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五十家)为党。后泛指邻里。
'29'齿德:年高而有德者。齿,年齿,年龄。《汉书·武帝纪》建元元
年诏:“古之立教,乡里以齿,朝廷以爵,扶世导民,莫善于德。”
'30'典坟:五典、三坟的简称。见《左传·昭公十二年》。此泛指古代
文籍。
'31'竹枝词:仿民歌“竹枝”而写的诗。竹枝,巴渝一带的民歌。
'32'宿构,语出《南史·范云传》,谓预先构思。此指旧作。
'33'近体:近体诗。我国古代诗歌体裁之一,也称今体诗,即格律诗。
诗的形式有五言、七言律诗、绝句、排律之分;除排律句数不拘外,诗的句
数、字数、平仄、对仗、用韵等,都有严格要求。
'34'顾盼自雄:左顾右盼,自以为无居其上者。顾盼,形容得意忘形。
'35'“一身”二句:这两句上下思理不相连属,而各句文意亦不通:上

句本要说自己具有刚强不屈的须眉男子气概,却说“一身”只剩下“须眉”:
下句所写以酒浇愁。应是“痛饮”,而却说:“小饮”。所以引起芳云的讥
笑。须眉,胡须和眉毛。古人以须眉为男性美,因以指男子。块磊,心中郁
结不平。见《世说新语·任诞》。

'36'“上句是”二句:孙行者离火云洞,见《西游记》四十一回,谓孙
悟空在号山村松林涧火云洞被红孩儿妖火所烧。此借以讽刺“剩有须眉”。
猪八戒过子母河,见《西游记》五十三回,谓猪八戒过西梁女国子母河,吃
了河水,成了胎气,腹中长了血园肉块,后来吃了一口“落胎泉”里的水,
才消了胎气。此借以讽刺“小饮能令块磊消”。
'37'“潴头鸣格磔”:此以谐音相调谑。潴(zhū猪),水停积处,指陂
塘。潴头谓“猪头”。格磔(gē 
zhé哥哲),是鹧鸪鸟叫声,非关水鸟。
'38'■■(ch 
èchè拆拆),犹■嚅(r 
ú如),低声细语。
'39'狗腚响■巴:字面与“潴(猪)头鸣格磔”相对,而意谓放狗屁。
腚,山东方言,屁股。
'40'文艺:本指写作方面的学问。见《大戴礼·文王宫人》。此指八股
文。
'41'冠军之作,指其“屡冠文场”的八股文。
'42'题为“孝哉闵子骞”二句:《论语·先进》:“子曰:‘孝哉闵子
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43'破,破题,为八股文程式之一。起首两句必须概括剖析全题,因称。
'44'月旦:品评。语出《后汉书·许劭传》。
'45'至:此从二十四卷本,原作“之”。
'46'文宗此指提学使。详《考城隍》注。
'47'语■(m 
àn慢):言辞轻慢。
'48'“羯鼓”二句:谓其文意旨高远,文采斐然。羯鼓,古羯族乐器。
形如漆桶,两头可以敲击,其音急促高烈。挝,敲击。见南卓《羯鼓录》。
万花齐落,喻文采缤纷。
'49'“痛”则“不通”,吕湛恩注谓“言人有痛处;则血脉不流通也。
见《士材三书》。”此借以讽刺其文句不通。
'50'泛卮:谓斟满酒。卮,圆形酒器。《史记·吕后本纪》:“太后乃
恐,自起泛孝惠卮。”
'51'汗淫:汗水淫淫。淫,汗水直流的样子。
'52'属(zhǔ主)对:联对。
'53'数四:再三再四,多次。
'54'牙签,象牙制作的图书标签,因以指书函。
'55'响应:回答,应答。
'56'望洋堪羞,谓以自己见闻鄙陋为羞。望洋,仰视的样子。《庄子·秋
水》:“(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何
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
我之谓也。’”此喻指开阔了眼界而自感羞愧。
'57'一法: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无“法”字。
'58'少假以辞色,稍微给以好言语、好脸色!意谓另眼相待。
'59'色授而手语,谓眉目传情,手势示意。
'60'喋喋:吩吩叨叨,说个不了。

'61'“独乐乐”数语:《孟子·梁惠王》下:“(孟子)曰:‘独乐乐,
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芳云所读,是故意断错,读错。
'62'句读(d 
òu逗)尚不知也,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尚”原作“当”。
句读,亦叫“句逗”。文辞语意已尽处为句,行文中用圈(句)来表示;语
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行文中用点(读)来表示。
'63'“独要”五句,王勉引《孟子》,意在强调“与人乐乐”;芳云将
原文添字换字,故意读错断错,戏言不能“要”那种快乐。
'64'无可以方略:没有解决的办法。方略,办法。
'65'“秋水”二句:喻谓眼波清澈,象晨星一样明亮。秋水,喻眼波。
盈盈:水清澈的样子。
'66'“胸中正”二句:谓心术端正,则眼光是明亮的。语出《孟子·离
娄》上。原句为,“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
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哉?”眸
(m 
óu牟)子,朱熹《集注》:“眸子,目瞳子也。”■(liǎo了),明。
'67'■子:山东方言,男性生殖器的谐音。
'68'若东风之吹马耳:犹言如同风过马耳边,漠然无所动于心。“吹”,
也作“射”。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
风射马耳。”
'69'“黄鸟”二句:由《诗·秦风·黄鸟》和《诗·小雅·黄鸟》的诗
句凑泊成句,用作戏语。黄鸟,喻指男子生殖器。楚,树名,即壮荆。此借
为“痛楚”之“楚”,痛苦。
'70'草创:凡事初设之称,此处犹言粗制。
'71'审谛:仔细观看。
'72'椽(yu 
án缘):枸(jǔ举)橼,果名。似橘,柠檬之一种。
'73'榱(cuT崔)题:屋檐的椽子头,即出檐。语出《孟子·尽心》下。
'74'供帐:谓供具张设。也作“供张”。语出《汉书·成帝纪》。
'75'与: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于”。
'76'地仙:方士称住在人间的仙人。葛洪《抱朴子·论仙》:“按《仙
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
蜕,谓之尸解。”
'77'夙分:宗教迷信谓前世的缘分。
'78'红尘:佛道指称人世间。
'79'骛驶:急驰。骛,疾。驶,马行迅速。
'80'辽: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违”。
'81'迎养:迎父母供养。养,供养,事奉。
'82'物故:谓死亡。
'83'不恝(ji 
á夹)于怀:犹言不释于怀。恝,恝置,淡然忘之,不介
意。
'84'空花:虚幻之花。花,也作“华”。
'85'滓敝:肮脏破旧。
'86'不肖子:犹言不孝子。不肖,子不似父。语出《孟子·万章》上。
'87'■(qi 
án前)汤:烧热水。■,烧热。
'88'■(huT威)抑:谦逊。
'89'卜兆:卜坟兆,即以占卜择定墓地。

'90'姑嫜:公婆。
'91'禄籍:登记禄位的簿册。语出《书·大禹谟》《传》。此指福禄名
位。

阎罗薨

巡抚某公父'1',先为南服总督'2',殂谢已久'3'。公一夜梦父来,颜色
惨栗'4',告曰:“我生平无多孽愆'5',只有镇师一旅'6',不应调而误调之,
途逢海寇,全军尽覆。今讼于阎君,刑狱酷毒,实可畏凛。阎罗非他,明日
有经历解粮至[7],魏姓者是也。当代哀之,勿忘!”醒而异之,意未深信。
既寐,又梦父让之曰'8':“父罹厄难'9',尚弗镂心'10',犹妖梦置之耶?”
公大异之。明日,留心审阅,果有魏经历,转运初至,即刻传入,使两人捺
坐'11',而后起拜,如朝参礼'12'。拜已,长跽涟■而告以故'13'。魏不自
任,公伏地不起。魏乃云:“然,其有之'14'。但阴曹之法,非若阳世■■

'15',可以上下其手'16',即恐不能为力。”公哀之益切。魏不得已,诺之。
公又求其速理。魏筹回虑无静所'17'。公请为粪除宾廨'18],许之,公乃起。
又求一往窥听,魏不可。强之再四,嘱曰:“去即勿声。且冥刑虽惨,与世
不同,暂置若死,其实非死。如有所见,无庸骇怪'19'。”至夜,潜伏廨侧,
见阶下囚人,断头折臂者,纷杂无数。墀中置火铛油镬'20',数人炽薪其下
'21'。俄见魏冠带出,升座,气象威猛,迥与曩殊'22'。群鬼一时都伏,齐
鸣冤苦。魏曰:“汝等命■手寇,冤自有主,何得妄告官长?”众鬼哗言曰:
“例不应调,乃被妄檄前来'23',遂遭凶害,谁贻之冤'24'?”魏又曲为解
脱,众鬼嗥冤,其声汹动。魏乃唤鬼役:“可将某官赴油鼎,略人一■'25',
于理亦当。”察其意,似欲借此以泄众忿。即有牛首阿旁'26',执公父至,
即以利叉刺入油鼎。公见之,中心惨怛'27',痛不可忍,不觉失声一号,庭
中寂然,万形惧灭矣。公叹咤而归。及明,视魏,则已死于廨中。松江张禹
定言之[28]。以非佳名,故讳其人。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巡抚:明清时代与总督同为地方录高长官;清为省级地方政府的长
官,总揽一省的军政大极,地位略次于总督。
'2'南服:南方。周制,以土地距国都远近分为五服,因此称南方为南服。
'3'殂谢:谓死亡。
'4'惨粟:谓极度悲痛。
[5]孽愆:犹言罪过。
'6'镇师一旅:所属镇的军队五百人。镇,清制,总督或巡抚所属有镇、
协、营、汛各级。镇,指总兵,为绿营乒高级武官:因掌理本镇军务,又称
“总镇”。旅,军队编制单位,五百人为旅。
'7'经历:官名。金代枢密院、都元帅府皆置经历,元明因之。掌出纳、
移文等事。
'8'让:责备。
'9'罹厄难:遭受危难。
'10'尚弗镂心:还不铭记于心。镂心,刻在心上。镂,雕刻。
'11'捺坐:强按于座。
'12'如朝参礼:如同上朝参见皇帝的礼节。朝参,官吏上朝参见皇帝。
见《旧唐书·舆服志》。
'13'长跽涟■( 
ér而):直挺挺地跪着,两眼垂泪。长跽,犹长跪,上
身挺直而跪。涟■,垂泪的样子。

'14'具有之:大概有这件事。
'15'■■(mě 
ng—měng猛猛):犹瞢瞢,昏暗不明。■,通“瞢”。
'16'上下其手:谓串通作弊。《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春秋时,楚
国进攻郑国,穿封戍俘虏了郑将皇颉,王子围与其争功,请伯州犁裁决。伯
州犁即叫俘虏本人作证。而伯州犁有意袒护王子围,在提审时,指王子围故
意“上其手”(高举其手),向皇颉暗示王子围地位尊贵;指穿封戍则“下
其手”,以示其地位卑下。皇颉会意,便说自己是被王子围俘虏的。伯州犁
通过上下其手达到了颠倒是非、通同作弊的目的。
'17'筹回:反复谋画。
'18'粪除宾廨:清扫接待宾客的公廨。粪除,扫除。语出《左传·昭公
三年》。
'19'无庸:不用。
'20'火铛油镬:烹刑刑具。铛、镬,烹器,即下文所云“油鼎”。
'21'炽薪:将柴草烧旺。
'22'迥与曩殊:迥然与日间所见不同。曩,曩昔,过去,往日。
'23'檄:传递军令的公文。
'24'贻:给与。
'25'一■(zh 
á炸):食物放入油或汤中,一沸而出称“|”,此谓将某公
父放入油锅一炸。
'26'牛首、阿旁:均为迷信传说中阴间恶鬼名。
'27'惨怛:悲痛。
'28'松江:县名,今属上海市。

颠道人

颠道人'1',不知姓名,寓蒙山寺'2'。歌哭不常'3',人莫之测,或见其
煮石为饭者。会重阳,有邑贵载酒登临'4',舆盖而往'5',宴毕过寺,甫及
门,则道人赤足着破衲'6',自张黄盖,作警跸声而出'7',意近玩弄。邑贵
乃惭怒,挥仆辈逐骂之。道人笑而却走。逐急,弃盖,共毁裂之,片片化为
鹰隼,四散群飞。众始骇。盖柄转成巨蟒,赤鳞耀目。众哗欲奔,有同游者
止之曰:“此不过翳眼之幻术耳'8',乌能噬人!”遂操刃直前。蟒张吻怒逆,
吞客咽之。众骇,拥贵人急奔,息于三里之外。使数人逡巡往探,渐入寺,
则人蟒俱无。方将返报,闻老槐内喘急如驴,骇甚。初不敢前;潜踪移近之,
见树朽中空,有窍如盘。试一攀窥,则斗蟒者倒植其中,而孔大仅容两手,
无术可以出之。急以刀劈树,比树开而人已死'9'。逾时少苏,异归。道人不
知所之矣。

异史氏曰:“张差游山,厌气浃于骨髓'10'。仙人游戏三昧'11',一何
可笑!余乡殷生文屏,毕司农之妹夫也'12',为人玩世不恭'13'。章丘有周
生者'14',以寒贱起家,出必驾肩而行'15'。亦与司农有瓜葛之旧'16'。值
太夫人寿'17',殷料其必来,先候于道,着猪皮靴,公服持手本'18'。俟周
至,鞠躬道左,唱曰:‘淄川生员,接章丘生员!’周惭,下舆,略致数语
而别。少间,同聚于司农之堂,冠裳满座'19',视其服色,无不窃笑;殷傲
睨自若'20'。既而筵终出门,各命舆马。殷亦大声呼:‘殷老爷独龙车何在?’
有二健仆,横扁杖于前'21',腾身跨之。致声拜谢,飞驰而去。殷亦仙人之
亚也'22'。”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颠:疯癫。
'2'蒙山:当指山东蒙山,在山东中部,蒙阴县南。
'3'不常:不正常。
'4'邑贵:本县中有权势的人。登临:登山临水;这里指登游蒙山。
'5'舆盖:坐轿张伞。盖,贵官出行时作为仪仗用的大伞。
'6'破衲:破旧僧服。按戒律规定,僧尼的衣服当用人们遗弃的碎布缝袖
而成,因而称僧服为“百衲衣”,简称为“衲”。
'7'作警跸(b 
ì毕)声:发出“喝道”的声音。警跸,古时皇帝出入经过的
地方严加戒备,鸣鞭吆喝,驱散行人,称“警跸”。警,警戒。跸,清道、
禁止通行。
'8'翳(y 
ì易)眼之幻术:迷惑他人视觉的幻术,俗称“障眼法”。翳,遮
蔽。
'9'人: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补,原阙。
'10'厌气:令人僧恶的俗气。浃:浸透。
'11'游戏三昧:此指游戏之事。三昧,梵语音译,意思是心性专注的精
神状态。佛教徒称自在无碍,排除杂念,使心神平静,叫“游戏三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