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医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唐朝好医生- 第4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家主人了。”

李治一听这话,稍稍放下点心,只要先别把自己牵扯进去就成,只要自己安全,事情总有回旋的余地。他道:“只要按着书信上的交待,孤这般应对就成了?可吴王那里,不见得会……他不见得会上当的吧?”

欧阳双道:“这事我们是提前办的,如果他不上当,那咱们还得想别的应对之法,但昨天去了他那里,事情还是很顺利的,吴王一见水车模型,立即就答应了。太子殿下,你可要看看模型?”

李治点头道:“这么重要的事情,自然要先看看才成,孤得心里有底啊!”

欧阳双立即打开箱子,把模型组装起来,就象昨天欧阳义演示给李恪看的那样,也给李治演示了一遍。

李治见了,立时大喜,道:“这水车竟然如此的精致,想必很有用处,如此看来,吴王必是会上当的!”

史爱国在旁看着,心里叹气,兄弟之间隔阂已然到了这般地步,当哥哥的没有个当哥哥的样子,当弟弟的见哥哥要倒霉,却还满心欢喜,怕是玄武门的往事,在这朝又要重演啊!

李治拍手道:“好,那就这么办了!不过,这事关系到那人,孤是没法和舅舅明说的,只能明天上朝时随机应变了!”

一想到要随机应变,他又担心起来,自己本事有限,随机可以,大不了随波逐流呗,可应变就难了,变可以,可要应变……还是赶紧把王平安的办法记牢吧,免得出什么意外。

史爱国见李治专心起来,他便带着欧阳双出了崇贤馆,又问了些具体的事情,欧阳双一一回答,史爱国这才让他离开。

欧阳双回了客店,和欧阳义说了经过。对于李治的反应,欧阳义感觉没啥,可他对于怎么进入东宫,却是大感兴趣,详细问了经过。这哥俩都对进宫里转一转有想法儿,两人一起琢磨着,看来只要宫里有内应,进宫并非难事,而且因为欧阳双进去走了一圈儿,已经对宫内的情况有所了解,两人都挺兴奋的,都说以后如果真的发生什么变故,也不用再这么麻烦了,他们自己就能蹦进去,把事情给办了。皇宫大内的神秘感,在他们心中,已然大大降低了。

李治和李恪这兄弟俩,都在忙乎着,他们很少有这么勤快的时候,但今天不同往日,他俩都打算给对手重重的一击,所以竟都奋发图强起来!

他把水车模型送到工部之后,向工部侍郎说明了原理,便即回了王府,剩下的事就交给工部侍郎去办了。

工部侍郎见了这水车模型,大吃一惊,他都当上侍郎了,当然是专业人士,一看这模型立知这是大有用途的好东西,当即招了所有当值的工部官员来看,仔细研究一下。

一通研究之后,工部侍郎对官员们道:“你们可看出了门道儿?”

官员们纷纷说道:“当然看出来了,如果当真把这种水车造出来,那咱们大唐的百姓可有好日子过了,很多地方就不用怕旱灾了,这是王平安送来的吧?前些日子听江水清说了,庆州正在打造新式水车,想必就是这种!”

工部侍郎嘿然道:“本官说的门道儿,不是这水车好不好用。它好不好用,本官还用得着问你们!这水车不是庆州送来的,而是吴王送来的,他只送了这个小水车,却没有附带图纸,你们说吴王是想怎么样?”

官员们互视一眼,心中都想:“这还不明显么,吴王是要通我等之手,将这小水车呈给皇上,让我们夸他,替他请功,而我们又没有图纸,到时说起水车该如何打造,只能请他亲自向皇上解说,到时他可要出大风头了。”

人人都明白,可人人都不说,官员们一起摇头,都说看不出其中门道儿!

工部侍郎笑道:“你们看不出?”

官员们忙道:“卑职等鲁钝,确实看不出!”

工部侍郎又道:“那好,既然大家都看不出,哪就算了。由本官把水车呈给皇上吧!对了,等尚书大人回衙,跟他把事情说一声。”说罢,他让人抬着水车模型,进宫去了。

官员们面面相觑,心中都想:“尚书大人今天正好晚来了些,看来这功劳就要由侍郎大人立了,真会瞧准时机啊!”

第六百五十六章 剑即将出鞘

工部侍郎大乐,今天真正是巧了,往常工部尚书就总晚来,也不知是睡懒觉还是咋地,反正就是总迟到,有时候有了重要事情,找不到他的人,只好去他家请示,往往耽搁了朝廷的正事,可下属们又不能向皇上或者宰相们去告状,状告上司可是官场大忌,只要告一次,就不会有人愿意再做告状之人的上司了,那岂不是前途尽毁!

今天他问官员们有没有看出什么门道儿,这帮家伙竟然都说没看出来,怎么可以看不出来?未免太不会为人处世,更不懂为官之道了!

这不是很明显吗,只要自己把水车一献上去,皇上和宰相们势必会问,怎么是你献上来的,尚书呢?自己就可以吞吞吐吐一番,表面上是要为尚书大人打个掩护,而当皇上大怒,追问之时,自己再装做不敢欺君的模样,把尚书总不来衙门的事情一说……嘿嘿,自己没准就能当上尚书大人啦!

工部侍郎乐颠颠地来到了皇宫,请求面见皇上,说有要事。禁卫们见工部侍郎抬着个大箱子来,问明原由,便进宫去禀报,不多时回来,让工部侍郎进去。叫人抬了箱子,工部侍郎来到了甘露殿。

今天不是大朝会,只是宰相们在甘露殿见皇帝,启奏事宜的日子。

李世民这段时间身体有好转的迹象,他越来越注重保养,人越老越怕死,在这点上身为皇帝和身为小民,实际上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都想长命百岁!

工部侍郎到了殿门,就见一众重臣鱼贯而出,看来是刚刚散了早朝,别看他官居侍郎之职,可面对一众大臣,也只有闪在一旁行礼的份。

长孙无忌当先出来,见到工部侍郎,问道:“你不在官署办公,来这里干什么,可有要事奏于皇上?”

一众大臣也都看向工部侍郎,又看向他身边的大箱子。工部侍郎忙道:“回长孙大人的话,下官确是有事要面禀皇上,只因尚书大人不在衙内,所以只好由下官来了。”

长孙无忌眨眨眼睛,道:“你家尚书没有向老夫告假啊,更没有出差,为何不在衙内,可是生病了?”

工部侍郎装出一副为难的样子,道:“这个,这个下官倒是不知,可能是夏天到来,天气日渐炎热,所以尚书大人身子不适……”

长孙无忌眼睛一立,提高声音,问道:“怎么回事,难不成他总不到衙门里吗?”各部尚书,都归他管,都是他的直属下级,下级不上班,他这个当上司的竟然不知,当然发怒了。

工部侍郎忙道:“倒不是天天,也不耽误办公,有时候要是有了紧急公务,下官会亲自去尚书大人的府上,请他处理的,平常小事下官就能处理,从不曾耽误过!”

其他重臣们一听,个个皱起眉头,如此说来,工部尚书是倦怠公务了,而这个工部侍郎倒是挺勤勉的。

长孙无忌脸色难看,道:“且不去说他,老夫自有主张。你带着的这个箱子,是干什么用的?”

工部侍郎见长孙无忌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表示出了不满,心中欢喜,自己目地达到,这时候千万不要多说,免得弄巧成拙,被人看出自己是在告工部尚书的刁状。

他忙道:“这个箱子里装的是一架水车模型,很是新奇,是轮状的,与现在所有的水车不同。”

长孙无忌的脸色一缓,看了看其他重臣,笑道:“看来王平安的水车造得不错啊,连模型都送来了,那些派到庆州的工部官员,前几天送回过奏章,提起过那种新式水车,还说造了模型,这可是新鲜玩意儿,不如咱们回殿去,陪皇上一起瞧瞧吧!”

重臣们当然愿意,这年头没有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说法,但重臣们都知道一种新式水车的出现,必将对国家的财政收入产生巨大影响,现在模型送来了,他们当然要先睹为快。

工部侍郎却道:“长孙大人,这个模型却不是庆州王大人送来的,而是吴王殿下送来的,说是他发明的!”

长孙无忌顿时愣住,重臣们也一起皱眉,什么意思,没听明白。这水车明明是王平安发明的,而且早就报了上来,怎么突然变成李恪送到工部的,难不成李恪和王平安穿一条腿的裤子了?

朝中重臣最怕这种事情,祸起萧墙,以于国家稳定不利,他们一起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愣了愣,脸色转为铁青,他道:“怎地不是王平安送来的?前段时间他不是送了奏章来,说这水车由周边四州刺史支援,才能得以建造的吗?就算要送,轮也不轮不到李恪!”

马周点头道:“不错,那奏章老夫也收到了,确是这么回事。不过,怎么突然和吴王扯上关系了?”他心中不快,已然猜到一些端倪,难不成王平安改投李恪了?当真没有眼光,李恪是没有前途的,跟着李恪混,没有好果子吃!

工部侍郎赶紧又落井下石,他道:“关于这个,下官也是不知,本想和尚书大人商量的,可他偏偏就是今天没来,所以只好下官来了,其实这事和下官全无关系。”

长孙无忌哼了声,道:“莫非他提前得了消息,所以躲起来了?”一甩袖子,当先返回大殿,重臣们紧随其后。

工部侍郎乐得差点把嘴咧开,自己这招隔山拜佛,当真有效果,看来尚书大人这座山,不久就要滚一边去了。他叫人抬着箱子,跟在重臣们的身后,进了甘露殿。

李世民有些累了,散朝之后,没有马上回后殿,而是坐在书案后闭目养神,忽听脚步声响,他睁开眼睛,见大臣们又回来了,奇道:“诸位爱卿,怎地去而复返,可还有什么事吗?”他坐直了身子,看向最后面的工部侍郎,又看向了那只大箱子。

长孙无忌道:“皇上,工部侍郎带来只箱子,说是水车模型,臣等想陪着皇上看看,这才回来的。”

李世民露出笑容,道:“是上次奏章里说的那种水车吗?听说这种水车效力极大,连庆州周边的州郡都眼红了,想要和王平安学学呢!”

连皇帝都这么认为,都以为是王平安送来的,谁也没有往李恪的身上想,本来这事就和他没有半点关系啊!

长孙无忌道:“这事有些蹊跷,不是王平安从庆州送来,而是吴王送去工部的,不知为什么,臣等尚来不及询问。”

李世民啊了一声,道:“这事和恪儿有什么关系?”心里瞬间便明白了,看来自己的儿子们,又开始勾心斗角了,和自己当年一般,真是让当父亲的又是心痛,又是生气啊!

长孙无忌道:“老臣也不清楚,这事工部侍郎也不清楚,那工部尚书偏偏在此时告假……不,他没有告假,而是故意避开了,估计他是知道原委的。”

转过身,对殿内侍立的小宦官道:“还不速速去宣工部尚书,去问问他是不是生病了,要是生了重病,就在家里养着好了,也不用再当差办事了!”

对于下属的这种“明哲保身”,长孙无忌深恶痛绝,不敢担事儿的下属,要之何用,打发回家养老算了。

李世民不置可否,相比儿子们的暗斗,一个工部尚书实在引不起他的重视,他招手道:“把事情说清楚。”

工部侍郎连忙上前,道:“今天早上,吴王去了工部衙门,将这水车的模型带到堂内,说让臣等研究一下,看看是否有漏洞,如果没有,就按模型制造推广。臣等看后,发现这种水车构思巧妙,如果用在农田水利方法,将有大作为,所以臣立即进宫,报于皇上和各位相辅得知。”

说罢,他一点风头不出,退到班后,反正他真实的目地不是请功,而是给顶头上司添堵,目地达到,他才不在乎别的呢!

长孙无忌冲小宦官们一摆手,道:“打开。”

小宦官们连忙上前,打开箱子,把水车模型搬了出来。模型一放到地上,大臣们顿时暂时忘掉不愉快,都轻轻地发出了赞叹之声,这种水车的样子,当真是够出人意料的,竟然造得和一个车轮相仿。

李世民也大感兴趣,他从书案后站起,下了台阶,站在水车模型前,啧啧称奇,道:“不错啊,这水车一看样子,就知效力巨大,王平安好本事啊!”

大臣们自然也都称赞,可长孙无忌却心中有事,别人“忘了”李恪的事,他却是一刻都不能放松。

长孙无忌道:“皇上,可否将太子宣来,让他也看看这架水车?还有,老臣以为,当立即让吴王进宫,把这件事情解释清楚。这水车模型,如此重要的物事,怎么会落到他的手里,又送到了工部?得弄清楚才行,要不然怕是对朝局稳定不利。”

大臣们当然都明白这事的关键之处,大家都是明白人,也不用忌讳什么,纷纷道:“这水车的妙处,还是让吴王来说一说吧!”

李世民的脸色又阴沉下来,喜事和忧事一起到来,忧事反而更大些,他能不上火么。他点头道:“把他们一起宣来吧,有些事,还是说清楚比较好些!”

大臣们一起低下头,心中叹气,只有长孙无忌,把头高高地抬起,脸色阴晴不定,不知他在想着什么。

第六百五十七章 杀人不见血

过不多时,李治便即到来,东宫离得近,他又早就做好了准备,父皇一召唤,他立即就跑来了。

到了甘露殿,见过礼后。李治便看着地当中的水车模型,道:“哎呀,这是水车吧,可是王平安从庆州送来的?”

李世民没有吱声,心中叹气,可怜的治儿,你的最得力心腹背叛了你,你竟然还蒙在鼓里,当真是无用啊,可让父皇怎么说你才好!

长孙无忌则瞪大了眼睛,看着李治,心里想:“就算你再废物,但你是我的亲生外甥,就凭这点,你登上皇位的所有绊脚石,我就得全替你踢飞!”

大臣们把脸都别了过去,个个心中难过,王平安那样的滥好人,竟然也做出如此龌龊的事情来,背叛了太子,转投吴王,真是世事难料,让人唏嘘啊!

李治却半点觉悟都没有,完全没有看出众人的表情,反而兴趣十足地蹲了下来,看着水车模型,他笑道:“这可比御花园里的翻车还要好呢,而且翻车是要靠人力踩动的,儿臣看这新式的水车,似乎应该是靠风力吧?嗯,也有可能是靠水流为动力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