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业三国-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气氛正在尴尬之际,一名信使在门外出现:“龙口急报”。   
  龙口港是青州的大后方,出云,望海两城的船运都从此处进入青州陆地,炳从此进入中原。龙口紧急军情,打破了刘备与沮授的对峙。刘备一手接过信函,朗声宣读,一手乘势拉起沮授:   
  “辽东郡守公孙度接到三公檄文后,召集从事柳毅、阳仪商议。称:‘汉政腐败,覆亡的命运已不可挽回,我等还是谋求建立自己的独立王国吧。’   
  公孙度家臣表示,他们三代作为公孙家臣,当以家为国,不知道还有汉朝廷。故此,公孙度的决议收到了家臣一致赞同。   
  会后,公孙度决定把辽东郡划分为上辽郡,中辽郡,下辽郡,并吞并乐浪郡(朝鲜),向辽西郡派遣郡守,要求出云接受管理。公孙度已这五郡统称为平州。同时,公孙世家正在整理船只,征发大军三十万,意图不明。”   
  刘备读到着,了然的说:“意图不明,有何意图不明?既然他整理船只,就是要渡海,意图就在青州。”   
  众人大哗……   
  沮授接过信件,再继续读着:“元旦日,公孙度举行示范耕田仪式,以皇帝的礼节出行,前有羽林军开道,后有禁军护卫,公孙度乘坐皇帝的马车(銮路),自称为辽东侯,平州牧。”   
  沮授看完信,仰着脸,赞同说:“青州富饶,别人不知道,公孙度这几年一直和我们做生意,一定知道。三十万大军不是个小数目,去年他攻打高句丽,我们卖给他五万套铠甲兵器。如今他征发大军,必定是想来讨回这笔钱。”   
  “很好,三十万大军,可是三十万青壮呀,传令:碣石港、出云港全面警戒,龙口港军队立即后撤,进入胶东国。对外,就说他们是参加讨伐军,讨伐董卓去了。”刘备一脸满足地下令。   
  众将听到这个命令,一愣。沮授拍着大腿,赞叹说:“妙呀,我从出云回来时,茶壶三号(蒸汽机)火轮船已经下水,若是它试验成功,大海之上,我水军纵横,谁能抵挡。我们可以先让这三十万人登陆,再用水军断其后路。三十万青壮就入我们囊中。”   
  “也不一定吧,也有可能,公孙度想再次攻打高句丽。或者,他是想打出云”,徐庶走到地图边,仔细琢磨着。   
  “30万大军,在那个尿不拉屎的地方打高句丽,得不偿失呀。出云城,本来就在表面上接受他的领导,不需要他动用30万大军。只有打下富饶的青州,才能抵偿春季征兵行动。也只有打下青州,打败我,才能让出云彻底低头”刘备微笑着回答。   
  “公孙度耐不住了,几年来购买装备、奢侈品,花光了他几年的积蓄,他要狗急跳墙了。”沮授补充说。   
  按照正常的历史,焦和率领青州兵一出动,青州黄巾再度暴动,公孙度在这年夏天,发三十万大军,自龙口港登陆,占领了青州东莱郡,设东莱郡为营州。太史慈正是借这个机会,重返中原。而焦和后院起火后,不得不四处流浪,当年就死在军中。   
  所以,公孙度这次的目标,绝对是青州。   
  沮授欣喜地说:“有了这三十万青壮,青州的实力就可以上一个大台阶了。公孙度超越礼仪,枉自使用皇帝的仪仗,吞下这30万青壮后,正好可以借机讨伐,兼并辽东。”   
  “不错”,高堂隆点头说:“先让出云城表示顺服,然后,我们骗也要把公孙度骗到青州。中原动乱,富商士子有很多逃往辽东。辽东由此成了富饶之地。吞下辽东后,我们再也不担心两面开战,青州出云就可以后顾无忧,。”   
  后顾无忧,那么是不是可以转图中原——众人心中闪过这个念头,随即,大家都躲躲闪闪地看着地图。   
  “不能误了春播”,高堂隆甩了甩袖子,说:“战事一起,需要大量粮草。主公可先致书袁本初,表示同意出兵助战。但是,等到春播结束后,我们才能整顿兵甲,出兵河内。”   
  沮授冷冷地说:“你以为,袁本初真是想让主公出战吗?筹备这样的大事,需要很长时间。这檄文都传递到了辽东,连公孙度都看见了,我们才收到,为什么?还有,这檄文上也没有公孙伯圭的署名,为什么?”   
  刘备拿起檄文,兴趣盎然的说:“是呀,子正说得对,这檄文上焦和都早早署名了,唯独我们没有,他们信使来往商议,我都知道,可他们就是不来找我。谁能告诉我,为什么?”   
  沮授拿过了檄文,说:“依我看,袁本初威信未立,现在还不想让卢(植)公的两名弟子参与,是在怕主公等人拉老师参与此事。卢公身为尚书令、前中郎将,万一抢了他的风头,必然尴尬。故此,袁本初迟迟不找主公商议。我怀疑,很可能是鲍信到了河内后询问主公的意思,袁本初才不得不给主公传递檄文。而最大的可能,是袁本初看到了鲍信的兵甲,于是想让主公去给他送兵甲而已。”   
  “那么我们该如何出军呢?诸位有什么意见?”刘备询问。   
  “就依高堂相国所言,主公可先致书袁本初,表示同意讨伐董卓。但等到春播结束后,我们才能集合好队伍,出兵河内。”沮授总结说。   
  众将见此,纷纷表示赞同。关羽沉默半晌,也点了点头。   
  “我们的刺史大人(焦和青州牧的诏书尚未传达),只带几千城卫军上阵,恐怕别人会笑话。”刘备打量着众将,目光最后落在管亥身上:“若论令行禁止,青州将领就属炳元(管亥)。炳元,你带青州战斗力最强的第一第二军团(迅驰军团),再加上平原郡的新编14、15军团,去河内声援焦和。到那之后,你给我关起门来练军,没我的号令,谁下令也不许出战。”   
  用王牌军带动新军训练,吃着别人的粮,干着自己的事,这样的美事,多来几次,真好。不过,管亥的固执,能否让他承担起这样的重任呢?   
  刘备看着管亥,不安地叮嘱道:“若是袁本初不供给你们粮草,或是粮草不够,诸军想要解散,你可急报平阴城,我叫乐文谦(乐进)就近支援你。嗯,乐文谦处的白羊部族首领瑞栋也去,接受你指挥,让他带1000工程兵支援你。你们另扎一营,单独驻军。   
  还有,你要特别注意,很可能你的敌人不光是董卓军,联军也可能向你发起攻击,一旦有事,你要带军队冲出重围,向平阴移动”。   
  管亥瓮声瓮气的回答:“主公放心,我别立一营,单独驻军。除了焦刺史,我不准许任何人踏入军营里——袁绍的传令兵也不准许进入我营。谁敢惹我,我就打他,我是莽夫我怕谁?”   
  莽夫,瞧这话说的,还能叫莽夫吗?刘备瞥了一眼张飞,暗自考虑到:管亥有一是一,不得号令决不行动。虽然呆板,确是稳重,还是个练军好手。不想某屠夫做事冲动。有他到河内,至少不会因冲动坏事。   
  “还有,罪兵第11、12、13军团,让他们立即上路,一旦龙口港遇袭,让他们不要返回,一路向北攻击,为我拿下乐浪郡,抄敌军后路。到时,我依军功奖赏他们”。刘备翻过身来,下令。   
  “如此一来,青州空虚了”,徐庶忧虑的说:“虽然,不调空青州的军队,公孙度不会上当,然而一下调走7个军团,还包括战斗力最强的第一第二军团,我们下的饵,是否太大了。要知道,那可是30万军队,其中五万士兵和我们装备着一样的铠甲兵器。现在我们手头,只有7、8、9、10军团,近卫军团、第23、24泰山军团、还有没有成军的铁甲军团,第6辅助军团。   
  前五个军团,战斗力可以保证,但后四个军团,能打成什么样,实在难说。何况,鲍信抽走了泰山郡人马后,我军23、24泰山军团还要回防,这样才能保证泰山郡有至少四个军团保卫——我们的铁厂在泰山,不能掉以轻心。   
  如此,算来算去,我们能够用之迎战的,也就是五个军团,再加上铁甲军团。以六个军团迎战30万人马,能行吗?”   
  刘备得意地笑着,一指沮授说:“你问他,他是东莱太守,看看他有没有信心。”   
  沮授恶狠狠地答:“以三十万人马想占领我东莱——除非这仗让主公打,或许能够成功。   
  东莱处处堡寨,30万人马合兵一处,到是可以攻下东莱任何一个乡镇,但如果我们让出几个小县,让他分头驻兵,出云水军再断其后路,望海城守军再攻击乐浪,而我们,择一坚固的大城与他相持,然后用六个军团机动,一点点蚕食他们,足够了。”   
  “那么,决战的地方就订在下密,如何?”刘备指点着地图,询问。   
  高堂隆当即反对:“虽然下密城墙高大,但是下密财税丰厚,若再经战火,恐怕一时半时难以恢复。我建议,别让敌军挺进到下密,应该在下密之北选一城池,作为决战之所。”   
  “那就掖县,身为东莱郡治所,敌军也不得不攻,只是在那里决战,敌军的战略深入不够,我军的伤亡一定很大。”刘备犹豫着。   
  “就掖县”,沮授下了决心:“我军可以潜伏在莱山,阳丘山和栖霞山,三山交界处,在敌军攻城时,自敌后方逆袭,粮草可以通过陲县港(烟台)补给。”   
  刘备一拍桌子,大声宣布:“既然决心已下,那就制定作战计划吧。   
  还有,青州今年开征农税,文官们也不要闲着,也做个计划——青州户籍田亩已经统计过了,今年财税收入多少钱,我们要做到心中有数。需要在今年花的钱,做出花钱预算来。争取以后年年如此,我们青州财税要做到量入为出。”   
  青州财税预算案,随后提交元老院通过,在一片战争的喧嚣中,显得默默无闻。但谁也没想到,多年之后,人们认为这一年的大事,不是东莱战争,不是征伐董卓。而是青州首次提出了财税预算。这标志着中国首次开始用数字管理地方财税收支,此后,官员们再也不能用拍脑门方式管理地方。拍了上千年的脑门,终于闲置了。   
  青州新年大会散会,简雍走近刘备身边,问:“主公,你还有事吗?”   
  刘备回答:“嗯,我还需到临淄一行,把这里商议的结果告诉卢师,与他老人家探讨一下今后的行动,你有什么事吗?”   
  简雍忧心的说:“吴娥的病愈发沉重,我找了一个名医诊治,药方已经开好,准备让主公看看。”   
  刘备颓然地跌坐在椅子上,心中叹息。吴娥的病始于心结难开,忧虑过度,这样的病,中医诊治最为拿手。也许,这位名医能解决问题。   
  “那名医叫什么?”刘备问。   
  “韩迪”看着刘备不信任的目光,简雍解释说:“那名医医术甚为高明,不需面见主母,隔着一层帐廉,通过拴在主母腕上的金丝,就能号脉,诊断出病情,真是神奇。”   
  哦,那就是传说中和金丝悬脉吗?刘备心中已经有了计较,随即吩咐简雍:“好,你把他开的药方拿来,我看看。”   
  药方上开着一大堆燥热之药,药引是:十年老蟋蟀一对(注明:要原配老蟋蟀夫妻一对),百年人参须六支。   
  刘备脸上浮出淡淡的微笑,吩咐:“传这位名医上来。”   
  长袖飘飘,峨冠博带,一脸仙气的名医走入大堂,不等刘备招呼,昂然落座。带着倨傲的表情,上下打量着厅堂设计。   
  刘备随即走到门外,招来侍卫低低的吩咐了几句。翻身走回厅堂,坐在自己的位子上,沉默不语。   
  静寂,简雍见到这番情景,不知该如何是好,那名医脸上,也露出一丝后悔的表情,似乎也明白自己不该如此倨傲。   
  等了一会,一名侍卫进来,向刘备点头示意。刘备清咳一声,开口问:“这位先生称作韩迪,可听说过华佗之名。”   
  韩迪迅速恭身施礼,答:“名医华佗,也算是我辈之中佼佼者,韩某有幸,曾于华兄同师学过一段时间。”   
  “悬丝诊脉出自你手,还是华陀所创?”刘备接着问。   
  “悬丝诊脉由在下所创,然而,华兄曾给我做过指点。”   
  “噢,我还有一个病人,韩兄是否再次施展一下悬丝诊脉,诊断一下病情。”刘备接着问。   
  “也好”韩迪满口答应。   
  不一会,一辆马车开到厅堂门口,车帘摇晃,隐隐透露出一个女子的面容。刘备亲自钻到马车中,把一条金线拴上。另一头,韩迪牵在手中,闭目号脉。   
  良久,车中传来女子隐隐的微咳声。刘备关切的问:“脉相如何?”   
  韩迪闭目,缓缓的道:“这脉相沉而不滞,搏动有力,似乎没什么大毛病,可能是产后受风,开两贴药,保养保养即可。”   
  刘备仰脸大笑,命令说:“下来吧。”   
  一名女童掀开车帘,跳了下来。女童,当然不可能产后受风。然而,最让韩迪尴尬的是,那金线另一头,竟然绑在马车上的椅子腿上。   
  一般来说,就是拿一根金条银条抵在脉门上,也不见的就能号出脉来。而从传动效果来说,金属银对波动传导最敏感。韩迪拿来号脉的金线只是一根金色的线绳,要想拿线绳传递波动,以地球几千年后的技术尚不可能,韩迪怎么能做到?   
  另外,要想把线绳改变成一种可以传导波动的神秘物质,从物理学来说,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线绳的分子结构。而改变分子结构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射线照射,轰击线绳的原子核。怎么看,韩迪也不像一块铀238,他怎么可能做到呢?   
  看着面色灰白的韩迪,刘备微笑着,说:“你看到这马车上有我的徽记,而我又是亲自上车拴上线绳,再听到咳漱声弱小,以为一定是我另一位夫人,故此说产后受风,是不是?”   
  刘备讥笑着,对韩迪说:“你知道我怎么看出你是骗子的,有一位名医曾告诉,谁在药方上写药引,谁就是骗子。你在药方上写了药引。药引是原配老蟋蟀夫妻一对,百年人参须六支。是不是万一药不对症,你可以推托药引不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