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商业三国- 第1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   
  单福双目冒出精光,按剑而立,不甘的询问道:“徐某虽和陈长文同在颖川书院就读,然,并无深交。陈长文自幼年就开始追随玄德公,如今已做到一方大员,少年得志,平日里并不见他与颖川旧友交往,今日如何能记起我这不甚相熟的同窗。再者说,玄德公素有谋定而后动的名声,怎会为部下不相熟的同窗,冒劫狱之险?”   
  陈永对单先生由“单某”转化成“徐某”的自称,毫不介意,一脸憨笑着驳斥说:“单先生,我家主公是守法之人,劫狱之说,再也休提。先生若有疑问,不妨去见见我家主公,我相信,主公会给先生一个交待。”   
  这名单先生沉默许久,突然解下剑来,交给陈永:“也好,我就去见见你家主公。既有了陈兄的介绍信,我在青州地界行走,这把剑也用不上了,就送与陈兄,作为你我相识一场的纪念。”   
  陈永恭敬的接过宝剑,感激的说:“得单福先生赠剑给我这个小商人,在下十分感激,先生放心,我一定安排好先生的行程。来人……”   
  陈永召唤过来一名青年,叮嘱道:“刘公子,你一路陪先生前往广绕,不得怠慢了。”   
  这名公子连声称是。看到这名明显是士子打扮的青年,对陈永如此恭敬,单福不由得向陈永再施一礼,弓身告别。   
  看着单福的背影渐渐消失在视野里,陈永转身回到船舱,取出一只信鸽,提笔在纸上写了几个拙劣的字:“单福已入青州。”   
  迅即,纸条绑在了信鸽脚上,信鸽向广绕振翅飞去。   
  单福,正是那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而名留青史的徐庶,他少时曾发下志向:“大丈夫处世,不能立功建业,不几与草木同腐”。历史上,他年少时曾替人报仇,失手被擒,同伙大闹法场,把他解救出来。从此改变宗旨,折节读书,在荆州结识了诸葛亮。   
  不过,历史已经引我们的参与而发生了微小的变化,徐庶本来应该南逃至南阳郡,在我们的接应下,他开始北逃,自官渡被陈永接上船来,入了青州。   
  关于历史上徐庶的去向扑朔迷离,他在刘备居新野时投奔刘备。208年,曹操南下,大破新野,徐庶与诸葛亮一起行至长板坡时被曹操击溃,徐庶的母亲也被曹操抓了去。徐庶因此对刘备说:“我所能发挥才能的,只有新野小县。现在新野没有了,我心已乱。老母在曹操处,请让我去。”刘备答应后,徐庶就去投奔了曹操。赤壁之战时,徐庶被派往镇守长安,以防西凉马腾。赤壁之战后,徐庶很好的起到了谋士的作用,深得曹操喜爱。曹丕继位后,徐庶官至三公之列,在诸葛亮北伐时都为司马懿出了不少主意。   
  与此同时,据清乾隆年间的《灵山卫志》中记载,徐庶在晚年,经过一番游历后,到了青岛胶南的帽子峰一带隐居下来。胶南的帽子峰现仍有徐庶庙的遗迹。据分析,东汉时代方士流行,火药等早期化学物的诞生,让不明白化学反应的文人感到奇妙,故此炼丹风气浓厚。当时的名人王烈,嵇康等人都沾染了服食丹药的习气。而琅琊(琅邪)则是方士最集中的地区,有着众多的人数和实力。秦代的徐福和与徐福同时的方士首领,被后人尊为神仙的安期生即是“琅琊阜乡亭人”,徐庶是被琅琊的名气和众多的“神仙”吸引来的,他也要到这里修炼成仙。   
  徐庶少时好勇任侠,属于愣头青式人物,后来游学四方只提高了智商,却没在品性上有长足进步。他的性格常在拘泥与冲动之间震荡,缺乏稳定性,故而行为矛盾重重,小节既失大义亦背,忠孝节义无一能全。   
  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成长类型的人才,本着哪怕自己用不上,也不能便宜别人的态度,我还是出手布置了一番。借助琅琊郡的名气,以及坐镇琅邪的同窗陈群的旧情,我们巧布疑局,把走投无路的他提前吸引到了青州。现在,正是收获的时间了。   
  徐庶忧心忡忡的骑马走在平原至漯阴的大路上。身后,刘公子带着10名乡警随行伺候着。   
  这条大路沿漯水修建,而漯水是另一条自黄河入海的分支。以前,平原郡的过渡垦荒使漯水水位太低,不适合航行。但经过黄巾之乱,人口减少,再加上平原实行种草种果树的退耕政策,漯水也开始可以航行。不过,由于徐庶准备一路看看民情,所以坚持不坐船,一行人只好沿着大路,缓缓而行。   
  大路两边密植着果木,当年的立春在阴历十二月,现在,已快入夏了,果木郁郁葱葱,花香处处。由于平原郡主要以种植果木花草为主,劳动强度不大,所以路边的林子里,只有寥寥几个妇女在忙着剪枝。   
  “唉”,徐庶深深叹了口气,就要去见刘备了,此人可是中原大地最富争议的人,毁誉参半,褒贬不一。综合说来,他有六大恶,那就是:   
  残暴:商贾百姓进入青州,不沿大路行走,不接受管卡的盘查抽税,均将被斩杀。不仅如此,他还斩杀伤俘,驱赶俘虏筑城修路。导致俘虏死伤累累,青州大地,每一条道路和每一座城堡均是血泪铸成。   
  贪吃:食不厌精,烩不嫌美。经常找百姓研究美食的做法,还在农牧节期间组织厨艺比赛,品定厨师的级别,美味的优劣。四处组织百姓种植香料,果木。香料作为调味品,吃不完的果木酿成美酒。导致青州大地酒楼林立,顺带影响到京师洛阳风气糜烂,人人以吃到青州罐装美食(罐头)、喝到青州美酒为荣。   
  贪利:肥如之战后,组织士兵在战场扒马皮,制成军服(皮甲皮衣)出售,还将马肉制成熏肠售卖。更甚者,支持退役军人组织公开拍卖战利品,导致军队掠夺成性,每战胜利,必夺取败兵一切财产,扒光败兵衣物,再将俘虏交与退役军人组织,用于筑城修路。而士兵则每日收取俘虏的劳动所获,心安理得。导致青州官吏每所行动必计较利润,蔑视朝廷法度,无利之事不为也。   
  狂妄:利用出云属国的地位,在青州大封出云爵位,导致青州官吏以拥有属国爵位为荣,丝毫不理会朝廷的尴尬。中平三年春,出云属国将领张合出兵三韩,至中平五年秋平定了三韩叛乱。因为是自己的属国平定的三韩,圣上大喜,立即向三韩委派官吏,要求三韩纳税。结果,这些掏钱买来的官吏被三韩驱逐。圣上为此大怒,要求出云属国出兵讨伐。结果,出云城把此事推到刘备身上,而刘备回复说:出云属国本着联盟互助的宗旨,为三韩平叛,但,没有义务管制三韩,也没有义务(替圣上)在三韩设置官吏。对于这种蔑视朝廷法度的行为,圣上无可奈何,当然,圣上也没有退赔这些官吏缴纳的买官钱。导致官吏追债,逼迫圣上……   
  爱色:不仅爱女色,而且公开宣扬,要部下都爱女色。甚至说:国家国家,以家当先。不爱自己的女人,如何能爱家?不爱其家,如何能爱国?把爱女色上升到理论高度还则罢了,但据说,某日他巡视青州别驾署,看到一个彻夜工作的人,为此暴怒说:“家且不顾,如何指望你顾惜青州百姓?”自此,罢黜此官不用——爱女色到了如此地步,可谓前无古人。   
  好奇:喜欢奇淫技巧的东西,每听到有人发明出什么新鲜玩艺,必招致府中为他演示。若有所获,必欣然鼓舞。对于能做出奇淫技巧东西的匠师,礼过于士人。更有甚者,还组织人手大量生产奇淫技巧之物,让这些东西污染大汉朝廷。   
  不过,这个复杂的人,除了这六大恶之外,还有五大善。这就是:   
  守信:答应青州百姓几年不纳税,宁肯自己拍卖家产,也不向百姓征税。好在此人产业颇多,家里的东西都是珍品,每年到也有不少人购买。这番举动下来,天下都知道了青州别驾信义之名,刘玄德的话,哪怕不落到纸上,也是一个保证。   
  憨直:在朝廷盘剥日甚,各地郡县都尽量瞒报田产,瞒报税收,独此人不瞒田产,自动向朝廷如实申报,并追加税赋。这点,得到了皇帝和朝中大佬的一致好评。   
  尊师:卢植管宁都有他的师长之名,每年六月十五,他都会恭敬的向两位献上“敬师雁”。卢植在京师,不能亲至,每年他都遣人送上礼物。管幼安在青州贵族学馆任教,这一天,他会放下手中的活,在管幼安门下行走。管幼安在堂上与后进子弟高谈阔论,他独在堂下听从管幼安的指派,为学弟们摆鞋子。这种尊师行为,着实令一些当代大儒们自傲。   
  重教:这一点是和爱才联系到一起的,每次听说乡野大贤,必车马亲至,与之恳谈。每次谈话后,都用自己的车马载着贤人到乡学,请他教授乡民。使青州相野无遗贤。学成百家艺,卖与帝王家,是每个士子心中的渴望,刘备这一点,为他在士人阶层赢得了不少好评。每县乡若有不就学的童子,必亲招乡官询问原因。对于手下的贤人、教席,给于的酬劳甚为丰厚。薪水甚至比同于郡守。   
  护民:每年农牧节前后,他都会接见各地乡老,倾听乡老们诉说乡政,每听说百姓的苦处,食不下咽。每听到青州百姓在别处收到欺凌,怒不可遏。几年前,甚至派兵深入到徐州臧霸的地界,抓捕劫掠青州商户的盗贼。   
  不过,即使是这五大善,也值得推敲。重视教育吧,青州学馆之中使用的课本,是他与管幼安一起厘订,通篇充满着一种叫标点符号的新断句方法,却由于大汉体制不合。   
  不瞒田产吧,此人却总是以各种理由不如实缴纳田赋,总爱以实物抵偿大部分赋税。好在青州货物圣上十分喜爱,也就由着他了。而小部分农税,此人却总是自己替百姓掏腰包——今年卖马,明年卖车,后年卖他家的花瓶。而这个举动,其中隐含的深意是:长此以往,青州百姓感谢的是为他们每年补税的青州别驾刘玄德。大汉的威仪,在此地尽失。   
  至于护民,在他的体制下,教出来的都是忠于青州,忠于他们青州别驾的子民。而他为百姓不惜战争的态度,导致在青州,大汉的政令,如果不加盖青州别驾的印信,无人理会。   
  此人所作所为,要搁在朝廷威权正常的情况下,早被朝廷斩杀,那会让他做出自己掏腰包为百姓交税的事。这已经是收买人心谋反之罪了,百姓被逼死,被愚弄,管地方官员何事,同情百姓,罪莫大焉。   
  可是,现在,大汉朝廷摇摇欲坠,四方灾害兵祸不断,光这几年,有数的大灾害就有:中平二年四月庚戌,司隶雨雹,冰雹大如鸡子,伤稼。粮食歉收;   
  中平二年七月,三辅螟虫为害,粮食歉收;   
  中平四年十二月晦,雨水,大雷电,雹;    
  中平五年,郡国七水大出。这七郡国说的是“山阳、梁国、沛国、彭城、下邳、东海、琅邪”七郡。   
  中平五年六月丙寅,大风拔树(飓风)。伤稼。粮食歉收。   
  另外,凉州叛乱,朝廷征战不休。中平四年,韩遂杀边章及北宫伯玉、李文侯,成为叛乱军的最高统领。此时,韩遂拥兵十余万,陇西太守李相如叛归韩遂。凉州刺史耿鄙率六郡兵讨韩遂。耿鄙宠信小人,任用的治中程球贪奸利,为人所不满,四月,凉州别驾反叛,响应韩遂,杀死耿鄙、程球。耿鄙的司马马腾见主子死了,便拥兵造反,与韩遂合军,推举名士王国为主,继续东攻。   
  中平五年,凉州叛军围陈仓,于是朝廷复拜皇甫嵩为左将军,董卓为前将军,各率两万人增援,而王国围陈仓由冬至春八十余日未拔,叛军疲惫而撤围,董卓以穷寇莫追的理论认为不应追击,皇甫不听,独进击之,连战大破叛军。韩遂于是废王国,而找来汉阳阎忠督统诸部,阎忠旋即病死,于是凉州军诸将开始相互争权夺利倾轧异己,凉州的叛军也由此走向衰败。可是,朝廷对凉州的统治也就此失去。   
  与此同时,中平二年,益州牧刘璋割据益州;汉中张鲁别据汉中;冀州黄巾残余作乱;幽州公孙瓒与刘虞相互牵制;豫州淮南地区盗匪横行;扬州山岳作乱;辽东割据不朝;荆州豪族作乱;天下士三州处处战火。朝廷失去了各地的钱粮供应,再加上以前失去的辽西诸郡。财政,粮食供应顿时紧张。   
  在这种情况下,战乱频繁的青州,拥重兵,却自觉自愿的如数缴纳税赋,便使朝廷产生了得过且过的心情。在朝中大佬的斡旋下,只要青州按时交纳了钱粮税赋,即使青州偶有冒犯,朝廷有心无力,只好忍了。   
  刘备这番举动,让天下士子产生了矛盾心理,一方面,对于刘备的武力谁也不怀疑,在乱世能够获得这样强大的武力保证本该是好事,但另一方面,青州却是战乱最频繁的地方,青徐活动的黄巾残余不下百万,各种规模的战斗每天都发生。虽然青州治安很好,士子们对进入青州出仕,还是迟疑再三。   
  最重要的是,刘备的身份不尴不尬,身为青州主政,却是别驾身份,不仅如此,刘备对士子的学识还特别挑剔,诗文做的再好也没有用,还要会算学,凡上任官员都要经过考核,这让自重身份的士子犹豫——万一考不上,那士子的名誉就全毁了。   
  这连番举措下,让各地士子既羡慕青州士人的待遇,又对出仕青州犹豫再三。现在,徐庶要去见的就是这样的人,他为什么出手,救自己这样一个名声不显,家世不彰的人呢?   
  徐庶满脑门疑问,晃晃悠悠的在马上沉思着。   
  路边,林木掩映下的城堡中,响起了一阵清脆的钟声,随即,一群孩子扛着木棍走出了城堡。这群孩子没有大多数童子的喧闹,在一名个头稍高的孩子带领下,喊着“一二一”的口号,整齐的排着队列,沿大路走着。   
  “致——礼”,孩子们幼稚的声音引起了徐庶的注意,在领队孩子的号令下,童子们行着军礼,走过了徐庶身边。   
  顺着孩子们的目光,徐庶愕然发现,孩子们行军礼的对象,竟然是随行的刘公子。只见刘公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