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业三国- 第18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刘备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子泰,我们已经打了两年仗,从年头打到年尾,原先的10万老兵,不知还剩下多少?冀州平定之后,我想歇兵两年,好好消化一下冀州。”   
  田畴点头附和道:“冀州去年误了农时,今年又误农时。黄巾叛乱复起自常山,今年又横遭兵祸,两年时间,真不知道是否能让冀州恢复元气。”   
  古城前线,朱儁获悉董卓出兵的消息(前节有误,应该是:徐荣投降曹操后,董卓手下大将屈指可数,女婿牛辅在凉州与叛军马腾韩遂激战。函谷关增兵,应该是李傕、郭汜带领的凉州兵),准备出城迎击,遭到了参军周瑜的坚决反对。   
  “董卓迁都后,尽毁洛阳的宫庙民庐,二百里内鸡犬不留,皆成赤地。董卓军来犯者皆是骑兵,粮草全靠自己筹集。一马要食六人份的粮草,他一定担心绕开谷城攻打洛阳后,被我们切断粮草补给。我军虽少,谷城坚固,守城器械完备,而出城作战,我军兵员庞杂,号令不一,并无制胜把握。明公,还是以我之长克敌之短吧”周瑜劝解道。   
  朱儁明白这个道理,然而,念念不忘西迎汉帝的他,对刘备只顾鏖战冀州,不把重兵拨往洛阳前线颇有不满。只是,考虑到刘备现在整修洛阳宫室,也是为迎接皇帝回京预作准备,方才不发作而已。此刻听到周瑜劝他坚守,心头不快,问:“依你之见,万一李傕、郭汜意图劫掠,轻骑绕开谷城,奔袭洛阳,怎么办?”   
  “玄德公既然知道董卓意图攻打洛阳,却不增兵,必然早有应对。再说,卢公坐镇洛阳,那里还有无数青州元老监管施工,他们随身护卫不少,这些人都是退役老兵与乡警。青州军功赏罚最重,万一李傕、郭汜进袭,我恐怕卢公一声呐喊,集结起数万士兵迎敌,一点不难,到时,我们前后夹击,董卓军想再回长安,难于登天啊。”   
  朱儁固执地摇摇头,道:“依刘备的打算,何时才能西进长安?汉帝在长安一日,受董贼一日逼迫,我意已决,我决不能允许董军在城下耀武扬威。你既然不愿出战,那就在此守城吧。”   
  周瑜退后一步,恭敬地行礼道:“老将军志气可嘉,奈何青州军律严苛,周仓校尉既受青州军令,绝不会出城作战。将军既要出战,青州兵愿为守城,还望将军不要离城太远,以免我军支援不上。”   
  朱儁一言不发,领兵出城。   
  周瑜从来不是性格坚强的人。历史上,他与孙策自幼结识,然而,孙策却始终防他一手,每次他打了一个打胜仗之后,孙策都要解除他兵权,把他发配到某个小城待上一段时间,而周瑜从来就是招之既来,挥之既去,是理想中的革命好干部。此前,刘备强迫他来谷城驻守,他也就认命了。此刻,朱儁一坚持,周瑜失去了劝解的耐性。   
  五千本军,加上陶谦支援的三千丹阳兵,陈登支援的两千沛国军,共一万步兵,对阵4万凶恶的凉州骑兵,结果没有悬念。朱儁大败,凉州骑兵随即尾随追击,攻打谷城。周瑜怕乱兵冲击,不敢开城门接入溃兵,朱儁被凉州兵追及,奋战至死。   
  2000青州兵守卫小城,在四万凉州兵的攻打下,摇摇欲坠。好在城墙坚固,城池高大,尚可支撑。未免万一,周瑜周仓急遣勇士突围,向洛阳报告凶信。   
  十日后,周瑜枯坐小城城头,无聊地眺望着洛阳方向。   
  几日来,凉州兵也曾试探着攻城,但都被城头雨点般的箭失打回。小城城墙高大,没有一座云梯可以够得上城头,赤手攀岩,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何况头顶上还有倾斜的滚木雷石。那游走在城头的巨大床弩,不停地发射破甲穿木的长箭,专射擎着云梯运动的士兵以及攻城指挥,损折了一些人马后,凉州兵开始围而不攻。   
  谷城只有2000士兵,3000筑城工程兵,以及几百名才依附不久的农民,凉州兵不攻,周瑜也无力反击,只好每日闷坐城头,观察敌情。   
  身后一连串楼梯响,周仓黑着脸走上城头,周瑜毫不理会,继续呆坐。   
  周仓迟疑良久,开口说:“周参军,连日闷坐,不是办法,不如我们乘夜偷袭敌军?”   
  周瑜随口回答:“你为领军之人,你说了算。”   
  周仓急辨道:“不是啊,主公临来时交待:遇事不决问公瑾。我这不是决定不了嘛?怎能不问你?”   
  周瑜有口无心地问:“你家主公真的这么交待?”   
  语气一转,周瑜忧心忡忡地说:“我来此多日,不知道我家公子怎么样了,开审了吗?”   
  周仓嘿嘿一笑,道:“我家主公交待,要是你问起孙公子的事,就回答你。”   
  “什么?”周瑜揪住周仓的衣服,催问道。   
  周仓学着刘备的语气说:“主公说,若是周瑜问起来,就告诉他,我与孙文台曾并肩战斗,岂能煎迫他的遗子,不过,孙文台使我青州童子军伤亡惨重,这些童子军都是功勋之后,我对其家属不能不有所交待,孙公子吗,先监禁着,让其部下多建点功劳,缓和青州敌对情绪。等事情凉了,我再想办法。审判之事吗,今年暂且不提。”   
  周瑜嚯的站起身来,向东方遥遥拱手:“玄德公仁至义尽,我当为玄德公尽力化解此间危局。”   
  “危局?”周仓讶问。   
  周瑜淡然一笑,道:“凉州兵围而不攻,是想以谷城做饵,伏击来援的救兵。卢公性格梗直,用兵之法讲究堂堂正正,我料他一定不注意敌军埋伏。可是,青州兵久经战阵,凉州兵绕谷城而过,兵力一定不多,想要一口吃掉勇悍的青州兵,也不是那么容易。若我等在战时相持之际,加以接应。击溃凉州兵不难。”   
  周仓举棋不定:“主公让我们一定守住谷城,古城兵力只有2000,连日征战,工程兵都已上阵,如何分兵接应?”   
  周瑜豪气冲天:“不需太多兵力,500人足矣。将军从今夜开始,可轮番鼓噪,以懈怠敌军警惕。三日后,我军偷袭敌营,我领500勇士破围而出,接应洛阳援军。”   
  暮色中,邺城城下,典韦带人装扮成溃兵,希望骗开城门。   
  此前,已有几波溃兵回城,邺城突闻警讯,如临大敌,遥遥看到溃兵后的烟尘,心慌意乱,意图开城门接入这些自己人。   
  “且慢”,巡夜至此的审配点起火把,询问溃兵:“你等最后离开战场,可曾看到颜文二位将军的下落。”   
  典韦一捅身边的袁兵,那小兵颤抖着回答:“颜文二位将军业已阵亡,将军,后面追兵甚急,还是快点打开城门,放我们进去吧。”   
  审配朗声大笑:“刘备欺我邺城无人吗?你们这些人,经过百里奔逃,还一个个站的笔直,这种站姿,哪会是我们的人,分明是青州兵士,来人,放箭。”                  
第四章 群雄割据 第六十二节 突袭    
  箭如雨下……   
  众士兵惊慌逃窜,希望跑出弓箭射程,无奈,听到刘备击溃了颜良、文丑的袁绍,加强了邺城防务,调集所有能战斗的士兵上了城墙。出于恐惧,邺城士兵这一顿箭雨竭尽所能,箭如飞蝗般遮天蔽日。   
  “不要跑”,典韦声嘶力竭地喊道,可惜,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是新降的袁军士兵,没有令行禁止的觉悟。   
  “逃跑,只会让弓箭射在脊背上,左右是个死,那么,就让我战斗而死。”典韦喃喃自语,身边,所余不多的几个青州兵为他遮挡着箭矢,低声附和:“持剑而死。”   
  典韦脑海里车轮般转着念头,“怎么办,嗯,主公说过,困难来临的时候,不要转身逃跑。有时候,迎着困难而上是最好的解决方法,迎着困难而上……”   
  典韦目光扫过箭雨,扫过城门,城门,典韦一指城门洞,高喊:“兄弟们,冲过去,冲啊。”   
  为假扮袁军,士兵们并为携带盾牌防身,袁军士卒没有铠甲,只在胸前绑一个铁片或木板护身,只有典韦等少数青州兵在衣内穿了麒麟软甲,此刻,箭羽倾盆,士兵们只能用身体为典韦遮挡,片刻间,伤亡急剧增加。   
  典韦发出攻击命令后,将手斧舞的如同风车,一马当先向城门洞奔去。青州兵虽然惊讶,然而,多年养成的习惯让他们不由自主地追随长官,杀向了城门洞。   
  死中求生,邺城的城门洞恰好是典型的中国式城门洞,城门洞顶壁没有像广饶城一般开着天窗,可以攻击到门洞下的敌人,现在,敌军只剩下一招:向城门口丢弃点燃的柴草,熏烤城门洞内的士兵。   
  典韦抡起手斧,砍击着城门。高大的城门在这个三国第一大力士的摧残下,木屑横飞,颤抖不止。城门洞中,回荡着典韦愤怒的咆哮,城墙之上,袁军众将皆变色。   
  “敌军人数还剩不多,打开城门,派出骑兵冲击这些残兵。”一名武将建议。   
  “不可,敌军后续部队就在不远处,万一与那个猛汉纠缠太久,敌军后续部队逼近,我们来不及关城门,怎么办?”高干摇头否决。   
  “让这大汉不停的砍击下去,城门不保,怎么办?”袁绍手下骑督(骑兵指挥)赵叡急问。   
  一个声音自下而上,边走边插话说:“用木石堵塞城门洞,让那大汉砍去,城门绝不能开。”   
  众将转头探查,只见郭图陪着袁绍登上城楼,边走边建议说。   
  此前,接到刘备袭击颜良、文丑的消息,又知道刘备曾询问邺城防务,袁绍加强了邺城戒备,派遣诸谋士轮流巡城,将领们都待在城墙上,不解衣甲。   
  获悉刘备假扮袭城的消息,郭图急忙招呼袁绍登上城墙察看敌情。   
  “正南(审配)看破刘备赚城奸计,大功一件。”袁绍夸奖道,随即走到城墙豁口处,俯身探头察看城外敌情。   
  远处,烟尘弥漫中,刘备轻骑兵身影隐隐可见,城墙边伏尸处处,伤重的士兵在血泊中呻吟、哀号。700名袁军降兵连同其中夹杂的100名青州兵,20名追随典韦冲进了城门洞,其余的人全部倒卧在城外,逃出弓箭射程的人屈指可数。   
  典韦仍在砍击城门,随着他的斧起斧落,城门都在微微晃动。   
  “按郭图说的办,赶快用木石堵塞城门,邺城城池高大,青州兵力不过五万,他要攻城,就让他们来吧。命令,招呼民壮,全体上城。”袁绍急忙吩咐着。   
  众将齐声应合道:“诺。”   
  青州兵呼啸而至,邺城人声鼎沸,袁绍军挨家挨户搜罗青壮,驱赶他们上城守卫。   
  “不好。”黄忠见到城门口的场景,大惊失色,回手取出弓箭,厉声命令:“弓弩压制射击。”   
  青州兵虽然弓箭射程较远,可是城墙上的士兵居高临下,弥补了射程的差距,双方都在对方的弓箭的射程之内,顶着箭雨,艰难的对射着。   
  黄忠招呼来几名士兵,用盾牌遮掩着他,从箭壶中挑选出一只最好的箭矢,悄然催马靠近城墙,瞄准城头晃动的袁绍,一箭射出,弦响人倒。   
  城墙上一片慌乱,射击力度顿时削弱,黄忠冲着城门洞大喊:“典将军,事不可为,速速回撤。”   
  典韦不甘心地回答:“不,800士兵因我丧命,我今日非砍开城门不可。”   
  眨眼之间,增援的民壮登城了,城墙上箭雨越来越密集,黄忠士兵伤亡越来越大。见事不可为,黄忠叹了口气,道:“速速回报主公,兄弟们,再坚持一会,等待主公命令。”   
  天色渐渐昏暗,刘备接到报告,飞马而至:“大意了,大意了,我小看了天下英雄。假扮敌军士兵,蒙骗赚城,本来只出现在中国小说中,历史上何曾有过?我偏偏把小说上讲的话当真,该死,该死。细节,细节,人的一举一动有很多习惯打上了地域烙印,不注意细节,就派人假扮赚城,天下真无英雄乎?”   
  刘备跃马而出,大吼:“停止射击,袁公本初何在?我乃青州牧刘备,要与他说话?”   
  黄忠拨马靠近刘备身边,低声汇报:“袁公本初受伤了,刚才,我用箭射伤了他,现在,他可能不在城上。”   
  刘备低声询问:“你确信射伤了他,伤在何处?死了没有?”   
  黄忠肯定地回答:“我对我的箭法有信心,绝对伤着他了。只是,暮色苍茫,看不清具体伤在何处?”   
  城楼上,一个狰恶的声音飘荡下来:“刘备小子,你在青州,我在冀州,为何越境来袭?”   
  刘备扬声回答:“这不是袁公本初的声音,说话者何人?”   
  城楼上一片沉默,箭雨渐渐的稀落下来。刘备再次扬声大喊:“袁公本初本在渤海,现在不也是越境来到了魏国郡邺城吗?现在,说这些话有什么用?城上出来一个做主的人,你我商谈暂时休兵,否则的话,我大队人马赶到,就连夜攻城。”   
  城楼上,一个和缓的声音响起:“玄德公打算怎样休兵?”   
  刘备回应:“城上何人说话,可能作主?”   
  城上,那声音回答:“我乃逢纪逢符图,玄德公认为我能作主否?”   
  刘备点点头,逢纪为袁绍的首席谋士,算是个能作主的人:“颜良、文丑,是袁公本初手下大将,为本初公南征北讨,立下不少功劳。如今阵亡,我不忍其抛尸荒野,愿意归还二位的尸首,换取你方停战,待我收治城下伤兵,招回我们攻城兵将后,约期再战。”   
  城楼上,那狰恶的声音再次插话道:“刘备,你想以两个死尸换取一个活着的大将吗?”   
  刘备还真是这个打算,不过,却不愿对方识破。   
  “城上何人插话?”刘备厉声喝问。   
  “魏郡审配审正南。”   
  “审正南,你没有一死吗?你死后愿意抛尸荒野吗?我刘备不忍心部下躺在城下死去,以己之心衡量袁本初,希望双方停战,收治伤兵,难道袁本初不是这么想的?难道本处公不介意为自己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将,死后尸骨无存?如果是这样,我刘备无话可说,那就继续再战。”   
  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