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明- 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能拯救中华,反倒成了引寇入关的历史罪人。

如果现在他就卡住大运河的话,那么势必造成整个大明在北方的防御体系的彻底崩溃,一个弄不好,就可能在他还没有彻底准备好和建奴对决之前,吸引建奴先行南下入关,逼得他不得不在没有攻下南直隶之前,便要率部去和建奴进行最后没有把握的对决,一旦失败的话,那么整个中华可能都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之中,他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便可能会付之东流了!

所以虽然李信他们的计划很有吸引力,同时也具备很强的可操作性,但是肖天健却并不愿意走这步棋,因为一个弄不好,便可能会适得其反,引建奴提前入关,这个时候,他还是需要大明在北方的防御体系继续发挥一定的作用,让他有时间先将中原腹地彻底控制住,拥有一个稳固的大后方,来支持他和建奴最后的对决。

更何况这一次他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碰上了吴三桂率部南下,要知道这厮如果今后一旦投降了建奴的话,对于汉人来说,很可能造成灾难,他麾下的数万关宁军一旦降清,便会成为清军入关的急先锋,所造成的危害之大,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眼下能有这么一个机会对上吴三桂,如果做的好的话,便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先将这厮干掉在中原腹地之中,便等于为以后彻底先解决掉了一个大汉奸,避免了许多麻烦事。

故此肖天健在拿到了这份情报之后,又对李信等参谋所提出的计划详细考虑了很久,最终还是否决了这个计划。

对于肖天健否决掉了这么好的一个作战计划,众将都觉得不太理解,为此肖天健笑道:“何必如此?难不成此次官军南下,尔等都怕了他们不成?什么阴谋阳谋,在我肖某看来,都用不上,既然他们要提前决一死战,那么老子就给他们这个机会,堂堂正正的击败他们便是!此事休要再提了,就让他们来吧!现如今咱们要做的就是做好准备!囤积物资,给他们以迎头痛击,让他们有来无回!”

肖天健没法对手下人说今后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告诉他们自己知道曾经的历史上发生过什么,给他们说这次来的吴三桂今后将会成为大汉奸投降满清鞑子,更何况有些计划现在他也不便说出来太早,比方说掐断运河便可能会造成北方大明建立的防御体系彻底的崩塌,可能会引得建奴军提前叩关南下,使得他们要提前面要和建奴决战,这种事情暂时还不易告诉手下人。

但是私下里肖天健却和李信做了一定的沟通,毕竟李信现在是他的参谋长,许多事情他需要李信明白,所以便将一些考虑的事情告知了李信,李信在听罢肖天健的想法之后,也不由得惊叹肖天健考虑问题之深。

他在和其它参谋设定这次攻打济宁州和徐州的作战计划的时候,仅仅只是想到了如何阻止北方官军南下,却没有朝更深处考虑,现在听罢了肖天健的话之后,他才知道,肖天健不单单只在考虑眼下的大战,而且甚至已经考虑到了今后北伐的事情了,而他提出的这个计划,显然和肖天健的长远计划有冲突,很可能提前造成北方的官军防御体系的雪崩,所以在了解了肖天健的想法之后,李信立即便打消了继续劝肖天健听他的话的想法,当即点头到:“原来如此,卑职没有想到主公居然已经想到了这么远了!卑职对主公实在是佩服!既然如此,那么卑职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个计划也就作罢了吧!

不过卑职以为,于其坐等他们南下,倒不如我们提前像以前那样主动出击为好,省的大批官军南下之后,进入到我们眼下的控制区之内祸害百姓!眼下各部主力都已经抽调完毕,陈驻于了开封、卫辉、洛阳一带,虽说物资尚有欠缺,但是毕竟我们可以先行北上,后方继续转运物资朝前补充便是!

另外眼下我们还不清楚官军会走那条路南下,倒不如主动一点,逼着他们按照我们的想法迎击我们!不知大帅意下如何?”

肖天健听罢之后稍一考虑,便立即点头道:“你说的不错!预期坐等他们南下,等于是将主动权交给了朝廷那边,我们要被动的应付!倒不如我们主动出击,逼着朝廷照咱们的想法南下,这样一来主动权便抓在了咱们的手中了!呵呵!我这段时间只顾着后勤方面的事情了,却忘了这一点,你提醒的很是时候!就按照你的意见办吧!不过既然主动出击,那么我们也总要选一个地方下手,攻其必救,迫使朝廷必须按照我们的想法出兵才行,你不妨说说,我们先对什么地方下手吧!”

两个人说着说着便一起走到了厅中悬挂的那副巨型的大明手绘地图前面,站在地图前面开始观察了起来。

“如果主公问卑职先打何地的话,那么以卑职所见,还是要先打这里!”说着李信用手指向了地图上的一点。

“济宁州?还是济宁州?”肖天健不由得笑了起来。

第五卷 问天 第一百五十七章 错综复杂

明代自从朱棣迁都北上,定都北京之后,整体上大明的政治文化中心便开始北移,同时大批人口也随之北移,如此一来,一方面使得北方人口增长很快,同时也大量的开发了北方的土地,另外一个好处就是使得防御北方蒙古人南下入寇更方便了一些。

但是带来的问题却是北方每年都需要南方大批的朝北方转运各种粮食,来满足北方粮食产量不足的问题,所以大明自朱棣迁都之后,便对京杭大运河十分重视,专门设官来官吏漕运之事,并且过一段时间便要对运河进行疏浚,始终保持运河的运力。

虽说海运也可以替代漕运,但是长时间以来,大明自郑和之后,便回归了封海的政策,海运始终没有能像宋元时期那样兴盛起来,更何况漕运也牵扯了几乎成百万人的生计问题,和许多官吏以及靠着漕运发财的商贾的利益,故此大明始终对漕运都非常的重视,一旦要是漕运出了什么问题的话,北方便很快会陷入缺粮的境地。

这种情况到了明末之后,更是显得尤为突出,随着小冰川时期的到来,明末北方的粮食产量逐年下降,北方产粮根本无法满足北方的需要,就更要依靠南方的朝北方输送粮食,来满足北方的需要,特别是辽东建奴兴兵作乱之后,这种情况便变得更是严重,大明的防御重心基本上十几年来都在辽东一带,在辽东不断的陈布重兵防御建奴,每年不但消耗掉了大批大明的财政收入,同时也需要更多的粮食从南方调运到北方,来满足北方重兵对粮食的需求。

所以一旦运河出现问题,对于大明的打击可能便是毁灭性的,整个北方不单单是京师要陷入粮荒,北方关外也要彻底陷入粮荒之中,故此在刑天军年前一部开始朝着南直隶和山东进攻之后,朝廷上下便为此揪心不已,崇祯多次下旨,令沿着运河的各个地方的官府,要加强守备,万不可让运河上的任何一段被刑天军攻占,他实在是知道运河眼下对于他的京师的重要性了。

这也是李信再一次提出攻打济宁州的原因,而济宁州恰恰就是京杭大运河上的一个重要的府城,一旦济宁州被刑天军攻占,那就等于是刑天军将整个北方的命脉给彻底斩断了。

一旦运河被刑天军掐断,朝廷不是不能利用海船从海上运送粮食北上,但是这么做,需要很长时间来重新调动,普通的漕船是无法走海路北上的。

也就在二月初的时候,朝廷尚未筹集足兵粮,便收到了济宁州传来的消息,一路兵力过万的刑天军,在经过年前的收缩之后,突然间朝着济宁州方向发动了猛攻,并且两天时间便打下了巨野,兵锋直指济宁州。

消息一到京师之中,崇祯便立即坐不住了,于是他当即下旨,敕令山海关总兵马科和辽东总兵吴三桂以及总兵百官恩,立即南下,不得有违,同时令他们听命于总督孙传庭的调遣,立即救援济宁州。

而且崇祯又亲自给孙传庭下旨,不管他想什么办法,都要救下济宁州,说什么也都不能将济宁州丢掉,使得京杭运河被刑天军拦腰掐断,同时次尚方宝剑一把给孙传庭,让他持这把尚方宝剑来督调麾下的兵将,如有人不听令者,不管他官职多高,便可持此剑先斩后奏。

这样的圣旨一到孙传庭手中,孙传庭便可以知道现在京师的皇帝已经是火烧屁股一般的着急了,也知道如果这一次他救不下汝宁府的话,那么对于他来说,会有什么结局,也许皇帝不会杀那些军将们,但是铁定会宰了他这个总督的!

虽说孙传庭是保定总督,但是同时崇祯也授命他督管京辅和山东军务,所以济宁州自然也在他的管辖范围之内,他连推脱都找不到理由。

故此正在顺德府坐镇的孙传庭,在接到圣旨之后,也不敢怠慢,立即便先行下令,调山东登州兵马立即南下济宁州入援,同时着令刘泽清立即赶往济宁州亲自坐镇济宁州城,防备刑天军的进攻,在给刘泽清的敕令之中,孙传庭把话说的非常狠,告知刘泽清,一旦济宁州被刑天军所克的话,那么他便罪责难逃,定要请出尚方宝剑斩了他不可!哪怕是他刘泽清麾下死的一个人都不剩,他也要留在济宁州之中挡住刑天军。

如此一来,刘泽清算是没有退路了,孙传庭的脾气他知也多少了解一些,此人性格暴烈,在陕西的时候,那些陕西的兵将们便怕他,这个人是有点手腕,同时也算是心狠手辣之人,现在敕令他死守济宁州,话说到这份上,其实就是已经告诫他,如果再敢脱逃的话,那么就绝不会容他活命了。

所以刘泽清别看平时畏战如虎,但是逼到这个份上之后,也算是被逼到绝路上了,不得不赶紧接令,率领了数千人马从济南府南下,赶往了济宁州坐镇。

但是孙传庭也不是一个笨人,总觉得这次刑天军兵发济宁州有点不太正常,如果刑天军真的是想要攻取济宁州的话,那么以刑天军的实力,是很容易便纠集起来三五万大军,那样的话,可以非常快的便打下济宁州,甚至可以不给朝廷反应的机会。

而且这一次刑天军兵发济宁州,把声势造的很大,提前很多天便吵吵得尽人皆知了,但是真正朝着济宁州发兵,却晚了好几天时间,以至于让山东那边提前就得知了消息,又是朝京师告急,又是朝他孙传庭这里告急,使得朝中大震,才命他立即前往济宁州坐镇。

同时孙传庭在顺德府这边,也不断的派出细作前往丢掉的彰德府、大名府、卫辉府等黄河北岸的刑天军控制区探听消息,这些细作们却传回来消息,说发现刑天军有大批调动的迹象,但是不是调走,而是正在从黄河南岸调入到黄河以北,同时还不断的有各种物资转运到黄河以北。

如此一来,孙传庭便有点怀疑起了刑天军这一次攻打济宁州的真实目的了!

孙传庭并没有一接到圣旨,便立即亲自赶往济宁州坐镇,而是先在顺德府等候关宁军南下,汇合他们之后再说用兵的方向问题,从收集回来的消息上来看,刑天军攻打济宁州有几种可能,一是刑天军确实想要打下济宁州,拦腰斩断京杭运河,断掉京师以及北方接收南方粮食物资以及银饷的支援,而且这么做,对刑天军有很大的好处,可以给京师来个釜底抽薪,迫使北方彻底陷入粮食短缺和银饷短缺的困境之中。

二就是刑天军这一次真正的目的并不是要拿下济宁州,掐断京杭运河,而是意图在谋取直接北上,配合山西那边的刑天军所部的攻势,直接攻打京师,诱使他和南下的关宁军到山东去,使得辅南一带的兵力空虚,创造条件让他们直逼京师城下。

三就是刑天军可能前两个目的都不是,而是要控制住主动权,暗中调动主力兵力,在谋个地方寻求和他还有这一次南下的关宁军决战,一举将他们打垮。

这三种情况之中,前两种可能性都不小,第三种的可能性稍微低一些,但是也不能不防,眼下辅南这边官军兵力并不足,如果他冒冒然调动兵力前往济宁州的话,一不小心要是中了刑天军调虎离山计的话,那么京辅可能就没有兵力来阻挡刑天军北上了。

现在孙传庭已经了解了刑天军的厉害,刑天军不但凶辣异常,极为善战,而且还狡猾多端,这段时间他可说是吃了刑天军不少亏了,自从他当了这保定总督之后,不但没有能克复半块失地,反倒还将彰德府和大名府给丢掉了,所以孙传庭早就对刑天军收起了轻视之心,变得小心谨慎了起来,往往不敢只从表面上便判定刑天军的想法,特别是这一次他也已经得知,贼酋肖天健已经暂缓对南直隶用兵,率领麾下的一批精锐返回了河南,现如今他对付的已经不是河南的刑天军一部,而是要直面这个肖刑天了,故此他更是不敢大意。

于是他一边加派细作潜入到刑天军辖地之中去探查各种消息,查探刑天军在黄河北的兵力部署情况,一边将他的想法写成陈条,派人急送入京师,陈给崇祯解释他为何暂时不前往济宁州的原因,里面也说出了他的许多担心,所以告诉崇祯,他要小心谨慎行事。

崇祯在得到了孙传庭的奏疏之后,也顿时有点麻爪,他是当皇帝的,不是亲自督率兵马的大将,所以对于这种事情他说不清楚,到底孙传庭的话对不对,毕竟孙传庭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如果这次南下的官军都被孙传庭带着前往济宁州的话,一旦贼酋肖刑天是用的调虎离山之计,那样的话京畿大门便会洞开,以刑天军的犀利,一旦利用这个机会,一边让一支人马把孙传庭和大批官军拖在山东,一边调集主力从山西和辅南两地同时对京师发动进攻的话,他还真就拿不出什么兵力来阻挡他们了,这样的话京师就会陷入危险之中。

想来想去他既不敢下决定让孙传庭赶往济宁州,又不敢断定这是刑天军的阴谋,顿时便陷入到了两难之中,于是便赶紧将陈新甲宣入宫中,让陈新甲来商量一下这件事该如何办。

第五卷 问天 第一百五十八章 斗智

陈新甲其实已经看过了孙传庭的奏疏,对于这个孙传庭,他陈新甲和当初的杨嗣昌一样,都不待见孙传庭,觉得这个人不听话,敢于顶撞冒犯于他,所以当崇祯问计于他的时候,他立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