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葬明- 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而玉米和红薯这两种东西,都是比较耐旱的东西,很适合在阳城这一带种植,特别是丘陵地上,更适合种植这些东西。

而且这两种东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亩产量高,玉米后世的时候亩产量可以达到一千多斤,这时候的玉米没有后世种子好,也没有什么杂交玉米之说,但是产量也绝对不会低于这个时代中国人常种的各种粮食作物,特别是它耐旱和不择土壤的特性,便十分适合在这里推广种植,应该是一种非常难得的救灾粮,而且吃起来口感也不错。

而红薯就不用说了,这东西不占地,田间地头找点地方种上,产量和现在的许多农作物相比,可以用吓人二字形容,亩产万斤那都是少说了,即便眼下还没有良种,仅凭他手头现在的这些红薯,亩产量估计也不容小觑,最保守的估计,起码也有几千斤以上的产量,而且现有的那些红薯也可以很快扩繁起来,绝对是一种前途无限的救灾粮。

更何况这东西浑身上下都是宝贝,几乎没有不能吃的地方,叶子可以吃,茎秆也能当菜吃,即便是干了的茎秆叶子,照样也是上好的饲料,所以某种程度上,这些红薯在肖天健的眼中,甚至比同等重量的银子还要值钱。

可惜的是现在找不来土豆,如果再有土豆的话,那就更加完美了,这几种高产作物合起来大量推广,很快便能解决粮食的问题。

和老汉聊了一阵之后,肖天健还发现老汉确实不是吹的,在种田方面的经验十分丰富,包括耕种,积肥,施肥,灌溉几乎无所不通,于是心中更是大喜,难怪说三人行必有我师,这世上的每个人都有他的长项,只要善加利用,便都是人才。

“老丈!请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呀!今天我有幸能和老丈遇上,乃是我的运气呀!”肖天健慨叹着对这个老汉说道。

老汉虽然有些得意,但是也没敢忘形,赶紧连连谦虚道:“哪里哪里!好汉爷这是给俺老汉脸呀!俺也就会点种地的事情,哪儿有好汉爷说的那么厉害呀!倒是老汉俺要多谢好汉爷,您给的这些个饼子,又够我们祖孙吃好几天了!老汉俺不敢耽误好汉爷的事情,告退了!”

“且慢!既然能遇上你这样种田的能人,我岂能如此让老丈就这么走了呢!不成不成!我看这样吧!这位老丈,以后我看你也不要再回村里面去了,就到我们刑天军给我帮忙吧!我们还自留了一些地,开春后作为军屯之用,少不得要有人给我们指点一二,老丈也不必再回去受罪了,带上你的孙子孙女,就搬到我们莲花寨住吧!以后保证饿不到你们了,至于原来分给你的地,我们也不收回来了,就留给你剩下的两个儿子,等你们到了我们莲花寨之后,我还会安排人教你孙子孙女读书,你看这样如何?”肖天健对这个老汉说道。

老汉一听,先是吓了一跳,以为肖天健不让他走是为了什么呢!后来听肖天健把话说完之后,顿时是大喜过望,当时就兴奋的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捂着胸口一屁股坐到了地上,喘了半天气也没缓过来。

倒是把肖天健给吓住了,赶紧扶着老汉让他平躺着,刚才他说的话,让老汉高兴坏了,险一些把好事弄成坏事,活活把老汉给高兴死,要是老汉因为这个被高兴死的话,那么他可就罪莫大焉了!于是他赶忙给老汉喂水,又是让人给老汉抚胸,好一通忙活才把老汉给缓过来。

“哎呀!好汉爷可是说话作数吗?不是诓骗俺老汉让俺高兴的吧!好汉爷您是……?”老汉一缓过来劲,就赶紧爬起来又给肖天健跪下,一脸的急切对肖天健问道。

一个扶着他的亲兵立即笑道:“您老人家今天可算是遇上贵人了,这位可就是我们刑天军的将军大人,按照咱们以前说的,就是大掌盘子!”

老汉更是吃惊不小,看着肖天健居然忘了礼节,瞪大了眼睛打量着肖天健,有点不敢相信,嘴里面说道:“难道您……您就是肖……肖将军?”

“不错,正是在下!”肖天健微笑着看着这个老汉。

老汉哎哟一声,赶紧又俯下身,对着肖天健使劲的磕了几个响头,嘴里面叫道:“恩人呀!您就是我们这些老百姓的恩人呀!老汉俺刚才不知道是将军大人,居然还跟将军坐一起,还给将军胡吹,请将军万万要恕罪呀!”

“老丈教我这么多东西,我岂会怪罪老丈你呀!快快起来吧!回去收拾一下,我会安排人专门护送你们到莲花寨去!”肖天健双手搀住这个老汉,温言对他说道。

老汉一眼又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们的范雨彤,于是立即便挣扎着不肯起来,对着范雨彤说道:“这位一定就是将军夫人了!小老儿给夫人磕头了!”

正看得兴致勃勃的范雨彤猝然之间没有一点思想准备,几乎是本能的伸手虚托了一下,说道:“老丈免礼……哎呀!……呸呸!谁是将军夫人呀!我可不是他的老婆!休要胡说!真是羞死人了!不跟你们说了!”

范雨彤话一出口,才意识到这个老头误会了,想来她可是个黄花大闺女,怎么这老汉眼神这么差呀!没看到她到现在还没有开脸吗?于是当时便被羞得是无地自容,啐了一口之后,迈开小碎步,也不顾的脚下荒地里面干净不干净了,撩起裙子便朝着路边的马车飞奔了过去。

众人看着惊如小鸟一般的范雨彤落荒而逃,于是都纷纷呲牙笑了起来,肖天健也拉了一脸的黑线,瞪了一眼身边的那几个亲兵,喝道:“还不快快送老丈回去收拾一下?等什么?”

几个亲兵包括铁头在内,立即做猢狲散状,搀老汉的搀老汉,抱小姑娘的抱小姑娘,一行人这才上路朝着前面村庄走去。

第三卷 蛟龙入海 第八十八章 困局

付德明确实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自从下定决心投了肖天健之后,便甩掉了不少脑海中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肖天健所安排的许多事情,他仔细想想都很有道理,也不得不佩服肖天健的精明之处。

而他自己则会按照肖天健的思路,继续朝细处思考,帮着肖天健把提出的事情给细化,对于许多事情来说,他都起到了拾遗补缺的作用。

而肖天健提出的许多思路,都只不过是个大思路,最多也只能称之为骨架,而剩下完善的事情,就只能由付德明来做了。

付德明也没让肖天健失望,自从接手了分田地的事情之后,组织起了不少人手,带着他们便实施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众人还有些摸不着头脑,该从什么地方下手,但是在付德明的带领下,这些人很快便摸到了门道,开始把这件事拉上了正轨,并且迅速的推广开来。

他们首先完成了对当地户籍的统计,并且统一进行了登记造册,然后又开始丈量土地,另外登记造册,最后开始按照户籍,对现有的土地进行划分,合并过小的村落,使人口逐步的集中起来。

同时他们还要完成新的地契的制作,这其中牵扯的事情着实不少,但是在付德明的妥善处理下,不少麻烦是都迎刃而解,如果这些事情交给肖天健去办的话,估计连肖天健也要晕菜,可是付德明到底是读书人出身,别看上阵打杀不行,处理起民事来,倒是轻车熟路,再加上刑天军一贯的严谨作风,也不存在贪墨之事,所以万事推行起来,都很是顺畅,老百姓们对他们这些人的做法也没话可说,一个个心甘情愿的接受他们的调配,使得分田之事推进的速度飞快。

在手下众人逐步熟悉了之后,付德明又将他们分成几组,分头到各地办理分田地的事情,这一下效率再次被提高很多,以至于仅仅一个春节期间,原本计划需要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分田地的工作基本上便完成了大半,通过整合当地村民,集中松散的老百姓对现有可耕地进行复耕以及重新分配,并且腾出了不少的土地,为下一步接收流民安置流民腾出了比较充裕的空地。

付德明的工作也受到了肖天健的高度评价,对于这些参与其中的手下们,肖天健也都给予了勉力,同时也当即下令,赏给这些参与此项工作的数十人,每人十两银子的奖励,使得这些人也高兴非常,毕竟他们属于刑天军中的文吏系统,上阵杀敌轮不到他们,平日里想要获赏,机会便没有战兵们多,而通过这次的事情,文吏们也意识到了他们的重要性,只要活干的好,他们照样也会拿得不比战兵们少,这对于本地一些刚刚投身刑天军的人来说,无疑也是一种极大的刺激,使得他们干劲更加十足了许多。

但是同时肖天健也感觉到了他手下文人的缺乏,现有的可以算上是文吏的人员之中,也只有付德明有功名在身,好歹是个秀才,其余的所谓的文吏,大多数只能算是小时候读过几本书,认识字而已,一些人好歹算是童生,可是大部分人甚至连童生都算不上。

而文人的缺乏,对于刑天军许多事情的推进,也起到阻碍的作用,武夫们打仗没话说,但是治理地方肯定不行,他们更喜欢使用武力手段来解决问题,而民事之中,武力手段只能算是辅助作用,如果太依靠武力处理的话,有时候好事弄不好也会办成坏事,故此肖天健在巡视了一圈下来之后,对于这件事又开始头疼了起来。

现在他仅仅占据了这么点地盘,对于文吏的需求还不算是太多,但是以后他将会占领更多的地盘,壮大自己的实力,如果还只有这么一点文吏的话,那么肯定会严重的阻碍以后他们刑天军的发展的。

对此肖天健有心招募更多的读书人加入到他的队伍之中,但是这一点目前对他来说,还是可望不可及的,毕竟他刑天军眼下在这世上还名声不彰,陕西那边倒是因为他正面和贺人龙打了一仗,在义军之中有了点名气,但是那也仅限于在义军之间,在陕西还算是好点。

但是现在他率部跑到了山西,这里的人知道他刑天军名声的便没几个人了,更何况眼下他要隐伏在阳城一带,许多事情都要低调行事,不能引起官方的特别注意,所以名声大反倒对他刑天军不好。

如此一来便形成了严重的矛盾,读书人不似普通的流民,流民给口饭他们便跟你干,可是读书人却眼光要长远许多,不可能因为一口饭,便跟着你跑!他们更多时候是要看你的名气大小,未来发展的空间的,没名气的话,大多数读书人都直接免谈,别指望他肖天健虎躯一振,王八之气便由然而发,会招来不少人跑到他跟前纳头便拜,没实力之前,他如若想要招募更多的文吏为他所用的话,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以伤兵们充任保长,某种程度上仅仅是解决了表面的事情,毕竟他们的忠诚度要高一些,一方面可以稳定军心,一方面可以控制地方,表面上是一举数得,但是迟早有一天,这种办法是会引起问题的,毕竟伤兵们基本上都是粗人,处理民务方面他们即便是有心,恐怕也会无力,眼下虽然这种问题还没有凸显出来,但是肖天健也不得不未雨绸缪了。

肖天健在转了一圈之后,于是拿出碳条笔,在怀中的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件事,并且将其列为尽快想办法解决的重要事情之一。

而范大小姐跟着肖天健走了这么一圈之后,虽然对于肖天健这种收买人心的办法不太理解,但是也看出来了肖天健这样的办法的作用,当地拿到土地的老百姓们,一个个对他和刑天军的人可谓是感恩戴德,恭敬的不得了,这才多长时间呀!刑天军便已经把阳城县南部一带的人心牢牢的收到了他们的手中,可见得肖天健的这种办法,对于收买人心,确实非常有效,假如肖天健继续这么一步步的走下去的话,天知道他会经营出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来。

于是范大小姐对于当初下的那种判断,更加确定了许多,也更不怀疑自己的决定是对的了,她这一路上跟着肖天健行来,也默默的将肖天健的许多做法都记在了心中,同时对肖天健这个人也越发好奇,越发有了好感,至于是不是对肖天健产生情愫,范雨彤自己也说不清楚,但是总归有一点她可以确认,她绝不讨厌和这个家伙在一起,而且她很享受跟着他,看他做事。

经过刑天军短短两个多月时间的打理,虽然这一带的老百姓还是很穷,照样缺衣少食,但是整个阳城县南部一带,却呈现出了非常稳定的态势,再也绝难见到有老百姓拖家带口的逃离此地,而本地老百姓们都开始归心于刑天军,安心的等待春季的到来,开始他们憧憬的生活。

第三卷 蛟龙入海 第八十九章 余家坳血案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当地就彻底的风平浪静下来了,虽然相对来说,在刑天军绞杀了阳城三凶之后,又逐离或者吞并了一些当地的小股杆子势力,当地的局势确实安稳了许多,但是阳城北部,还是有一些小股的势力不够开眼,看不惯刑天军这么一路外来户盘踞于阳城地界之中。

自然有人便大着胆子,偷偷的潜入到刑天军势力范围之内,在这里大肆抢掠,给刑天军制造一些麻烦。

当然本地也有一些不安分守己的痞子,看到本地在没了那些匪患之后,便开始蠢蠢欲动了起来,暗中纠集起来,几个人合伙干点坏事,偷只鸡摸个狗的,大的坏事不敢做,但是小的坏事也暗中做了不少。

甚至于付德明手下的一组土改队,在一个边缘村落,还遭到了一伙大概二十几个匪徒的袭击,当场被杀了几个土改队的人员,给土改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但是这种事情,不用刑天军要求当地百姓做什么,而老百姓们也知道谁对他们更重要了,于是只要他们发现有人试图在这一带搞破坏,即便他们不敢奋起反击,起码也暗中敢于向刑天军的人通风报信。

而驻守于莲花寨的刑天军一旦收到消息,便马上会以斥候为先,并且派出小股战兵队,直扑出现匪患之地,将其要么逐离,要么就地解决。

在一定程度上,刑天军对于这一带出现的匪患,也采取了高压的态势,只要发现有人敢于在当地劫掠,抑或是从外面进入到他们控制区内做坏事,都会第一时间派出兵马,迅速的将他们剿灭,而对于抓获的那些地痞无赖,轻则发配去挖矿干苦力,重则直接绑在村口示众之后,砍掉脑袋以儆效尤。

搞得附近的一些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