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明- 第6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中华民族重新振兴于世界之巅!

今日招你们来此,朕并非有意羞辱尔等,只是想要见见你们,问一下你们可否愿意,今后为朕做事!当然,朕也不强求你们,愿意留下的朕双手欢迎,不愿意留下继续为官者,大可自行离去,朕也不会追究,省的尔等继续尸位素餐,继续以前那种只拿俸禄却不思报国!

以前不管你们做过什么,从今以后朕便既往不咎,但是只要你们留下,从今以后便要一心为国,哪怕你们不为朕,也要为天下苍生所想,踏踏实实做事!

朕的大中朝,最容不得的就是尸位素餐,结党营私,勾心斗角,贪婪无度之人,一旦朕发现尔等还像以往那样,不思进取,朕也不在乎这手上多沾一些血!

你们可听清楚了吗?”

肖天健突然间厉喝了一声,洪亮的声音在大殿之中顿时回响了起来,似乎大有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感觉。

下面跪着的这数百名前朝旧臣,听到这里,无不觉得耳边仿佛响起了一声炸雷一般,不由自主的纷纷全身哆嗦了一下,不少人当即便趴在了地上,连连叩头大呼听清楚了,一些人更是不堪的连说不敢,甚至有人还叫出谢主隆恩之语!

肖天健的话虽然直白的厉害,但是却让这些前朝旧臣们无不胆战心惊,能登临此位之人,绝对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这让他们知道,从今往后,他们那种像以前那样的日子已经从此一去再也不会复返了,肖天健说的明白,留下做事,就要踏踏实实,否则的话那些这些天被拖出去砍了脑袋的人,便是他们的下场。

不过同时,肖天健的话也等于给这些人吃了一颗定心丸,起码告诉了他们,眼下大中朝在京师之中的这场大清洗行动,已经告一段落,而且还明确的告诉他们,只要他们肯干,那么他们便还可以当官,最起码这条命和他们的家都暂时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这让这帮提心吊胆的前朝旧臣们一个个都放心了下来,在紧张的同时,却又都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当然,现在朕想知道的是,你们之中可有人不愿意留下为官?如果有的话,不妨现在站起来,明确的告诉朕,朕绝不留难!但是如果今天你们不说的话,那么明天开始,如果谁不服从分派的话,那么便是抗命不尊,那时就不要怪朕对尔等不客气了!有谁要走?站起来吧!”肖天健看这帮人已经纷纷点头,于是再一次开口说道。

诸官相互之间悄悄的扭头看了看周边的同僚们,倒是还真有人站了起来,只见原国子监祭酒李建泰、原户部尚书倪元璐、大学士范景文等人缓缓的站了起来,大学士范景文起身之后,躬身对肖天健说道:“老臣年事已高,身体欠佳,无力再为圣上效命,愿辞官归乡养老,还望圣上恩准!”

肖天健知道这个范景文乃是个清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历官东昌府推官、吏部文选郎中、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现年已经年近六十了,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年事已高之人,见到他提出辞官之后,肖天健微微点头道:“范学士,朕知道你,虽然朕很想留下你,但是既然朕已经说过,那么便绝不会留难于你,准你所请便是!另外朕也知道,你虽然贵为工部尚书东阁大学士,但是却为官清廉,并无多少家产,朕平生最敬的便是你这样的人!如果你要还乡的话,朕另赐你白银五千两,也算是聊表朕一点心意!你下殿去吧!朕另外会派人专程护送你全家返乡!”

范景文本来抱定了必死之心的,但是要说没有一点侥幸的心理也是不正常的,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肖天健居然这么轻易的便答应了他的辞官要求,居然还赐给他纹银五千两,这就更让他惊讶了,于是他立即推辞道:“在下不敢!多谢圣上厚爱,微臣虽然清贫,但是尚有一些家产,圣上所赐草民万万不敢当!”

“你休要推辞,这五千两白银,朕也不全是给你的,朕知道你乃是饱学之士,即便是返乡颐养天年,朕也不想你便就此白白浪费了你的才学,如果你愿意的话,大可以这些银子建一座书院,教一些学生,今后也可造福百姓!范学士就不要推辞了!”肖天健对范景文非常客气的说道。

范景文真的有点傻眼了,本来他以为肖天健是个莽夫,但是没想到他对待自己这样一个不愿为他效命的前朝旧臣,居然会如此宽宏大量,而且拿钱出来让他建立书院教书育人,能有这样情操之人,难道能是一个暴君吗?

于是范景文只得跪下谢恩,然后起身缓缓走出了大殿,但是在他离开之前,肖天健再一次叫住了他,对他说道:“范学士要走,也不急于一时,不管崇祯皇帝如何,他毕竟都是你们的旧主,现如今他已经为了他的大明王朝殉国,那么你等这些老臣,难道不去送他一程吗?朕已经特准,以皇帝之礼厚葬于他,范学士不妨祭奠他之后再走不迟!”

范景文听到这里,更是目瞪口呆,转身伏地顿时大哭了起来,连连磕头谢恩,虽然肖天健夺了崇祯的天下,但是不管怎么说,他还是给崇祯保留了最后的尊严,这一点让他这个老臣如何不感激呀!于是顿时让范景文对肖天健的仇视又减轻了不少。

至于原国子监祭酒李建泰、原户部尚书倪元璐、肖天健也听说过他们,听卢象升所说,此二人也都是比较清廉的官员,同时也是声誉甚高之人,于是温言挽留了一番,但是他们二人坚决也要辞官,于是肖天健也没有继续挽留,当即也准了他们的请辞,放他们离开京城。

至于剩下那些没有辞官之人,肖天健对他们也说明了既然留下做事,官复原职是不可能的,令其暂时到各部听用,今后再行任命,但是眼下先协助卢象升将北直隶之事给打理起来,以免出现权力交接时期的混乱。

处理过这些事之后,肖天健还特准这些前朝旧臣前往参加崇祯皇帝的葬礼,第二天一早,肖天健甚至于亲自以大中朝皇帝的身份,到了崇祯的祭坛前面祭奠了一番,更是让这些大明旧臣们感激不尽,呼啦啦跪了一大片,连呼谢恩。

在肖天健的特准之下,崇祯的葬礼虽然赶不上他先皇们的葬礼隆重,但是比起历史上他的丧事还是办的相当隆重,在卢象升的主持之下,在城外明皇陵之中,找了一个不错的位置,雇请了数百民夫,为他建起了一座陵墓,将他和周皇后以及被他所杀的田贵妃以及数位死于他手的嫔妃,葬在了一起,并且肖天健还赐崇祯庙号思宗,也算是对崇祯这一生了一个交代。

京师之事至此也基本上归于了平静,从此掀开了一个全新的篇章。

第六卷 终战 第一百二十四章 崇祯遗孤

“什么?此事当真?”肖天健正在和刚刚伤愈归来的阎重喜以及刘耀本、王承平等大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的时候,忽然之间冯卫汉快步走入到了武英殿之中,对肖天健和众将说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禀圣上,此事已经可以确定,刘泽清已经派人对圣上派去的使臣递了降表,今后对圣上称臣,并且将他眼下控制的莱州府和登州献出,同时表示愿意率部到莱州府接受整编!而且现在他已经派人将前朝太子以及另外二位皇子送至了沧州,现在已经在我们控制之中,最快五天之内,便可以将其送到这里!此事千真万确!不会有假!”冯卫汉一脸喜色的躬身对肖天健说道。

殿内众人听罢之后,顿时全都露出了惊喜的神色,连忙向肖天健恭贺。

肖天健也颇为惊喜,这些天来,前朝太子朱慈烺和另外两个皇子杳无音信,已经成了他的心病了,虽然他暗中派人对其进行追捕,但是却迟迟没有消息,现如今这三人都已经被重新控制,对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件大好事。

于是肖天健略微考虑一番之后,立即说道:“刘泽清能投降,是件好事,如此一来山东便可以少去一场战祸,虽然此人不堪大用,但是这件事上却还是做的不错,传朕的旨意,令他在莱州府接受整编之后,立即到此面圣,朕会重重封赏于他!

另外令沧州守将立即率部前往莱州府接管那里的防务,对刘泽清所部就地整编,不得有误,重点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接管登州水师,清点登州战船!尽速清剿附近匪患。

卢爱卿立即选派得力人选,到莱州府接管民政之事,放赈赈济难民,重新丈量田亩,尽速恢复登莱等地的农业生产。

至于前朝太子和二位皇子,也速速送入京师!”

冯卫汉、李信、卢象升等人立即躬身接旨,并且马上便吩咐了下去。

五天之后,一队大中军的骑兵护送着一辆大车缓缓的进入到了北京城中,很快便由宪兵接管了这辆大车,并且将其护送到了紫禁城武英殿之中。

“圣上!不知圣上打算如何处置三位前朝皇子呢?”卢象升站在肖天健的案前,抱拳对肖天健问道。

肖天健缓缓走到了殿中,来回踱步了一阵之后,扭头看着卢象升问道:“以你所见,朕又该如何处置他们呢?”

卢象升心情颇为矛盾,历朝历代改朝换代的时候,对于前朝的宗室特别是直系的宗亲,新朝都不会容情,在这方面,他无法要求肖天健什么,而且他也很清楚这三个皇子如果稍微不慎,便会对刚刚建立起来的大中朝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毕竟这三个人不是普通的朱家子嗣,而是被天下人视作正统的皇子,起背后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所以肖天健不管如何处置朱慈烺三人,他都无话可说。

但是另一方面,他却同情这三个皇子,毕竟即便是年龄最大的太子朱慈烺,也不过仅有十三岁,尚未到束发之年,却已经遭此大变,他们的大明王朝被肖天健一举推翻,为此他的父母已经双亡(朱慈烺乃是周皇后所生),更何况最小的永王朱慈照现在才不过六岁,他们完全还都是孩子,难不成就要引颈受刀吗?

卢象升虽然佩服肖天健,很清楚肖天健揭竿而起是为了什么,所以他才会归附肖天健,替肖天健做事,他也想新朝今后能安安稳稳的兴盛下去,还天下汉人一个朗朗乾坤,这三个孩子对于大中朝来说,始终都是三颗随时会引爆的炸弹,所以理性上来说,这三个孩子留不得,但是毕竟他还是明朝旧吏,现如今虽然投了肖天健,可是却要建议肖天健杀掉先皇的儿子,这么做实在是又有点让人齿冷。

虽然卢象升没敢看肖天健,但是也感受到了肖天健注视着他的目光,不多一会儿时间,卢象升便出了一身的大汗,平时行事果断的他这个时候却忽然间变得优柔寡断了起来。

看着左右为难,甚至是非常难受的卢象升,肖天健逼视了他一阵之后,忽然间仰天大笑了起来:“知道吗?卢先生,肖某平生最敬的就是你这样的人,之所以肖某敬你,正是因为你为人正直,从不阿谀献媚,更不会落井下石!之所以今日问你,朕就是想看看你在这件事上如何选择!

但是你没有让朕失望,朕知道你的为难之处!所以你不必说了!我肖天健既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兴兵造反,这么多年来也可以说手上早已沾满了人血!

朕知道你同情这三个前朝皇子,因为不管是你还是朕,都知道,他们不过只是三个懵懂无知的孩子,不管他们朱家做过什么,但是他们却并没有罪责!因为他们只是孩子!

可是朕却无法承诺你什么,虽然他们仅仅是孩子,但是他们却千不该万不该,不该投生于这个帝王之家!换做太平盛世之年,他们将是这天下最幸运之人,但是他们很不幸,却投生于了这个乱世之秋!

你我都非常清楚,他们的身份将会是什么影响,不是朕不可怜他们,谁让他们生在了这帝王之家呢?

这件事先生不必再过问了!也以免先生为此为难,朕自会处置!先生还是去忙先生该做的事情吧!”

卢象升听罢之后,心中微微一颤,他知道肖天健已经拿定了主意,不管他再说什么,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于是他只得躬身施礼,缓缓的退出了武英殿,当出了大殿之后,卢象升才发现自己有一种虚弱的感觉,浑身上下像是在水里面捞出来一般,出了一身的大汗,仰头看了看天,他长长的叹息了一声,微微摇了摇头,然后深吸一口气,大踏步的走出了紫禁城,肖天健说的不错,这三个皇子无罪,可是罪却在于他们生错了地方,肖天健可以容天下之人,但是却无法容下他们三人!

这不是肖天健的错,因为肖天健这么做,今后却可以保住更多人的性命,帝王之家!哼哼!有时候不见得生在帝王家,就是什么好事!

肖天健在一个很隐秘的小院之中,见到了这三个皇子,当三个小家伙看到肖天健的时候,一个个都露出了惊惧的神色。

但是年纪稍大一些的太子朱慈烺,这个时候却还是强作镇定,肖天健凝视了他一阵之后,坐在了他们的面前,对朱慈烺问道:“你可知我是谁吗?”

到底是受过良好教育之人,虽然朱慈烺不过年方十三,但是却还是表现的颇为镇定,虽然他的眼神出卖了他的紧张,可是朱慈烺还是点头用尽量镇定的口气答道:“知道!他们说过,你便是夺了我大明江山的逆贼肖天健!”

肖天健点点头,也没有因为朱慈烺说他是逆贼,而生气,继续问道:“不错!我便是推翻你们朱家王朝的肖天健!那么你可知道你父皇的事情吗?”

朱慈烺两眼立即便浸满了泪水,咬着嘴唇点了点头:“知道!父皇已经驾崩!正是被你所逼!”

肖天健继续点头:“不错!确实如此!但是你可知道,你们朱家为何失去了江山吗?”

别看朱慈烺年纪不大,但是在宫中也常受左右儒士教诲,于是强撑着擦了一把眼泪之后答道:“知道!乃是父皇误用了太多庸臣,才招至此天下大变,让你才趁机谋夺了天下!”

肖天健听到这朱慈烺居然还有这样的眼光,于是对他颇有点感兴趣,摇头笑道:“有道理,但是却不尽然!虽然你父皇随误用庸臣不假,但是他身为一国之主,却并非能仅用这一条,便推卸掉他的责任!不过我已经替你父皇报仇了,我将你父皇所用的那些庸臣,已经尽数斩首,这也算是为你父皇报仇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