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第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氏,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县)人,建安中为袁绍中子熙妻,曹操平冀州,
改嫁曹丕。丕称帝后,于黄初二年(222)赐死。明帝(曹■)立,追尊为文
昭皇后。《世说新语·言语》刘孝标注引《典略》云,“刘桢字公斡,东平
宁阳人。建安十六年,世子(指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妙选文学,使桢随侍
太子。酒酣坐欢,乃使夫人甄氏出拜,坐上客多伏,而桢独平视。他日公(曹
操)闻,乃收桢,减死输作部。”
'14'魏文:魏文帝曹丕。
'15'阿瞒:曹操小字。见《三国志·魏志·武帝记》裴松之注引《曹瞒
传》。
'16'陈思为帝典籍:陈思,指曹植。魏明帝太和六年(232)封陈王,卒
谥思。帝,此指神话传说中的王帝,即上帝。典籍,掌管文籍。
'17'龙舆:帝后所乘之车。《后汉书·乘舆志》,“乘舆龙首衔轭,鸾
凤立衡。”
'18'“然追念美人”句: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缺。
'19'赢殆:消瘦不堪。
'20'言隐中情:所言暗合自己思恋之情。
'21'尺一书:即书信。详《王六郎》注。
'22'向日昧于物色:谓过去未曾发现其才而加以访求。向日,犹昔日。
昧于物色,未曾访求。昧,不明。物色,访求。
'23'女其所出:此女为其所生。
'24'铜雀故妓:指曹操的姬妾。铜雀,台名,建安十五年(210)曹操建,
其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操临终,令其姬妾居此台上,为其守节。《文
选》六○陆士衡(机)《吊魏武帝文序》引曹操《遗令》云:“吾婕妤妓人,
皆著铜雀台。于台堂上,施八尺床■帐。朝哺上脯■之属;月朝十五,辄向

帐作妓(伎)。”

'25'天曹:道家所称天上的官府。
'26'俚歌:唱俚俗之歌。
'27'分香戒,即守节之戒。曹操《遗令》有云“馀香可分与诸夫人,诸
舍中无所为,学作履组卖也。”
'28'规地为坛:划地筑坛。坛,高出地面的土台,此指法坛。
'29'分义:夫妻的缘分。
'30'注意:犹属意,谓情意归向。
'31'奸瞒之篡子:指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操专擅朝政而未代汉,曹丕代
汉自立为帝;以封建正统观看来,曹操为奸,丕为篡。
'32'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语出杜牧《阿房宫赋》,谓自己生前来不
及为此感伤,而由后人为其感伤。

宦■

温如春,秦之世家也'1'。少癖嗜琴'2',虽逆旅未尝暂舍。客晋,经由
古寺,系马门外,暂憩止。入则有布衲道人,趺坐廊间'3',筇杖倚壁'4',
花布囊琴。温触所好,因问:“亦善此也?”道人云:“顾不能工[5],愿
就善者学之耳。”遂脱囊授温,视之,纹理佳妙'6',略一勾拨[7',清越异
常。喜为抚一短曲。道人微笑,似未许可'8',温乃竭尽所长。道人哂曰:“亦
佳,亦佳!但未足为贫道师也。”温以其言夸,转请之。道人接置膝上,裁
拨动,觉和风自来;又顷之,百鸟群集,庭树为满。温惊极,拜请受业。道
人三复之。温侧耳倾心,稍稍会其节奏。道人试使弹,点正疏节'9',曰:“此
尘间已无对矣。”温由是精心刻画'10',遂称绝技。

后归程,离家数十里,日已暮,暴雨莫可投止。路旁有小村,趋之。不
遑审择,见一门,匆匆遽入。登其堂,阒无人。俄一女郎出,年十七八,貌
类神仙。举首见客,惊而走人。温时未偶,系情殊深。俄一老妪出问客,温
道姓名,兼求寄宿。妪言,“宿当不妨,但少床榻;不嫌屈体,便可藉藁[11]。”
少旋,以烛来,展草铺地,意良殷。问其姓氏,答云:“赵姓。”又问:“女
郎何人?”曰:“此宦娘,老身之犹子也。”温曰:“不揣寒陋,欲求援系

[12',如何?”妪颦蹙曰:“此即不敢应命。”温诘其故,但云难言,怅然
遂罢。妪既去,温视藉草腐湿,不堪卧处,因危坐鼓琴,以消永夜。雨既歇,
冒夜遂归。
邑有林下部郎葛公'13],喜文士。温偶诣之,受命弹琴。帘内隐约有眷
客窥听'14],忽风动帘开,见一及笄人,丽绝一世。盖公有一女,小字良工,
善词赋,有艳名。温心动,归与母言,媒通之;而葛以温势式微'15',不许。
然女自闻琴以后,心窃倾慕,每冀再聆雅奏;而温以姻事不谐,志乖意沮[16'、
绝迹于葛氏之门矣。一日,女于园中,拾得旧笺一折,上书《惜馀春》词云
[17]:“因恨成痴,转思作想,日日为情颠倒'18]。海棠带醉,杨柳伤春,
同是一般怀抱。甚得新愁旧愁,划尽还生,便如青草[19'。自别离,只在奈
何天里,度将昏晓'20'。今日个蹙损春山,望穿秋水,道弃已拼弃了[21]!
芳衾妒梦,玉漏惊魂,要睡何能睡好?漫说长宵似年,依视一年,比更犹少
'22':过三更已是三年,更有何人不老!”女吟咏数四,心悦好之。怀归,
出锦笺,庄书一通'23',置案间;逾时索之,不可得,窃意为风飘去。适葛
经闺门过,拾之;谓良工作,恶其词荡'24',火之而未忍言,欲急醮之'25'。
临邑刘方怕之公子'26],适来问名[27',心善之,而犹欲一睹其人。公子
盛服而至,仪容秀美。葛大悦,款延优渥'28'。既而告别,坐下遗女舄一钩

'29]。心顿恶其儇薄,因呼媒而告以故。公子亟辨其诬;葛弗听,卒绝之。
先是,葛有绿菊种,吝不传,良工以植闺中。温庭菊忽有一二株化为绿,
同人闻之,辄造庐观赏;温亦宝之。凌晨趋视,于畦畔得笺写《惜馀春》词,
反覆披读,不知其所自至。以“者”为己名,益惑之,即案头细加丹黄'30],
评语亵馒。适葛闻温菊变绿,讶之,躬诣其斋,见词便取展读。温以其评亵,
夺而■莎之'31'。葛仅读一两句,盖即闺门所拾者也。大疑,并绿菊之种,
亦猜良工所赠。归告夫人,使逼诘良工。良工涕欲死,而事无验见,莫有取
实。夫人恐其迹益彰,计不如以女归温。葛然之,遥致温。温喜极。是日,
招客为绿菊之宴,焚香弹琴,良夜方罢'32'。既归

寝,斋童闻琴自作声,初以为僚仆之戏也'33';既知其非人,始白温。


温自诣之,果不妄。其声梗涩'34',似将效己而未能者。■火暴入,杳无所
见。温携琴去,则终夜寂然。因意为狐,固知其愿拜门墙也者'35',遂每夕
为奏一曲,而设弦任操若师,夜夜潜伏听之。至六七夜,居然成曲,雅足听
闻。

温既亲迎[36],各述曩词,始知缔好之由,而终不知所由来。良工闻
琴鸣之异,往听之,曰:“此非狐也,调凄楚,有鬼声。”温未深信。良工
因言其家有古镜,可鉴魑魅'37'。翊曰,遣人取至,伺琴声既作,握镜遽入;
火之,果有女子在,仓皇室隅,莫能复隐。细审之,赵氏之宦娘也。大骇,
穷诘之。泫然曰:“代作蹇修'38',不为无德,何相逼之甚也?”温请去镜,
约勿避;诺之。乃囊镜。女遥坐曰:“妾太守之女,死百年矣。少喜琴筝;
筝已颇能谙之'39',独此技未能嫡传[40],重泉犹以为憾'41'。惠顾时,
得聆雅奏,倾心向往;又恨以异物不能奉裳衣'42',阴为君腼合佳偶'43',
以报眷顾之情。刘公子之女舄,《惜馀春》之俚词,皆妾为之也。酬师者不
可谓不劳矣。”夫妻成拜谢之。宦娘曰:“君之业'44',妾思过半矣'45';
但未尽其神理。请为妾再鼓之。”温如其请,又曲陈其法'46'。宦娘大悦曰:
“妾已尽得之矣!”乃起辞欲去。良工故善筝,闻其所长,愿以披聆'47'。
宦娘不辞,其调其谱,并非尘世所能。良工击节,转请受业。女命笔为绘谱
十八章,又起告别。夫妻挽之良苦。宦娘凄然曰:“君琴瑟之好'48',自相
知音'49';薄命人乌有此福。如有缘,再世可相聚耳。”因以一卷授温曰:
“此妾小像。如不忘媒的,当悬之卧室,快意时焚香一炷,对鼓一曲,则儿
身受之矣'50'。”出门遂没。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秦:古地区名,指令陕西省中部一带地区。
'2'痹■:嗜之成癖:极端爱好。
'3'趺(fū夫)坐:“跏趺坐”的略称,双足交迭而坐。
'4]筇(qi 
óng穷)杖:竹杖。筇竹可做杖,因称杖为“筇”。
'5'顾不能工:只是不能精通。顾,但是。工,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
作“止”。
'6'纹理:指琴身的漆纹。
'7'勾拨:拨动。“勾”与”拨”都是弹琴的指法。
'8'许可:赞许认可。
'9'点正疏节:指点纠正不合节奏之处。
'10'刻画,细致描摹。此指严格按其节奏练琴。
'11'藉■:用草铺地代床。藉,垫。■,干草。
'12'“不揣寒陋”二句:意谓我不自量,欲攀附高门,结为姻亲。揣,
湍度。寒陋,家境寒微卑下。援系,攀附。《国语·晋语》九:“董叔将娶
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13]林下部郎:退隐家居的部郎。林下,犹言田野,古时做宫退休叫归
林。部郎,封建朝廷各部郎中或员外郎之类的高级部员。
'14'眷客:女眷。
'15'势:家势。式微:衰微、衰落。式,语词,无义。
'16'志乖意沮:愿望不遂,心情沮丧。乖,违。

'17'《惜馀春》词:此词亦收 
“《聊斋词集》。主旨是写少女的“春怨”。

'18'“因恨成痴”三句:春色恼人,激起心中痴情;愁思难遣,转作无
限怀想;日日夜夜被痴情颠倒。
'19'“甚得新愁旧愁”三句:真正是新愁旧恨,像青草那样,划尽还生。
甚得,真正是。划,削除。
'20'“自别离”三句:自从分别以后,只在无可奈河的恼人春色中,度
过黑夜和白天。奈何天,无可排遣的意思。晏几道《小山词》《鹧鸪天》之
七:“欢尽夜,别经年,别多欢少奈何天。”度将昏晓:度昏晓。将,语助
词,无义。
'21'“今日个蹙损春山”三句,如今啊,已把双眉皱坏、两眼望穿;料
想对方已经决心将我抛闪。个,语助词,相当于“价”。春山,比喻美人的
眉毛。秋水,比喻美人的眼睛,像秋水那样澄清明亮。道,料想。
'22'“漫说长宵似年”三句,说什么长夜像是一年;我看一年比一更天
还少。意长夜难熬。
'23'庄书一通:端端正正地书写了一遍。
'24]词荡:词意放荡。荡,淫荡。
'25]醮之:把她嫁出去。醮,古代婚礼的仪式,女子出嫁,父母酌酒饮
之。
'26'方伯:古时诸侯一方之长称方伯。明清时也称布政使为方伯,谓其
为一方之长。
'27'问名:古婚礼六礼之一,指求婚。见《梅女》注。
'28'款延:热诚接待。优渥:优厚。
'29'舄(x 
ì细):古代一种复底鞋。《古今注 
·舆服》:“局,以木置履
下,乾腊不畏泥湿也。”一钩:犹言一只;因女鞋尖弯,故曰“钩”。
'30]细加丹黄:详细地加上一些批语。丹黄,红色和黄色,古时批校书
籍所用的两种颜色。
'31'■莎(n 
úosuō挪梭):用手揉搓。
'32'良夜:深夜。
'33'僚仆:同主之仆。
'34'梗涩:生硬而不畅。梗,阻碍。
'35'拜门墙:拜于门下为弟子。门墙,师门,语出《论语·子张》。见
《青凤》注。
'36'亲迎:古代婚礼仪式之一,新婿亲至女家迎娶。见《阿宝》注。
'37'鉴:照见。
'38'蹇修:媒人的代称。传说蹇修是伏羲的臣子,《离骚》曾谓“吾今
蹇修以为理”,意思是说派蹇修为媒以通辞理。后因称媒人为“蹇修”。见
《辛十四娘》注。
'39'谙:通晓。
'40'嫡传:指正宗乐师的传授。嫡,正宗、正统。
'41'重(ch 
óng虫)泉:犹言九泉,指地下。
'42'异物:指死亡的人。奉裳也伺候生活起居,指嫁与为妇。
'43'■( 
ér而)合,即“■合”,撮合的意思。
'44'业:学业,这里指琴艺。
'45'思过半矣:意谓大部份已能领悟。《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

辞,则思过半矣。”

'46'曲陈:详细地述说。曲,婉转。
'47'披聆:诚心聆听。
'48'琴瑟之好:比喻夫妇间感情和谐。语出《诗·小雅·常棣》:“妻
子好合,如鼓琴瑟。”
'49'知音,相传古代伯牙善鼓琴,锤子期善听琴,能从伯牙的琴声听出
他的心意。后因以知音比喻知己。
'50'儿:古时年轻女子的自称。

阿绣

海州刘子固'1',十五岁时,至盖省其舅'2'。见杂货肆中一女子,姣丽
无双,心爱好之。潜至其肆,托言买扇。女子便呼父。父出,刘意沮,故折
阅之而退'3'。遥睹其父他往,又诣之。女将觅父,刘止之曰:“无须,但言
其价,我不靳直耳'4'。”女如言,固昂之'5'。刘不忍争,脱贯竟去'6'。明
日复往,又如之。行数武,女追呼曰:“返来!适伪言耳,价奢过当'7'。”
因以半价返之。刘益感其诚,蹈隙辄往'8',由是日熟。女问:“郎居何所?”
以实对。转诘之,自言:“姚氏。”临行,所市物,女以纸代裹完好,已而
以吉舐粘之。刘怀归不敢复动,恐乱其舌痕也。积半月,为仆所窥,阴与舅
力要之归。意倦倦不自得'9'。以所市香帕脂粉等类,密置一筐,无人时,辄
阖户自捡一过[10],触类凝想[11]。

次年,复至盖,装甫解,即趋女所;至则肆宇阖焉,失望而返。犹意偶
出未返,蚤又诣之,扁如故'12'。问诸邻,始知姚原广宁人'13',以贸易无
重息,故暂归去;又不审何时可复来。神志乖丧。居数日,怏怏而归。母为
议婚,屡梗之,母怪且怒。仆私以曩事告母,母益防闲之'14',盖之途由是
绝。刘忽忽遂减眠食'15'。母忧思无计,念不如从其志。于是刻日办装,使
如盖,转寄语舅媒合之。舅即承命诣姚。逾时而返,谓刘曰:“事不谐矣!
阿绣已字广宁人。”刘低头丧气,心灰绝望。既归,捧箧啜泣,而徘徊顾念,
冀天下有似之者。

适媒来,艳称复州黄氏女'16'。刘恐不确,命驾至复。入西门,见北向
一家,两扉半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