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第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8'穴墙:在墙上掘洞。穴,挖洞。美人: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阙“人”。
'9'中庭:正院。
'10'厢:厢房;正房两侧的房屋。
'11'墉(yōng):墙壁。
'12'暗摇婢醒,拔关轻出,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及二十四卷抄本,原作
“暗中拔闺轻出”。
'13'总角,古代男女未成年前,束发为两结,形如角,故称总角。
'14'■(ru 
ì锐):揣动。
'15'芳泽:化妆用的香脂,借指美女的容颜。
'16'若小:这小孩。小,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和二十四卷抄本补。乖绝:
极为机灵。
'17'以杖画地,以手杖指画或叩击地面:表示愤怒。
'18'梦梦:犹“■■”,昏昧不明,指一无所知。

'19'披诉,公开宣扬。披,披露。
'20'矢之以不他:誓不他嫁。语出《诗·■风·柏舟》:“之死失靡它。”
矢,通“誓”。
'21'秦中;古地区名。指令陕西中部平原地区,因春秋战国时属秦国而
得名。
'22'器:器重。
'23'嫌:嫌隙;怨恨。
'24'■:据山东省博物馆抄及二十四卷抄本,原作“有”。
'25'教谕,官名。明清以教谕为各县教职,负责县学的管理及课业。
'26'纳币:古代婚礼“六礼”之一,犹后世之订婚。纳币,又称“纳征”。
《仪礼·士昏礼》:“纳征,玄■束帛俪皮。”注“征,成也,使者纳币,
以成昏礼。”
'27'温良寡默,温厚善良,沉默寡言。
'28'乳保,乳娘、保姆。上文“年余”,别本作“二年余”。
'29'遘病:遭病,成疾。
'30'逆害饮良,不思饮食。
'31'跛■(bǒ 
…qì簸期),脚有毛病,走路歪瘸。
'32'泡:磨伤起泡。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胞”。
'33'汲汲:心情急切。
'34'周章:彷徨。此据青柯亭刻本,原作“周张”。
'35'夕暾(t 
ún吞):犹言“夕阳”。暾,本指初升的太阳,此指阳光。
刘向《九叹·远游》:“日暾墩其西舍兮,阳焱焱而复顾。”
'36'昧色笼烟:暮色苍茫。笼烟,烟雾笼罩。
'37'冥堕绝壁,昏暗中从绝壁上掉下来。
'38'螬:蛴螬,行动时曲背蠕动。
'39'■烛:灯火。
'40'抱■(qū屈):捧握其手。■,袖口。
'41'修髯:长髯。修,长。髯,两领上的胡须。
'42'道平素:谈说家常。平素,指往日的事情,陶潜《咏二疏》:“促
席延故老,挥觞道平素。”下文“长者”二句,别本作“长者何当窥伺?我
无难即去。”
'43'茕茕(qi 
óng…qióng琼琼);孤独无依。
'44'揭:悬。
'45'迄: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乞”。后文“且攻且骂”,据博
本补。
'46'孽障:同“业障”,佛教语,原意为过去所作的恶事造成了不良的
后果。后来成为骂人的诺,意思是祸患。
'47'穷搜: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阀“搜”字。
'48'无所:据山东省博物馆抄本,原作“所”。
'49'■(b 
ào抱):鸟伏卵。
'50'守庐墓:服丧期间,在先人墓旁搭盖草庐,守护坟墓。
'51'以拔贡入北闱:以拔贡的资格,参加在顺天举行的乡试。拔贡,科
举时代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清初六年一次,由备省学政考选品学兼优
的生员,保送入京,作为拔贡。北闱:清代在顺天(今北京市)举行的乡试,

称“北闱”。

'52'同号生:考场中同一号舍的考生。乡试的“贡院”,内分若干巷舍,
并按《千字文》编号。每一号巷舍有几十间小房,每个考生占用一间,在其
中考试。
'53'廪生:即“廪膳生员”,资历最优的秀才。摩生每月可从儒学领到
米粮的津贴,称为食度。
'54'高、曾:高祖,曾祖。严、慈,父亲,母亲。姓讳:姓名。
'55'更事:懂事。
'56'阒(q 
ù趣):寂静。
'57'领乡荐:乡试考中。

镜听

益都郑氏兄弟,皆文学士'1'。大郑早知名,父母尝过爱之'2',又因子
并及其妇;二郑落拓,不甚为父母所欢,遂恶次妇,至不齿礼'3':冷暖相形,
颇存芥蒂'4'。次妇每谓二郑,“等男子耳,何遂不能为妻子争气?”遂摈弗
与同宿。于是二郑感愤,勤心锐思'5',亦遂知名。父母稍稍优顾之,然终杀
于兄'6'。次妇望夫綦切,是岁大比'7',窃于除夜以镜听卜'8'。有二人初起,
相推为戏,云:“汝也凉凉去!”妇归,凶吉不可解,亦置之。闱后,兄弟
皆归。时暑气犹盛,两妇在厨下炊饭饷耕'9',其热正苦。忽有报骑登门'10',
报大郑捷'11'。母入厨唤大妇曰:“大男中式矣'12'!汝可凉凉去。”次妇
忿恻'13',泣且炊。俄又有报二郑捷者。次妇力掷饼杖而起'14',曰:“依
也凉凉去'15'!”此时中情所激'16',不觉出之于口;既而思之,始知镜听
之验也。

异史氏曰:“贫穷则父母不子'17',有以也哉'18'!庭帏之中'19',固
非愤激之地;然二郑妇激发男儿,亦与怨望无赖者殊不同科'20'。投杖而起,
真千古之快事也!”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文学士:读书能文的人。
'2'过爱:偏爱。
'3'不齿礼,不按常礼对待;指不同等看待。齿,并列。
'4'芥蒂:梗塞之物,喻思想感情上的隔阂。
'5'勤心锐思:竭尽心思,指勤奋苦读。勤,劳。锐,锐敏。
'6'杀:衰减;不如。
'7'大比:明清时称乡试为“大比”。
'8'以镜听卜:用“镜听”之术来占卜。镜听:也称“镜卜”,古人于除
夕或岁首卜吉凶之术。问卜者于除夕持镜向灶神祷告,然后怀镜胸前,出门
窥听市人无意的言语,借此占卜吉凶休咎。见《熙朝乐事》。
'9'饷耕,给种地的人送饭。饷,送饭。
'10'报骑(j 
ì记):报马。科举时代,骑着快马报告考中喜讯的人。
'11'捷:胜利:此指中举。
'12'中式:科举考试被录取叫“中式”。《明史·选举志》:“三年大
比,以诸生试之直省,曰乡试。中式者为举人。”
'13'忿恻:又气念,又伤心。
'14'力掷;用力摔下。饼杖,擀饼杖。
'15'侬(n 
óng农):我。
'16'中情所激:内心感情的激发。
'17'父母不子,父母对其子,不当儿子看待。
'18'以:故。相当口语“理由”。
'19'庭帏之中:指家庭内室。庭帏,当作”庭闱”,父母居处。
'20'殊不同科:大不相同。科,品类,类别。

牛■

陈华封,蒙山人'1'。以盛暑烦热,枕藉野树下'2'。忽一人奔波而来,
首着围领,疾趋树阴,掬石而座'3',挥扇不停,汗下如流■'4'。陈起坐'5',
笑曰:“若除围领,不扇可凉。”客曰:“脱之易,再着难也。”就与倾谈,
颇极蕴藉。既而曰“此时无他想,但得冰浸良酝,一道冷芳'6',度下十二重
楼'7',暑气可消一半。”陈笑曰:“此愿易遂,仆当为君偿之。”因握手曰:
“寒舍伊迩'8',请即迁步'9'。”客笑而从之。至家,出藏酒于石洞,其凉
震齿。客大悦,一举十觥。日已就暮,天忽雨;于是张灯于室,客乃解除领
巾,相与磅礴'10'。语次,见客脑后,时漏灯光,疑之。无何,客酩酊,眠
榻上。陈移灯窃窥之,见耳后有巨穴,盏大;数道膜间鬲如棂;棂外■革垂
蔽'11',中似空空。骇极,潜抽髻簪,拨膜觇之'12',有一物状类小牛,随
手飞出,破窗而去,益骇,不敢复拨。方欲转步,而客已醒。惊曰:“子窥
见吾隐矣,放牛■出'13',将为奈何?”陈拜诘其故,客曰:“今已若此,
尚复何讳。实相告:我六畜瘟神耳。适所纵者牛■,恐百里内牛无种矣。”
陈故以养牛为业,闻之大恐,拜求术解'14'。客曰:“余且不免于罪,其何
术之能解?惟苦参散最效'15',其广传此方,勿存私念可也。”言已,谢别
出门。又掬土堆壁龛中,曰:“每用一合亦效'16'。”拱不复见'17'。居无
何,牛果病,瘟疫大作。陈欲专利,秘其方,不肯传;惟传其弟。弟试之神
验。而陈自■啖牛'18',殊罔所效'19'。有牛二百蹄■'20',倒毙殆尽;遗
老牝牛四五头,亦逡巡就死'21'。中心懊恼,无所用力。忽忆龛中掬土,念
未必效,姑妄投之。经夜,牛乃尽起。始悟药之不灵,乃神罚其私也。后数
年,牝牛繁育,渐复其故。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蒙山:山名。在今山东费县、平邑和蒙阴三县交界处,绵亘百二十里。
'2'枕(zh 
èn阵)藉:此为设枕铺席的意思。
'3'掬石:两手捧石。
'4'■:汁。
'5'坐: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座”。
'6'冷芳,犹冷香,清香。
'7'十二重(ch 
óng虫)楼,指人咽喉管之十二节。《金丹诸真之奥》:
“问曰,‘何谓十二重楼?’答曰‘人之咽喉管有十二节,是也。’”
'8'寒舍伊迩:我家就在附近。寒舍:谦指自己的居处。伊,语助词,无
义。迩,近。
'9'迂步,犹言枉步。迂,迂曲。
'10'相与磅礴:谓彼此不拘形迹,开怀痛饮。磅礴,同“■礴”、“般
礴”,伸开两腿而坐,示不拘形迹。《庄子·田子方》:“宋元君将画图,
众史皆至,。。有一史后至者,■■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
之,则解衣■礴,赢。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
'11'■革:软皮。■,同“软”。
'12'膜:此据二十四卷抄本,原作“腹”。
'13'牛■(hu 
áng皇):牛瘟。■,瘟疫。
'14'术: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述”。

'15'苦参散,用苦参制作的方药。苦参,又名苦■、苦骨,根可入药,
以味苦,因称。
'16'一合(gě葛):容量单位。刘向《说苑·辨物》:“十龠为一合。”
十合为一升。
'17'拱:拱手。
'18'■(cu 
ò挫):切割。此言将苦参切碎成剂。
'19'殊罔所效,一点效果也没有。
'20'二百蹄■(qi 
ào桥):四十头牛。二,此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原作
“而”。蹄■,《史记·货殖列传》“马蹄■千。”《汉书·货殖传》作“马
蹄■千”,颜师古注:“■,口也。蹄与口共千,则为马二百也。”■,借
为“■”。
'21'逡巡:顷刻,即刻。

金姑夫

会稽有梅姑祠'1'。神故马姓,族居东莞'2',未嫁而夫早死,遂矢志不
醮'3',三旬而卒。族人词之,谓之梅姑。丙申'4',上虞金生'5',赴试经此,
入庙徘徊,颇涉冥想。至夜,梦青衣来'6',传梅姑命招之。从去。入祠,梅
姑立候檐下,笑曰:“蒙君宠顾,实切依恋。不嫌陋拙,愿以身为姬侍。”
金唯唯。梅姑送之曰:“君且去。设座成,当相迓耳'7'。”醒而怒之。是夜,
居人梦梅姑曰:“上虞金生,令为吾婿,宜塑其像。”诘村人语梦悉同。族
长恐玷其贞,以故不从。未几,一家俱病。大惧,为肖像于左。既成,金生
告妻子曰:“梅姑迎我矣。”衣冠而死。妻痛恨,诣祠指女像秽骂;又升座
批颊数四'8',乃去。今马氏呼为金姑夫。

异史氏曰:“未嫁而守,不可谓不贞矣。为鬼数百年,而始易其操,抑
何其无耻也?大抵贞魂烈魄,未必即依于土偶;其庙貌有灵,惊世而骇俗者,
皆鬼狐凭之耳'9'。”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会稽:地名。清绍兴府治所,即今浙江绍兴市。
'2'东莞:古地名,此处所指未详。古东莞有若干处;此或指今山东省沂
水县。汉曾在该地置东莞县,因称。
'3'不醮:不改嫁。
'4'丙申:当指清世祖(福临)顺治十三年(1656)。
'5'上虞:县名,清代属浙江省绍兴府。
'6'青衣,此指婢女。
'7'相迓:相迎。
'8'批颊;打嘴巴。
'9'凭:假借。

梓潼令

常进士大忠,太原人'1'。候选在都'2'。前一夜,梦文昌投刺'3'。拔签,
得梓潼令。奇之,后丁艰归'4',服阕候补,又梦如前。默思岂复任梓潼乎?
已而果然。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太原:府名。治所在阳曲,即今山西太原市。
'2'候选在都:在京都等候吏部选用。清制,内自郎中、外自道员以下的
官吏,凡初由考试或捐纳出身,及原官因故(丁忧、■误等)开缺依例起复
者,都须赴吏部听候选用,称候选。参见《清会典·吏部》。
'3'文昌,指梓潼帝君,道教所奉主宰功名、禄位之神。相传姓张名亚子
(或恶子),居蜀七曲山。《明史·礼志》四谓张“仕晋战没,人为立庙”。
唐宋屡加封号。元仁宗延■三年(1316)加封为“辅元开化文昌司禄宏仁帝
君”。宋元道士假托其名,称玉皇大帝命其掌管文昌府和人间禄籍,称具为
“梓潼帝君”。梓潼,县名,清初属保宁府,即今四川梓潼县。刺,名片。
'4'丁艰,旧时称遭父母丧为丁艰或丁忧。父死称“丁外艰”,母死称“丁
内艰”。丁艰须在家守丧三年,在官者要辞官家居,期满(即“服阕”),
赴吏部候选补官。

鬼津

李某昼卧,见一妇人自墙中出,蓬首如筐'1',发垂蔽面;至床前,始以
手自分,露面出,肥黑绝丑。某大惧,欲奔。妇猝然登床,力抱其首,便与
接唇,以舌度津,冷如冰块,浸侵入喉'2'。欲不咽而气不得息,咽之稠粘塞
喉。才一呼吸,而口中又满,气急复咽之。如此良久,气闭不可复忍。闻门
外有人行声,妇始释手去。由此腹胀喘满,数十日不食。或教以参芦汤探吐
之'3',吐出物如卵清'4',病乃瘥。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蓬首如筐:披头散发,像只乱草筐。蓬首,头发散乱之状。蓬,飞蓬,
草名。《诗·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
'2'浸浸:渐渍。
'3'参芦汤,中药方剂,参芦散的汤剂。人参和芦根为末。水调一、二钱,
或加竹沥和服。功能吐虚痰。治虚弱人痰涎壅盛,胸隔满闷,温温欲吐。见
《医方集解》。
'4'卵清:蛋白。

仙人岛

王勉,字黾斋,灵山人'1'。有才思,屡冠文场'2',心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