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国神游之蜀道难》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故国神游之蜀道难- 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钰在时,曾立下一块王坚将军记功碑。城破之后,元军认定此碑“逆仇元主”,遂令工匠在碑上开凿千手观音以毁之。那工匠也是汉人,怎么不敬佩王坚将军的?因此偷偷做了些手脚。时至今日,那千手观音神龛两侧,“王公坚以鱼台一柱支半壁”等字样依稀可辨。
不止王坚张钰等大将军,文时秀储林榭等大小姐,便连茜弓月铠银枪玉戈等几个小丫头,个个杀敌马上,势不可挡。一日凌晨,几人大战之后,皆无睡意,在那营帐外围了一圈。将头盔一掀,露出几张不辩颜色的脸来。倒只有眼睛,火光映射下,全都亮晶晶的。
王坚将军大笑道,“这可应了太祖的诗了,昨日文小姐,今天武将军。”文时秀笑道,“我虽然姓文,不是个好文的。这句诗给见君最好了。”又扭头问容辞道,“可又写了诗了?”容辞道,“刚跟在张将军身后,虽然杀红了眼睛,脑袋好歹是清醒的。正得了一首。”说罢从旁边抓来一个俘虏,长戈一划,割下那俘虏头颅来,便蘸着血在地上写道:
烟火满天钓鱼城,雪似风沙风沙迷。乌云烘霞桃花败,紫夜藏星狼烟起。马啸人啸鼓声断,杀令冲令号角低。小姐有意亮宝剑,将军不妨吹铁笛。茜弓香腮照满月,银枪素手卷红旗。刀锋破月遮云鬓,战火明天暗口脂。月华流铠人几媚,坚兵凝铁风不袭。远山长震天更重,玉戈一指月可击。出战城南死郭北,歼敌河东报河西。崇尚荣誉誉可诽,献身使命命不惜。三更归帐不卸甲,五更惊梦再杀敌。今朝战马立死处,明年黄花开满地。腐骨护花江山秀,不必为我惜春泥。
一群人举了火把在看,储林榭笑道,“我来安个题目。”说罢将那长枪往一个俘虏心口上一捅,蘸了血便在地上写道,“杀敌歌为储林榭作。”刘雨笑道,“好不谦虚,谁说是给你的了。”储林榭笑道,“又是茜弓月铠,又是银枪玉戈,不都是我的丫头么。我的丫头都这么英勇,那我自然更无敌了??这不是写我,又是写谁来?”一边素仙凡仙不甘愿了,拉住容辞道,“同样是丫头,我们跟了大爷有二十年了,凭什么没有我们的份。”赵容赋也嘟嘴道,“师父偏心。我要伯良给我写去。”众人嬉笑之间,天已渐白。小兵们列队操练,前面元军又开始骚动,后面已经升起袅袅炊烟。众人武艺高强,耳力甚好,都听见那流水桥边,那每日挑担子卖豆腐的云嫂子又出来叫卖了。
德佑元年,元大将阿里海牙带兵围住长沙。李芾率兵坚守,援兵久久不到。其时钱二郎在,苦笑道,“我宋已伤亡殆尽,哪里来的援兵?”削骨磨刀,上阵杀敌。尹谷将书院尚存弟子召来,道,“我已将山长之位传给朱冰玉。她在战后,或能保存书院。好在我已将藏书抄写运走。你们若不死,将来找到大理彩云岭去,再传圣人之道罢。”见众人不肯离去,道,“我保全不了你们了,都散了罢。”说罢也不回百泉轩,径自回家。将家人召至一处,道,“吾以寒儒受国恩,典方州,谊不可屈,若辈必当从吾已耳。”说罢,举火自焚。全家皆死。
诸生数百闻之,往而痛哭。又纷纷荷戈上城,与元军交战。
这半学斋的弟子们,早分散到各处军中。便不战死,也所剩不多。书院惟剩下教学斋弟子。朱冰玉踏出山门,上到城墙上,劝诸弟子保全性命。有人问道,“朱山长定会不负尹山长所托,承平之后,继承书院大统?”朱冰玉颔首道,“我应了尹山长书院一千年。千年之后怎样,要再看了。”有人道,“千年也够了。”朱冰玉道,“如此,便跟我走罢。”众人皆道,“既有朱山长保全道南正脉,我等还惜命如何?”并不下城,乃自请与元军交战。文弱书生,怎能敌元军铁骑?纷纷战死。
白陆双留下绝命诗一首:金甲长戈战斜阳,归帐闻得马蹄香。舔血拭剑惊一笑,削骨磨刀问谁强。醉后随他过秦塞,生前带我回柴桑。愿作四方无定土,佑我华夏盛世长。方种玉得见之时,白陆双已战死。后二人合葬,陈蕉叶感二人深情,在墓前题对:金甲未残犹抱蕊,玉戈已断尚指天。只是陈蕉叶李二郎二人死时,城内战火熏天,哀嚎遍野,已无人给二人埋骨收尸。容辞许故园等,更惨烈不可说。
城破之时,朱冰玉白衣赤足,盘坐于城墙之上,诵念《往生咒》,元军皆不能伤她。
五年之后,钓鱼城亦破。
同年,崖山之战,陆秀夫背小皇帝跳海自杀。
六百五十二年之后,日军侵犯东三省。同时期或更早一些,日本人提出一种说法,经某些人加工之后变为,“崖山之后,再无中华”。
再十四年后,日本战败。湖南战场受降地在湖南大学科学馆,即今行政大楼。距岳麓书院大门,不足千米。
谁说崖山之后,再无中华?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都还活着。除非我们每一个人都死了,不然不能说再没有中国。盛唐时期,日本尊我大唐,因为国力强盛,举世无双;两宋时期,日本尊我大宋,因为道南正脉,是斯文一派;后来日本嫌弃满清中国,因嫌弃不是中华正统,也是他们当年臣服之时奴才心理惯性所在;再后来日军侵华,则是欺侮我国力衰退,朝中无人。甚至嘲笑我中华已然被灭族??我们的同胞,难道应该听信他们的吗?而今我辈,国家不太强盛,文化不太繁荣,国际地位不太稳定,又该以何为志,以何自勉?
以我个人而言,常常思考的,还是岳麓书院讲堂上那副对联上的三句话,也是云渺与于燕飞许故园最终分别时说的话:
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 
本书下载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