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全本新注聊斋志异(中)- 第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去。生由此往来全无一所。

同窗王子雅过之,宛转留饮。饮间,以闺阁相谑,颇涉狎亵。女适窥客,
伏听尽悉,暗以巴豆投汤中而进之'38'。未几,吐利不可堪'39',奄存气息。
女使婢问之曰:“再敢无礼否?”始悟病之所自来,呻吟而哀之。则绿豆汤
已储待矣。饮之乃止。从此同人相戒,不敢饮于其家。王有酤肆'40',肆中
多红梅,设宴招其曹侣'41'。生托文社,禀白而往。日暮,既酣,王生曰:
“适有南昌名妓,流寓此间,可以呼来共饮。”众大悦。惟生离座'42',兴
辞。群曳之日,“阃中耳目虽长,亦听睹不至于此。”因相矢缄口。生乃复
坐。少间,妓果出。年十七八,玉■丁冬,云鬟掠削'43'。问其姓,云:“谢
氏,小字芳兰。”出词吐气,备极风雅,举座若狂。而芳兰犹属意生,屡以
色授'44'。为众所觉,故曳两人连肩坐。芳兰阴把生手,以指书掌作“宿”
字。生于此时,欲去不忍,欲留不敢,心如乱丝,不可言喻。而倾头耳语,
醉态益狂,榻上胭脂虎'45',亦并忘之。少选,听更漏已动,肆中酒客愈稀;
惟遥座一美少年,对烛独酌,有小僮捧巾侍焉。众窃议其高雅。无何,少年
罢饮,出门去。僮返身入,向生曰:“主人相候一语。”众则茫然,惟生颜
色惨变,不遑告别,匆匆便去。盖少年乃江城,僮即其家婢也。生从至家,
伏受鞭扑。从此禁锢益严,吊庆皆绝。文宗下学,生以误讲降为青'46'。一
日,与婢语,女疑与私,以酒坛囊婢首而挞之。已而缚生及婢,以绣剪剪腹
间肉互补之,释缚令其自束。月余,讣处竟合为一云。女每以白足踏饼尘土
中,叱生摭食之。如是种种。

母以忆子故,偶至其家,见子柴瘠'47',归而痛哭欲死。夜梦一叟告之


曰:“不须忧烦,此是前世因'48'江城原静业和尚所养长生鼠,公子前生为
士人,偶游其地,误毙之。今作恶报,不可以人力回也。每早起,虔心诵观
音咒一百遍,必当有效。”醒而述于仲鸿,异之,夫妻遵教,虔诵两月余,
女横如故,益之狂纵。闻门外钲鼓'49',辄握发出'50',憨然引眺,千人指
视,恬不为怪。翁姑共耻之,而不能禁。忽有老僧在门外宣佛果'51',观者
如堵。僧吹鼓上革作牛鸣。女奔出,见人众无隙,命婢移行床'52',翘登其
上。众目集视,女如弗觉。逾时,僧敷衍将毕'53',索清水一盂,持向女而
宣言曰:“莫要嗔,莫要嗔!前世也非假,令世也非真。咄!鼠子缩头去,
勿使猫儿寻。”宣已,吸水■射女面'54',粉黛淫淫,下沾衿袖。众大骇,
意女暴怒,女殊不语,拭面自归。僧亦遂去。女人室痴坐,喀然若丧'55',
终日不食,扫榻遽寝,中夜,忽唤生醒。生疑其将遗,捧进溺盆。女却之,
暗把生臂,曳入衾。生承命,四体惊悚,若奉丹诏'56'。女慨然曰:“使君
如此,何以为人!”乃以手抚们生体,每至刀杖痕,嘤嘤啜位,辄以爪甲自
掐,恨不即死。生见其状,意良不忍,所以慰藉之良厚。女曰:“妾思和尚
必是菩萨化身。清水一洒,若更腑肺,今回忆囊昔所为,都如隔世。妾向时
得毋非人耶?有夫妇而不能欢,有姑嫜而不能事'57',是诚何心!明日可移
家去,仍与父母同居,庶便定省'58'。”絮语终夜,如话十年之别。昧爽即
起,折衣敛器,婢携麓'59',躬■被'60',促生前往叩扉。母出骇问,告以
意。母尚迟回有难色,女已偕婢入。母从入。女伏地哀泣,但求免死。母察
其意诚,亦泣曰:“吾几何遽如此?”生为细述前状,始悟曩昔之梦验也。
喜,唤厮仆为除旧舍。女自是承颜顺志,过于孝子。见人,则■如新妇。或
戏述住事,则红涨于颊。且勤俭,又善居积:三年翁媪不问家计,而富称巨
万矣。生是岁乡捷'61'。每谓生曰:“当日一见芳兰,今犹忆之。”生以不
受茶毒,愿已至足,妄念所不敢萌,唯唯而已。会以应举入都,数月乃返。
入室,见芳兰方与江城对奔。惊而问之,则女以数百金出其籍矣'62'。此事
浙中王子雅言之甚详。异史氏曰:“人生业果,饮啄必报,而惟果报之在房
中者,如附骨之疽'63',其毒尤惨。每见天下贤妇十之一,悍妇十之九,亦
以见人世之能修善业者少也。观自在愿力宏大'64',何不将盂中水洒大千世
界也'65'?”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临江:临江府,治所在今江西清江县。
'2'少拂:稍微违拗其意。拂,拂逆,违拗。
'3'童蒙:智力未开的儿童。
'4'同甲:同年。
'5'两小无猜:男女孩童之间友谊纯真,无所避嫌和猜疑。李白《长于行》: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6]鬟: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缳”。
'7'嗌不容粒:语出《谷梁传·昭公十九年》,谓吃不下一点东西。嗌,
咽喉。
'8'大:底本无此字,据山东省博物馆本增补。
'9'狙侩:同“驵会”,市场经纪人。此谓市侩狡诈。
'10'黑帝:即玄帝。道教称真武大帝为玄天上帝,省称“玄帝”,为主
北方之神。

'11'同舌嘲咽:谓话语絮烦。嘲啁,声音细碎繁杂。
'12'善: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闻”。
'13'■■(sǎ 
sǎ洒洒):忍寒声。
'14'■(dǐ抵)■(wǔ五):也作“抵牾”、“抵忤”。抵触。此谓顶
撞。
'15'大归:已嫁妇女被夫家弃逐,永不回返。
'16'浼(měi每):请托。
'17'析■(cu 
àn窜),分炊,即分门立户,自为炊■,俗谓“分家”。
'18'芒芒然:筋疲力竭的样子。《孟子·公孙丑上》:“芒芒然归。”
■(zhān占):即晨风。鸷鸟。《左传·文公十八年》:“如鹰■之逐鸟雀
也。”
'19'挺(tǐng挺):棍杖。《孟子·梁惠王上》:“杀人以挺与刃,有
以异乎?”(20]析: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柝”。
'21]徙倚:留连徘徊。
'22'开谕:开导晓谕。
'23〕李媪: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媪”原作“妪”。
'24]撮毛:拔头发。
'25'构栏:一作“勾栏”或“勾阑”,妓院。
'26〕玉笥山:在临江府境,清江县南。
'27〕双翘;双足。
'28'夜度娘,古乐府诗篇名。属《清商曲辞·西曲歌》,见《乐府诗集》
卷四十九。词云;“夜来冒霜雪,晨去履风波。虽得叙微情,奈侬身苦何。”
后借称娼妓为夜度娘。
'29'介介:犹耿耿,言介介于怀,不能忘却。
'30'促火:举灯就近。
'31'“生日在兰麝之乡”三句:意谓高生日处兰闺,却同身系牢狱,仰
事狱吏,受尽折磨。日,日日。。兰麝之乡,犹兰闺,兰室,指女子所居之
处。犴( 
àn岸)狴(b 
ì币),传说中的凶兽,旧时狱门上绘制犴狴,故又作
牢狱的代称。
'32'埒(li 
è劣):相等。
'33'阃(kǔn捆)威:意即妻子制服丈夫的威风。阃,闺门,旧指女子
居住的内室,因借揩女子。
'34'■屣:同“■履”。来不及提鞋,形容惶遽之状。语出《汉书·隽
不疑传》。
'35'膂(lǔ旅):脊骨。
'36'■,汁。
'37'蹒跚:跛行的样子,犹云一瘸一拐。
'38'巴豆:植物名,一名巴菽,产于巴蜀,而形如菽豆,故名。果实有
毒,食之吐泻不止。果实阴干后,可入药。
'39'吐利:上吐下泻。利,通“痢”,泻泄。
'40'酤(gū姑)肆:犹酒店。酤,酒。
'41'曹侣:同辈友人。
'42'离座:此从二十四卷抄本,原作“寓所”。
'43'云鬟掠削:如云的发鬟梳理高高的。掠,梳理。削,高峭。元稹《连

昌宫词》:“春娇满眼睡红绡,掠削云鬟旋装束。”

'44'色授:以眉眼传送情意。《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上林赋》:
“长眉连娟,微睇绵藐,色授魂与,心愉于侧。”
'45'胭脂虎:喻凶悍之妇,见前《马介甫》注。
'46'“文宗下学”二句:谓学政按临府县考试诸生,高生因讲错试题内
容而革去功名。文宗,详前《考城隍》注。明清时称提学、学政为“文宗”。
下学,谓提学按临府县学,对府县生员进行岁考。明代“提学官在任三年,
两试诸生,朱以六等试诸生优劣,谓之岁考。”(《明史·选举志》)清沿
明制,且由学政对各府州县应乡试的生员进行考试,称科试。以,因,因为。
误讲,对指定的考试内容讲解错误。明时生员岁试四等,清时岁试五等的附
生、六等的增生,皆降为青,即改着青衣,革去功名。参见《清会典·礼部·学
校》及《学政全书》。
'47'柴瘠:骨瘦如柴。
[48]因:佛教名词。此指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善恶业(身、
口、意三方面的善恶表现)的果报,通称因果报应,前世因,意谓今世所得
的果报,乃前世所造成。
'49'钲(zheng征)鼓:锣鼓。钲,铜锣。
[50]握发出:手握头发奔出。谓不待梳妆完毕即跑出看热闹,极言其
不守闺训。
[51'佛果:佛法因果。
'52'行床:此指椅凳之类。床,坐具。《释名·释床帐》,“人所坐卧
曰床。”
[53]敷衍:同“敷演”,铺张论说。
'54'■(x 
ùn迅)射:喷射。■,喷。
'55'嗒然若丧:语本《庄子·齐物论》“答焉似丧其耦”,谓茫然若失,
心境空虚。
'56'丹诏,皇帝的诏敕,即圣旨。
'57'姑嫜:公婆。姑,旧时女子称丈夫的母亲;嫜,旧指丈夫的父亲。
'58'定省(xǐng醒):昏定晨省,谓奉侍问安。参《水莽草》“奉晨昏”
注。
'59'簏(l 
ù鹿):用竹、柳或藤条编制的盛器。此指箱簏。
'60'躬■被:谓亲自抱着被褥。躬,亲自。
'61'乡捷:乡试告捷,谓考中举人。
'62'出籍:古时娼妓,隶于乐籍,不得随意改易身份。以金钱赎身从良,
谓出籍;出籍之后,才能享受良家女子的权利,如结婚等。
'63'附骨之疽,长在骨头上的恶疮。
'64'观自在,即观世音。详《瞳人语》注。'65'大千世界,广大无边的
世界;即佛教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原为古印度世界构成说,谓合三种
数以千计的世界,而成为一个广大无边的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同一日月所
照的四天下为一小世界;合一千小世界为小千世界;合一千小千世界为中千世
界;合一千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称“三千大千世界”、或“三千世界”,
简称“大千世界”。佛教用以指一佛教化的范围。详《释世要览·界趣》。

孙生

孙生,娶故家女辛氏'1'。初人门,为穷裤'2',多其带,浑身纠缠甚密,
拒男子不与共榻。床头常设锥管之器以自卫。孙屡被刺■'3',因就别榻眠。
月余,下敢问鼎'4'。即白昼柏逢,女未尝假以言笑'5',同窗某知之,私谓
孙曰:“夫人能饮否?”答云:“少饮。”某戏之曰:“仆有调停之法,善
而可行。”问:“何法?”曰:“以迷药人酒,给使饮焉,则惟君所为矣”
孙笑之,而阴服其策良。询之医家,敬以酒煮乌头'6',置案上。入夜,孙酾
剔酒。独酌数觥而寝。如此三夕,妻终不饮。一夜,孙卧移时,视妻犹寂坐,
孙故作■声;妻乃下榻,取酒煨炉上。孙窃喜。“既而满饮一杯;又复酌,
约尽半杯许,以其余仍内壶中,拂榻遂寝。久之无声,而灯煌煌尚未灭也。
疑其尚醒,故大呼:“锡檠熔化矣'7'!”妻不应,再呼仍不应。白身往视'8',
则醉睡如泥。启衾潜入,层层断其缚结。妻固觉之,不能动,亦不能言,任
其轻薄而上。既醒,恶之,投缳自缢。孙梦中闻喘吼声,起而奔视,舌己出
两寸许。大惊,断索,扶榻上,逾时始苏。孙自此殊厌恨之,夫妻避道而行,
相逢则俯其首。积四五年,不交一语。妻或在室中,与他人嬉笑;见夫至,
色则立变,凛如霜雪。孙尝寄宿斋中,经岁不归;即强之归,亦面壁移时,
默然就枕而已。父母甚忧之。一日,有老尼至其家,见妇,亟加赞誊。母不
言,但有浩叹。尼诘其故,具以情告。尼曰:“此易事耳。”母喜曰,“倘
能回妇意,当不靳酬也'9'。”尼窥室无人,耳语曰:“购春宫一帧'10',三
日后,为若厌之'11'。”尼去,母即购以待之。三日,尼果来,嘱曰:“此
须甚密,勿令夫妇知。”乃剪下图中人,又针三枚。艾一撮,并以素纸包固,
外绘数画如蚓状,使母赚妇出,窃取其忱,开其缝而投之;已而仍合之,返
归故处。尼乃去。至晚,母强子归宿。媪往窃听。二更将残,闻妇呼孙小字,
孙不答。少间,妇复语,孙厌气作恶声'12'。质明,母人其室,见夫妇面首
相背,知尼之术诬也。呼子于无人处,委谕之'13'。孙闻妻名,便怒,切齿。
母怒骂之,不顾而去。越日,尼来,告之罔效。尼大疑。媪因述所听。尼笑
曰:“前言妇憎夫,故偏厌之。今妇意已转,所未转者男耳。请作两制之法,
必有验。”母从之,索子枕如前缄置■,又呼令归寝。更余,犹闻两榻上皆
有转侧声,时作咳,都若不能寐。久之,闻两人在一床上唧唧语,但隐约不
可辨。将曙,犹闻嬉笑,吃吃不绝。媪以告母,母喜。尼来,厚馈之。孙由
是琴瑟和好。生一男两女,十余年从无角口之事。同人私问其故,笑曰:“前
此顾影生怒,后此闻声而喜,自亦不解其何心也。”

异史氏曰:“移憎而爱,术亦神矣。然能令人喜者,亦能令人怒,术人
之神,正术人之可畏也。先哲云:‘六婆不入门'14'。’有见矣夫!”
据《聊斋志异》铸雪斋抄本
【注释】

'1'故家:勋旧世界。即世代仕宦之家。《孟子·公孙丑上》,“纣之去
武丁来久也,其故家遗俗,流凤善政,犹有存者。”
'2'穷裤:裆裤。《汉书·孝昭上官皇后传》:“(霍)光欲皇后擅宠有
子,。。虽宫人使令皆为穷绔,多其带。”颜师古注引服虔曰:“穷绔,有
前后当(裆),不得交通也。绔古挎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