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业三国- 第1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雷声再次响起,似乎酝酿着下一次闪电。沮授一咬牙,一横心,尾随刘备而去。随后,众武将蜂拥而入。   
  一名部族元老高声大喊:“这是神灵赐福之地,这是神灵为我们选择的‘天单于’,神灵已借闪电之威告诉了我们。每一个青州高官入内,都有一次闪电,这就是赐福。兄弟们,让我们也享受天之赐福。”   
  众部族元老如梦初醒,争先恐后地挤入雷塔。   
  雷塔最高处,灯光豁然亮起,这灯光照亮了阴沉的天空。在不断的闪电中,显得格外刺眼。   
  按照古传说,黄帝生九子,这九子繁衍成不同的部落,大洪水来到后,许多部落四处避难,遂相互分隔,繁衍出不同的语言和文字,成为不同的部族。雷电中,刘备站在摆放盟书的桌前,每个部族长老签约后,经过刘备身边,刘备都给一个热情的熊抱,连声说:“兄弟,欢迎回家。”   
  所有听到这话的长老顿时泪如雨下,泣不成声。   
  青州邦联体系既然完成,各长老们剩下的问题就是与青州商量:派遣多少行政官员帮助自己管理部族,以及确定自己部族每年应缴纳的“兵税”额度。由于有了回家的感觉,加上雷塔前震撼心灵的一幕,原先预计会受到点抵制的派遣官员工作,反而成了最受欢迎的事情。看到青州的繁荣,想到按照邦联约书,这些官员名义上属于自己管理,各部族长老巴不得多请一些回去,好一夜之间拉近与青州的差距。于是,官员派遣的名额成了最受欢迎的东西,各部族为此相互争执不休。   
  按照盟约,以兵税(血税)的形式向青州缴纳税收的部族,需士兵自备青州制式铠甲,兵器,战马,部族还需负担这些兵士的薪水。这薪水统一向青州缴纳,由青州统一发放。不过,依据《战功奖赏法》,兵士的战利品大多归自己,有了战功还可以获得爵位封赏,准许今后在富饶的青州自由定居。另外,这些兵士们在军营还可以学会简单的汉话,基本的军械常识。这一诱惑使那些想安排子弟在青州定居的元老心动不已,于是,兵税的名额多少也成了元老们相会争执的热点。   
  这次,青州都督府下达的兵税额度为骑兵一万人,服役年度子当年六月至三年后五月。他们将根据体能与技能分散编入重骑兵(冲锋骑兵)、轻骑兵(格斗弓骑)、游骑兵(弓骑巡逻兵)。三韩部族(当作三个部族计算)、北公牛部族、天马部族、白羊部族、飞鹰部族作为老牌附属部族,他们的名额上限是1000左右,具体多少由自己确定。剩下不到3000名额由新归附的库莫奚部族、夫余部族、秽貊部族、沃沮部族分配。   
  至于南公牛部族,经过五年的碣石定居生活,圈养饲牛,他们的养殖业已走向了大发展,繁殖的牛群作为耕牛,在青州供不应求。虽然,富足起来的南公牛部族,依旧保持自己强悍的体力,但是,他们现在宁愿正常缴纳税收,或者在本乡本土作为警卫部队服役,也不愿远离自己的牛群。   
  鉴于这种情况,南公牛部族已完全同青州郡县一般,实行了义务兵制。故此,这次兵税名额中不包括南公牛部族。   
  盟约签订完成后,青州的军械销售向盟誓部族全面开放。为了装备自己的血税士兵,这几天,兵器店成了最热销的店铺。同时,由于草原部族多数没有自己的货币,又比较穷困,他们只好用优良的战马来付账。大量的马匹涌入青州,使马匹的价格直线下降。由此,马车的销售也立刻兴旺起来。   
  马车销售的兴旺,又带动了车轮行业,车厢制作行业,车灯制作行业,琉璃行业,木材加工行业等等,28个行业的兴旺。这年夏秋之际,成了很多人收获的季节。   
  有了先进的军械辅助,再加上青州官员先进的管理技术,相信这些部族会很快的在草原上崛起。他们,将成为中原百姓的北方屏障,大汉民族再也不需经历几百年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他们,也将是青州功伐草原的引路人和先遣队。   
  有了精确的经纬度定位系统,即使山川变化,沧海桑田,士兵们因战功获得的封赏田野不会改变。按照《战功奖赏法》,没有确定统治者的土地都是无主之地,依照谁征服谁拥有的原则,青州只要统治权,只要土地的新主人确认青州的统治权利,青州就承认他的拥有权。新占土地,在头十年内,只要领主在那块土地上付出了与土地等值的劳动或者开发,他就可以获得免征土地税的待遇。   
  未开发过的土地,地价很低廉,这相当于头十年内基本免税。装备了先进军械的部族立刻掀起一轮扩张浪潮。始料不及的是,这浪潮也席卷到了青州,以至于某一年,青州除了常备兵外,无兵可用……   
  刘备忙忙碌碌度过了整个六月,此期间,虎牢关袁绍又派遣过三波信使,一波比一波傲慢,一波比一波言辞急切。在孔融的再三催促下,七月初一,刘备接见了陈琳。   
  “国士楼已经启用,青州即将开始全面教化,各地学馆学堂急需大量的教化(教师),孔璋兄有没有兴趣屈就?”一见面,刘备劈头就问。   
  “只是一个教化之席”,陈琳暗中撇一撇嘴:“我名动天下,只给我一个教化之席,太小看我了吧。”   
  陈琳义正言辞地回答:“我即追随本初公,岂能不为本初公尽力,为人臣不善始善终,岂不遭天下耻笑。”   
  这回轮到刘备撇嘴了:自古以来,儒士叛国都是争先恐后的。寡妇人数本来就少,可历史上守节的儒士比守贞寡妇还少。说得这么冠冕堂皇,不过是想把自己卖个好价钱而已。可惜,陈琳最擅长的是吟诗作赋。吟诗作赋嘛,没听说它对生产力的发展,对科技的进步,对战争的胜负等等有什么作用。让他教别人识字,已是自己对他最大的容忍了。就这样,自己还怕他毒害了学生,让学生失去了血性。   
  罢罢罢,养不熟的鸟由他去飞吧。   
  刘备摇摇头,再也不谈招揽陈琳的话题,脸色一沉,命令道:“呈上书信来。”   
  陈琳脸上掠过失望之色,恭恭敬敬地呈上书信。刘备看也不看,翻过信纸,提笔写了几个大字:“要粮,求我吧,汝敢来取么?”   
  刘备掷还信函,大声说:“还有三波使者,出言不逊辱及青州百姓,虽然,两国交恶不斩来使,但却不能不罚。命令:把那三个使者满嘴的牙给我拔光,乱杖打出。”   
  刘备发雷霆之怒,大堂内其余官吏鸦雀无声,不敢相劝。陈琳讪讪地拾起书信,默然鞠躬告退。   
  时间一晃,到了七月末,各部族选派的士兵逐渐到位。海上风暴过去了,东莱降兵编制完成,刘浑准备启程前往倭国,刘备亲来送行。   
  “先在日出城立住脚跟,然后,逐步扩展自己的影响,进而掌握整个九州岛,等九州岛全在手中后,逐步向北侵袭。”刘备叮嘱道:“拿下了九州岛,半个东海全在我们手里,青州的海域防卫圈就健全了,拿出你治国的本事来,让我看看。”   
  刘浑这次真的觉悟了,流着热泪回应道:“父亲,浑儿屡犯错失,要不是父亲维护,浑儿早在九岁前就已毙命。如今,浑儿远去,不知今生能否再见到父亲,父亲,保重啊,父亲,记得来看我。”   
  刘浑跪倒在地,重重的叩了三个响头,额头见血。   
  刘备一把搂住刘浑,道:“你出去,要独当一面,再也不要孩子气了。你面对的是天下最穷凶极恶的蛮族,犯一次错误,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切记切记。”   
  刘浑抹一把眼泪,问:“父亲还有什么交待?”   
  刘备伸出指头,一字一句的说:“八字方针:杀光男人,抢光女人。殖民,他的诀窍就是用最少的人控制最可能多的人。人多,反而花费过多,成本过大,当地百姓抵抗情绪就重。殖民的人越少,他们掠夺的成果就丰厚,越会有殖民的动力,越会不遗余力地推行我们的殖民动作。要在领地内推行柔性政策,但总的大方针就是:杀光男人,抢光女人。不能抢,就买光女人,贩到青州来。青州青壮男女比例失调,我们正好借此促进‘民族大融合’。”                  
第四章 群雄割据 第三十五节 诞生    
  八月初,经过几个月的筹备,《邸报》正式在青州发行。   
  《邸报》最初出现的目的,是传达官府的政策,解释官府的律法,同时,刊登各地审案判案的案例,以便司法官相互学习。故称为《邸报》。   
  然而,《邸报》的出现仍然带给人们很大的冲击。   
  首先,是这份报纸首次采用了标点符号进行断句,并由大儒管宁执笔,写了一篇经过标点符号断句的经文辨义,这一下子挑起了儒生的兴趣。随后,浪潮般的文章涌入《邸报》报馆,各地儒生们纷纷写文章,按自己理解的方式对古籍经文进行断句,并由此引发激烈的争论。   
  《邸报》有选择地挑一些观点刊登出来,并为作者支付了稿酬,一时间,儒生们争论的兴趣更加浓厚,也因此,标点符号的作用深入人心。随着青州新版古籍典章的推出,这一争论越发激烈。   
  中国历史上消耗了太多的精力在这种考据之争上,在中国,只要一个人对某句经文发明了一种新的断句方式,他就会享有极高的声誉,被尊为一派开山学者。这导致儒生们埋首太玄经,就为了找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断句方式——虽然这种断句对生产力发展,对科技进步毫无作用。历代无数精英前仆后继埋首于经文研究,导致中国的生产力极端滞后,标点符号的使用,虽然不能完全杜绝经文考据,至少,使汉以后的经文不再需要浪费精力。   
  其次,这种对经文的辨论,还导致了各派学术观点风起云涌,在刘备的“双重真理”观点指导下,各派学术观点并存。他们不再相互攻击,而把精力放在充实自己的论据上。由此,类似于文艺复兴时代开始了,百家争鸣的现象,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300年后,又于青州渐渐抬头。   
  而《邸报》上,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则类似于广告的报道,那是介绍出云新近研发出的一种计时工具——以重锤下落为动力,用齿轮传动的机械钟。这一计时工具的诞生,标志着文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六个基本的物理量(长度、面积、体积(容积)、重量、温度、时间),全部诞生了。”刘备捧着报纸,语不成声地面对着前来报信的周毅:“有了这六个基本物理量,哪怕青州出云百年之后消失泯灭,我们也不枉奋斗一场。”   
  “不仅如此”,周毅淡然地笑着:“五年了,对钟表的研究使我重温了机械制作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对钟表的研究使我对齿轮轴承的认识上升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在此基础上,我顺便研究了公元前100年(距当时200余年),罗马发明的维特鲁维亚水磨(维特鲁维亚水磨通过适当选择大小齿轮的齿数,就可调整水磨的转速,其功率约三马力,最后提高到50马力,成为古代功率最大的原动机)。   
  新研究出的水磨功率可以达到45马力,它将大大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我准备把它命名为出云水磨。   
  我还准备著书立说,把这次研究体会到的齿轮啮合基本定律阐述出来,让后世人学习了解。对齿轮啮合基本定律的研究,将催生类似于珍妮机的纺织设备。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纺织羊毛了。”   
  “好呀,这样一来,青州出云对北方游牧部族的控制将会更加牢固。我们与他们将成为同一经济纽带上的伙伴,经济的力量将会把他们牢牢捆绑在我们的战车上。”刘备连声赞叹。   
  珍妮机的原理其实很简单,只要把现有织布机的纺锤由水平状态变为直立,让纺锤能垂直转动,这就是珍妮机的雏形了。若让几具并排的纺锤同时转动,就可以纺出好几根纱来,而带有8个竖立纺锤的纺纱机,就是“珍妮纺纱机”。它用人作动力,整台机器包括一个手摇轮和一排并列的纱锭。用手摇动轮子,不用手指的帮助,棉花羊毛就能够同时纺成8根纱线。它的功效至少比过去提高40倍。   
  然而,看似简单的珍妮机却是近代工业最高科技,其精密的齿轮轴承传动设备容不得半点误差,八个竖立的纺锤必须精密的保持一致转动(有误差,就无法织出密度均匀的布匹)。只有在了解齿轮啮合基本定律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出现这种机械。所以,先有蒸汽车床(精密车床),后有钟表(能计量时间的精密齿轮系统),再后有齿轮啮合定律(作用力精密地均匀施加在8个甚至18个转轴上),最后才有珍妮机。   
  有了珍妮机,低强度的纺织工作就可以大量吸纳妇女参加。而临淄本来就有悠久的纺织历史,熟练的工匠并不缺乏。通过大量采用珍妮机,可以带动齐国郡的经济走上高速发展,各部族往来齐国郡出售羊毛,购买生活必需品,又可以让广绕的影响扩大到草原深处。   
  “嗯,东莱的15万罪兵我已经有了用途,让他们整修河道,在河道上安装出云水磨。然后,开始我们的纺织时代。”刘备眯着眼睛,手托着下巴说。   
  “你不是原打算把他们派往琼州(海南岛)方向,然后让他们航向印度,航向罗马嘛?”   
  “航行到琼州,沿途必须有接应,等连云港建成了再说吧”刘备解释说。   
  “可是,印度文明已经开始和我们接触,再晚个几十年,岂不令人遗憾?”周毅满脸的神往。   
  “方今战乱啊,若我们连根本之地也守不住,何谈文明的交流?”中原乱世已起,在这动乱时代,将15万生力军遣往大海,万一有事,哭都来不及。   
  遥望西方,大约同一时期,地中海已进入黄金时代(部分史学家也称其为虚假的黄金时代)。此前,早在汉代大约500年前,埃及的托勒密二世成功开掘连接红海港口苏伊士和尼罗河三角洲最东部的运河。这条运河,提供了地中海和红海之间的水上直达通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