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峥嵘岁月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峥嵘岁月情-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确实是经我允许解剖青蛙的,做一些科技试验嘛。不过我还是要着重表扬一下你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好了,都回去吧。”
虎们只好往外走,但个个心有不甘。方凌他们也一起往外走,当走到门口的时候,肖寒忽然回头瞥了王伟光一眼,那眼神里充满了百般娇羞、万般柔情,只把个王伟光迷的五魂六魄掉了三魂四魄。只剩下二魂二魄在那里勉强支撑,身体都酥麻了半边……
4、回到知青屋后,方凌倒在床上打着滚笑,一边笑一边说:“哈哈,真是因祸得福,没受到处罚,反而官升一级,我们由普通社员成了科技人员了!”
牛丽说:“其实是肖寒保佑了我们,王支书怎么肯处罚他的小爱人呢?”
方凌说:“那我们明天晚上再出去捉青蛙,大不了不在山上烧吃,拿回来用油烹炸一下,更加美味可口,大家说好不好?”
牛丽说:“当然好。我们可以正大光明的去捕捉青蛙了,我们要解剖嘛,我们要研究嘛,看看不把那群老虎气死。肖寒,你同意吗?”
肖寒说:“你们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
正说到这里,王伟光一步闯了进来,他笑眯眯地说:“你们三个家伙也真是的,今晚上咱们又是喝酒又是吃肉的,难道肚子还没饱吗?还要到山上去捉青蛙吃?”
方凌说:“王支书,其实我们主要是想体验一下野炊的乐趣。”
王伟光问道:“肯定是你的主谋吧?”
方凌说:“冤枉冤枉!其实是肖寒的主谋。”
王伟光说:“绝对不会,我到害怕你们给我把她带坏了呢。”一抬头看见肖寒嘴角的那块灰还没擦去,引俊不禁笑了起来,“看看,还把罪证挂在脸上。”
方凌问道:“王支书,你说的那个科技小组的事情算不算数?”
王伟光说:“算数啊。本来马书记在会上强调过,各个大队都要组织农业科技小组。这几天事情太多,我一直没顾得落实。明天你们写一个牌子,写完后就挂在知青屋门口,再到书店买几本科技书好好学习一下,我给你们两亩土地当试验田。你们三人就算是科技小组的全部成员了,方凌当组长,以后你们只管把试验田弄好就可以了。”
方凌、牛丽、肖寒三人喜笑颜开,都表示一定要科技出一番名堂来。
王伟光陪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了。
出了知青屋,王伟光站在十字街头发了一会呆。刚刚他在大队部计算了一番,觉得要排排场场举办这个婚礼,手头的钱还不够,起码有六七百元的缺口。要一下子借到这么多钱,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王伟光想来想去,最后想到了马宾。他回家拿了几个罐头,连今晚上剩下的一块猪头肉一起收进一个包里,提着就往马宾家走。
马宾是王伟光的干哥哥。
三年前的一天下午,马宾挨家挨户统计地瓜苗的培育数量。他刚走进王伟光家,忽然听到里屋炕上有人发出痛苦的呻吟。他进屋一看,见王妈捂着肚子在炕上打滚,脸色惨白,汗水直流。马宾急忙问道:“你怎么了?”
王妈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当时正是三秋大忙季节,劳力们都在山上干活,王伟光自然也不在家。马宾不敢再耽误时间了,背起王妈就往外跑。马宾个头矮小,背着王妈显得十分吃力。当马宾把王妈背到公社卫生院的时候,他也累得昏了过去。医生们一边紧急给王妈诊断病情,一面给马宾挂吊瓶。王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医生说要是再晚送来几个小时,只怕都有生命危险了。
王妈出院后,把马宾当成救命恩人。有天晚上王妈弄了几个菜,叫王伟光把马宾请来聚一聚。酒席上王妈提议让儿子和马宾拜把子,马宾痛快地答应了,当场跪下给王妈磕了头,叫了声“干妈”。
王伟光要借钱,之所以想到马宾,一来两人有这层关系,二来知道马宾的家底厚实。马宾的岳父解放前做过买卖,很有些积蓄。他没有儿子,去年死了后就把家产留给了女儿花带露。
马宾家是一个三合院,东西两厢,正房四间,青砖红瓦,很是气派。东厢房有一铺火炕,平时马宾和他儿子睡在这里,马宾的老婆独自霸占着正房。如果那天马宾想回到正房和老婆睡一夜,要提前申请,而且这申请十有八九还会被驳回。
他走进马宾家,见马宾正在厨房里烧火,花带露则仰躺在炕上摇着芭蕉扇儿纳凉。
王伟光问道:“大哥,刚刚在我家里喝过酒了,怎么又饿了?做饭?”
马宾也不隐瞒,说:“做什么饭啊,你嫂子要洗脚,给她烧洗脚水。”
王伟光说:“嫂子你也太会折腾人了。这大热的天,用凉水洗脚不正好吗?”
花带露媚眼如丝地看着王伟光,娇嗲嗲地说:“热水养皮肤,凉水伤筋。老是用凉水洗脚,就把皮肤洗粗糙了。”
王伟光说:“不就只脚吗?又不是脸面。皮肤粗不粗的,穿在鞋子里谁看得见?”一边说,一边把包里的罐头、猪头肉、酒什么的拿出来放在炕上。
花带露眉开眼笑地说:“自家兄弟,来了就来了吧,拿这么多东西干什么?”
王伟光说:“今晚上好好喝几杯,我有事要找哥哥嫂子商量。”
马宾不一会就弄了四个菜,有荤有素,有凉有热,还挺丰盛。两杯酒一下肚,王伟光就开口了,他说:“嫂子,我打算结婚了。”
花带露说:“知道,你哥哥刚刚回来说过。——是不是钱不宽裕?”
王伟光说:“到底是嫂子,我一说就知道了。我算来算去,还差七百元。”
花带露一撇嘴:“怪不得又是酒又是肉的,原来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呀。俗话说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软。如今肉也吃了,酒也喝了,罐头也拿了,我这嘴也软了,手也软了,心也软了。没办法了,兄弟这七百元,嫂子我给你!”
王伟光心想,到底是财大气粗啊,这么痛快就答应了。又觉得花带露除了风骚一些外,其实心数还是挺好的。

  第十三章 侮辱夏小雨(上)
1、第二天早晨,牛丽和肖寒做熟了早饭,方凌还没有起床。牛丽操起一根粗木棒“嗵嗵嗵”撞击着墙壁,很快那边传过方凌的叫声,隔着一道墙壁听不清楚。
过了一会儿,方凌睡眼惺忪地过来了,埋怨道:“你一敲墙壁我还以为要地震了呢,破坏了人家一个好梦。”
牛丽问道:“那你做的什么好梦?”
方凌说:“我梦到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于是我们三人一起报名去考试。考场好像设在一个玻璃房子里,没有监考老师,房子外有千千万万个群众在那里观看。假如有谁作弊,外面的群众就冲进去把作弊的人拉出来,戴上大纸帽,游街。正在这时候你们就把我惊醒了。”
牛丽说:“你的条件想上大学还不容易?下乡镀几年金,回去就可以上大学。”
方凌说:“那样上大学多没意思?还是凭自己的势力考上大学才有意思。”
肖寒心想:“我也想上大学,我想考艺术院校。”只是这么想想,却并没有说出来。
肖寒有个要好的初中同学叫石新萍,石新萍的母亲是市京剧团演员,父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作曲家。遇到星期天或者节假日,石新萍都会邀请肖寒到她家陪她学习京剧唱腔,学习各种器乐的演奏。起初肖寒只是好奇,满满的就喜欢上了。石新萍的父母起初对肖寒并不在意,后来他们发现,肖寒天资聪颖,比他们的女儿学得扎实,学得快。这对夫妇很爱才,一边实心实意教授肖寒艺术,一边鼓励她将来高中毕业后报考艺术院校。后来国家形势发生了变化,高考取消了,肖寒的父亲待罪发配到遥远的地方劳动改造。肖寒高中毕业后不但不能报考她心仪的艺术院校,连工作也找不到。残酷的现实打破了她的梦想,毕业后第二年她就随着上山下乡知青大军来到了农村。方凌的梦让她心中一动,似乎看到了一线希望。但是这希望很快就黯淡下去了,她想,这不过是方凌的一个梦而已。
吃过饭后,牛丽说:“方凌,你先到供销社买白漆和红漆,买回来后再到大队木匠铺做一块木板,做完木板后先用白油漆漆几遍,再用红漆写上‘吴马坡公社桃花岭大队农业科技小组’这几个字。”
方凌问道:“这么多事情都我一个人干呀?”
牛丽笑着说:“你是领导,就得起模范带头作用。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嘛。”
方凌说:“那我这样忙,你们干什么?”
牛丽说:“我和肖寒今天去县城新华书店购买学习资料。”
方凌说:“我也要去县城。”
牛丽说:“不行,牌子必须马上做好,并且挂起来。牌子一挂,咱们这个科技小组就既成事实了。如果不挂牌,万一王支书反悔不承认我们这个组织了,到时候你这个小组长就没得做了。”
方凌说:“我看你比组长还组长。”
牛丽和肖寒要去县城,就必须先到公社驻地吴马坡乘公共汽车。
她们并肩走在通往吴马坡的大路上,突然后面响起“突突突”拖拉机驶过来的声音,两人连忙躲向路边,一辆拖拉机从她们身边开了过去。
牛丽说:“哎,这不是咱大队的拖拉机吗?”
话音刚落,那拖拉机就停了,从驾驶室跳下一个人来,正是王伟光。
王伟光笑着问道:“你们到哪里去呀?”
牛丽说:“我要带着你的小爱人跑到天涯海角呢。”
王伟光说:“那好,那你们去天涯海角吧,我先走了。”说着,真的跳上驾驶室,一阵轰鸣,拖拉机又开动起来。
牛丽大声叫道:“哎哎,停车,停车!”
拖拉机停了,王伟光从窗口探出头来,向他俩笑。
牛丽和肖寒连忙紧跑了几步,上了驾驶室。王伟光问道:“你们要到哪里去?”
牛丽说:“我们去县城,买科技资料。”
王伟光说:“既然如此,不如我专车送你们去县城吧。”
牛丽说:“你能那么好?开我们玩笑的吧。”
王伟光说;“那能开玩笑呢?我今天给你们当司机。”
2、一个多小时后,拖拉机就开到县城。
县城的街道比吴马坡公社驻地的街道宽好多,街道两边商铺也多。书店不是很大,里面的书籍大部分都是政治性书刊,文学书籍除了当时最流行的《金光大道》《艳阳天》《西沙儿女》之外,也没有什么了。科技书到有十几种,牛丽和肖寒选了四本是关于农业方面的书籍,一共花了五元三角四分钱。牛丽和肖寒抢着付款,被王伟光制止了。王伟光付了款,并且叫售货员开了发票。
他对牛丽和肖寒说:“这买书的钱,属于你们科技小组正当开支,应该大队报销。”
出了书店后,牛丽说:“王支书,咱们回去吧?”
王伟光说:“好不容易进一趟城,哪能说回去就回去?好歹也要转一转。”把拖拉机一直往西开,开到一家百货商店前才停下。
这是县联社所属的一家综合商店。王伟光进去后直奔五金杂货柜台,问现在都有什么牌子的缝纫机。
售货员说:“只有前进牌的。”
王伟光问:“能不能看看货。”
售货员指了指柜台外面不远处的一个角落,那里有一堆纸箱,纸箱旁果然架着一台缝纫机,上面的标价是一百六十七元。三人过去端详了一会,王伟光还亲自试了试,还不错,他对售货员说:“同志,这台缝纫机我要了。”
售货员说:“缝纫机属于配给商品,要凭证购买,你有证吗?”
王伟光说:“没有呀。”
售货员说:“没有证我可不敢往外卖,最起码也要有我们经理的批条。”
王伟光说:“你们经理我认识,去年县里召开整党会,我们还分在一个组,同吃同住了好几天呢。”
售货员说:“只要经理说话了,我马上卖给你。”
王伟光说:“那麻烦你把经理请出来吧。”
售货员说:“你先说说你的单位、姓名,我好向经理汇报。”
王伟光说:“我是桃花谷大队支部书记,我姓王。”
售货员听了“桃花谷”三个字态度马上变了,有那么点肃然起敬的意思。他主动伸出手来同王伟光握手,说:“抱歉抱歉,全县没有不知道你们桃花谷的。你的村可是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呀。我儿子今年盖新房,非要用你们桃花谷的石头不可。还说了,用你们桃花谷的石头盖房子,冬暖夏凉,我这几天正琢磨着去你们桃花谷买石头呢。”
王伟光说:“到时候你去就是了,直接找我。”
售货员说:“那我就先谢谢了。你们三位请吧,我直接带你们去见经理。”
商店经理姓吴,一个五十多岁的秃顶小老头,个子看上去至多一米六多一点。一干人进去的时候,他蹲在椅子上摇着蒲扇喝热茶。越喝汗水越多,汗水越多就越用力地摇蒲扇。办公桌上放着一只茶壶,茶壶旁还放着一本小人书,偶尔就翻一页,斜着眼角有一搭无一搭地看上几眼。
王伟光等人进来后,他茶照喝,蒲扇照摇,小人书照看,头不抬眼不睁。售货员小心翼翼地说:“吴经理,桃花谷村王支书来找您。”
“桃花谷支书不是叫马玉树吗?从哪里蹦出个王支书?”吴经理自言自语地说,挥挥手让那个售货员出去了。
王伟光说:“马支书去世了,我叫王伟光,咱们一起参加过整党会议。”
吴经理“唔”了一声,不置可否。
牛丽和肖寒有点替王伟光感到尴尬,心想这个人怎么这样?太不礼貌了吧!正想着呢,突然听到雷鸣般的一串大笑:“哈哈哈哈哈哈……”把牛丽和肖寒吓了一跳。抬头看,只见吴经理的嘴张的大大的,那串雷鸣般的大笑就是从他那血盆大口中爆发出来的。
牛丽和肖寒不约而同地想:天哪,这么点一个小老头,怎么笑起来声音这么大。正想着呢,只见那吴经理已经离开椅子,伸出手来和王伟光握手:“哈哈,原来是你,桃花谷的小王嘛!”
王伟光说:“吴经理,我还以为你忘了我们桃花谷,忘了我王伟光了呢。”
吴经理说:“提起桃花谷,就让人想起三月份漫山遍野的桃花,就让人想起那咬一口咯蹦脆,嚼一口从头顶甜到脚后跟的桃子,就让人想起比桃子更宝贝的青山石。我哪会忘?至于你王伟光,也是个政治上要求进步的好青年,我都记着呢。”
王伟光说:“谢谢吴经理。”
吴经理问:“不会跑这么远专门来跟我说声‘谢谢’的吧?有什么事,说吧。”
王伟光说:“我想买台缝纫机,可是我没有配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