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转人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反转人生- 第3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620。 杨玉河的布局
        几乎没有任何的犹豫,杨玉河就同意了李逸帆的说法,其实他之前之所以在哪里一个劲的所财政问题,就是想要让李逸帆他们帮忙想办法。
    因为他知道李逸帆的身后有着那个神秘的法国财团!
    其实他之所以这么做,也确实是现在大势所趋,现在的华国,尤其是总理实行了税制改革之后,zhōng yāng牢牢的把财政大权掌握在手里,地方zhèng fǔ每年上缴了zhōng yāng财政之后,确实是没有几个富裕的。
    市里面有些一小项目那还好办,可是如果一旦要是有大型项目上马,就必须要向上逐级申请,这样的一番运作下来,不但是耗时耗力,最关键的是,因为你是层层上报,最后往往还需要面临层层的盘剥。
    最后就算zhōng yāng给你批下钱来,结果到了地方的手上,这些经费经过七刮八刮,最后能落到实处的能有八成你就千恩万谢去吧。
    这就导致了,现在地方zhèng fǔ因为各种原因,频频的上马各种修桥造路的运动,不过很多都不选择走zhōng yāng财政,一般都会选择外来的投资公司合作,别的投资公司掏钱,然后把运营权交出去,最后自己跟着运营公司吃红利。
    后世国内被曝光和那些没有被曝光的诸多收费高速公路,几乎都是在采用这种方式在运行,其实很多公路,早就已经收回了成本,而且已经开始盈利。
    可是却因为这些投资公司和地方zhèng fǔ的贪婪,却依旧是在保持着收费的状态,反正苦的都是老百姓,而地方zhèng fǔ和投资公司却是坐着收钱就行,这样的买卖大家何乐而不为呢。
    那时候这样的情况,是被国内的广大车主们骂的狗血淋头,可是现在这样的合作模式,却是在国内大行其道。
    在很多本地的当政者看来,不花一分钱的财政收入,只不过给出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就可以修建一条道路,给自己增添上一条条的政绩,这样的买卖当然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原本李逸帆是没想过,要通过这样的手段来获取这条线路的运营权的,虽然他知道这绝对是一块肥肉,可是现在既然杨叔叔主动提出来这一点了,那他要是在故作清高,那就有点太矫情了。
    于是一家人吃顿饭的功夫,就已经把这条线路未来的命运给决定下来了。
    “对了,逸帆,你尽量和你那朋友说快一点,尽快的把那些资料搞到手,回头我打声招呼,反正国资委那边,正在策划明年要出售的市里的一些国有企业,到时候这个特殊金属冶炼公司,我和他们打声招呼,你们就直接拿下来好了。”
    饭快要吃完了,杨玉河又开始惦记起了李逸帆之前所提起的那个特殊金属冶炼的项目,毕竟和什么其他的工程比起来,这个也是重中之重。
    如果李逸帆要是真的搞成了,这填补国内空白的功绩,可要比修建那么几条轨道交通线路,要显眼的多。
    上面的人,很喜欢看到这样的消息,而且北省本身就是一个工业大省,尽管这些年来因为国家政策的缘故,已经没落了很多,但是现在随着国内经济的大发展,现在省内的工业发展苗头,已经渐渐的有了回暖的趋势。
    如果这时候李逸帆要是能够把这个项目做成,那对于他这个未来北省省长而言,则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虽然还没有上升到省长的位置,可是这个位置基本已经被他给内定了,所以现在他做很多事,都是在从未来升任到省长的位置上才开始考虑的。
    北省本身就是国内著名的老工业中心,尽管最近十年,北省已经渐渐的没落了,可是未来一代的国家领导人,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光是靠南方的轻工业是无法撑起共和国的经济发展的。
    而且共和国的脊梁,最后还是要落在这些重工业的身上,前段时间杨玉河几次秘密的前往京城,在家里老爷子的穿针引线之下,拜访了那位明年即将登基大宝的未来一号。
    双方有过几次交流,而他也结合着自己的观点,提出了一些关于北省经济发展的想法,对方那位领导,对于他的观点也很是认同。
    双方都知道这就是一种输成的表现,如果这次他站队站的对了,那么将来他将会稳稳的占据到北省一号的宝座。
    而关于北省未来的走私,很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来重振北省的重工业。
    关于这一点,这一年多来,杨玉河也是做了很深入的调查,现在已经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已经和原来闭关锁国时候的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那时候做的是计划经济,北省出产的东西,可以说是行销全国,出产多少,国家就能消化多少。
    北省的工业系统,可以说是完全不愁生计!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半市场化状态了,国家也已经开放了好几十年了,很多外国的工业产品,也开始进入到国内开始竞争了。
    而最开始的二十年的开放,一方面是国家的不重视,另外一方面则是咱们产品本身的不争气,可以说在重工业的很多产品方面,咱们都已经被人家外国货打的是满地找牙了。
    而如果自己接手了北省,又想重整北省的重工业体系的话,国家的政策支援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在自身挖潜力,在自身上找机会。
    国企要严抓创新加大投入的同时,对于私企也要加大扶持力度,为大型国企查遗补漏。
    而对于工业,尤其是重工业而言,这材料就是关键,而咱们国内的科学领域,材料科学一直是最弱的一项。
    李逸帆如果真的能把他说的那项技术给搞进来的话,那他绝对就是给国家立了大功一件,到时候自己在加大对他的扶持力度,他们只要能够源源不断的推出新的特殊材料,那别说对于北省的工业复苏,就算是对全国的工业格局而言,都是绝对关键的一环。
    虽然杨玉河不是搞工业出身的,可是他却深知这材料科学的重要xìng,现在李逸帆主动请缨要搞这个,他哪能阻止了他的热情,更何况这小子还交代了说,他自己在国外有特殊渠道?
    那就放任他折腾去好了,反正自己要做的就是给他保驾护航做好了就成!
    “我知道了杨叔叔,你放心,我这边肯定会加大力度,让他尽快的搞定这件事,一旦要是资料符合标准,那么我们收购滨城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事就拜托你了噢!”
    “呵呵,其实你这小子肯定知道,咱们滨城的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现在是难以维系了,做出来的成品不但没人要,而为了不让路子灭火,他们还每天要不断的往里面填钱。就算你们不提出来,明年这时候估计这家公司也是生存不下去了,咱们市的国资委,几年统计明年要下马的公司里面,他们就有一家。不过他们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生产的产品类型特殊的缘故,所以国家也一直是有照顾,每年给他们的拨款还是按时按量的,没什么拖欠,所以他们出了库存之外,对外,对银行那边的欠款也还不算多,和别的要被处理掉的厂子比起来,他们的情况还算是好的。所以你那边要抓紧了,因为我也说不准,到时候会不会有其他人打这家公司的主意。对了,既然你对收购企业这么感兴趣,到时候我让国资委的人,给你送来一份明年要处理掉的企业的清单,你看要是有感兴趣的,你就先和我说。”
    杨玉河半开玩笑似的对李逸帆说道,李逸帆本想一口回绝来着。
    开什么玩笑,咱们原本就是琢磨这家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可是杨叔叔你这倒是好,什么破烂,都要往我这怀里塞啊?
    我们家虽然有钱,可是却也不是慈善家啊!
    不过转头一琢磨,这话到了嘴边,却也没说出口,因为滨城的特殊地理关系,这里早些年的时候,确实是兴建了很多的中小型国企。
    这些国企有很多,甚至就是连他这个本地人都不知道,也没听说过,但是烂船还有三斤钉,虽然他没听说过,却并不代表着这些企业真的不行。
    到时候仔细看看,说不定还能捡到什么好东西也说不定。
    于是李逸帆到了嘴边的话也就没说出来,这一餐饭吃的是宾主尽欢,一直吃到了晚上才结束。
    本来李立强是想要让杨玉河帮忙打听一下那特殊金属冶炼公司的事情,没想到再把这件事搞定的同时,李逸帆还像杨玉河推销了他自己关于滨城轨道交通的一些想法,最关键的是杨玉河居然还打算把这条线路的经营权交给他们来做。
    这可是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啊,别看现在建设这么一条线路,他们是光往里面投钱,可是一旦要是这个项目建成了话,那这条线路每天给他们带来的收入,那可绝对能用rì进斗金来形容!(未完待续。)

621。 姐夫帮忙来规划
        又在家里待了一天,李逸帆就和唐甜一起回了京城,不过这一路上和他们同行的却多了两个人,这俩人正是李逸帆的大姐和大姐夫。
    大姐这次去京城,主要是巡视京城的诸多连锁店,现在他们之前在京城开办的好几家李氏母婴连锁店,现在已经基本装修完毕,到了初始运营阶段,所以这次大姐要过来看看。
    现在在京城这边主持大局的是早些年大姐在滨城开办这家企业的时候扶持起来的一个店长,这个女人三十多岁有大学学历,在大姐的手下磨练了一年多之后,已经可以独自主掌一方了,所以这次大姐才把她派到了京城作为京城地区的总经理。
    在考察完了京城这边的连锁店之后,大姐还要迅游南方,去查看浦海和羊城以及深港那边的分店,之后还要去大西南看看,在辐shèxìng的建立几家连锁店。
    而大姐夫这次跟着他们一起来京城,则主要是应了李逸帆的邀请,过来查看一下李逸帆所掌握的一些土地资源。
    一行人到了京城之后,李逸帆就先送唐甜回家去了,然后才回到了自己的家,第二天一早,就早早的出发了。
    大姐去巡视她的分店,而李逸帆则是开车直接带着大姐夫来到了XXX区这边,来巡视他所掌握的那些土地资源。
    几个月之前他和顾区长他们商量好了,要在XXX区这边征地建厂,而顾区长他们也因为急需外来投资来拉动他所管辖的辖区的经济,所以很是配合他的工作。
    三千万的资本金很快就打到了区zhèng fǔ的账号上,而区zhèng fǔ这边办事也都不含糊,很快就开始协调本地那些被征地农民的工作。
    在保证了每家都能得到征地补偿之后,在给出到时候每家只要有合适的劳动力,就都可以到新开办的nǎi茶厂里干活的保证之后,这里的农民倒是非常配合这征地工作。
    毕竟这年头还不是十年之后那样的房地产大cháo汹涌的时期,那时候的京城百姓可神气着呢,只要手里有地,人家基本是啥也不干,就等着拆迁就成了。
    只要你个房地产商来咱们这里拆迁,那咱就算坐在家里,也能成为百万元户,甚至是千万元户,而且你给钱还不算,你还得给咱几套甚至是十几套的回迁的房子。
    而且因为京城是首善之地,是面子工程最重要的地方,因为怕本地的老百姓起来闹事,所以当地的zhèng fǔ也好,或者是开发商也好,在征地拆迁的时候,一般也都不敢使用哪种在外地常用的征地手段,除了乖乖的掏钱赔偿,或者给以足够优厚的条件之外,其他还真就没什么好办法。
    所以这些被征地的农民一个个都幸福的很呢!
    不过那是房地产大cháo最汹涌澎湃的十年之后,现在可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的京城。
    这时候的老百姓可还淳朴的很,还没有那些和房地产开发商们斗来斗去的鬼心眼呢,只要给他们合适的赔偿价格,再加上到时候的一个工作的保证,这些农民可了不得的一个个拔出自己在泥地里的脏脚,只要能够脱离土地,到厂子里去打工,而且还不必背井离乡,谁还愿意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伺候地球啊?
    所以这征地的工作进行的可不是一般的顺利,短短几个月的功夫,这几块土地基本就已经被XXX区的zhèng fǔ拿了下来,只等着李逸帆在拨一部分的土地购置款项过来就直接可以过户完成交易了。
    李逸帆带着大姐夫,开着车在这一大片土地上转了一圈,区里派过来的陪同人员,已经被他给打发了回去。
    “这么大的一片地方?”
    大姐夫在先开始看了这么一大片土地之后,很是有些惊讶,这恐怕得有上万亩了吧,而且瞅这架势,还远远不止这一点呢。
    “嘿嘿,这不过才是十分之一而已。”
    李逸帆脸带得sè的对大姐夫说到,这年头有眼光,有资金来这里跑马圈地的商人,恐怕除了他之外,还真就没几个有这胆量的。
    毕竟这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距离京城的繁华区域,有二十到三十公里的距离,距离XXX区区zhèng fǔ的核心所在地,也同样有着三十多公里的距离,这么个破地方,搁到老京城人的眼里,完全就是个穷乡僻壤而已。
    周围除了漫山遍野的田地,根本就看不见其他的东西。
    “逸帆,你这花销是不是有点太大了,搞下这么大的一块土地你花了多少钱?”
    李广利虽然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是也间接的表达了对这笔生意不太看好的意思。
    “嘿嘿,没花多少钱,前前后后不过也就是六千万,首期也就是三千万而已,这是土地转让金,另外三千万,则是给他们的一个保障,将来我会在这里投资建设一个总价不低于三千万的nǎi茶灌装工厂。”
    “什么?六千万?就这地方?要知道大姐夫在滨城市中心建那么几座写字楼,也才不过一个来亿而已。”
    李广利不由得感觉有些咋舌,自己这个小舅子,真是太敢花钱了,胆子真是够大的,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就敢砸下来六千万,虽然头期花了三千万,可是另外那三千万,你都答应人家zhèng fǔ了,你还能跑得了吗?
    这六千万就买了这么一大片荒地,就算这里是京城辖区,可是这地段也太……那个荒凉了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