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第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63'参:参拜。
'64'定省:昏定晨省,谓请安探视。参见《水莽草》“奉晨昏”注。

鬼妻

泰安聂鹏云'1',与妻某,鱼水甚谐'2'。妻遘疾卒'3'。聂坐卧悲思,忽
忽若失。一夕独坐,妻忽排扉入'4'。聂惊问:“何来?”笑云:“妾已鬼矣。
感君悼念,哀白地下主者'5',聊与作幽会。”聂喜,携就床寝,一切无异于
常。从此星离月会'6',积有年余。聂亦不复言娶。伯叔兄弟惧堕宗主'7',
私谋于族,劝聂鸾续'8';聂从之,聘于良家'9'。然恐妻不乐,秘之。未几,
吉期逼迩'10'。鬼知其情,责之曰:“我以君义,故冒幽冥之谴;今乃质盟
不卒'11',锺情者固如是乎?”聂述宗党之意。鬼终不悦,谢绝而去。聂虽
怜之,而计亦得也。迨合卺之夕,夫妇俱寝,鬼忽至,就床上挝新妇,大骂:
“何得占我床寝!”新妇起,方与挡拒。聂惕然赤蹲,并无敢左右袒'12'。
无何,鸡鸣,鬼乃去。新妇疑聂妻故并未死,谓其赚己,投缳欲自缢。聂为
之缅述'13',新妇始知为鬼。日夕复来。新妇惧避之。鬼亦不与聂寝,但以
指掐肤肉;已乃对烛目怒相视,默默不语。如是数夕。聂患之。近村有良于
术者'14',削桃为■'15',钉墓四隅,其怪始绝。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泰安:州名,今为山东省泰安市。
'2'鱼水甚谐:喻指夫妻谐和融洽,两情相得。鱼水,喻指夫妻。详《马
介甫》注。
'3'遘疾:犹言染疾,遘,遇,遭受。1041
'4'排扉,推门。
'5'哀白地下主者:哀告冥间的主管人。
'6'星离月会:谓离、会均在夜间。
'7'惧堕宗主:犹言耽心断绝宗嗣。堕,废绝。宗主,指嫡长子,嫡长子
为一宗之主,故称。
'8'鸾续:即续弦,续娶妻子。鸾,鸾胶,弦断可用以接续。详《马介甫》
注。
'9'良家:清白人家。
'10'逼迩:逼近。迩,近。
'11'质盟不卒:盟誓不能终守。质,盟约。
'12'无敢左右袒:不敢表示偏袒哪一方。左右袒,左袒或右袒,即袒露
左臂或右臂,以示支持或偏护某一方。《史记·吕后本纪》载,汉初吕后专
政,尽王诸吕,危及刘氏政权。太尉周勃等在吕后死后,夺得军权,下今军
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军中皆左袒为刘氏。
'13'缅述:追述。
'14'术:巫术。
'15'■(y 
ì弋):小木桩。

黄将军

黄靖南得功微时'l',与二孝廉赴都'2',途遇响寇'3'。孝廉惧,长跪献
资。黄怒甚,手无寸乒,即以两手握骡足,举而投之。贼不及防,马倒人堕。
黄拳之臂断,搜索而归。孝廉服其勇,资劝从军'4',后屡建奇勋,遂腰蟒玉

'5'。晋人某'6',有勇力,生平不屑格拒之术'7',而搏击家当之尽靡'8'。
过中州'9',有少林弟子受其辱'10',忿告其师。群谋设席相邀,将以困之。
既至,先陈茗果'11'。胡桃连彀,坚不可良。某取就案边,伸食指敲之,应
手而碎。寺众大骇,优礼而散。
据《聊斋志异》山东省博物馆本
【注释】

'1'黄靖南得功;黄得功(1594—1645),号虎山,明开原卫(今辽宁开
原)人。明末在辽东防御后金(清),因功升为将领。崇祯十七年(1644),
因镇压农民起义有功,封靖南伯。南明福王时,进封靖南侯,镇守庐州,为
江北“四镇”之一。以勇猛著闻,时称“黄闯子”。清兵至,率部近战,中
流矢而死。生平详《明史》本传。微时,微贱时。
'2'孝廉:明清指举人。
'3'响寇:即响马。旧称结伙拦路抢劫的强盗。因其马带铃,从远处即可
听到,故称。
'4'资劝:资助并劝说。
'5'腰蟒玉:服蟒衣,腰玉带,谓成为将军,封为侯伯。蟒,蟒衣,衣上
以金线绣蟒,为高级文武官员之服。玉,玉带。
'6'晋:山西省的简称。1043
'7'格拒之术:指拳术、技击。
'8'靡:倒,败退。
'9'中州:指令河南省一带地区。详《锺生》注。
'10'少林:少林寺。在今河南登封县北少宝山北麓。始建于北魏。自唐
以来,寺僧皆习武艺,拳术自成一派,称少林派。
'11'茗果:茶水、果品。

三朝元老

某中堂'1',故明相也。曾降流寇'2',世论非之。老归林下,享堂落成

'3',数人直宿其中。天明,见堂上一匾云:“三朝元老。”一联云:“一二
三四五六七,孝弟忠信礼义廉。”不知何时所悬。怪之,不解其义。或测之
云:“首句隐亡八,次句隐无耻也。”
洪经略南征'4',凯旋。至金陵'5',醮荐阵亡将士'6'。有旧门人谒见'7',
拜已,即呈文艺'8'。洪久厌文事,辞以昏■'9'。其人云'10':“但烦坐听,
容某颂达上闻。”遂探袖出文,抗声朗读'11',乃故明思宗御制祭洪辽阳死
难文也'12'。读毕,大哭而去。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附则据
山东省博物馆抄本补
【注释】

'1'中堂:指宰相。明清即指内阁大学士。详《小猎犬》注。
'2'流寇:封建统治阶级对农民起义军的蔑称,此指李自成、张献忠所领
导的农民起义军。
'3'享堂:供奉祖宗的祠堂。享,祭享。
'4'洪经略:指洪承畴(1593—1665),字彦演,号亨九,福建南安人。
明万历进士。明末为兵部尚书总督河南、山西及陕、川、湖军务,镇压农民
起义军。后调任蓟辽总督,抵御清兵。崇祯十四年(1641),率八总兵、步
骑十三万驰援锦州,与清军会战于松山,兵败被俘,降清,隶属汉军镶黄旗。
顺治二年(l645),至南京总督军务,镇压江南人民抗清斗争。后经略湖广、
1045云南等地,总督军务,镇压大西农民军的抗清斗争;至顺治十六年
(1659)攻占云南后返京。官至武英殿大学士,七省经略。生平详《清史稿》
本传。
'5'金陵:即今江苏南京市。
'6'醮荐:祭悼。醮,祭祀。荐,进献祭品。
'7'旧门人:指洪在明朝为官所取士或幕府中的僚属。门人,食客、门下
客。《战国策·齐策》三:“见孟尝君门人公孙成曰:‘臣,郢之登徒也。’”
'8'文艺:此泛指文章。
'9'昏■:年老眼睛昏花。
'10'其人: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生”。
'11'抗声:高声。
'12'明思宗:即明崇祯帝朱由检,公元一六二八——公元一六四四年在
位。《烈皇小识》七载,崇祯十四年辛巳,“清兵陷宁锦,总督洪承畴、总
兵祖大寿降。事闻,举朝震动,而承畴谬以殉难闻,恤赠太子太保,荫锦衣
千户,世袭,与祭十六坛。”

医术

张氏者,沂之贫民'1'。途中遇一道士,善风鉴'2',相之曰:“子当以
术业富'3'。”张曰:“宜何从?”又顾之,曰:“医可也。”张曰:“我仅
识‘之无’耳'4',乌能是'5'?”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
但行之耳。”

既归,贫无业,乃摭拾海上方'6',即市廛中除地作肆'7',设鱼牙蜂房

'8',谋升斗于口舌之间'9',而人亦未之奇也'10'。会青州太守病嗽'11',
牒檄所属征医'12'。沂固山僻'13',少医工;而令惧无以塞责,又责里中使
自报'14'。于是共举张。令立召之。张方痰喘,不能自疗,闻命大惧,固辞。
令弗听,卒邮送去'15'。路经深山,渴极,咳愈甚。人材求水,而山中水价
与玉液等,遍乞之,无与者。见一妇漉野菜'16',菜多水寡,盎中浓浊如涎。
张燥急难堪,便乞馀■饮之'17'。少间,渴解,嗽亦顿止,阴念:殆良方也。
比至郡,诸邑医工,已先施治,并未痊减。张入,求得密所,伪出药目,
传示内外;复遣人于民间索诸藜藿'18',如法淘汰讫'19',以汁进太守。一
服,病良已。太守大悦,赐赉甚厚,旌以金扁'20'。由此名大噪,门常如市,
应手无不悉效。有病伤寒者,言症求方。张适醉,误以疟剂予之。醒而悟之,
不敢以告人。三日后,有盛仪造门而谢者'21',问之,则伤寒之人,大吐大
下而愈矣。此类甚多。张由此称素封'22',益以声价自重,聘者非重资安舆
不至焉'23'。1047

益都韩翁'24',名医也。其未著时'25',货药于四方。暮无所宿,投止
一家,则其子伤寒将死,因请施治。韩思不治则去此莫适,而治之诚无术。
往复■踱'26',以手搓体'27',而汗泥成片,捻之如丸。顿思以此绐之'28',
当亦无所害。晓而不愈,已赚得寝食安饱矣。遂付之。中夜,主人挝门甚急。
意其子死,恐被侵辱,惊起,逾垣疾遁。主人追之数里,韩无所逃,始止。
乃知病者汗出而愈矣。挽回,款宴丰隆;临行,厚赠之。

据《聊斋志异》山东省博物馆本
【注释】

'1'沂:州名,治所在今山东省临沂市。
'2'风鉴:相术。以人相貌的某些特征,预言人一生祸福的方术。
'3'以木业富:以从事某种技艺致富。
'4'仅识“之无”:只认识“之无”二字。新、旧《唐书·白居易传》载
白居易生后六七月,就能辨认”之”、“无”二字。后因以指不识字或识字
不多。
'5'乌能是:怎么能从事这种职业。乌,何。是,此。此据二十四卷抄本,
原作”乌能士”。
'6'摭(zh 
í直)拾海上方:检取各地流传的方药。摭,拾取。海上方,
犹言偏方。
'7'即市廛中除地作肆:就在集市上摆地摊。市廛,集市。肆、店铺。
'8'设鱼牙峰房:疑指张设鱼牙■制作的、分格储药象蜂房一样的小摊。
鱼牙,■名。见《新唐书·新罗传》。
'9'谋升斗于口舌之间:意谓靠叫卖野药,谋取升斗口粮。
'10'未之奇:未奇之。此处意为未引起人们的注意。
'11'青州太守:此指青州府知府。青州,府名,治所在今山东益都县。

太守,明清为知府的别称。详《连城》注。

'12'牒檄所属征医:行文所属各县征召医生。牒檄:下达紧急文书。牒,
公文。檄,紧急征召的公文。
'13'固:本来。
'14'里:古代乡一级行政单位,明代设里长管理里中之事。
'15'邮送:由驿站传送。邮,传递文书的驿站。
'16'漉(l 
ù录)野莱:淘洗野菜。漉,过滤。
'17'馀■:馀汁。■,汁。此指洗莱剩馀的水。
'18'藜藿(l 
íhuò梨获):藜与藿,两种野菜。藿,豆叶。藜,又名莱,
草名:叶似藿而色赤,初生可食。
'19'讫: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计”。
'20'扁:同“匾”,匾额。
'21'盛仪造门而谢:带着丰盛的礼物亲至其家致谢。仪,礼物。造,至。
'22'素封:古代指称无爵位封邑而富有资财的人。详《偷桃》注。
'23'安舆:即安车。用一匹马拉着可以坐乘的小车。古车立乘,此可坐
乘,故称。安车一般让老年人和妇女乘坐,故以安车迎接是表示优礼。
'24'益都:县名,今属山东省。
'25'未著时:未著闻于世时,即无名声时。
'26'■踱(di 
éduó迭夺):忽进忽退。
'27'搓: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蹉”。
'28'绐:欺骗。

藏虱

乡人某者'1',偶坐树下,■得一虱,片纸裹之,塞树孔中而去。后二三
年,复经其处,忽忆之,视孔中纸裹宛然。发而验之,虱薄如麸。置掌中审
顾之。少顷,掌中奇痒,而虱腹惭盈矣。置之而归。痒处核起'2',肿痛数日,
死焉。

据《聊斋志异》山东省博物馆本

【注释】

'1'乡人:同乡人。
'2'核起:肿起如核。核,此盖指疙瘩、硬块。

梦狼

白翁,直隶人'1'。长子甲,筮仕南服'2',二年无耗。适有瓜葛丁姓造
谒'3',翁款之。丁素走无常'4'。谈次,翁辄问以冥事,丁对语涉幻;翁不
深信,但微哂之。

别后数日,翁方卧,见丁又来,邀与同游。从之去,入一城阙。移时,
丁指一门曰:“此间君家甥也。”时翁有姊子为晋令,讶曰:“乌在此?”
丁曰:“倘不信,入便知之。”翁入,果见甥,蝉冠豸绣坐堂上'5',乾幢行
列'6',无人可通'7'。丁曳之出,曰:“公子衙署,去此不远,亦愿见之否?”
翁诺。少间,至一第,丁曰:“入之。”窥其门,见一巨狼当道,大惧,不
敢进。丁又曰:“入之。”又入一门,见堂上、堂下、坐者、卧者,皆狼也。
又视墀中'8',白骨如山,益惧。丁乃以身翼翁而进'9'。公子甲,方自内出,
见父及丁良喜。少坐,唤侍者治肴蔌'10'。忽一巨狼,衔死人入。翁战惕而
起'11',曰:“此胡为者?”甲曰:“聊充庖厨'12'。”翁急止之。心怔忡
不宁,辞欲出,而群狼阻道。进退方无所主,忽见诸狼纷然嗥避,或窜床下,
或伏几底。错愕不懈其故'13'。俄有两金甲猛士努目入,出黑索索甲'14'。
甲扑地化为虎'15',牙齿■■'16'。一人出利剑,欲枭其首'17'。一人曰:
“且勿,且勿,此明年四月间事,不如姑敲齿去。”乃出巨锤锤齿,齿零落
堕地。虎大吼,声震山岳。翁大惧,忽醒,乃知其梦。心异之,遣人招丁,
丁辞不至。

翁志其梦,使次于诣甲,函戒袁切。既至,见兄门齿尽脱:骇而问之,
醉中坠马所折。考其时,则父梦之日也。益骇。出父 
1051书。甲读之变色,
间曰:“此幻梦之适符耳,何足怪。”时方赂当路者'18',得首荐'19',放
不以妖梦为意。弟居数日,见其蠹役满堂'20',纳贿关说者中夜不绝,流涕
谏止之。甲曰:“弟日居衡茅'21',故不知仕途之关窍耳'22'。黜陟之权'23',
在上台不在百姓'24'。上台喜,便是好官;爱百姓,何术能令上台喜也?”
弟知不可劝止、遂归,告父。翁闻之大哭。无可如何,惟捐家济贫,日祷于
神,但求逆子之报'25',不累妻孥。次年,报甲以荐举作吏部'26',贺者盈
门;翁惟欷■,伏枕托疾不出。未几,闻子归途遇寇,主仆殒命。翁乃起,
谓人曰:“鬼神之怒,止及其身,■我家者不可谓不厚也。”因焚香而报谢
之。慰藉翁者,咸以为道路讹传,惟翁则深信不疑,刻日为之营兆'27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