的课外活动。参加的同学要在两年内参加一百个小时的社区活动,包括打扫公共卫生,义务帮助老年人和小孩等等。张艮回家告诉我们后,我们很支持他参加这项活动。我们认为,小孩参加一些劳动是必要的,特别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参加劳动的机会很少,能长期参加课外活动,包括一些劳动,多接触一些不同的人,大有益处。    
    因为这是一项长期活动,张艮再也没有提起,我们也就忘了。张艮小学毕业后不久,有一天曼思桥小学给我们来了一封信,邀请我们到南安普顿市的市政厅参加颁奖仪式。原来,经过两年坚持不断的社区活动,张艮与为数不多的几个同学被评为南安普顿市积极参加社区活动的先进少年,南安普顿市的市长要亲自颁奖。    
    我们非常高兴,认为这个奖比其他的奖更重要,对他来说也更有意义。颁奖那天,我们与其他获奖学生的家长参加了这个仪式。在南安普顿的市政厅,市长先生与教育局的一些官员出席了这个仪式。获奖学生的老师和家长们在台下。市长先生给每位获奖者颁发了他亲笔签署的奖状。    
    一九九七年夏天,张艮从曼思桥小学毕业,结束了他在英国的初等教育,毕业时与全班同学和哈利博先生照了一张非常珍贵的毕业相。毕业时哈利博先生先生对张艮的评语是:〃张艮是一个模范学生,他有礼貌,待人友善,帮助同学,努力学习。他喜欢挑战,在所有的学科方面能力都很强。同学和老师都喜欢他,尊重他。他生就有创造性,他在计算机方面前程远大。将来,他对任何一个学校都是一笔财富,希望他一切成功。〃    
    这是张艮第一次毕业。虽然曼思桥小学是一所极为普通的小学,在那三年里,他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身体素质比刚到英国时好多了。他获得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个好的品德和性格。与三年前相比,他更能吃苦,更能谦让,容易与同学相处,也更有自信心。他有过一个幸福的童年,这三年的时光将会给他的一生留下美好的记忆。他的的经历和对社会的认识可能比学到的书本知识更重要。如果张艮有些书本知识没有学到,他还可能通过后来的努力学习来弥补,然而,他具有的品德和性格却很难再改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孩童时没有的经历,也永远不会再有。    
    我参观剑桥大学时的感受仍在,希望张艮进剑桥大学的愿望依然萦绕。我知道,从曼思桥小学到剑桥大学的路是漫长的。然而,张艮在过去三年中的进步让我看到了一线希望,我相信,只要他身体好,基础打得牢,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有一个好的品德,什么事情都可能办到,走进剑桥大学也是可能的。


《黄土店到剑桥有多远》 第一部分第五章:宋顿中学(1)

    (一)在英国,评价一个中学最重要的指标是,学生中至少有五门课的GCSE考试的成绩是高于C的百分点。    
    在英国,教育是一件大事,地方教育局要负责所有小孩的就学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